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集:新机遇计划再定(1/1)
刘好仃把新便签纸铺在桌角时,晨光刚好爬上白板右下角的“待审”标签。小王推门进来,手里捏着半块没吃完的烧麦,看见投影上的文件名愣了一下:“这就动真格的了?”
“昨晚睡得着?”刘好仃没抬头,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横线。
“做梦都在算那一百九十二台。”小王把烧麦塞进嘴里,一屁股坐到椅子上,“老黄说你关电脑前还盯着‘张记面馆’看了三分钟。”
刘好仃笑了笑,没接话。他点开共享文件夹,把《新机遇潜力评估_初稿》调出来,放大到最大。屏幕上的数字安静地躺着,像一块刚铺好的地砖,等着人踩上去试试稳不稳。
小李进门时拎着两个保温杯,一个递给老黄,另一个放在刘好仃手边。“水温正好。”他说完,目光落在白板上,“昨天的数据,今天要变成计划了?”
“不是变成。”刘好仃敲了下鼠标,“是长出来。根在那儿了,得看它往哪伸枝。”
老黄拧开杯盖,喝了一口,盯着投影:“一百九十二台,听着像个小菜摊的进货单。现在要搭台子,总得说清先炒哪道菜。”
“三件事。”刘好仃拿起笔,在白板上写下:
**先试点还是铺开?**
**人力从哪来?**
**要不要报项目?**
小王立刻举手:“先干!找二十家老客户,我们上门走一圈,流程跑通了再说别的。”
小李摇头:“流程没标准,跑快了容易摔。客户类型不同,话术、检测项、后续跟进都得定规矩,不然下次换人做,全乱套。”
“你还想换人做?”老黄瞥他一眼,“现在谁有空?生产组月底大考,咱们自己手上活都堆着。”
刘好仃听着,笔尖在第三行画了个圈:“不抢时间,不抢人,不加预算。就用咱们几个,下班前抽一小时,工余时间推。”
“那得限定范围。”小李迅速接话,“选机型统一、地理位置集中、情感分高的,最好都在城中村片区,省路费省时间。”
“还得老熟人。”小王补充,“像‘阿娟洗衣店’那种,咱们修过不止一次的,门好进,话也好聊。”
刘好仃点头,在第一行写下:“**最小闭环——二十台,原班人马,现有时间。**”
老黄哼了一声:“听着像打游击。”
“游击也能占山头。”小王笑,“关键是打哪儿。”
刘好仃把笔记本翻到那页贴着便签纸的地方,轻轻撕下来,贴在白板角落。纸片不大,字却工整:
**服务的尽头,不是交易,是记得。**
屋里安静了几秒。
小李看着那行字,忽然开口:“那标准不能死。SOP得有弹性,不然‘记得’就变成打卡了。”
“对。”小王拍大腿,“比如有人不愿提旧事,你非问‘这机器陪您多久了’,人家心里一堵,全完了。”
老黄点头:“技术检测可以标准化,人话得活。”
刘好仃拿起笔,在第二块白板写下:
**三大支柱:用户触达、服务标准化、成本控制。**
“标准是壳,内容是魂。”他说,“咱们不是教人背稿,是让人听得懂、接得上、记得住。”
小李立刻掏出平板:“我来整《情感服务执行手册》1.0版,分三块:档案调阅、体检流程、对话引导。”
“体检得实在。”老黄递过自己的维修记录本,“六项必须测:启动响应、操作延迟、温控稳定性、异响频率、安全锁灵敏度、历史故障重现。少一项都不算数。”
“话术我来补。”小王掏出手机,翻出几条客户留言,“别问‘您觉得怎么样’,太虚。换成‘早上开机,它响几声您才放心?’这种,接地气。”
刘好仃听着,一条条记下。等他们说完,他在白板上画出三个框:
**① 用户档案调阅规范**
**② 免费体检六步法**
**③ 对话引导话术库**
“不推销,不催换,只听,只检,只记。”他转过身,“谁有问题,当场修;谁心慌,咱们陪一会儿。不收费,也不留联系方式,除非人家主动给。”
小李抬眼:“那后续怎么跟进?”
“不跟。”刘好仃说,“他们不找咱们,咱们就不找他们。信任不是追来的,是等来的。”
老黄嘴角动了动,没说话,但眼神松了。
时间已经九点十七分。车间广播开始通知早班交接,远处传来传送带启动的嗡鸣。
刘好仃看了看表:“还有十三分钟。把事儿定下来。”
他走到第三块白板前,写下:
**三不原则:不影响生产、不占用工时、不增加成本。**
“咱们不是立项,是探路。”他说,“走得稳,上面才敢踩进来。”
小李迅速梳理分工:“我负责手册统稿,下周一把初稿发群里。”
“我联系试点客户。”小王拿出记事本,“先从有两次以上维修记录的下手,电话确认地址和时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技术执行我带。”老黄说,“但得排班,不能耽误巡检。”
刘好仃点头,在白板上标出时间节点:
**第1周:手册初稿完成**
**第2周:试点用户选定,档案建档**
**第3周:首次免费体检实施**
**第4周:复盘调整,准备汇报**
他最后新建一个文档,标题打上:
**新机遇开发计划_草案**
保存路径选了和昨天一样的文件夹——内部共享/服务创新组/待审。
光标悬在“上传”按钮上,停了两秒。
点击。
进度条跳到100%。
小王凑过来:“这就交了?”
“交了。”刘好仃合上电脑,“路标立好了,走不走,看后面。”
老黄喝了最后一口水,把杯子捏扁,扔向垃圾桶。偏了,撞在边沿,滚了两圈,停在角落。
“你这手感退步了。”小王笑。
“年纪到了。”老黄站起身,“扳手还能拿稳就行。”
小李忽然问:“如果上面问我们,凭什么觉得这二十家能成,怎么答?”
刘好仃没马上说话。他拉开抽屉,取出一张新便签纸,写了一行字,贴在白板最上方:
**因为他们怕机器醒不来,而我们,能让它醒得更安心。**
小王看着那句话,轻声念了一遍。
“听着不像计划。”他说,“倒像一句承诺。”
刘好仃笑了笑,把笔放进笔筒。
外面的传送带响得更密了。
小李打开手册模板,敲下第一行标题。
老黄低头看表,转身朝工具间走。
小王盯着白板,忽然说:“咱们现在干的,是不是有点像……给机器办养老?”
没人接话。
刘好仃正要把笔记本塞回抽屉,手机震了一下。
他掏出来,屏幕亮起。
一条新消息:
“刘师傅,我是阿娟洗衣店的小陈,我妈让我问问,您说的免费检查,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