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缁衣谜(1/1)

秋雨连下了三日,染坊的青石地面泛着湿冷的光。苏璃站在廊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算袋里的铜钱,那是她思考时的习惯。雨水顺着瓦当滴落,在阶前汇成细流,倒映出她微微蹙起的眉。

“东家,有客到。“老管事韩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迟疑,“说是从洛州来的大单子,但...“

苏璃转身时,发梢沾了雨丝,在晨光中泛着微蓝。“但什么?“

“但要求古怪得很。“韩九递上一张洒金笺,纸面透着沉水香的气息,“要一百匹纯黑布料,不能带一丝杂色,十日内交货。“

苏璃接过笺纸,指尖触到纸角暗印时瞳孔微缩——那是个极浅的鹰隼纹,官造纸张才有的标记。她不动声色地折起信笺:“请客人到花厅用茶,我随后就到。“

穿过回廊时,雨声渐密。花厅窗前立着个戴帷帽的男子,身形如松,听到脚步声也未回头,只望着院中那株被雨水洗得发亮的乌桕树。

“阁下要的纯黑布料,“苏璃在门槛处站定,袖中手指轻轻捻动算珠,“寻常染坊怕是不敢接。“

男子这才转身,帷帽黑纱下传来低沉嗓音:“听闻苏娘子染技冠绝江南,连'雨过天青'都能染得,区区黑色反倒难倒你了?“

苏璃目光扫过对方腰间——墨色绦带系着块不起眼的青玉牌,牌上隐约有字。她忽然笑了:“黑色不难,难的是阁下的'纯'字。“她缓步走向案几,指尖蘸了茶水画出一道渐变色,“寻常黑染多用五倍子与铁浆,难免泛青;若用乌桕叶,日久褪色;就算是最好的皂角,也...“

“也经不起雨水冲刷。“男子突然接话,同时摘下了帷帽。那是一张轮廓分明的脸,右眉上一道旧疤没入鬓角,“我要的是能遮天蔽日的黑。“

窗外惊雷炸响,电光映得苏璃面色雪白。她认出了那块玉牌——北衙禁军的腰牌。而对方眼中闪过的锐利,让她想起楚陌提及过的“军中夜不收“。

“三日后来看样布。“苏璃收起茶盏,水痕在案上蜿蜒如蛇,“但价钱要翻倍。“

男子重新戴好帷帽,放下一袋金铤:“这是定金。“转身时又顿住,“记住,此事若传出半句...“

“染坊规矩,不问客从何处来。“苏璃将金铤倒入算袋,金属碰撞声清脆如铃,“只问布往何处去。“

雨幕吞没了来人的背影。苏璃站在檐下,直到韩九捧着订单簿匆匆赶来:“东家,这单接不得啊!纯黑布向来是...“

“丧葬用。“苏璃接过话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金铤上的鹰纹,“或是大军夜行时遮掩兵甲用。“

染缸区蒸腾的热气裹着蓝靛气息扑面而来。工匠们听说要染纯黑布,脸上都浮出难色。最年长的赵师傅搓着染蓝的手:“东家,不是老朽推脱,纯黑布要九染九晒,十日根本...“

“用乌贼墨试试。“苏璃突然说。她蹲下身,指尖划过地面潮湿的青苔,“再加绿矾和蜂蜡。“

众人面面相觑。一直沉默的哑姑却突然比划起来,她丈夫生前是渔夫,最懂乌贼习性。苏璃眼睛一亮:“对,要新鲜墨囊!韩叔,立刻派人去码头收。“

暮色四合时,第一批试验布出了染缸。苏璃对着灯笼细看,黑中仍透着暗红。她摇头:“不够。“转身走向库房最里间的暗格,取出本残破的《织经》。油灯下,她突然盯住一页边角的小字:“'玄纁之色,取天地之极'...“手指猛地收紧。

次日清晨,染坊后院支起了十口新缸。苏璃挽起袖子,亲自调配染液。乌贼墨混着绿矾在陶瓮中翻腾,她突然加入一捧碾碎的红花。“东家!“赵师傅惊呼,“这岂不...“

“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苏璃将布匹浸入染缸,水面泛起奇异的紫黑色,“最红的朱砂能染出最青的碧色,反过来亦是如此。“

第三日放晴,晾晒场铺满黑布,远望如一片片凝固的夜色。那神秘客商如期而至,身后还跟着个戴斗笠的瘦高男子。当苏璃掀开样布时,客商呼吸明显一滞——那黑色浓得仿佛能吸走所有光线,连正午的日头照上去都没有反光。

斗笠男子突然伸手摸了摸布料,袖口滑落时露出手腕内侧的刺青——微型弩机图案。苏璃假装没看见,只笑道:“用海墨染的,经得起暴雨冲刷。“

“果然名不虚传。“客商递上一个沉甸甸的锦囊,“三日后子时,会有车队来取货。“他顿了顿,“苏娘子不妨多备些这种染料,或许...很快会有更大的订单。“

待两人离去,苏璃打开锦囊,倒出的除金铤外,还有枚玄铁令牌,上刻“北衙甲字七号“。她心头突跳,这是军方最高级别的采购令。

当夜,苏璃独自在账房核算成本。烛火突然摇曳,她头也不抬:“萧大人既来了,何不现身?“

窗外传来轻笑,一袭靛蓝长衫的萧璟翻窗而入,发梢还沾着夜露。“苏娘子好耳力。“他在案几对面坐下,指尖拂过那枚玄铁令牌,“看来北衙的人找过你了。“

“监察御史深夜造访,就为说这个?“苏璃沏了杯苦丁茶推过去。月光透过窗棂,在萧璟脸上投下细密格影,显得他眼下的泪痣愈发明显。

萧璟忽然压低声音:“边境战事将起。“他蘸着茶水在桌上画了个简易地图,“突厥可汗得了批新式战车,能在沙地日行百里。朝廷仿制的样品,需要...“

“需要黑布遮盖运输。“苏璃接话,心跳如鼓,“所以订单突然加急。“

萧璟赞赏地看她一眼,从袖中取出卷薄绢:“这是工部给的染料配方,没想到你自己琢磨出来了。“绢上朱批赫然是当朝宰相字迹。

苏璃没接,反而盯着萧璟衣襟上若隐若现的龙纹绣线:“萧大人今日是以什么身份来的?监察御史?还是...“她故意停下。

“以朋友身份。“萧璟突然抓住她手腕,指尖在她掌心画了个“慎“字,“三日后取货的不会是北衙的人,你务必...“

院外传来瓦片轻响。萧璟瞬间退到窗边,身形如烟:“记住,验货时要看车轮间距。“话音未落,人已消失在夜色中。

苏璃怔怔望着掌心——那里还残留着萧璟指尖的温度。她忽然想起什么,快步走向库房。取出一匹黑布对着灯笼细看,布纹间竟隐约透出极细的金线,排列方式像极了...舆图上的等高线。

交货那夜没有月亮。十辆蒙着黑篷的牛车悄无声息地驶入染坊后院。为首的汉子掏出令牌时,苏璃注意到他虎口有长期拉弓留下的茧子。

“按规矩,我要验资。“苏璃示意韩九抬来秤。汉子冷笑一声,挥手让人抬下三个木箱。箱盖开启的瞬间,韩九倒吸冷气——满满都是雪花银。

苏璃却走到牛车旁,突然弯腰摸了摸车轮:“这位军爷,你们战车轴距比寻常宽两寸吧?“

汉子脸色骤变,手已按上刀柄。苏璃不慌不忙展开一匹布:“所以我特意加宽了布幅。“她指尖在某处金线上重重一按,“告诉楚将军,遮得了一时,遮不了一世。“

汉子惊疑不定地接过布匹,突然瞳孔紧缩——那金线在火把照射下,竟显现出完整的边境地形图,其中几处关隘被朱砂点了红点。

“你...“汉子声音发颤。

“北衙的令牌是假的。“苏璃微笑,“但楚陌的军印是真的。“她亮出袖中半枚虎符,“回去告诉他,我要三成定金,再加...“她压低声音说了个词,汉子顿时面如土色。

车队离去后,韩九腿软得几乎站不住:“东家,那虎符...“

“是萧璟留下的。“苏璃望着车队消失的方向,突然咳嗽起来。摊开帕子,上面沾着丝缕黑血——连熬三夜试染料时,她不小心吸入了过量绿矾粉末。

库房深处,苏璃掀开暗格,将今日所见详细记录在《织经》残页背面。写到“车轮间距三尺二寸“时,她突然顿住——这个尺寸,恰好能通过剑南道的栈桥。而栈桥尽头,是朝廷秘密修建的...水师船坞。

窗外传来打更声。苏璃吹灭油灯,黑暗中摸到那枚被体温焐热的玄铁令牌。指尖触到背面凹凸的刻痕时,她浑身一颤——那不是编号,而是一行小字:“璃,备粮草,静待东风。“

字迹是萧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