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8集:优化策略再实施(1/1)

清晨六点,展厅的灯刚亮起来,刘好仃已经站在展台边。他没开投影,也没碰话筒,只是把昨晚打印好的新一批任务表一张张抚平,夹进文件夹。打印机还在响,一张接一张吐出空白实录卡,纸边微微卷起,像刚睡醒的小孩翻了个身。

他低头看了眼手表,六点零七分。张工约的是七点,老黄说会提前带他来。小李和新人甲也快到了,剪辑设备昨晚就搬进了临时操作区,就摆在监控屏旁边,电线顺着墙角拉过去,没缠进地毯里,踩上去还有点绊脚。

七点整,新人甲提着摄像机进来,头发还有点湿,像是刚洗完头就赶来了。她把机器放在支架上,调了调高度,又检查了一遍录音电平。小李紧跟着进来,手里拎着两个早餐袋,一个塞给新人甲,另一个递到刘好仃手里。

“豆浆,没糖。”小李说,“张工爱吃甜的,我多带了包糖。”

刘好仃接过袋子,点头道:“先别吃,等张工来了再一起。”

七点十分,老黄和张工走进展厅。张工穿着深蓝工装,袖口磨得有点发白,手里还拎着保温杯。他一进门就四处看,目光扫过摄像头、屏幕、展台模型,最后落在新人甲正在调试的摄像机上,喉咙动了一下。

“真要拍?”他问老黄。

“拍。”老黄拍了下他肩膀,“就跟你平时干活一样。”

刘好仃走过去,没提拍摄,也没说流程,只问:“昨天那个阀温报警,你是怎么知道要调的?”

张工愣了下,抬头看他:“灯,红得太急。平时报警前会闪两下,那次直接就长亮了。”

“然后呢?”

“我就摸了下外壳,烫手。系统还没报,但我先切了旁路。”

刘好仃点点头,转头对新人甲说:“开始吧。”

新人甲按下录制键。镜头缓缓推进,张工站在操作台前,手自然地比划着仪表位置,语速慢,但清楚。说到“我一看灯就知道不对”时,声音低沉,带着点沙哑,像机器运转时底下的嗡鸣。

老黄在旁边轻声补了一句:“那会儿系统日志刚记上异常,滞后了四十二秒。”

画面里,左屏是张工说话,右屏同步跳出系统警报记录,时间戳精确到秒。没有配乐,没有字幕,只有现场的杂音——空调的风声,远处设备的低响,张工呼吸时轻微的鼻音。

拍完第一段,新人甲回放了一遍。张工盯着屏幕,眉头皱着:“我讲得是不是太啰嗦?”

“不啰嗦。”刘好仃说,“你讲的每句,都是你干过的。”

小李接过原始素材,带回剪辑台。他打开分屏软件,把张工的原声轨道和系统日志时间轴对齐。刚对到第三句,他就停住了——张工说“我先切了旁路”那一瞬,右屏的系统警报正好弹出,声音“滴——”地响起来,和语气的顿挫完全重合。

他原本想加个渐入的背景音,手指悬在鼠标上,最后还是放下了。

“加了反而假。”他自言自语,点了保存。

十一点半,首条优化版实录卡剪辑完成。小李把文件传到展厅主屏,招呼大家过来试播。

刘好仃站在后排,双手插在裤兜里,没说话。屏幕亮起,画面从黑屏切入——张工的脸占了左半边,右半边是系统界面。五秒后,“我一看就知道要出事”这句话响起,紧接着系统警报声刺破安静。

全场没人出声。

播到结尾,老黄搓了搓脸:“这不像宣传,像我们值班室的监控回放。”

“本来就是。”刘好仃说,“咱们不是拍给谁看热闹的,是让别人听见,我们是怎么干活的。”

新人甲盯着屏幕,轻声说:“可这声音……我每天都能听见。”

“对。”刘好仃点头,“它不响亮,也不顺耳,但它熟。熟了,才信。”

小李忽然笑了:“我刚才还想加个片头动画,现在想想,加了反倒不像我们了。”

老黄没笑,但点了点头:“小陈那组也能拍。他上个月拦住一次熔炉超压,比这还快。”

刘好仃翻开笔记本,在“小陈”名字旁边画了个圈。打印机又响起来,新的一批空白实录卡缓缓推出,停在托盘边缘。

十二点二十,团队简单吃了饭。张工和老黄准备回去交接班,临走前,张工回头看了一眼屏幕。

“这视频……能放多久?”

“一直放。”刘好仃说,“只要展厅在,就放着。”

张工点点头,拎起保温杯走了。老黄在门口停下,回头说:“明天我带小陈来,九点前到。”

门关上后,展厅安静下来。小李关掉剪辑电脑,但播放界面没关,首条实录卡开始循环。新人甲把摄像机收进包里,又拿出来检查了一遍电池。

刘好仃走到监控台前坐下,笔记本摊开,铅笔轻轻点着“你也行”三个字。屏幕上,张工的声音再次响起:“我一看灯就知道不对。”

小李站在他身后,看着循环播放的画面,忽然说:“咱们以前总怕讲不清楚,拼命想把话说漂亮。可现在看,越平常的话,越压得住事。”

刘好仃没回头,只应了一声:“嗯。”

新人甲站在展台边,伸手调整了一下二维码立牌的角度,让它正对着入口方向。她退后两步看了看,又往前挪了半寸。

小李打了个哈欠,说:“下午要不要再拍一条?李姐的案例资料我都看过了,她调参数那回,系统滞后了快一分钟。”

“不急。”刘好仃说,“一条一条来。今天先让这一个站稳。”

小李点点头,靠在墙边站着。新人甲坐到操作台前,打开平板,开始整理拍摄日志。刘好仃依旧看着屏幕,手指在笔记本边缘轻轻敲着。

一点十七分,展厅门被推开。一个穿工装的年轻技工探头进来,看了眼展台,径直走到屏幕前。他站了不到十秒,掏出手机扫了二维码,低头看了会儿,又抬头盯着画面。

刘好仃没动,也没出声。那人看完一遍,又扫了一次,把视频转给了通讯录里的名字,备注写的是“厂里新系统,咱也能上”。

他走后,新人甲小声说:“他扫了两次。”

刘好仃点点头,手指仍停在笔记本上。

两点整,小李接到电话,是隔壁车间的同事问能不能借一段视频去培训用。新人甲刚挂掉另一个咨询拍摄流程的内线。

刘好仃合上笔记本,起身走到展台前,把刚打印出的“小陈案例”任务表压在玻璃板下。他退后一步,看了看整体布局,又把二维码立牌往左移了两厘米。

三点十五分,最后一张实录卡打印完毕。新人甲把整叠卡片装进文件夹,封面写着“你也行·第一辑”。

她抬头问:“明天还这么拍吗?”

刘好仃站在屏幕前,看着张工那句“我一看灯就知道不对”再次响起,系统警报同步亮起红光。

他说:“就这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