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一怒风云变 御前巧言种疑根(1/1)

夜色褪尽,晨光熹微。

瑶华宫内,白若曦一夜未眠,却不见丝毫疲态。

她端坐在镜前,琳琅正小心翼翼地为她梳理着如云的长发。

铜镜里映出的那张脸,沉静如水,昨夜的风波似乎没有在她心湖上留下半点涟漪。

去冷宫见柔妃的计划,暂时得搁置了。

昨夜皇帝虽未明说,但那最后扶起她的动作,以及那句“明日再来看你”,已是无声的安抚与承诺。

她知道,皇帝需要一个台阶,更需要一个宣泄怒火的出口。

“娘娘,您说,皇上会怎么处置徐婕妤?”琳琅的声音压得极低,既有担忧,又藏着一丝快意。

白若曦看着镜中的自己,伸手拿起一支素银簪子,缓缓插入发间,声音平淡:“偷鸡不成蚀把米,她既然敢设这个局,就要有承受一切后果的准备。”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小禄子快步走来的声音。

“娘娘,李总管来了。”

李德全亲自前来,必然是传皇上的口谕。

白若曦起身,走到殿外。

李德全一见她,立刻满脸堆笑地躬身行礼:“给瑾昭仪娘娘请安。皇上一早就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惦记着娘娘,特命老奴来请娘娘过去伴驾,为皇上磨磨墨,说说话儿。”

去御书房伴驾,这是何等的殊荣。

这消息若是传出去,便是向整个后宫宣告,昨夜那场闹剧,瑾昭仪不仅毫发无损,反而圣眷更浓。

“有劳李总管亲自跑一趟。”白若曦微微颔首,“本宫换身衣裳,即刻就去。”

就在白若曦的仪驾刚刚离开瑶华宫,两道圣旨便如惊雷一般,从宫中传出,迅速传遍了六宫。

第一道旨意,直指永和宫。

“灵婕妤言行不端,心思恶毒,着降为宝林,禁足于永和宫,静思己过,无诏不得出!”

这道旨意,是对昨夜之事的最终定论,虽比皇帝最初的旨意轻了许多,却也坐实了灵氏的罪过,狠狠打了慈宁宫的脸。

而第二道旨意,更是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徐婕妤,看护五皇子不当,致皇子高热,言行失仪,御前失态。即日起,降位为美人,迁居偏殿。五皇子体弱,着即刻送往凤鸾宫,交由皇后亲自抚养。”

一时间,宫中哗然。

永安宫内,刚被降位的徐美人听到圣旨,眼前一黑,当场昏死过去。

她费尽心机,最终不仅没能扳倒白若曦,反而把自己唯一的倚仗——五皇子,亲手送到了皇后的手里。

凤鸾宫中,被禁足的皇后听完传旨太监的话,久久没有言语。

她缓缓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那棵光秃秃的梧桐树,脸上慢慢绽开一个诡异而满足的笑容。

五皇子……她终于有了一个皇子。

白若曦,你以为你赢了吗?我们之间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而慈宁宫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太后听完李嬷嬷的回报,捏着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顿,那串上好的蜜蜡佛珠,发出了一声沉闷的轻响。

“皇帝这是在跟哀家赌气。”太后的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

她知道,皇帝将五皇子交给被禁足的皇后抚养,就是在告诉她,告诉所有人,他这个天子,即便妥协了一时,也绝不会任由旁人拿捏。

“娘娘,皇上他……终究是怨上您了。”李嬷嬷担忧地看着太后。

“哀家知道。”太后闭上眼,“母子离心,非哀家所愿。可灵儿……她不能再出任何事了。”

那份对灵宝林的维护,已经成了一种执念,深深刻在她的心底,不容动摇。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白若曦安静地站在书案一侧,素手执着墨锭,在砚台里不紧不慢地画着圈。

墨香清雅,渐渐驱散了皇帝周身的戾气。

皇帝始终没有说话,只是一本接一本地批阅着奏折,朱笔起落,力透纸背。

白若曦能感觉到,他压抑着怒火。

她知道,这怒火一半是给构陷之人的,另一半,则是给慈宁宫的。

“皇上似乎心绪不宁。”她终于柔声开口,打破了这沉闷的寂静。

皇帝手中的朱笔一顿,抬眼看她。

白若曦迎着他的目光,眼中是纯粹的关切和一丝恰到好处的怯意:“臣妾……是不是说错话了?”

皇帝没有回答,只是放下了笔,揉了揉眉心。

“臣妾觉得,皇上不必为昨夜之事与太后娘娘生了嫌隙。”白若曦垂下眼帘,声音放得更轻,“太后娘娘只是……太关心灵宝林了。”

她状似无意地提起,像是在为太后开解。

皇帝的动作停住了,他看着白若曦,眼神深邃。

白若曦仿佛没有察觉,继续自顾自地说道:“说来也是,太后娘娘的娘家,如今在宫中的,便只灵宝林一人。姑母疼爱侄女,本就是人之常情。许是……爱之深,责之切,关心则乱了。”

“关心则乱”,合情又合理。

可这话落在皇帝耳中,却像是一根细小的刺,精准地扎进了他心里那个早已存在的疑点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啊,关心。

可昨夜母后的态度,仅仅是“关心”吗?

为了保下灵宝林,不惜当着六宫的面,揭开他这个皇帝的体面,用昔日的恩情来压他。

这种维护,已经超出了寻常的亲情范畴,近乎一种不计后果的偏执。

为什么?

太后究竟为何,要如此护着一个行巫蛊之事的侄女?

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冷光。

“你倒是会为她说话。”皇帝重新拿起笔,语气听不出喜怒。

“臣妾只是不愿看皇上与太后母子失和,让旁人看了笑话。”白若曦微微一笑,恰到好处地止住了这个话题,重新为他研墨。

她要的,就是这一句话。

她不需要说太多,只需要将那颗怀疑的种子,轻轻地放在皇帝的心田里。

以他的多疑,这颗种子,迟早会生根发芽,长成一棵让他寝食难安的参天大树。

白若曦离开御书房后,皇帝独自在殿中坐了许久。

窗外的阳光明亮刺眼,却照不进他心中那片越来越浓的阴霾。

他猛地站起身,对着殿外阴影处沉声唤道。

“来人。”

一个身着玄色劲装的影子无声无息地出现在殿中,单膝跪地。

“去查。”皇帝的声音冰冷,不带一丝感情,“永和宫,灵宝林。自她入宫起,一言一行,与何人来往,尤其是她与慈宁宫的联系,事无巨细,朕都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