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这家伙真是善变(1/1)
东瀛适宜农业发展,其土地为火山岩基,经数百万年火山喷发,形成了肥沃的火山土壤,加之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水旱灾害少,使得关东、浓尾等地拥有肥沃的冲积平原,出现了世界罕见的高产农田。
东瀛的捕鱼业亦十分发达,以东京筑地鱼市为中心,该鱼市是全球最大的鱼品批发市场之一,拥有两千多个渔港。北海道渔场更是经济渔场中的佼佼者,河流中洄游鱼类众多。
东瀛古代矿产种类丰富,有矿产博物馆之称,金银铜等矿产资源丰富,甚至以前的中国也需向东瀛进口。东瀛古代金矿储量巨大,现代通过回收金,其金储量在全球亦名列前茅。
叶轩向朱元璋透露了这些信息。
东瀛金银铜矿藏富饶,土地肥美,且潜力巨大,足可构筑顶级渔场。
金银铜矿藏?真的富饶?
土地肥美?
能成顶级渔场?
朱元璋心中大动。
他未曾料到,这弹丸之地竟蕴藏着如此丰富的资源,地理条件如此优越。若能征服东瀛,这一切岂不都将归于大明?
难怪东瀛不愿臣服于大明。
原来他们能自给自足啊。
朱元璋恍然大悟。
“皇上,一旦我们征服东瀛,治理得当,东瀛将永为大明之领地。”
“那无数的金银铜矿藏,都将归大明所有。”
“还有那片肥沃的土地。”
“以及世界级的渔场。”
“无数宝贵的海产。”
叶轩诱导着。
叶轩宛若 ** 的魔鬼,凭借现代广博的知识,对朱元璋展开游说。
然而,他所言非虚。
东瀛的资源确实优越。
否则,这岛国也不会被誉为资源宝库。
相比之下,华夏仅被称为技术强国。
朱元璋呼吸急促,双目泛红。
这小小岛国,竟藏有如此丰厚的资源。
若能征服,这一切都将属于大明!
他强压下内心的征服欲、掠夺欲与贪婪,威严尽显。
“叶轩,你所言属实?”
“东瀛的资源,真如此丰富?”
“自然属实。”
“臣不敢欺瞒皇上。”
叶轩一脸严肃,身姿挺拔,正经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闲适的灵魂。
即便是朱元璋,也被他的外表所迷惑。
不过——
“爱卿,你何以对东瀛如此了解?”
朱元璋眼神微眯。
望着朱元璋那似笑非笑的面容,叶轩眼前猛然浮现出大片鲜红的文字。
叶轩心中暗道:这家伙真是善变。
刚才还亲切地称呼爱卿,转瞬间便开始猜忌。
这便是伴君如伴虎吗?皇帝的心情比天气还要变幻莫测?
叶轩面不改色,回答:“皇上,臣对东瀛有所了解,是因为曾在某本闲书中读到过关于东瀛的记载。”
“所以印象深刻。”
“哦?是哪本书,竟有东瀛的记载?”朱元璋好奇追问。
叶轩随口编造:“抱歉,皇上,臣已忘记那书名,只是在书坊中偶然翻阅,未留意名字,至于书坊的位置,也因时间太久远而忘却了。”
他轻松化解了朱元璋的追问,毫无惧色。
毕竟,朱元璋还需要他,自会容忍。
朱元璋脸上掠过一丝不悦,总觉叶轩在敷衍。
他疑惑,世间哪有书籍对东瀛之事记载得如此详尽?
叶轩究竟从何处获取这些新奇知识?
他未深思,只当是叶轩天赋出众,博览群书。
此刻,东瀛之事更为紧迫。
“爱卿所言极是。”
“攻打南方群岛,不如征讨东瀛。”
“那就将大明殖民地的首战,定于东瀛。”
“定要攻破东瀛,使之成为大明首个直接殖民地!”
朱元璋言罢,浑身散发着威严与铁血气息。
他可不是文弱无能之辈,天下乃他亲手打下。
武将的果敢与铁血,他兼具于一身。
朱元璋决定,派遣大明战将出征东瀛,而非等待皇子们开疆拓土,间接掠夺殖民地财富。
他计划让大明亲自出征,直接掌控殖民地,掠夺其财富。反观皇子们的藩国,兵力远不及大明,如朱棣虽擅长战事,且有智囊道衍辅佐,但在高丽的战争中仍陷入僵局一年有余,表现令人失望。即便如此,朱棣已算是皇子中最出色的,至少占领了高丽数十城池。其余皇子更是无能,远不及朱棣。
朱元璋深知,若靠皇子们这般缓慢推进,殖民地开辟将遥遥无期。他对这些儿子的表现深感不满,决定亲自出马。
“这帮儿子,真是一无是处。”他心中暗想,“攻打些小国异族,拖拖拉拉,成效甚微。我等得都不耐烦了,还是自己动手为好。”
此时,身处高丽殖民区的朱棣突然打了个喷嚏,道衍关切询问,朱棣只是笑称鼻子痒,并未在意。他正对征服高丽的进度感到满意,全然不知朱元璋对他们的缓慢进展极为不满。秦王朱樉、楚王朱桢等皇子同样对自己的领地扩张感到自豪,却也不晓得朱元璋对他们的表现极为失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朱元璋决定主动出击,原因在于大明经济一年间迅猛发展,国库丰盈,足以支撑战争开销。加之国内安定,无内忧外患,他遂决定发动战争。此刻,朱元璋的观念已悄然变化,不再坚持历史上的不侵略原则。
在叶轩的影响下,历史的齿轮再度缓缓转动。
朱元璋萌生了对外扩张的念头,目标直指东瀛,意图发起殖民战争。
“来人。”他高声呼唤。
宦官闻声而入,恭敬询问:“皇上,有何旨意?”
朱元璋随即命宦官传唤一名将领,指令其详探通往东瀛的海路,秘密潜入东瀛,详尽探查该地情形,包括何处易于攻入、何处守备薄弱、军事布局等,凡力所能及之处,务必悉数摸清。
无论采用何种手段,胁迫东瀛民众也好,其他方法也罢,务必确保情报准确无误。
他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多做准备,总无大错。
同时,朱元璋严令将领行事需谨慎,勿使东瀛警觉,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任何可能泄露计划的蛛丝马迹。
叶轩默默倾听,心中却暗自思量着自己麾下的罗网。
罗网成员较之大明将领更为专业,潜入东瀛、刺杀敌首、窃取军事布防图等任务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
然而,叶轩并未出声,罗网是他的隐秘力量,他不愿过早暴露。
当然,他可以暗中指示罗网成员协助大明将领,加速对大明至东瀛航路及东瀛状况的探查。
他对东瀛心怀不满,乐于见到大明将其变为殖民地,让东瀛承受昔日施加于华夏的痛苦,如数偿还。
茫茫大海,碧波万顷,水天相接,空无一物,连飞鸟的影子都不见,显得格外寂静单调。
数艘战船在无垠大海上航行,大明士兵身披铠甲,手持兵刃立于甲板,对海风中的咸腥气息已习以为常。
“哈欠——”
士兵们困倦地打着哈欠,疲惫尽显。
“船已漂泊月余。”
“东瀛何时可至?”
“满眼皆是海,食物亦不新鲜。”
“我厌倦了。”
士兵们低声抱怨。
所幸叶轩深知海上航行需营养均衡,以防坏血病,故命将领确保饮食荤素搭配,储备肉干与耐存蔬菜,从而保障了士兵健康。
“别抱怨了。”
“咱们吃得还算不错,尚有肉食。”
“贫苦人家想吃肉还吃不上呢。”
一旁士兵劝慰道。
这些战船乃朱元璋所派,旨在探寻东瀛航线、气候等信息,以备攻打东瀛。
动力室内,赤膊船工在士兵指挥下整齐划桨,汗水淋漓,肌肉闪耀,室内弥漫着汗臭,但他们浑然不觉。
指挥室内,将领与副将满面愁容,一个多月过去,东瀛航线仍无踪迹,拖延恐遭皇帝责罚,但他们确已竭力寻找。
将领傅青起身,长叹一口气:“我出去走走。”
他欲至甲板透气,船舱内沉闷压抑,他担心自己会崩溃。
傅青推开船舱之门,一个纸团悄然滚至脚边。
“何人掷此?!”
他眼神锐利,扫视着昏暗的走廊。
走廊两侧,灯笼微光摇曳,明暗交错,空无一人。
“发生何事?”
身后的副将们纷纷询问。
傅青满心疑惑,难道是错觉?
但这纸团,怎会凭空出现?
他拾起纸团,瞳孔骤缩。
这是……
傅青激动得身躯颤抖。
“将军,您怎么了?”副将们见他异样,急忙上前。
傅青迅速将纸团再揉紧,不动声色地塞入胸甲,淡声道:“无碍。”
“我去甲板上看看。”
言罢,他径直离去,未曾回头。
副将们面面相觑,满心不解。
然而,傅青并未前往甲板,而是悄悄返回房间,紧闭房门。
他双手颤抖,取出纸团展开,竟是一幅航海图。
图上详尽标注了航线、东瀛天气、兵防布局等。
傅青心中疑惑,究竟是何人所赠?
此中是否有诈?
但眼下情势,已不容他多疑。
唯有尝试,否则拖延过久,恐遭皇帝责难。
他将图纸内容铭记于心,随后置于烛火之上。
火焰舔舐纸张,金黄火光跳跃,纸渐渐化为灰烬。
傅青凝视着火焰,直至纸张全然焚毁。
他推开窗棂,将灰烬撒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