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0集:新机遇潜力评估(1/1)

刘好仃把笔记本合上时,笔帽在桌角磕出一声轻响。小王盯着那张“第一批接住名单”的截图,手指无意识地敲着平板边缘。小李已经打开表格,光标在三百二十七条数据上来回跳动。老黄蹲在工具柜前,拧开一瓶矿泉水,喝了一口,又放下。

“现在算?”小王抬头。

“现在算。”刘好仃把便签纸从本子里抽出来,贴在白板上,“人机共生周期——感情有峰值,服务要提前。这话不能只写在纸上。”

小李皱眉,“可咱们手里只有维修数据,没出货量,没用户画像,连区域分布都不全。拿什么算市场规模?”

“不猜总量。”刘好仃指着白板,“咱们只算能接住的。三百二十七台,地址清不清楚?电话能不能打通?最近修过两次还不肯换的,是不是真舍不得?”

小王眼睛一亮,“可触达性、换机概率、情感强度——三项都达标才算有效样本。”

“对。”刘好仃点头,“别整虚的。咱们不是在搞科研,是在找活路。”

小李迅速拉出字段筛选:地址完整率81%,有效联系方式74%,近一年报修两次以上且拒绝换新的占63%。他停顿两秒,敲下回车。

“符合条件的,一百九十二台。”

屋里安静下来。

老黄抬头,“一百九十二?连两百都不到,搞这么大动静?”

“不是卖机器。”刘好仃摇头,“是留人。这批人现在不换,不代表以后不换。但他们一旦换了,会不会还回来?这才是问题。”

小李接着算:“过去三年,服役超八年的老机器,73%最终换的是同品牌基础款,平均单价比新型号低15%。他们不是不想换,是不想变。”

“变什么?”老黄问。

“节奏。”小王插话,“启动声、操作感、出片速度——这些细枝末节,他们早就习惯了。新机器再好,按下去不对劲,心里就打鼓。”

刘好仃接过话:“所以咱们不推‘更好’的,推‘一样’的。预设他原来的操作模式,连那点吵人的嗡嗡声都保留。不是升级设备,是延续生活。”

老黄哼了一声,“听着像哄老人睡觉。”

“可人家就是睡不踏实。”小王翻出一条留言,“‘最近老修,我夜里都睡不踏实,怕哪天早上它叫不醒我。’这不是机器问题,是心病。”

刘好仃看着白板,“那咱们就治心病。不收费,不上门推销,就去给老机器做一次免费体检,顺便聊两句。不是为了卖,是为了听。”

小李忽然抬头,“如果这模式能成,转化率按68%估,一百九十二台里,一百三十台愿意换‘续订版’。”

“多少钱?”老黄问。

“基础款均价三千八,续订版加溢价服务,提20%,算四千六。”小李敲着计算器,“一百三十台,比现在多赚五万三。”

老黄没说话,手指在瓶身上划了道水痕。

“还不止。”小李继续,“这类用户后续维修率比普通客户高41%,配件消耗稳定。客户生命周期价值,至少翻三倍。”

老黄终于开口:“……要是真能把人留住,这账算得通。”

小王咧嘴笑了,“你看,感情也能算钱。”

“不是算钱。”刘好仃纠正,“是感情本来就有价,只是以前没人看懂。”

他走到白板前,拿笔写下三行字:

**市场前景:城中村、老社区,高依赖用户集中,可复制性强。**

**发展潜力:服务模式可延伸至其他耐用品。**

**盈利空间:溢价服务+终身价值,可持续。**

“这不是一次促销。”他说,“是换个活法。别人拼价格,咱们拼记得。记得谁用了多久,记得谁舍不得什么。”

小李点头,“我们有数据支撑,不是凭感觉。”

“可别把数据弄僵了。”小王提醒,“要是哪天开始逼着客户打情感分,那就全完了。”

“不会。”刘好仃收起笔,“数据是脚手架,搭完就得拆。真正立得住的,是那句‘它知道我手抖,会等我按第二下’。”

老黄忽然问:“下一步呢?”

“没有下一步。”刘好仃摇头,“现在只做评估。值不值得投,清不清楚方向,到这儿就停。”

“可都算到钱了,还能停?”小王不信。

“停得住才叫稳。”刘好仃把笔记本放回抽屉,“咱们不是管理层,没权调资源。但我们可以把路探明白,把坑标出来,等上面想动的时候,直接踩着走。”

小李合上电脑,“那这份评估,算不算数?”

“算。”刘好仃看着三人,“你们今天算的每一个数,都是在给那些说‘它比我老’的人,争一个被记住的权利。”

老黄站起身,把空瓶扔进垃圾桶,准准地空心入筐。

“我修了三十年机器。”他说,“头一回觉得,扳手也能撬动点别的东西。”

小王笑着拍他肩膀,“你这是被感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少来。”老黄瞪眼,“我是看数字看明白了。一百九十二台,听着不多,可要是每台背后都站着一个睡不踏实的人——那咱们干的,就不只是修玻璃的事了。”

刘好仃没再说话,转身打开控制台,调出“老机器档案库”。他输入筛选条件:使用年限>8年,情感分>7,近一年报修≥2次。

屏幕刷新,三百二十七条记录再次浮现。

他一条条往下看。

“张记面馆,王老板,每日7:15启动,响三声。”

“阿娟洗衣店,十年,留言:‘它洗过我闺女从小到大的衣服。’”

“老周五金店,周师傅,修过五次,拒绝换新:‘它听我骂过儿子,也听过我哭。’”

小李站他身后,轻声问:“这些名字,以后会变成什么?”

刘好仃没回头。

“变成不会被丢下的习惯。”他说,“变成有人愿意提前出现的理由。”

他点开导出功能,将这批数据另存为文件。

命名:**新机遇潜力评估_初稿**。

保存路径:**内部共享/服务创新组/待审**。

光标在“确认导出”按钮上停了两秒。

点击。

进度条从0%跳到100%。

文件生成完毕。

小王凑过来,“这就完了?”

“完了。”刘好仃关掉界面,“该算的都算了,该说的也都说了。剩下的,是别人该操心的事。”

老黄靠在门边,“可我觉得,这才刚开始。”

小李忽然笑了一声,“你们发现没?咱们现在开会,不聊故障代码,不谈配件库存,反倒在算‘舍不得’能值多少钱。”

“说明我们在进步。”小王耸肩,“以前只看机器,现在开始看人了。”

刘好仃拉开抽屉,取出一张新便签纸。

他写了一行字:

**服务的尽头,不是交易,是记得。**

然后,他把纸条夹进笔记本,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