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集:方案实施初见效(1/1)
手机屏幕还亮着,通知浮在最上层:【预警触发】客户“长沙美筑空间”提交反馈,内容含关键词“打包赠送镜面产品”。
刘好仃没点开,也没放下手机。他把屏幕朝下扣在桌上,抬头看会议室里的三人:“先别处理这条。”
小周正要起身,听见这话又坐了回去:“不回?”
“先等等。”刘好仃翻开笔记本,“昨晚我们说好今天出第一份‘防坑日报’,到现在谁都没交。警报响得再勤,咱们自己乱成一锅粥,也没用。”
老赵摸了摸后脖颈:“我昨晚打了三个电话,记是记了,可您说的‘态度分级’……这玩意儿怎么打分?人家语气冲一点,就算三级?”
“不是凭感觉。”刘好仃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纸,“这是标准表,昨天打印的,你们都带了吗?”
小周点头,从平板套子里翻出皱巴巴的一张;李工默默举起自己那份,边角还沾了点机油印。
老赵苦笑:“我落在工位上了。”
“没事。”刘好仃拿笔在白板上画了三栏,“现在补也来得及。第一条,预警数量——过去二十四小时,一共五起,对吧?”
小周核对系统记录:“五起,闭环响应四起,有一条西安的反馈延迟了两小时才跟进。”
“那就是闭环率八十。”刘好仃写下来,“第二栏,客户态度。长沙这家刚触发预警,还没通话,暂时标‘待定’。郑州那家呢?”
老赵回忆:“今早我打过,问他们最近有没有别的品牌联系,对方说‘有啊,但你们价格太硬’,然后就挂了。”
“说了价格问题,但没提换人,算二级。”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还有没有漏掉的?”
李工突然开口:“成都那个客户,凌晨一点半提交了补充反馈,说‘上次你们的人挺实在’,还问能不能加个微信。”
“这是主动释放善意。”刘好仃眼睛一亮,“一级。记进去。”
小周一边录入一边嘀咕:“要是每个客户都能这么直白就好了。”
“没人会直接说‘我要跑了’。”刘好仃笑了笑,“但话里话外,总会有缝。我们现在就是找缝的人。”
他转头看向李工:“技术日志那边,推送准时吗?”
“五条全部准时送达,最长延迟三分钟,都在可接受范围。”
“好。”刘好仃在白板最后一栏写下“待办事项”,“先把日报填完。小周,你负责整合数据,老赵补通话备注,李工同步后台时间戳。十二点前必须归档。”
小周敲着键盘嘟囔:“模板字段还是有点卡,比如‘客户情绪倾向’这一项,选填太模糊。”
“那就改成必填,选项给三个:倾向留、犹豫中、明显流失。”刘好仃干脆道,“咱们不做模棱两可的事。”
二十分钟后,第一份完整的“玻璃厂防坑日报”生成。标题底下赫然写着:**预警响应闭环率92%**。
“怎么升了这么多?”老赵盯着屏幕。
“因为你昨晚多打了那一通。”刘好仃指着记录,“而且我们今天没各自为战,信息一次收齐了。效率不是变出来的,是理出来的。”
正说着,手机又震。刘好仃瞥了一眼,是系统推送的新提醒,但他没动。
“先解决手头这个。”他调出客户列表,“郑州宏图装饰,刚才还在二级,但现在问卷显示他们填写了‘已比价三家,近期做决定’。小周,查查历史互动。”
小周快速翻记录:“三周前咨询频繁,几乎每天都有消息,上周开始回复变短,这周只回了一个‘收到’。而且……之前都叫‘刘哥’,现在全改称‘你们公司’了。”
老赵皱眉:“可他们没说要换人啊。”
“人要走的时候,不会提前广播。”刘好仃拿起笔,“称呼变了,频率降了,再加上竞品接触,三项全中。按规则,升为三级客户,启动紧急干预。”
“我现在就打电话?”老赵问。
“我来。”刘好仃拨号,免提打开。铃声响到第五声,对方接了。
“王经理,我是深圳玻璃厂的老刘,打扰您几分钟,回访一下上次的技术方案有没有落地困难?”
对方语气冷淡:“没什么问题。”
“听说最近有几家同行也在推类似产品,不知道您这边有没有关注?”
短暂沉默后:“是有几个上门的,送了点资料。”
“理解。”刘好仃语气温和,“我们也在优化新系列,要不要给您单独做个对比参数表?免费调整一次深化设计。”
对方语气松动:“你这人倒是实在……回头再说吧。”
电话挂断。
老赵松口气:“没直接拒绝,算稳住了?”
“至少没签。”刘好仃点头,“三级客户不一定非得抢回来,只要拖住时间,就有转机。对手靠快,我们靠稳。”
李工忽然出声:“我发现一个问题。”
大家都看他。
“今天五条预警,推送时间都准,但人工响应最快的八分钟,最慢的两小时。差太多。”
“午休那段空窗?”小周问。
“不止。”李工调出时间轴,“每次交接班前后,消息容易积压。而且系统提醒长得都一样,没人一眼看出哪个更急。”
刘好仃摸着下巴:“所以不是技术问题,是优先级没区分。”
“我想了个法子。”李工掏出U盘,“做个关键词加权提醒。比如‘免费’‘赠送’‘换品牌’这些词出现,自动标红,同时发短信到轮值人手机,强制弹窗。”
“能马上试吗?”
“可以。”李工插上电脑,“测试账号我刚设好,现在就能走一条模拟预警。”
“来。”刘好仃示意,“让咱们看看八分钟是怎么来的。”
李工操作几下,点击发送。三秒后,小周手机“叮”一声,跳出红色弹窗,同时短信震动。
“收到了!”小周举着手机,“从发出到提醒,不到十秒!”
“这回是真提速了。”老赵笑,“以后谁敢说咱们反应慢,让他看看后台记录。”
刘好仃看着屏幕上那条被标红的测试预警,点点头:“就这么改。正式版本今晚上线,明天开始算新标准。”
他重新拿起手机,这次点开了最初那条关于“长沙美筑空间”的预警。
“小周,把这个客户的信息推给轮值组,按新流程走。标记为高优先级,关键词是‘打包赠送’,符合加权条件。”
“明白。”小周开始操作,“顺便把日报模板也更新一下,加上‘加权提醒触发次数’这一项?”
“加。”刘好仃说,“每一步改进,都要看得见。”
李工低声汇报:“测试运行正常,无冲突报错,资源占用稳定。”
“好。”刘好仃合上笔记本,“今天的任务清楚了:日报按时归档,三级客户盯紧,新提醒机制跑顺。咱们不求一口气翻盘,但求每天比昨天多守住一个客户。”
老赵收拾本子:“那我再去跟两个观察级的聊聊,趁他们还没被人挖走。”
“去吧。”刘好仃看着白板上的数据,“记住,我们现在不是被动救火,是主动排雷。踩准了节奏,慢也是快。”
小周突然抬头:“刘师傅,你说对手知道我们在改流程吗?”
“不知道。”刘好仃笑了笑,“但他们很快就会感觉到——我们的电话,怎么总比他们晚一步,却又偏偏不断。”
李工默默保存了系统日志,抬头看了眼屏幕右下角的时间:11:58。
第一份日报刚刚上传至共享文件夹,标题清晰:《玻璃厂防坑日报__V1.0》。
刘好仃仍坐在主位,手中握笔,目光停留在“郑州客户暂稳”那一行字上,指节轻轻敲了敲桌面。
他刚要开口,手机屏幕再次亮起。
红色弹窗跳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