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集:误解应对再优化(1/1)

刘好仃把那张写着“你也行”的草稿纸从笔记本上揭下来,轻轻抚平边角的褶皱,夹进新打印的任务表里。打印机刚停下,托盘里堆着一叠空白实录卡,边缘整齐,像等待被写进故事的纸页。

“咱们得换个角度。”他把任务表拍在会议桌上,声音不高,但够稳,“不是继续证明系统多厉害,而是让大伙儿知道,用系统的人,也厉害。”

小李正拧开水杯盖,听了这话手顿了顿,“可咱们昨天的数据明明挺好看,客户扫码、提问、签单,节奏都顺。”

“顺是顺,”刘好仃摇头,“但他们问完‘系统会不会学’,又问‘那我们呢’。这不是不信技术,是怕自己没位置。”

新人甲低头翻着平板里的记录,“我整理了一下,昨天有七个人提了类似的话,有的说‘我们老工人以后是不是只能看机器干活’,还有人问‘要是系统全懂了,还要我们干啥’。”

老黄一直没说话,这时抬了头:“我带的徒弟小陈前两天还嘀咕,说感觉自己像个按按钮的。”

“问题就在这儿。”刘好仃走到白板前,写下一行字:“信任,不只是信系统能转,更是信自己没被落下。”他转过身,“所以这次的卡,不拍老师傅,拍一线操作工。谁第一个发现异常,谁第一个调对参数,谁第一个拦住故障——这些人,才是主角。”

小李皱眉:“可他们讲不出那种‘一听就知道’的金句,镜头前也容易紧张。”

“谁规定非得金句?”刘好仃笑了,“张工说‘我一看灯就知道不对’,这不是经验?李姐说‘这声音听着发闷’,这不是判断?我们不是拍专家讲座,是拍人怎么和机器搭伙干活。”

新人甲犹豫着开口:“可原声杂音大,系统数据又太冷,拼在一起会不会……听不懂?”

“那就别拼成一条线。”刘好仃从抽屉里拿出一段维修录音,“听这个。”

音响里传出老黄的声音,背景是机器低鸣,扳手轻碰金属的脆响。“这阀温升太快,”他说,“昨天就报警一次,今天又来,系统记住了,我也记住了。”

声音落下,刘好仃说:“这就是语言。不是谁教的,是干出来的。”

小李若有所思:“您的意思是,把人说话和系统记录分开呈现?”

“对。”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分屏示意图,“左屏放操作工原话,右屏同步系统警报和处理记录。不剪辑,不重录,让他们听见自己的声音,也看见系统的回应。”

新人甲眼睛亮了:“就像……对话?”

“就是对话。”刘好仃点头,“人说‘我感觉不对’,系统说‘我也发现了’。这不是取代,是搭伙。”

老黄咧嘴笑了:“那倒像是我们平时干活的样子。”

刘好仃接着写:“新卡有三个原则——不说教、不美化、不替讲。他们怎么说,就怎么放。系统怎么响应,就怎么播。真实,就是标准。”

小李还是有点担心:“客户有耐心听普通人说话吗?万一觉得啰嗦,直接跳过呢?”

“那就让他们跳不过。”刘好仃调出一段视频草稿,“开头五秒,直接放最抓人的那句原声——‘我一看就知道要出事’,再接系统自动预警画面。先勾住,再往下看。”

新人甲点头:“我可以把操作工的手部动作拍清楚,比如怎么摸外壳、怎么看仪表,配上系统数据浮动的曲线图。”

“好。”刘好仃在白板上补了句:“让细节说话。”

会议桌安静了几秒。小李忽然笑出声:“这系列叫‘你也行’,还真是贴切。”

“本来就是。”刘好仃把任务表分下去,“张工的预警、李姐的参数调整、小陈的故障拦截——这三个案例先做。每人负责一个,明天开始对接。”

新人甲接过写着“张工案例”的那页,手指微微发紧,“我怕拍不好,人家信任我们,结果成了一段糊弄人的视频。”

“不是你拍他,”刘好仃看着她,“是你帮他把干过的活,亮出来。”

老黄站起身,拿起工具箱,“我去跟他们聊聊,说清楚这不是作秀,是留个记录。以后新来的工人看了,也知道这活怎么干才算到位。”

“对。”刘好仃把那张“你也行”的纸撕下来,贴在任务表最上方,“我们不是在做宣传,是在留证——证明每一个认真干活的人,都没被忽略。”

小李低头看自己那页任务,“那我这边……要不要加点动画效果,让数据更生动?”

“别。”刘好仃摇头,“一加花哨的,味道就变了。咱们要的是‘这就是我们干的’,不是‘这看起来挺厉害’。”

新人甲小声问:“那……能让他们自己讲标题吗?比如张工说‘这是我的第一次’。”

刘好仃笑了:“当然能。标题就叫他自己那句话。”

他环视三人:“明天首拍,不彩排,不重来。真实就是标准。我跟第一组,全程不插话,只记录。”

小李点头:“我负责剪辑,按双轨分屏做。”

新人甲翻开新文件夹:“我今晚就把拍摄提纲列出来,重点抓原声和动作细节。”

老黄把工具箱放下,“我明天带张工过来,让他先熟悉镜头。”

刘好仃坐回椅子,翻开笔记本,铅笔在“张工”名字旁画了个圈。展厅的灯还亮着,监控屏上展台空无一人,二维码立牌反射着冷光,像一块静待触发的开关。

打印机忽然又响起来,一张新的空白实录卡缓缓推出,停在托盘边缘。

刘好仃抬头看了眼屏幕,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