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密会布局战金融(2/1)

丁义珍的车刚驶出县委大院,手机就震动了一下。他没看,直接塞进外套内袋,油门踩到底,车子在盘山路上甩出一溜烟尘。他知道,这一走,可能就回不来了。

与此同时,香江半山一处不起眼的会所里,灯关得只剩一盏。

林耀东把一张SD卡插进读卡器,屏幕亮起的瞬间,数据流像瀑布一样往下滚。他抬头看了眼坐在主位的男人——棒梗正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眼神平静得像口深井。

“数据验过了,”林耀东声音压低,“沈策的外甥已经以‘财务顾问’名义进了强胜集团,同步调取了他们三个月内的资金流向。

有三笔款子,打着‘技术升级’的名头,实际是往离岸账户输血。”

棒梗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甫光坐在角落,手里捏着一份航运日志。“马六甲那边,我让两艘货轮临时抛锚,报了个机械故障。东南亚运价已经开始往上飘了。”

“他要的就是这个。”棒梗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像铁锤砸在案上,“沈策这些年,专挑市场虚火的时候下手。他以为这次又是炒概念,其实我们给他准备的是个坑。”

林耀东嘴角一挑:“那咱们就让他觉得,东南亚要涨。”

“不光让他觉得,”棒梗站起身,走到墙边的地图前,手指点在泰国湾,

“得让他信,这波行情,是他自己算出来的。你那边,把冷链舱位往新加坡集中,标上‘医疗物资优先’。他一查,发现运输紧张,自然会加大押注。”

甫光咧嘴笑了:“他要是不进呢?”

“他会进。”棒梗转过身,目光扫过两人,“他最近动作太急,急的人,最容易贪。”

林耀东立刻接话:“我让系统模拟陈书婷名下的离岸账户做了一笔异常交易,金额不大,但路径绕得狠。沈策的算法已经响应了两次,说明他在盯。”

“盯的是钱,”棒梗冷笑,“但他真正在意的,是她的身份。”

话音刚落,周叔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银行拦截报告。“刚拦住一笔从开曼打往京海城投的资金,五千万,名义是‘城市基建配套’。IP跳了三次,最后落在赵立冬办公室的内网终端。”

屋里一下子静了。

林耀东皱眉:“赵家也开始动了?”

“不是开始,”棒梗淡淡道,“是早就串通好了。沈策出钱出局,赵家出地出人,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想拿我儿子当突破口,逼我露头。”

甫光一拳砸在桌上:“那还等什么?直接掀桌子!”

“掀早了,鱼就跑了。”棒梗重新坐下,“现在要做的,不是拦,是放。让他们把网织得再大点,等他们自己钻进来。”

林耀东立刻会意:“我让数据组继续放饵,再伪造几笔‘高启强私下融资’的记录,引沈策把更多资金调进强胜集团。等他重仓,咱们再断流。”

“航运这边也配合,”甫光搓着手,“等他资金全压上去,我突然宣布马六甲航线全面检修,运价翻倍。他想撤都撤不出来。”

棒梗点头:“就按这个路子走。记住,不开火,只布网。风还没起,别先把帆扯破了。”

周叔低声问:“那丁义珍那边……他刚发了个暗码,‘A3-7:风起西南’。”

棒梗眯了下眼:“这小子,还是太急。”

他拿起手机,拨通周长利。

“你马上联系央行那三位退休审计,就说商会要搞个‘地方金融风险调研’,让他们秘密查一下近五年汉东省的跨境结算异常。别走正式流程,人要可靠。”

“万一他们不肯?”周长利问。

“肯不肯不重要,”棒梗声音冷下来,“重要的是,有人已经动手清人了。半个月前死的那个老审计,家属连夜搬走,连抚恤金都不要。这不正常。”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我明白。”周长利说,“我这就去办。”

挂了电话,棒梗又拨了个加密号,接通后只说了八个字:“伞已撑半,风未至,勿近火。”

他知道丁义珍看到这条消息,肯定会骂娘。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小子得活着,别还没开战,就把自己烧进去。

---

北平西城,一栋老式家属楼的地下车库。周长利把车停在角落,熄了火,抬头看了眼三楼那扇没亮灯的窗户——那是那位已故审计专家的家。他没上去,只是低头翻着手里的名单。

三个名字,两个还在,一个已经没了。

他掏出手机,拨通第二个专家的号码。响了六声,被挂断。再打,提示关机。

他皱了皱眉,转而拨第三个。这次通了,但对方一听是“金融调研”,立刻语气紧张:“这种事,现在谁敢碰?上个月老张的事你不知道?人好好的,说没就没了,连尸检报告都没出。”

“我只是想了解点情况,不牵扯具体数据。”周长利放缓语气。

“了解也不行!”对方声音发抖,“有人来问过我两次,穿黑西装,不亮证件。他们问我,有没有帮外地查过账。我说没有,他们还不走,一直盯着我家门口。”

电话被狠狠挂断。

周长利握着手机,坐在车里没动。他知道,这不是巧合。沈策已经开始清场了,而且动作比预想的快。

他重新拨通棒梗的电话:“人联系不上。第二个关机,第三个吓得不敢接。老张死了,另外两个也快藏不住了。”

“知道了。”棒梗的声音依旧平稳,“你不用再找了。他们查不到的,我们自己查。”

“怎么查?”

“从银行底层日志挖。你去找老孟,就说是我让你去的。他还在系统里留了后门。”

周长利愣了一下:“可这违规……”

“现在不是讲规矩的时候。”棒梗打断他,“规矩是人定的,但人要是没了,规矩也就废了。”

---

香江中环,地下三层的数据室。林耀东盯着屏幕,手指飞快敲击键盘。甫光站在他身后,看着一串串跳动的数字。

“成了。”林耀东忽然说,“刚才那批‘医疗样本运输’的冷链单子一进新加坡系统,沈策的资金链立刻有了反应。瑞士那边,一笔五千万美元的款项被激活,用途写着‘遗产确认前置费用’,收款方是家叫‘南星鉴定’的空壳公司。”

甫光冷笑:“他还真信了,以为陈书婷的身世能当金融杠杆使。”

“不是信,是赌。”林耀东摇头,“他手里有老档案,怀疑她跟七十年代某个项目有关。只要能坐实,就能拿这个当把柄,做空她名下的资产,甚至牵连整个建工集团。”

“那咱们怎么办?”

“等。”林耀东关掉屏幕,“等他把钱全投进去,再告诉他,那笔遗产,根本不存在。”

甫光笑出声:“这招狠。”

“不狠,”林耀东站起身,活动了下手腕,“是他太贪。以为拿点旧档案就能翻天,殊不知,真正的局,从来不在纸上。”

就在这时,监控屏幕一闪,显示地下停车场入口有辆陌生SUV驶入,车牌被泥浆遮住大半。林耀东眼神一凝,立刻调出备用电源开关。

甫光低声问:“要不要通知上面?”

林耀东没回答,只是按下桌底一个红色按钮,整个数据室的灯瞬间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