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集:推广后续再跟进(1/1)
电话刚挂,刘好仃没动。他站在公告栏前,盯着自己刚写下的“推广版_01_五号线实录”这几个字,手指在手机边框上轻轻敲了两下。录音文件还在,声音清晰,节奏稳当。可他心里头那根弦,没松。
他转身往五号线走,步子不快,但一步没停。老杨正蹲在操作台旁边换滤网,听见脚步抬头:“刘师傅,又来听报警?”
“不是来听的,是来问的。”刘好仃蹲下来,和老杨平视,“前天下午三点左右,你这儿是不是响了两次?一次是电压不稳,一次……好像没查出啥?”
老杨愣了愣:“哎哟,你还真记得。是有那么一回,红灯闪了,我一看,接线头好好的,电压表也稳,我就点了复位。系统没留记录,我以为是误报。”
刘好仃点点头,从裤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撕下一张纸,拿笔画了三栏:“时间、现象、你干了啥。下次再这样,你随手记一笔,别管系统记不记,先留个底。”
老杨接过纸,瞅了眼:“这不跟写值班日志一样?”
“不一样。”刘好仃把笔塞他手里,“日志是给机器看的,这个是给人看的。人记得住细节,机器只认信号。”
他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灰,心里已经明白——系统跑得再稳,也挡不住人眼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摸到的那些“不对劲”。这些事不记下来,迟早要漏。
第二天一早,刘好仃没进办公室,先绕去电房。小陈正蹲在配电柜前接线,抬头看见他,手一扬:“刚取完数据,五号线三天内主控屏有两次瞬时黑屏,每次0.8秒,日志没触发。”
“焊机启停的时候?”
“对,每次都是大功率焊机启动那一秒。”
刘好仃“嗯”了一声,从工具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记录仪:“装这儿,专门抓电压瞬变。别等它出事,咱们先盯着。”
小陈拧螺丝的手顿了顿:“你说老杨记的那两次‘误报’,其实是屏闪?”
“不是误报,是系统没来得及记。”刘好仃盯着柜门上的接线排,“人看见红灯,以为报警了,可系统觉得‘我没黑,只是卡了零点几秒’,就不存记录。这中间的缝,就是隐患。”
两人把记录仪接好,测试了三遍信号。刘好仃顺手在操作台边贴了张黄纸条:“焊机启停前后,请盯一眼报警是否误闪。”字写得大,像提醒老邻居出门记得关门。
早会照常开。刘好仃站在白板前,没放录音,也没讲技术,就问了一句:“昨天下午四点,谁在五号线当班?”
一个年轻工人举手:“我。”
“你那会儿有没有报警?”
“有,响了一声,但屏幕没变色,我以为是听岔了。”
“你有没有点复位?”
“点了,习惯性地。”
刘好仃转向小陈:“系统有记录吗?”
“没有。主控没判定异常,复位操作也没被识别。”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老周在笔记本上划拉了一行字,抬头:“这不叫系统问题,这叫人机不同步。工人觉得出了事,机器觉得没事,结果工人自己动手,反而可能掩盖问题。”
刘好仃点头:“所以咱们得换个活法——不能光等机器报,得让人也报。”
他拿起记号笔,在白板上写下三行字:
一问:有没有报警声或红灯?
二问:有没有手动点过复位?
三问:有没有觉得哪里不对劲?
“从今天起,每天下午四点,各线报一次这三件事。不用写报告,不用填表格,就在微信群里打个勾,或者拍张屏。小陈做个简表,打印出来贴操作台边上,就三行,谁都能看懂。”
小陈立刻打开电脑设计模板。老周笑了一声:“你这是把工人变成哨兵了。”
“不是变成,本来就是。”刘好仃擦掉白板,“咱们修系统,修的是机器,可护的是人。人最早发现问题,就得最早被听见。”
会散后第三天,小陈抱着一叠打印好的简表去贴。刘好仃在五号线操作台前停下,翻看老杨交上来那张手记。三天,四次异常,两次系统没录。他把纸收进文件夹,转身去了电房。
电压记录仪的数据出来了。焊机每次启动,电压都往下砸1.5%,刚好踩在系统响应临界点上。刘好仃盯着曲线看了五分钟,转身对小陈说:“做个‘抗扰包’,给一二四号线预备着。不是等它们出事,是提前把门槛调宽。”
小陈一边记一边问:“那五号线呢?它已经上线了,要不要回炉?”
“不用。”刘好仃摇头,“问题不在软件,在电源波动。咱们加个电压缓冲提示,让操作工知道‘这会儿别碰焊机’,比改系统更直接。”
他回办公室,打开电脑,新建文档,标题写上:“五号线系统运行周报(第1期)”。
内容很简单:
- 实际有效报警:2次,均触发正确响应。
- 操作员记录异常:4次,其中2次为瞬时屏闪,与焊机启停同步。
- 处理措施:加装电压瞬变监测仪,张贴操作提醒,纳入每日三问跟踪。
- 附:报警录音片段(推广版_01_五号线实录)。
他在文末加了一行字:“问题不是零,是我们知道每一个。”
鼠标悬在“发送”上,他顿了两秒,把厂长也加进群组,点了发送。
没过十分钟,六号线主管发来消息:“听说五号线又报警了?是不是新系统不稳?”
刘好仃没回文字,把周报原样转发过去,附了一句:“这是三天的真实记录,你看看,哪次是瞎响?”
对方回了个“OK”表情。
刘好仃关掉聊天窗口,打开录音文件,重新听了一遍“咚”的那声。低沉,清晰,不刺耳,像有人轻轻敲了下门。
他把文件重命名:“推广版_02_五号线跟记录音”,然后点开六号线的排班表,找到后天上午的空档。
他拨通电话,铃声响到第二声,对面接起。
“六号线,后天上午九点,能停机四十分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