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3集:再观竞争应对效(1/1)
刘好仃把U盘从胸前口袋里掏出来的时候,手指在金属外壳上蹭了两下。工位那台老电脑屏幕刚亮,蓝灰色的登录界面还卡在输入框闪烁的光标上。他没急着输密码,先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十点零七分,三号线恢复运行已经四十分钟,车间里机器的嗡鸣重新稳了下来。
他把U盘插进侧边接口,文件夹自动弹了出来。“我们不怕出声_v3_推广版”,名字没改,但大小比昨晚多了三倍。小陈说今天早上销售部就催着要发客户群,王姐还问要不要加个“限时体验”之类的钩子。刘好仃没回。
他点开“客户回访录音库”,这是他自己建的文件夹,外人不知道,系统也不统计。三个月来,他偷偷存了二十七段通话,都是销售谈完客户后顺手录的。不为别的,就想听听,人到底是怎么说话的。
鼠标滑到“宏远对比类”标签下,点了筛选。第一条是昨天下午三点四十二分,一个声音有点冲的男客户:“你们这系统,说实话是好,可说实话的人太多了,我们老板只看报价单。”
刘好仃把这句话拖进新建的便签,打上关键词:“贵”。第二条,女客户迟疑着问:“那个……黑屏真能避免吗?别家说他们从没出过这种事。”他记下:“零报警”。第三条更直接:“功能差不多,你们贵一截,还主动说有毛病,这不是自己拆台?”
他一张张贴,贴满操作台边缘。纸条歪歪扭扭排成半圈,像一圈小旗子,风一吹就能倒。但他知道,这风早就吹过了,吹得客户犹豫,也吹得销售嘴软。
中午前,他把小陈、老杨和王姐叫到车间角落那张旧会议桌边。没开正式会,也没通知其他人。桌上只放了台笔记本,投影仪连着,画面灰着。
“先说好消息。”小陈坐下就开口,语气带着点得意,“国产电源模块昨晚跑通了,延迟压到0.08秒,比原版还稳。”
刘好仃点头:“辛苦了。”
老杨接话:“可成本那边卡着呢。新模块每台多两块,财务说没批预算,三万订单堆着发不出去。”
王姐叹气:“销售也难。客户一听‘多花两块’,立马提宏远便宜15%的事。咱们讲理念,人家讲账本。”
刘好仃打开投影,放了一段录音。是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语速慢,但字字清楚:“你们这系统……像个老实人,可老实人不一定当得了女婿。”
没人笑。
他关掉录音,拿起记号笔走到白板前。刷刷几下,画了个三角。顶点写“真实记录”,左下角“响应速度”,右下角“成本控制”。
“咱们这回,是赢在顶上。”他指着顶点,“客户说我们敢讲问题,服务投诉少了三成四,老客户续约多了十二个点。”
他顿了顿,笔尖移到右下角,圈了两圈。
“可订单转化掉了八个点。为什么?因为有人觉得,买我们是做好事,不是做生意。”
王姐皱眉:“那我们是不是该换个说法?比如‘诚信溢价’?让客户觉得多花的钱值。”
“值不值,不是我们说了算。”刘好仃摇头,“我们不怕出声,也不怕算账。但不能把‘多花钱’包装成‘献爱心’。”
他转身,在三角底下写下三行字:
- 客户留存率↑12%(因“敢说问题”赢得信任)
- 订单转化率↓8%(因价格敏感流失)
- 服务投诉率↓34%(因问题前置暴露)
“我们赢在三角顶,输在右下角。”他笔帽一扣,“不能让人觉得,买我们产品是做慈善。”
小陈低头翻数据,忽然抬头:“那……我们之前改的常驻进程,确实让响应达标了,可每台多两块,客户根本看不见。”
“但他们能听见。”刘好仃说,“0.8秒黑屏,响那一声‘咚’,是因为我们在后台留了活儿。少了这两块,那声‘咚’可能就迟了,甚至不响。”
老杨搓了搓手:“可客户不知道啊。他们只知道宏远标‘零误报’,咱们这儿还黑屏。”
“那就让他们知道。”刘好仃拿起手机,打开相册,拍下白板上的三角和数据。
照片发进“三号线九点”群,配文只有一句:“v3推广版,加一页:我们多花的两块钱,花在哪了。”
群里静了几秒。小陈回了个“收到”。老杨回了个“明白”。王姐没说话,但五分钟后,她把销售部正在做的宣传PPT撤了下来。
刘好仃关掉投影,合上笔记本。窗外阳光斜进来,照在白板上,三角的边角有点反光。他没擦,就让它留着。
下午三点,销售部送来最新汇总。十二个重点客户里,有五个明确表示“认可理念但价格再议”,三个直接转去试用宏远样机,剩下四个还在拖。
他把数据打印出来,钉在操作台旁边的公告栏上。旁边贴着那张白板照片,还有一张成本对比表:左边是旧模块,右边是新模块,中间用红笔标出“+2元=常驻进程=0.08秒响应=每一次黑屏都被记住”。
小陈路过时停下来看了看,嘀咕:“这算不算……把良心明码标价了?”
刘好仃正在整理测试日志,头也没抬:“不是标价,是算账。我们不说假话,也不让客户当冤大头。”
王姐这时候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回访记录:“有个客户问,能不能只买记录功能,其他模块减配,便宜点?”
刘好仃停下笔。
“我说得问问技术。”王姐看着他,“你怎么回?”
他站起身,走到白板前,盯着那个三角看了很久。然后拿起笔,在“成本控制”下面加了一行小字:
“可拆?可减?可谈?”
笔尖停在最后一个问号上,墨水洇开一点。
他没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