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大胆立法与小心用药(1/1)

三剂药,如同三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明德堂每一个知情者的心头。

时间在一种近乎凝固的焦虑中缓慢流逝。张景表面依旧沉稳地接诊、带教,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每次诊所门口的风吹草动,都能让他的心弦骤然绷紧。

他甚至在夜间又一次启动了系统模拟模块,试图推演药方可能带来的各种变化,但虚拟终究是虚拟,现实的复杂性远非数据可以完全模拟。

第二天下午,就在这种几乎令人窒息的等待中,诊所的门被猛地推开。赵母搀扶着女儿小雅,再次出现在门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

小雅依旧需要搀扶,脸色依旧苍白,但是——她那原本几乎完全耷拉下来的眼皮,似乎抬起了一点点缝隙!

虽然依旧无力,却不再是完全闭合的状态!而且,她的头颈,似乎也多了一丝微弱的、试图自己支撑的迹象!

更让人惊喜的是她的眼神!之前那双黯淡无神、几乎失去焦点的眸子,此刻虽然依旧虚弱,却明显多了一抹微弱的光彩,正努力地看向迎上来的张景!

“张…张医生…”赵母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眼泪瞬间涌了出来,但这一次,是喜悦的泪水,“药…药吃了…两剂…孩子…孩子说…身上好像…好像暖和了一点…早上…自己试着…抬了下手…”

虽然只是“暖和了一点”、“试着抬了下手”这样微不足道的变化,但对于一个被判了“死刑”、深陷绝望泥潭的家庭来说,这不啻于黑暗中劈开的第一道曙光!

张景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快步上前,仔细观察小雅的气色、眼神,尤其是那细微的眼睑动作。他再次搭上她的脉搏。

指下的感觉,依旧沉细无力,但似乎…似乎那欲绝的趋势稍稍缓和了一丝?如同即将干涸的溪流,终于迎来了一缕几乎察觉不到的湿气?

“好!很好!”张景心中一块大石稍稍落地,声音却依旧保持平静,“这是阳气来复的佳兆!说明药方路子是对的。”

但他不敢有丝毫大意。初战告捷,往往是最危险的阶段。

患者虚极之体,如同久旱的枯木,初得甘霖,固然可喜,但若雨势过猛或后续不力,反而可能造成伤害。

他仔细询问服药后的每一个细节:有无汗出?有无心慌?食欲如何?大小便情况?生怕错过任何不良反应的蛛丝马迹。

得知除了身上微暖、略有微汗(可能是艾灸或药力鼓动所致)、精神稍振外,并无明显不适,张景心中稍安。

“方子需要调整吗?”赵母急切地问,恨不能立刻再用猛药。

张景沉吟片刻,摇了摇头:“初效已显,证明辨证立法无误。此时切忌轻易改弦更张。但患者体虚太甚,如同幼苗初萌,不可揠苗助长。”

他提笔,在原方的基础上,做出了极其精微的调整:

效不更方,但稍调整剂量和配伍,以契合当前状态。

他将附子的用量略微减少了5克。初诊时需大刀阔斧破冰回阳,如今阳气已有来复之机,当防附子辛燥太过,稍减其量,以求稳健。

将黄芪的用量略微增加了10克。既已证明患者可以受补,当趁势加强益气之力,以资化源。

将川芎的用量再减少1克。瘀象本就不重,初通即可,过度耗散反而无益。

加入陈皮5克。理气和胃,防止大队补益之品滋腻碍胃,影响运化吸收。

这是一个看似微小,实则极为关键的调整。体现了“大胆立法”之后的“小心用药”,彰显了在动态中把握病机、精细调方的功夫。

“守方再进三剂。”张景将新处方递给赵母,语气无比郑重,“观察要更加仔细。尤其是睡眠、食欲和二便的变化,随时告诉我。”

“哎!好!好!谢谢张医生!谢谢!”赵母千恩万谢,搀着女儿,步履似乎都轻快了许多地离开了。

看着她们的背影,明德堂内所有提着一口气的人,终于长长地舒了出来。一种难以言喻的振奋和激动在空气中弥漫。

“成功了…第一步…”有学员喃喃自语,脸上充满了震撼和崇拜。

“老师太厉害了!那么重的病,两剂药就见转机!”

“那方子…附子黄芪那么用…真是胆大心细!”

黄彪也捋着胡子,难得地露出了极为赞赏的神色:“小子,这方子开得…有点老子当年的风范了!守方微调,火候拿捏得不错!”

杨主任更是激动地拍着张景的肩膀:“小老乡!真有你的!这可是硬骨头啊!你这开局打得漂亮!”

面对众人的赞誉,张景脸上却看不到多少喜悦,反而愈发凝重。他抬手止住了大家的兴奋:

“只是初见成效,离痊愈还差十万八千里。阳虚之证,如抽丝剥茧,后续巩固、乃至收功,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甚至更加艰难。绝不能掉以轻心。”

张景的话像一盆冷水,让众人冷静下来,但看向他的目光,却更加充满了信服。

张景转过身,看着白板上还残留的之前讨论病案的笔迹,目光深邃。

张景知道,自己走出的这一步,不仅仅是挽救一个病人那么简单。

这更是一次对中医治疗疑难重症能力的极限探索,是对“孵化计划”教学成果的一次严峻检验,也是对他自身医术和心性的极致锤炼。

大胆立法,是建立在深厚理论和精准辨证之上的勇气,更是一种对患者负责的担当。

小心用药,是贯穿始终的对生命的敬畏和责任,同时也是避免发生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局面。

路还很长。

但很显然,张景已经握紧了方向盘,看清了前方的迷雾,正谨慎而坚定地,驶向那未知的深水区。

而明德堂内,所有学员的心中,一颗名为“信心”和“担当”的种子,正在这真实的、充满挑战的病例滋养下,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他们亲眼见证了,中医在面对世界性难题时,所能迸发出的力量与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