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雪沉汴河·暗流未息(1/1)

大理寺公堂·三司会审

紫檀木案高悬“明镜高悬”匾额,肃穆的公堂之上,大理寺卿穆之、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三司正襟危坐。堂下,镣铐加身的韩林辉、周峻纬面如死灰,跪于冰冷的地砖之上。堂外,百官屏息,空气凝重得如同灌了铅。

“带人证、物证!”穆之的声音清朗而有力,穿透沉寂。

人证鱼贯而入:

* 郑恒丰:佝偻着腰,声音颤抖却清晰,复述沉船当夜如何开启夹层活板,如何目睹官银被秘密转移,如何被韩林辉许诺后又遭追杀灭口。

* 丁奎:举起那枚留有承德印记的真官银,展示着残缺的手指,控诉熔炉灭口的惨剧。

* 张老三等船工:证实陈晓旭(陈旭)曾暗中调查沉船案,提及“船不是那样沉的”。

* 醉月楼老鸨、清倌人:证实周与期与苏沐清(苏清儿)关系密切,周与期酒后失言。

物证如山陈列:

* 汴河回龙湾沉船地点水文图:清晰标注水流平缓,非险滩。

* 陈晓旭手绘沉船夹层图纸:与山洞中发现的腐朽浮箱残骸结构完美吻合。

* 山洞熔炉遗迹照片与熔渣样本:经鉴定含高纯度官银成分。

* 韩林辉与郑恒丰密信原件:“西境需‘新炉’开工,‘料石’转送…知会‘贵人’(武王)…”字字如刀!

* 韩府搜出的真官银、武王信物(青龙玉佩)、沉船计划手稿:铁证如山!

* 苏清儿绝笔信抄本:泣血控诉,字字惊心!

* 资金流向密档:九年前后巨额不明资金注入西境武王势力,时间、数额与官银失踪高度吻合!

穆之起身,目光如炬,条理分明地陈述案情。从汴河浮尸、密室疑云,抽丝剥茧,直指九年前沉船案的核心——一场由韩林辉主谋、周峻纬协助、武王李继受益的监守自盗、构陷忠良的惊天阴谋!每一个环节,都有铁证支撑,环环相扣,形成无法撼动的证据闭环!

“韩林辉!周峻纬!尔等…还有何话说?!”刑部尚书厉声喝问。

韩林辉面如金纸,嘴唇哆嗦。他环顾四周,目光扫过那些冰冷的物证,扫过昔日同僚或鄙夷或恐惧的眼神,最后落在武王空着的席位方向,眼中闪过一丝怨毒与绝望的疯狂。

“哈哈哈哈!”韩林辉突然爆发出一阵凄厉的狂笑,笑声在肃穆的公堂上回荡,令人毛骨悚然。“成王败寇!老夫…认栽!”他猛地抬头,眼中血丝密布,声音嘶哑如破锣,“不错!官银…是我盗的!沉船…是我策划的!苏城知、陈默克…是我构陷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讨好武王殿下!为了…助他…登上那九五至尊之位!那百万官银…早已化作…西境招兵买马的金戈铁马!化作…贿赂朝臣的锦绣前程!周峻纬…周与期…不过是…我手中的棋子!武王…才是…这一切的…最终受益者!最大的…主谋!”

周峻纬瘫软在地,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陛下饶命!各位大人饶命!下官…下官是被逼的!都是韩林辉…和…武王…逼我的啊!下官…愿认罪!认罪!”

武王李继虽未到堂,但其涉案情节,在韩林辉这近乎同归于尽的疯狂指认和周峻纬的供述下,被彻底坐实!朝堂之上,一片哗然!震惊!愤怒!恐惧!交织弥漫!

苏城知、陈默克坟前·白菊无声

汴河畔,两座新立的青石碑肃然而立,碑上刻着“故户部郎中苏公城知之墓”、“故漕运司主事陈公默克之墓”。碑前,摆放着新鲜的花果祭品。

皇帝圣旨已下:

* 追复苏城知、陈默克原职,追赠谥号“忠烈”、“刚毅”。

* 赦免其尚存族人(苏家已无近亲,陈家仅余远亲),发还象征性抄没田产。

* 恢复苏清儿(苏沐清)、陈旭(陈晓旭)良籍身份,彰其孝烈。

穆之与阿月并肩而立。阿月依旧苍白,但眼神清亮了许多,肩头披着素色披风。穆之手中捧着两束洁白的菊花。

“苏姑娘…陈兄弟…”穆之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无尽的沉重,“沉冤…已雪…害你们父辈、害你们性命的元凶…已伏法…或…即将伏法…你们…可以…安息了…”

他将白菊轻轻放在两座墓碑前。洁白的菊花在风中微微颤动,如同无声的叹息。

阿月默默注视着墓碑,清冷的眸中泛起一丝水光。她想起了苏沐清在醉月楼强颜欢笑的侧影,想起了陈晓旭在码头上沉默劳作的背影。两个鲜活的生命,如同这汴河之水,奔流而去,再不复返。

穆之望着静静流淌的汴河,河水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仿佛从未吞噬过鲜血与冤屈。他心中五味杂陈:如果…早一点遇到他们?如果…能洞察先机?是否…就能阻止这场以生命为祭的惨烈控诉?然而,历史的沉疴,权力的黑幕,有时…唯有最炽热的鲜血…才能将其灼穿!才能让那被掩埋的真相…重见天日!

他深吸一口气,河风带着微凉的水汽涌入肺腑。身为大理寺卿,他深知朝堂争斗永无休止,暗流汹涌从未停歇。但…秉持正义,守护律法,让沉冤得以昭雪,让罪恶无所遁形…这是他…不变的信念!此案虽结,警钟长鸣!这汴河的波涛,将永远见证着…法度与良知的力量!

惩处·余波

圣裁如雷霆:

* 韩林辉:罪大恶极,判斩立决!抄没全部家产!三族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 周峻纬:附逆主犯,判绞监候(秋后处决),抄没家产,家人流放。

* 武王李继:削去亲王爵位,降为郡王,圈禁于宗人府别院,终身不得出!其西境兵权尽削,党羽遭彻底清算!

* 郑恒丰:虽为污点证人,但身为主要执行者,罪责难逃,判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归京。

武王府·暗室

昔日煊赫的武王府,如今门庭冷落,重兵把守。幽暗的密室中,李继(已无亲王服制)一身素袍,负手而立,脸上无喜无悲,眼神却深如寒潭。

心腹侍卫周猛,如同影子般跪在身后。

“周猛,”李继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冰封的决绝,“通知…母妃…‘潜龙’计划…可以…开始了。”

“是!殿下!”周猛眼中闪过一丝狂热与决绝,身影悄然隐入黑暗。

皇宫·万妃寝殿

万贵妃(万沫儿)斜倚在铺着金丝软垫的贵妃榻上,指尖捏着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条。烛火跳跃,映照着她保养得宜却难掩阴鸷的侧脸。

一名心腹宫女垂手侍立。

万沫儿将纸条缓缓凑近跳动的烛焰。火舌贪婪地舔舐着纸角,迅速蔓延,将那几行小字化作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李玄胤…”万沫儿朱唇轻启,声音冰冷刺骨,带着刻骨的恨意与一丝…疯狂的快意,“你…终究…还是…把继儿…逼到了…这一步!”

烛火在她眼中跳动,如同…地狱…燃起的…复仇之火!

尾声:汴河余晖

夕阳西下,将汴河水染成一片金红。穆之与阿月站在河堤上,望着波光粼粼的河面。远处,上京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渐渐模糊。

正义…虽得以伸张,但代价…是两个年轻生命的永远逝去。沉冤…终得昭雪,但悲剧的伤痕…已深深刻入时光,无法完全抹平。

穆之的目光落在汴河尽头,那里水天一色,浩渺无边。他挺直了腰背,玄色官袍在晚风中轻轻拂动,如同磐石般坚定。

前路…依旧漫长。暗流…从未停息。

但…只要法度尚存,良知未泯…

他…穆之…这位大理寺卿…

便将…以身为盾!以律为尺!

继续…守护着…这座城池的…

法度…与…安宁!

河水奔流,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悲欢与未来的莫测。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如同…投向未来的…坚定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