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8集:成果全面再推广(1/1)
刘好仃把打印好的报告放进文件夹,夹子边缘有点翘,他顺手在桌角压了压。小陈正低头改台账,听见动静抬头:“五号线那边刚回话,说早班运行正常,没报警也没卡顿。”
“正常是应该的。”刘好仃把文件夹往桌上一放,“咱们改的不是运气,是毛病。”
老周从门外探头进来,手里拎着半瓶冰红茶:“我刚绕了一圈,五号线操作工老杨说,新声音听着像厂广播,不吓人,还顺耳。他说他媳妇昨晚梦见报警声,结果梦里那声还挺温柔,吓得他醒了还以为自己病了。”
小陈笑出声:“那说明咱们改到位了。”
“不是咱们改到位,是工人早说对了。”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像鬼叫’‘听不懂’,人家讲得明明白白,咱们晚了二十年才听进去。”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窗外传来叉车过减速带的咯噔声,老周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现在三号线稳了,五号线也上了,是不是可以歇口气?”
“歇不了。”刘好仃起身走到白板前,手指点着那条被红圈标记的“报警延迟”项,“这问题不是三号线的,是全厂的。电压一抖,主控一卡,哪条线都扛不住。”
小陈放下笔:“可其他线没出过事啊。”
“没出事不等于没问题。”刘好仃转身,从电脑调出设备分布图,“你看,五条线设备型号一样,电源共路,电磁环境差不多。今天三号线扛过去,明天五号线可能就卡死。咱们不能等真出事了才动。”
老周咂了下嘴:“那意思是,全厂铺?”
“不是‘意思’,是必须。”刘好仃用记号笔在图上圈出五条线,“一条一条改,风险越拖越大。现在数据有了,方案有了,卡点清楚,再不动,就是咱们懒。”
小陈低头翻记录:“可每条线参数多少有点差别,直接照搬三号线的配置,怕不合适。”
“谁说要照搬?”刘好仃敲了敲屏幕,“咱们得先分两类——同源线和异型线。五号、六号线和三号线是一批买的,设备一样,直接复制没问题。一二四号线老一点,得加个‘抗扰适配包’,调调电压阈值和响应逻辑。”
老周眼睛一亮:“那你这不就是模板?”
“对。”刘好仃点头,“以后谁接新线,照着模板走,改哪、怎么测、看什么数据,清清楚楚。不用每回都从头想。”
小陈赶紧打开新文档:“我来整理个‘推广包’,把三号线的电压曲线、日志特征、配置参数全打包装进去,加个说明页,谁都能看懂。”
“行。”刘好仃说,“但别整太厚,工人没空看论文。一页纸说清三件事:改了啥、为啥改、怎么验。”
老周笑着摇头:“你还真把工人当老师傅带徒弟那套搬来了。”
“本来就是。”刘好仃把笔扔进笔筒,“咱们搞系统,不是为了秀技术,是让人干活更顺手。顺手了,才不出错。”
正说着,手机震了一下。是五号线夜班主管发来的消息:“刚焊机启动,报警响了,声音准时,屏幕也没闪。新系统,稳。”
刘好仃把手机转过去给两人看。小陈咧嘴:“首战告捷。”
“还没开打呢。”刘好仃起身,“五号线是第一个,但不是最后一个。明天早会,开个推广启动会,把计划定下来。”
第二天一早,三人围在车间公告栏前。刘好仃贴上一张手绘表格,格子歪歪扭扭,但字写得工整:
| 线路 | 状态 | 责任人 | 关键参数 |
|------|----------|--------|------------------------|
| 三号线 | 已运行 | 老周 | 电压波动<1.2% |
| 五号线 | 首日正常 | 小陈 | 主控无重启记录 |
| 六号线 | 待切换 | 刘好仃 | 需校准音频加载延迟 |
| 一号线 | 待评估 | —— | 老设备,需做抗扰测试 |
“以后每天早会更新。”刘好仃用磁铁把表格压牢,“谁卡住了,当场说,当场协调。”
老周盯着表格看:“你这画得比Excel还清楚。”
“不是画得清楚,是看得清楚。”刘好仃说,“咱们现在不是修一台机器,是在铺一条路。路标得立好,别让人走丢。”
启动会开得干脆。刘好仃没讲大道理,只放了两段录音:一段是老版本的尖锐报警声,一段是现在低频“咚咚”提示音。放完问大家:“你们想听哪个?”
底下一片声音:“当然是现在的!”
“那就不是改不改的问题,是快慢的问题。”他说,“接下来两周,咱们一条一条线过,先易后难,先同源后适配。目标就一个——让每条线的报警,都像老师傅拍肩膀,提醒你,别出事。”
散会后,小陈去整理六号线的切换清单,老周去现场查电源接头,刘好仃留在公告栏前,把“五号线”那一格的“首日正常”改成“稳定运行”。
他刚写完,五号线操作台方向传来一声低沉的“咚”。
报警响了。
屏幕亮起红字:“4号柜电压不稳,检查接线头。”
操作工老杨抬头看了一眼,没慌,走过去打开柜门,手指一摸接线端子,果然有点松。
他拧紧螺丝,回手在操作屏上点了“复位”。
系统恢复正常。
刘好仃站在不远处,没过去,也没说话。
他掏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对着报警声按下了录制。
声音录完,他把文件重命名为:“推广版_01_五号线实录”。
然后点开通讯录,找到六号线主管的号码,拨了出去。
电话响了两声,对方接起。
他开口就说:“六号线,后天能停机四十分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