第208章 奇迹般的转变(1/1)
守方的日子,如同在幽暗的隧道中负重前行,看不到光亮,只能凭借信念摸索。明德堂内的气氛,从最初的振奋,到停滞期的焦虑,再到后来几乎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沉默。
学员们依旧学习、跟诊,但每个人的心底,都系着一份沉甸甸的牵挂。张景每日例行的电话询问,得到的回答也总是“还是老样子”、“没什么变化”,这让那份沉默显得更加漫长。
连最初对张景充满信心的赵母,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语气也渐渐从充满希望变得疲惫甚至带上一丝不易察觉的绝望。
若非张景每次电话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持续的心理疏导,她们或许早已放弃。
就在这种近乎凝固的期待中,转折来得毫无征兆。
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明德堂刚开门不久,药香尚未完全弥漫开来。街上的行人还不多,阳光透过玻璃门,在地面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突然,诊所的门被猛地推开,撞得门上的风铃发出一阵急促而清脆的乱响!
所有人都被这动静惊得抬起头。
只见赵母一个人冲了进来,她几乎是跑着的,脸上不再是往日那种沉重的疲惫和焦虑,而是涨得通红,嘴唇哆嗦着,眼睛里爆发出一种近乎癫狂的、无法置信的狂喜光芒!
她甚至顾不上诊所里还有别的病人,声音尖厉而颤抖,带着哭腔大喊:
“张医生!张医生!动了!动了!小雅她——她自己能动了!!”
这一声呼喊,如同平地惊雷,瞬间炸响了整个明德堂!
张景正低头写病历,闻声笔尖猛地一顿,豁然抬头!
黄彪正在给病人扎针,捏着针的手停在半空!
王森差点打翻手里的药秤!
所有学员都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门口!
连候诊的病人也都惊讶地望了过来。
“赵阿姨,您慢慢说,怎么回事?”张景第一个反应过来,强压着瞬间加速的心跳,快步迎上前。
赵母激动得语无伦次,双手比划着,眼泪汹涌而出,却是喜悦的泪水:“就今天早上!我…我像往常一样去扶她起来…她…她居然自己用手撑了一下!
就那么一下!自己坐起来了一点!还有…还有她的眼睛!她睁开眼睛看我了!比之前大多了!还有…还有她早上喝粥,就呛了一下!就一下!以前喝口水都呛得厉害啊!”
她激动得几乎要手舞足蹈,抓住张景的胳膊,用力摇晃着:“张医生!是药效来了!肯定是药效来了!她好了!她真的要好了!”
这突如其来的喜讯,太过猛烈,以至于所有人都愣了几秒,随后——
“哗——!”整个明德堂瞬间沸腾了!
学员们激动地围拢过来,脸上写满了震撼和狂喜!
“天啊!真的有效了!”
“太好了!太好了!”
“我就知道!老师太厉害了!”
黄彪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好小子!这方子守对了!哈哈哈!”
王森和桂翠也兴奋得满脸通红,互相击掌。
张景深吸一口气,那口憋在胸口许久的浊气仿佛终于吐了出来,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欣慰感冲击着他的心房。但他迅速冷静下来,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谨慎。
“阿姨,您别太激动,小心身体。小雅人呢?”他稳住声音问道。
“在…在门外车里…我太高兴了,等不及就先跑进来告诉您…”赵母抹着眼泪,脸上却笑开了花。
“快请她进来!慢慢扶她进来!”张景连忙道。
桂翠和王森立刻跑出去帮忙。不一会儿,两人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小雅,慢慢地走了进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
奇迹般的转变,肉眼可见!
虽然她依然瘦弱,需要搀扶,但她的头颈明显能够自己支撑得更久了!最令人震撼的是她的眼睛——那原本沉重耷拉、几乎遮蔽瞳孔的眼皮,此刻竟然抬起了近一半!
露出了下方虽然依旧虚弱却明显有了神采的眸子!她的目光缓缓扫过诊所里激动的人群,嘴角甚至极其微弱地、艰难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似乎想努力表达一个笑容!
“噗通”一声!
赵母面对着张景,直接跪了下去,泣不成声:“张医生!谢谢您!谢谢您救了我女儿!您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啊!!”
张景和桂翠赶紧把她扶起来:“阿姨,使不得!快起来!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他走到小雅面前,仔细观察她的气色、眼神,再次为她诊脉。指下的脉象,依旧细弱,但那种沉涩欲绝的感觉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虽然微弱却连续不断、略有根底的脉象!
如同地下的泉眼,终于开始渗出丝丝缕缕的活水!
阳气复苏,气血渐生之象!
“好!太好了!”张景终于忍不住,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灿烂的笑容,“寒冰已破,阳气开始生发了!接下来,就是稳步巩固,慢慢恢复!”
他立刻提笔,再次调整方药:适当减少附子用量,增加健脾益气、养血柔筋的药物比重,如加重黄芪、加入山药、白芍等,治疗策略从“大力破冰回阳”转向“温养气血,柔筋通络”。
这一次,没有任何人再有任何疑虑。整个明德堂都沉浸在一种巨大的、共享的喜悦和成就感之中。学员们看着张景的眼神,充满了近乎崇拜的光芒。
他们亲眼见证了一个奇迹,一个用正统中医理论和方法攻克世界性疑难杂症的奇迹!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小小的明德堂,甚至透过门窗,传到了街坊邻里的耳中。
“听说了吗?明德堂那个小张医生,治好了个医院都没办法的怪病!”
“真的假的?就是那个浑身没力气、眼都睁不开的姑娘?”
“千真万确!人都自己走着来了!”(虽然略有夸张)
明德堂的门诊量,在这一天之后,悄然开始攀升。不再仅仅是附近的普通患者,开始出现一些面色沉重、拿着厚厚一叠化验单、从远处慕名而来的疑难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