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这一回,林岁安可算是赚了个盆满钵满。(1/1)
次日,众人跟在皇家的队伍之后回到平宁侯府。
刚进府门便听见一则好消息。
赵宝娥生了,是个男孩儿。
有御医、妇科圣手和好几个稳婆保着,算是母子平安。
孩子虽是早产,但很健康。
只是赵宝娥受了惊吓,又经历一番生育之痛至今仍昏迷不醒。
林暄在户部谋了个主簿的缺,此回留在京都,在户部衙门里当值,并未跟着上扶云山。
沈明珠带着赵宝娥冲回侯府时,正赶上他下衙归家。因此,赵宝娥生产,他倒是伴随在侧。
这会儿老夫人等人归府,他也依旧在赵宝娥床前守着。
老夫人叫了凉轿,抬着她去看了赵宝娥和她第一个重孙子。又叫春酒开了私库,将她库房中的珍贵药材挑些好的送到赵宝娥院子里去。
而林岁安等人回到后罩房,瞧见后罩房好几间屋子,有重新修缮的痕迹。
林岁安忙推开自己的屋子瞧了瞧,她屋子里的那几匹布,和箱子里剩余的几百枚铜钱,已经不见了。
衣橱和床都换的崭新的,左右两边墙的颜色也不相同,一面是新修缮的痕迹,一面是原来的样子。
很不幸,林岁安的屋子也是遭遇火灾的屋子之一。
她也很幸运,将自己的贵重物件儿都送回了家中。而别的几个丫鬟,钱财上损失得更多,只捡回了些花样独特的首饰。其余没有标记的银钱等物,皆被救火之人捡了去。
什么样的首饰,赏赐给了谁,都有登记造册。即便是那些救火之人,趁乱拿了去,也不好带出侯府。
但是银钱就不一样,府中下人的银钱来路虽也有登记。但总归银钱都大差不差,没有任何标识,谁也不知道这是谁的,随便找个由头都很容易掩盖过去。
待老夫人查明受了火灾丫鬟的损失后,怜那些丫鬟受侯府牵连,这么多年攒下的身家被一场火毁了去。
便从自己私库中,拿出银钱贴补给她们。
此回跟着去扶云山的一二等丫鬟,老夫人又给了厚厚的赏赐。
好歹没叫众丫鬟多年的辛劳化作一场灰。
在侯府主子们刻意放纵下,林岁安救了老夫人之事在平宁侯府已经传开。
回了平宁侯府,老夫人又赏了林岁安一副上好的镶宝石头面儿。
二夫人赵惊华与大夫人沈明珠通了气,二人各赏了林岁安二百两银钱和两样品貌做工皆好的首饰。
这一回,林岁安可算是赚了个盆满钵满。
且最大的收获,还不是这些金银珠宝等物,而是老夫人对她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以前她在老夫人跟前只是个比较得宠些的丫鬟。
现在她不但不用自称奴婢,且老夫人也没将她当做丫鬟对待。府中众人见了她,也会客气地称她一声安儿姑娘。
月例银子涨了,待遇高了,赏赐多了。且在主家跟前,不用卑躬屈膝。就如同对林岁安羡慕到嫉妒的那些人所说,拽得跟侯府的副小姐似的。
且老夫人还将她的身契归还了她,只是老夫人说,先前与她弟弟有赌约,等她弟弟考上举人便来接她归家。
老夫人便叫林岁安继续留在松鹤堂,等她弟弟考中了再说。
且承诺,就算她弟弟明年科考不中,便给她寻个家世清白,有前程的寒门学子做夫君,定不会叫她委屈了去。
林岁安自是应了。
留在平宁侯府对她自己,和弟弟林岁康都有好处。
她现在每月有五两的月例银子,出去了,上哪去寻这么好的差事?
且她留在侯府,弟弟林岁康才能有机会与侯府多往来。
随着宣王事件的落幕,朝中宣王一派的臣子彻底被清除。那些攀附宣王,将自己家姑娘送去宣王府的人家,也没有落着好。
林滢被抓后,在牢中哭着说自己是平宁侯府的旁支,说他们抓错了人。
待禁军派人到平宁侯府询问此事时,平宁侯府拿出林滢早已病死的证据。
恒国百姓死后,家中都会去衙门上报。等衙门核实后,便会将此人销户,此人也便不再缴纳税收。
林滢病死后,林氏一族自然去衙门给她销了户。
她现在可是黑户,谁又知道她是谁?
且说不仅仅是林滢病死,就连林滢的曾祖父,因为自己最喜爱的孙女芳华早逝,也一病不起,前两日刚走了。
他们一家子扶棺送灵出京,回了林氏一族的祖地,此后,也不会再来京都了。
又说宣王,当时瞧上平宁侯府旁支的姑娘,想借此拉拢平宁侯府,却不料那姑娘无福消受,意外病死。
想是宣王以为此事是平宁侯府故意为之,便寻了这么个人来冒充平宁侯府旁支的姑娘,好借此机会将平宁侯府拉下水,报复平宁侯府。
赵成威在禁军中任副将,前来询问之人自是不敢乱写。平宁侯府中人说什么,他便记什么……
并不多问,也不为难。
此事算是过去。
临近林岁康参加嵩阳书院和紫阳书院的考核,林岁安也有两月未归家,便告了两日假,趁着手上伤还没好不当值,赶在侯府落锁前,林定山便到侯府后角门儿来接了她。
此回宣王造反,主要将留在京都中的兵力集中在皇宫和几处京都城门。后来却发现处处都是圣上的圈套,各处造反的兵马等罪名坐实,便立即被处置。
此回,京都城中的百姓倒是安然无恙。
次日,林定山赶着马车,带着张慧娘、林岁安、林岁喜、林岁康四人往扶云山去。
以前送罗子清来考核时,林岁安便来过这考核之地。
此回,轻车熟路地将林岁康送至考场,等他考核完,林岁安又在家中陪了一日家人,便又回到平宁侯府。
现下的平宁侯府十分忙碌。
不仅林沛与林淑的婚事在即,林晖与姜北宁的婚事也定在年前。
且十月里,还要办侯府第一个重孙的百日宴。
好几桩喜事撞在一起,侯府所有人都忙得头脚倒悬。
林岁康参加嵩阳书院和紫阳书院的考核过了几日,林岁安便收到了家中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