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姜北宁(1/1)

林岁康不负所望,通过了考核。

信上说,林岁康选了嵩阳书院,因为在灵渠县教他的白夫子,说他是嵩阳书院的学子。他在白夫子处受益良多,一开始,他便想着,若是考上了,他也要选嵩阳书院。

林岁安对林岁康选什么书院倒是没有意见,只要弟弟考上了,她便十分高兴。

考上嵩阳书院,便意味着林岁康以后最差也是个举人老爷。但是林岁康才十四岁,又十分好学,他比旁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以后不愁不能金榜题名,改换门楣。

府中很忙,林岁安没有时间告假归家与家人庆贺。

只托人买了上好的文房四宝,送回家去作为林岁康考上嵩阳书院的贺礼。

时临近年关,平宁侯府才渐渐歇了忙碌。

操办完林沛、林淑以及林晖三人的婚事,沈明珠都瘦了一大圈。

终于,年底时赵宝娥养好了身体,沈明珠立即便将掌家权还给了赵宝娥。

她都是做奶奶的人,含饴弄孙才是正理,家里的事儿还是叫儿媳去操持吧。

沈明珠抱着自己的孙儿,来松鹤堂与老夫人一同玩。

赵惊华坐在一旁看着。

沈明珠看了她一眼,笑着道。

“惊华你也别急,前个儿大夫不是说北宁那孩子已有一个月的身孕了?算起来那不是洞房花烛那日便怀上了?你呀,明年七八月也要做祖母了。”沈明珠一边将手中的孩子抱着给老夫人逗趣儿,一边说道。

谁知赵惊华面带苦涩,“晖哥儿小两口也算有福气,不然晖哥儿成了婚便立即回嵩阳书院读书,十天半月才归家一次,我还不知道何时才能抱上孙儿。”

她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都能同她与林牧那般,鹣鲽情深,琴瑟和鸣。

漪姐儿与景春那孩子感情就十分要好,晖哥儿见了姜北宁一次,便将婚事应了下来。她以为林晖对姜北宁心有好感,才欢欢喜喜去忠勇侯府求娶。

成婚前,她想办几场宴会,好让林晖同姜北宁培养培养感情。

谁知林晖以读书为由,皆推拒了去。

直到成了婚,归宁后,林晖又回了书院读书,一月只归家两三回。且回府后,在老夫人院儿里待的时间,比陪姜北宁的时间还多。

好在姜北宁对此事也不在乎,才没有闹起来。

只是想到姜北宁对此事也不甚在乎,她心中更是不爽快。

北宁这孩子,她还是挺喜欢。

只是二人这样子相处,她总觉得好似是两个孩子商量好的。

总之,她很是不得劲儿。

好在姜北宁现在有了身孕,她心中才好受些。

说到曹操,曹操便到了。

姜北宁甩开追上来要扶着她的婢女,大步进了松鹤堂的正屋。

瞧见她大步流星的样子,赵惊华忙起身。

“我的小祖宗,你现在有了身子,可不能这样走路。咱们步子放小一点儿,慢慢儿地走。”

姜北宁不在意地笑了笑,“母亲不必担心,儿媳身强体壮,大夫都说了,只要不练武,凡事,如往常一般即可。”

随后,又对着老夫人行礼。

“给祖母问安。”

见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又转向沈明珠。

“大伯母安。”

“好孩子,你有了身子,以后见了我不必行礼。”沈明珠笑着抬手虚扶了一下。

“你大伯母说得是,以后你身子重了,再行礼蹲来蹲去的,对你膝盖也不好。从今儿起,便将你的礼都免了。”老夫人也笑着接话。

又将姜北宁招到身前,拉着她一同坐着,细细问了她胃口可好?身子可舒坦?夜里好不好睡等。

还给她讲了怀孕的禁忌有哪些,哪些东西不能吃,什么事儿不能做,哪些药不能用......

这些虽有姜北宁陪嫁嬷嬷时时叮嘱照看,但老夫人说来又不一样。

等老夫人说完,姜北宁才轻声道:“孙媳记住了。”

姜北宁与老夫人说完话,又扫了屋子里的丫鬟几眼。

瞧见站在老夫人身后的林岁安,不由得多打量了几眼。

这个丫鬟生得秀美,举手投足间还带着几分书卷气。

唐小月进来上茶,姜北宁忍不住又看了唐小月几眼。

这个丫鬟肤色白皙,眉眼清俊,瞧着比屋子里别的丫鬟都更漂亮。

“你瞧她们作甚?”老夫人见姜北宁盯着林岁安和唐小月看,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姜北宁笑了笑,回道:“祖母,您屋子里的丫鬟真好,不似我屋子里的,都是以前跟着我在北疆的粗人。只会些拳脚功夫,远不如祖母院儿里的灵秀。”

“那是各有各的好,你院儿里的会功夫,有身手,谁也不能欺了你去。我院儿里的这些,也各有各的本事......”

说着,老夫人笑了起来,“我与你细细说说。”

老夫人指着林岁安道:“她现在可不是我院儿里的丫鬟,她的身契我已经还了她。这丫头不仅针线好,自己还抽空读了不少书,念话本子更是叫人身临其境。你瞧我身上的衣裳,大多都是她画的花样做的,是不是与外面那些个俗物不同。”

“是么?”姜北宁看了林岁安好几眼,又细细看老夫人的衣裳。

虽然她在女红一事上并不是很懂,但上面的花样确实与她见过的不大一样。

同样是牡丹花纹,没有一朵是相同的不说。且活灵活现,层次丰满,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美。配色也极讲究,瞧着富贵,又不落了俗套。

姜北宁细看了几眼,虽不是很懂,但仍旧笑着夸道:“是极好。”

“对了,她有好些珍藏的话本子。我都讨来看完了,我叫她拿给你,你定然喜欢。”

老夫人觉得林岁安买的那些写侠客义士,江湖恩怨情仇的话本子,姜北宁定然也喜欢看。

便叫林岁安去将那些话本子拿来。

林岁安福了福身,便去绣房取话本子。

老夫人又指着唐小月道:“她茶泡得好,做的饮子更是别具一格。这丫头性子温柔,话少,只顾着埋头做事儿。不争不抢,不过这样也极好。”

"奴婢做的都是分内之事,老夫人谬赞。"唐小月抿了抿唇角,有些微红着脸福了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