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7集:测试结果再分析(1/1)
刘好仃把手机从充电线拔下来,屏幕还亮着那条微信:“刚试了新报警,声音不吓人,话也听得懂。就是第二次响的时候,停了两秒才出声,我让老李记下来了。”
他没回消息,也没转发,只是把手机往会议桌上一放,屏幕朝上。
小陈端着泡面进来,看见手机,脚步顿了一下:“夜班反馈来了?”
“来了。”刘好仃拉开椅子坐下,“三条待查项,现在有一条被人亲眼撞上了。”
老周叼着笔帽走进来,一听这话,顺手把笔帽吐进垃圾桶:“不是说八小时测下来都挺好?怎么又出状况?”
“不是出状况。”刘好仃点开电脑,调出“信号波动_待查”文件夹,“是问题藏得深,白天没冒头,夜里它自己跳出来了。”
小陈凑过去看数据:“白天那次延迟1.3秒,记录在案。现在夜班又报一次两秒延迟,时间对得上第二次报警。”
“一次是偶然,两次就是苗头。”刘好仃把两段延迟时间标红,投到会议室白板上,“咱们不能说‘差不多就行了’,差半秒,工人就可能错过查故障的黄金时间。”
老周嘬了下牙花子:“可另外两个待查项——界面反光和音量偏低,到现在没新动静,咋办?先放着?”
“先不放。”刘好仃打开八小时测试录像,“问题不是谁喊得响就先改,是哪个真存在,就先盯住。”
他点开录像进度条,拖到早上七点十二分。阳光从车间高窗斜切进来,正好扫过三号线操作屏右上角。
“看这儿。”他放大画面,“反光持续了三十七秒,操作员老张抬手遮光看了两回屏幕。”
“早上的事。”小陈说,“后来太阳升高了,反光就没了。”
“那就不是系统问题,是光线打架。”刘好仃在本子上写:“环境偶发,标记归档。”然后抬头,“但报警延迟不是环境问题,是系统在关键时刻掉链子。”
会议室安静了一瞬。
小陈吸了口面汤:“要不……先查查是不是网络抖动?”
“不急着猜。”刘好仃打开设备日志,“先看事实。把三号线当天所有大型焊机的启停时间拉出来,跟三次延迟对上。”
小陈敲键盘,很快调出时间轴。三条红线并列:报警触发时间、语音响应时间、高频焊机满载时段。
“第三次延迟,正好撞上3号柜旁边那台焊机启动。”小陈指着屏幕,“第二次也差不多,差了不到十秒。”
老周皱眉:“可咱又没测电磁场,光看时间重合,下不了结论。”
“我知道。”刘好仃点头,“但巧合太多,就得当规律看。再调电力负载图,看那会儿电压有没有波动。”
图一出来,三条波形线并排:报警延迟段,电压都有微降,幅度0.8%到1.2%。
“这点压降,正常设备扛得住。”老周嘀咕。
“可咱们的语音播报,是主控板加载音频文件再播放。”刘好仃翻开系统架构图,“要是主控板因为干扰卡了一下,音频加载就会断档。”
小陈眼睛一亮:“那得看主控有没有重启记录?”
“查日志。”刘好仃说,“看有没有‘看门狗’触发。”
“看门狗”是系统自保机制,CPU卡死超过时限,就会强制重启。日志里通常只记代码,普通人看不懂。
小陈翻了半天,突然一拍桌子:“有了!第二次报警前,主控日志里有一条‘WDT Reset’,时间跟延迟完全对上!”
老周凑过去看:“真重启了?可屏幕没黑啊。”
“不一定黑屏。”小陈解释,“重启只要几百毫秒,画面可能只是闪一下,人眼根本抓不住。”
刘好仃没说话,从抽屉里翻出一本泛黄的维修笔记,翻开一页,上面手写着:“98年焊机房改造,主控频繁重启——查实为高频焊机干扰电源,加装滤波器后解决。”
他把笔记推到桌中央:“二十年前的老问题,换个地方,又冒头了。”
老周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慢慢点头:“所以不是系统不稳,是外面的电不干净,干扰了控制板。”
“对。”刘好仃合上笔记,“报警延迟,主因不是软件bug,是外部电磁干扰导致控制模块瞬时失灵。”
小陈立刻要记:“那写进报告?”
“写。”刘好仃说,“标红,高优先级。这不是小毛病,是隐患。今天在3号柜,明天就可能在别的线。”
老周忽然问:“那另外两个待查项呢?音量偏低的事,真不查?”
刘好仃调出夜班主管的微信记录,又打开车间背景噪音监测数据:“白天噪音平均85分贝,夜里降到72。同样的音量,夜里听着就是轻。”
“人耳敏感度变了。”小陈恍然,“不是系统问题,是环境变了。”
“所以不急着调。”刘好仃说,“先观察,等积累够数据再动。”
老周咧嘴一笑:“你还真能忍。”
“不是忍。”刘好仃摇头,“是知道啥该马上改,啥可以等等看。咱们手里没仪器,不能靠猜下结论。”
小陈把分析报告一页页整理好,最后一行写着:“改进成果整体达标,具备推广条件;电磁干扰问题需专项跟进。”
他抬头:“要不……加一句‘建议采购电磁屏蔽设备’?”
“不加。”刘好仃说,“咱们现在只能判断问题在哪,不能决定怎么治。建议是下一步的事。”
老周伸个懒腰:“那你这报告,等于说了一半话。”
“一半也比瞎说强。”刘好仃把U盘拔下来,插进打印机,“问题挖出来了,就是进步。剩下的,得让数据继续说话。”
报告打印出来,三页纸,薄薄一叠。刘好仃拿订书机“咔”地钉好,放在桌上。
小陈看着那叠纸,忽然笑了:“你说,工人要是知道咱们为两秒钟吵了两个小时,会不会觉得我们太较真?”
“会。”刘好仃把报告推过去,“但他们更希望,报警响起时,声音能准时到。”
老周收起笔记本:“那我去三号线再要一天运行数据,看看能不能复现一次延迟。”
“去吧。”刘好仃点头,“别光看结果,把焊机启动时的电压曲线也录下来。”
小陈吃完最后一口面,正要起身,手机震了一下。
他低头一看,是车间群消息:
“三号线早班,焊机刚启动,报警响了,这次没延迟。”
刘好仃凑过去看了一眼,没说话,转身走到白板前,拿起记号笔,在“待查项”那一栏,把另外两条轻轻划掉。
只留下一条,标着红圈:
**报警延迟——确认与电磁干扰相关,高优先级**。
他放下笔,对小陈说:
“把昨天的电压曲线再跑一遍,我要看满载启动时,电源波动到底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