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2集:推广效果再提升(1/1)

笔还捏在手里,刘好仃转身就走,没回办公室,直奔小赵工位。他把刚写在样机上的三行字拍在桌上:“拿这个,去问昨天那五个下单的客户,哪一句让他们决定买的。”

小赵抬头,笔还夹在耳朵上:“您不喝口茶再……”

“茶会自己长腿追上来?”刘好仃一摆手,“现在就问,一个一个打。”

小赵赶紧翻出客户记录,挨个拨号。老陈从后头探头:“真这么问?人家会不会觉得咱们神经兮兮?”

“神经的是说一堆自己都不信的话。”刘好仃靠在桌边,“我们改了话术,不是为了自个儿看着顺眼,是让人听懂。听懂了,才肯掏钱。”

小赵第一个电话打完,眼睛亮了:“王姐说,‘炒菜中途不停机’这句戳中她了。上个月炖鱼,风扇罢工,锅底焦得能当铁锅卖。”

第二个客户是饭店采购,一听“连续爆炒八小时,散热不降频”,直接问:“真能撑住?我后厨一天炒三十锅水煮肉片。”

小赵照着改后的话术答了,对方沉默两秒:“行,那就先来五台试试。”

第三通电话是维修点老板,听到“能装进老机型,省下整套换的成本”,声音都高了八度:“你们这不就是为我写的吗?我上个月还拆了三台老机,光换外壳就花八百。”

刘好仃站在边上,没说话,嘴角动了一下。

到下午三点,五家回访全齐了。小赵把客户原话整理成纸条,贴在白板上,正好对齐那三行大白话。刘好仃盯着看了会儿,拿起红笔,在每条反馈旁边画了个勾。

“不是我们变聪明了,”他说,“是终于学会说人话了。”

老陈凑过来看,念了一遍家庭版那句:“炒菜中途不停机,火候不乱。”又念商用版:“连续爆炒八小时,散热不降频。”最后是维修版:“能装进老机型,省下整套换的成本。”

他挠挠头:“听着是比‘会喘气’实在,可……怎么总觉得少了点劲儿?”

“劲儿是炸药,咱们不是搞爆破的。”刘好仃把笔放下,“咱们是修风扇的,不是放烟花的。”

小赵突然举手:“刘师傅,家庭客户这边咨询量涨了,但总数还是没商用多。是不是我们该多往饭店推?”

刘好仃没急着答,调出后台数据。近三天,家庭端咨询量虽然只占三成,但转化率压倒性地冲到了60%;商用端咨询量翻倍,可转化率卡在40%。

他指着屏幕:“家庭客户一听懂就下单,不墨迹。商用的要比价、要试用、要老板点头,问得多,正常。”

老陈撇嘴:“可咨询量摆在这儿,不像是咱们话术的功劳,搞不好是市场回暖。”

“市场不会无缘无故回暖。”刘好仃把数据表打印出来,撕成三份,“你把家庭版话术发给十家老客户试推,小李负责商用,小赵盯维修端。明天这时候,看谁的转化高。”

第二天一早,小赵跑进来:“家庭版试推,七家有意向,五家直接下单!有个阿姨说,‘你们终于有人懂主妇的痛了’。”

小李也跟进:“商用那边,三家要样机,但都在比参数,说‘不急,再看看’。”

刘好仃点点头,把家庭客户的那句“火候不乱”抄在便签上,贴在试用机包装盒侧面。发货前,他特意检查了一遍,确保每台都贴上了。

第二天中午,售后电话响了两回。都是家庭客户打来的。

第一位说:“你们那句话真没吹牛,我炒了四十分钟,风扇一直稳着。”

第二位更直接:“我邻居看了问我,我说‘炒菜不停机’,她当场要了链接。”

刘好仃把这两通电话记在本子上,写完,抬头对小赵说:“一句话,只要打中一个人的心,她就会说给十个人听。”

小赵笑了:“那咱们是不是该多印点贴纸?”

“先别急。”刘好仃摇头,“咱们不是印广告的,是做产品的。话能传开,是因为它真。”

老陈还在纠结:“可这么实在的词,长期能撑住吗?万一人家听腻了,觉得没意思了呢?”

刘好仃没答,而是打开本周订单图。曲线从周一到周三,稳稳往上爬,没爆红,也没回落。

他指着图说:“你看,这不是烟花,是烧煤。一开始慢,后来热气越来越足。爆红靠吹,稳涨靠信。”

老陈盯着那条线,没再说话。

下午,刘好仃把旧宣传页收进来一叠,全塞进碎纸机。老陈看着那堆“会呼吸的风扇”“智能生态”被绞成条,忍不住说:“真全扔了?万一以后还得用呢?”

“用不着。”刘好仃按下启动键,“以前我们怕不说大话没人听,现在知道——说对一句话,比说一百句都管用。”

碎纸机嗡嗡响,纸屑像雪片一样往下落。小赵看着,突然转身回工位,把电脑上还没改的标题“智能温控,高效运行”删了,重新敲上:“炒菜中途不停机,火候不乱。”

老陈站在碎纸机边,看着最后一张旧页被吞进去,叹了口气:“行吧,那就试试这‘土味三句半’。”

刘好仃没接话,走到样机前,伸手摸了摸出风口。风扇安静运转,外壳微温,像刚做完一顿饭的抽油烟机。

他掏出笔记本,在“周二”那页空白处写下:“话要对人说,事要对人做。风扇会喘气是假的,人听懂了才是真的。”

小李跑进来:“刘师傅,家庭客户那边又下了三单!有个说要推荐给小区团购群。”

刘好仃点头:“把那句话再印大点。”

小赵问:“商用那边要不要也加点力?”

“不急。”刘好仃看着订单图,“他们还在比,说明还没信。等他们不再比参数,开始问‘什么时候能装’,咱们再加码。”

老陈忽然笑了:“您这节奏,比风扇还稳。”

“风扇稳,是因为它知道什么时候该动。”刘好仃拍了拍样机,“咱们稳,是因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

晚上七点,车间灯还亮着。小赵在核对发货单,老陈在整理客户分类表,小李把三套话术做成不同颜色的标签,准备贴到新一批机器上。

刘好仃坐在测试台前,手里捏着一支新笔。他翻开笔记本,翻到空白页,写下一行字:“推广不是喊得响,是听得懂。”

写完,他抬头看样机。风扇正缓缓启停,像在呼吸。

他把笔帽盖上,轻轻放在桌上。

笔滚了半圈,撞到保温杯底,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