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茜纱窗下(1/1)
残阳如血,将染坊的飞檐翘角镀上一层猩红。苏璃站在晾晒场中央,指尖摩挲着今天最后一批出缸的茜色纱罗。晚风掠过,布料翻卷如浪,在她周围掀起一片绯色的波涛。
“东家,韩师傅说新调的胭脂虫配方还得再试两次。“小丫鬟春杏捧着账本跑来,发梢沾着几点朱砂,“但奴婢瞧着这颜色已经比崔氏的上等品还鲜亮了。“
苏璃轻轻捻动纱罗边缘。夕阳穿透织物,在她掌心投下蛛网般的细密光影。三个月前从《织经》残页破译的秘方正在显现威力——这种用岭南胭脂虫混合明矾的染法,终于在今天达到了理想效果。
“告诉韩师傅不必着急。“她抬头望向染坊西侧新扩建的库房,二十口陶缸整齐排列,浸泡着明日要处理的生丝,“让大伙儿把今天这批料子收好就歇着吧,戌时三刻准时落锁。“
春杏脆生生应了,转身时腰间荷包叮当作响。那是苏璃设计的绩效赏钱,每个绣娘完成定额就能获得串了红绳的铜板。晚风送来工匠们收拾工具的声响,混合着厨房飘来的粟米香。这样平静的黄昏,正是三个月前那个血火交织的夜晚后,她做梦都不敢想的景象。
“走水了!西库房走水了!“
尖锐的呼喊刺破子夜寂静。苏璃从案头惊醒,账本上未干的墨迹蹭花了袖口。她推开窗的瞬间,热浪裹挟着焦糊味扑面而来。西北角的天空被染成橘红,火舌正顺着晾晒架疯狂蔓延。
“快提水!把后院的井水全打上来!“她赤脚冲出门,冰凉的石板地透过单薄中衣传来寒意。远处传来陶缸爆裂的脆响,二十缸调配好的靛蓝染料正在火中化为乌有。
染工们乱作一团。老韩提着木桶踉跄奔跑,花白胡须被热浪烤得卷曲;绣娘们抱着未完工的布料从侧门涌出,有个小姑娘被门槛绊倒,怀中的素纱散开如雪。苏璃抓起浸湿的麻布捂住口鼻,逆着人流冲向火场。
“东家不能进去!“春杏死死拽住她的腰带,“房梁要塌了!“
炽烈的火光中,她看见自己三年的心血正在崩塌。新到的岭南生丝在火焰里蜷缩成焦炭,那套从泉州重金购来的提花机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最痛心的是东北角——存放《织经》残页的铁匣正在烈焰中发出濒死般的爆响。
“让开!“她挣开春杏的手,抄起水桶浇透全身。热浪灼得眼球发疼,但比不过胸腔里翻涌的绝望。这些染方是她立足的根本,是那个雪夜楚陌策马百里送来的火炭融化的冰层下,她亲手捞起的希望。
一根燃烧的椽子轰然砸落。苏璃下意识抬手遮挡,却被人猛地拽入一个坚硬的怀抱。玄铁铠甲贴着她的脸颊,冰凉刺骨。
“不要命了?“低沉的呵斥在头顶炸响。楚陌单手抱着她疾退数步,另一手挥剑劈开飞溅的火星。月光照在他紧绷的下颌线上,凝着一层细密的汗珠。
苏璃这才发现整个染坊已陷入火海。她挣扎着指向东南角:“账房!地砖下第三块——“
“闭嘴。“楚陌收紧臂膀,几个起落跃出危险区域。士兵们正列队传递水桶,但火势早已失控。夜风卷着燃烧的布屑升腾,像无数猩红的蝴蝶飞向远处的山峦。
春杏哭着扑上来给她披上外衣。苏璃却盯着楚陌甲胄下摆——那里沾着某种可疑的深色污渍,在火光中泛着诡异的蓝光。
“将军怎会在此?“
楚陌收剑入鞘的动作微不可察地一顿:“巡边路过。“他解下墨黑大氅裹住她发抖的身子,布料上还带着夜露的湿气,“已经派人去州府调水龙车。“
这句话像最后的判决。苏璃望向吞噬了库房的烈焰,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三年前被卖到染坊时她一无所有,如今竟又要回到原点。但比财产更痛的是那些不可复制的知识——《织经》残页记载的七种失传染法,她还没来得及全部验证。
“东家...“老韩佝偻着背走近,手里捧着半截烧焦的账册,“老朽没用,只抢出这些...“
苏璃接过残破的纸页,突然闻到一丝异样的气味。在木料燃烧的焦臭中,混着某种熟悉的刺鼻味道。她蹲下身,指尖擦过地面积水——水面浮着一层彩虹色的油膜。
“火油。“楚陌的声音陡然冷厉。他剑尖挑起一块焦黑的木片,断面呈现出不自然的蜂窝状,“有人蓄意纵火。“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更天了,火势终于开始减弱。但苏璃的世界正在崩塌——三个月后的贡品订单,与谢氏商行的契约,答应给绣娘们新建的育婴堂...所有计划都随着这场大火化为灰烬。
楚陌突然抓住她的手腕。铠甲的温度透过皮肤传来,像块永不融化的寒冰。“看那边。“他指向尚未完全倒塌的西墙。
月光透过扭曲的窗棂,在废墟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但奇怪的是,有块区域异常干净——那里本该堆放着二十匹准备明日交付的云纹绫。
“少了七匹上等料子。“苏璃听见自己的声音冷静得可怕,“纵火前有人搬走了货物。“
楚陌的拇指无意识摩挲剑柄,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苏璃注意到他左手小指缺了半截——这是她第一次看清这个细节。传说中斩杀突厥可汗受的伤,此刻在火光中泛着白骨般的冷光。
“明日我会派兵驻守。“他最终只说了这句,转身指挥士兵清理残骸。玄色披风扫过焦土,扬起一片细小的火星。
春杏搀着苏璃往临时安置的厢房走。转过回廊时,她鬼使神差地回头——楚陌仍立在废墟中央,月光为他镀上一层银边,像柄插在焦土中的剑。
晨雾笼罩着染坊废墟。苏璃踩着露水巡视灾场,裙摆沾满炭灰。老韩带着工匠们扒开瓦砾,不时抬出烧变形的工具。令人意外的是,那套昂贵的提花机主体居然完好,只是木质部件全成了焦炭。
“东家,您看这个。“春杏从灰堆里扒出个铁匣。正是存放《织经》的容器,此刻已被烧得变形。苏璃用簪子撬开匣盖——里面只剩一堆纸灰,但底层竟有张青铜薄片完好无损。
她小心拈起铜片。半个巴掌大的金属上蚀刻着古怪纹路,像是某种流程图。右下角有个模糊的印记,隐约能辨出“将作“二字。这绝非《织经》原有内容,不知何时被人夹在书页间。
“姑娘受惊了。“清润的嗓音突然响起。谢景执伞出现在废墟边缘,月白袍角纤尘不染。他身后跟着十来个挑夫,担子里装满新伐的木材。“聊表心意。“
苏璃下意识将铜片藏入袖中。谢景的目光在铁匣上停留片刻,却什么也没问。他示意管事展开一卷图纸:“新染坊的规制,姑娘看看可合心意?“
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精描细绘的工笔图上。那是座比原来大两倍的复合工坊,但布局仍是传统样式。苏璃凝视良久,突然抓起炭条在图纸背面疾画。
“不要回字形,要流水线。“她手腕翻飞,线条如蛛网蔓延,“染色区在这里烘干区移过去...质检台设在中间...“炭笔突然折断,她才发现自己手指在不受控制地发抖。
谢景轻轻抽走图纸。他指尖扫过那些现代工厂的布局概念,突然笑了:“姑娘这法子...倒像是军械监的组装流水线。“
一滴露水从屋檐坠落,在苏璃手背溅开。她猛地想起铜片上那个“将作“印记——那是掌管军工的将作监专用。楚陌昨夜反常的出现,铠甲上可疑的油渍,失踪的七匹云纹绫...
“谢公子可知道...“她斟酌着词句,“最近军中可有特别用度?“
谢景抚平图纸的动作丝毫未变,但苏璃注意到他拇指上的翡翠扳指转了小半圈。“上月兵部下了批冬衣订单。“他语气平常得像在讨论天气,“听说崔氏接了大部分。“
远处传来马蹄声。楚陌带着一队士兵出现在街口,马鞍旁挂着鼓鼓的皮囊。苏璃眯起眼——某个皮囊的扎口处,露出一角熟悉的云纹。
“将军来得正好。“谢景笑吟吟迎上去,“正愁找不到好木匠...“
楚陌直接绕开他,将个布包抛给苏璃。展开是七种不同材质的布料样品,每块都标着古怪符号。“北疆驻军用的防雨布。“他声音硬得像铁,“比寻常油布耐用三倍。“
苏璃抚过那些陌生织物。最下层是块奇怪的复合料,表面看是普通麻布,撕开却露出中间的防水层。这种工艺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实现——除非来自某些超越时代的技术。
“三天。“楚陌突然说。他剑鞘点了点谢景手中的图纸,“给我三天调工匠来。“
谢景挑眉:“将军何时对染坊这么上心了?“
“边防需要特制伪装布。“楚陌目光扫过废墟,在某个角落停留片刻——苏璃顺着看去,正是昨夜发现火油痕迹的位置。“朝廷拨款。“
阳光突然变得刺目。苏璃捏着铜片的手心渗出冷汗。所有线索串联成可怕的猜想——这场大火或许根本不是冲她来的。那些失踪的云纹绫,火油的味道,将作监的铜片...
“我要重建流水线。“她突然说。声音很轻,但两个男人同时转头看她。“不是复原,是重造。“她捡起炭条,在谢景的图纸上画了条笔直的线,“从这里进生丝,到那头出成品,中间分十二道工序。“
工匠们渐渐围拢过来。苏璃的炭笔越划越快,现代服装厂的记忆在脑中闪回。分拣、染色、漂洗、烘干、质检...每个环节都设独立区域,像河流分支般汇向终点。
“需要多少?“谢景问。
“三百两...不,五百两。“苏璃咬住嘴唇。这数字足够买下整条街,但她必须赌一把,“我会用新工艺的独家供货权作抵。“
楚陌突然解下腰间玉佩拍在残存的石磨上。“抵给我。“他目光如刀锋刮过谢景,“北疆军需优先。“
谢景轻笑出声,玉骨折扇“唰“地展开:“巧了,谢某刚接到宫中端午采买的单子...“
阳光将三人影子投在焦土上,形成奇特的三角。苏璃望着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某个漩涡中心。那铜片、火油、失踪的布料...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比商业竞争危险得多的阴谋。
“七日。“她折断炭条,“七日后新染坊开工,我要见到全城最好的工匠。“
第七个不眠之夜。苏璃提着风灯巡视近乎完工的新染坊,脚步声在空旷的厂房里回荡。流水线设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工匠们自发改进了许多细节。老韩带着徒弟们给烘干区加了可调节的通风板,绣娘们则把质检台改成了可旋转的圆盘。
月光透过新装的茜纱窗,在地面投下斑驳红影。苏璃停在水池边,水面倒映着憔悴的面容。这七日她几乎没合眼,监督每个环节的施工。奇怪的是楚陌也几乎寸步不离——此刻他正抱剑倚在门框上,眼下挂着浓重的青黑。
“将军不必如此。“她掬水洗脸,“谢家的护卫足够...“
“不是为你。“楚陌硬邦邦地打断,目光却扫向西墙外的树林。三天前他们在那里抓住了个探子,从那人靴底刮下的油泥与火场样本一模一样。
苏璃拧干帕子。铜片的秘密她还没告诉任何人——那上面蚀刻的竟是套标准化生产流程,与现代工厂的管理思维惊人相似。更诡异的是边缘刻着的小字:“贞观七年将作监少府令造“。
“明日试染的料子准备好了?“楚陌突然问。
苏璃点头,指向东南角的料缸。那里泡着用新法调配的靛蓝,配方来自她抢救出的半页笔记。“若成功,色牢度能提高五成。“
楚陌走近料缸,剑鞘突然搅动染料。在苏璃惊讶的目光中,他蘸取液体在石板上画了道奇怪的符号——像字又像图,眨眼间就被布料吸收无踪。
“这是...“
“北军用的暗记。“他声音压得极低,“遇碱变红。“
月光偏移,照亮他铠甲上一道新鲜的裂痕。苏璃这才注意到他右臂动作不太自然。想起午后树林里短暂的打斗声,她突然明白了什么。
“那火油...“
楚陌剑尖突然抵住她喉间。动作快得看不清,但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剑锋刚好触到皮肤却不伤分毫。苏璃屏住呼吸,听见房梁上传来极其轻微的“咔嗒“声。
“出来。“楚陌冷喝。
瓦片轻响。一个黑影鹞子般翻下房梁,落地时却轻盈如猫。来人全身裹在黑衣里,只露出双狐狸般的眼睛——正是那日失踪的七匹云纹绫押运员。
“少将军何必动怒。“黑衣人嗓音嘶哑,抛来个皮囊,“您要的东西。“
楚陌剑尖纹丝不动:“验。“
黑衣人嘿嘿笑着,突然掀开衣襟——腰侧赫然是道新鲜的箭伤,包扎的布料正是云纹绫。“您家老爷子可真狠心。“他意有所指地瞟向苏璃,“为个染坊...“
剑光暴起。黑衣人疾退三步,原地的麻袋被斩成两半。滚出来的竟是捆捆军制火油,每罐都印着将作监的飞虎纹。
“告诉崔尚书。“楚陌收剑入鞘,“北军的眼睛没瞎。“
黑衣人怪笑着遁入夜色。苏璃蹲下身,指尖轻触火油罐——与火灾现场相同的气味,但多了种特殊的松脂香。这种配方她在现代见过,是专门用于水上作战的防水火油。
“兵部右侍郎崔元焕。“楚陌突然解释,“掌管军需采购。“
月光西沉,染坊陷入短暂的黑暗。苏璃数着自己的心跳,突然想通了很多事。崔氏商行垄断了朝廷七成布料供应,而她的新染法直接威胁到这块肥肉。更可怕的是,那批失踪的云纹绫恐怕本就是军需品——有人调包了劣质布料,又怕她发现端倪...
“所以那晚你...“
楚陌转身走向门口,铠甲在月光下泛着冷光。“明日试染。“他生硬地打断,“我要三百匹带暗记的伪装布。“
晨雾升起时,苏璃还坐在染缸旁。春杏送来热粥,她才发现手指被冻得发青。远处传来士兵换岗的声响,楚陌不知何时已离开,只在门口青砖上留下个带血的脚印。
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照在新安装的流水线上。工匠们陆续上工,惊诧地看着东家亲手搬动料缸。苏璃将铜片藏进贴身的香囊——那上面除了生产流程,背面还有幅微刻的舆图,标注着某个海岛上的秘密仓库。
“东家!“老韩惊呼着冲进来,“奇了!这新配方的上色速度...“
苏璃微笑不语。现代流水线遇上古代工艺,产生的化学反应远超预期。更妙的是,标准化生产完美掩盖了那些要掺入暗记的特殊环节。
午时三刻,谢景带着宫中采办太监前来验货。当第一匹带着隐形军标的布料通过质检台时,苏璃望向西北角——楚陌不知何时又出现在那里,玄甲上沾着新鲜的血迹。
四目相对的瞬间,他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阳光穿过茜纱窗,在他们之间的地面上投下一片血色光影,恍若初见时她染蓝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