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旱灾与夜半浇水贼(1/1)
连续三十五天没有下雨。
俞晓棠站在田埂上,望着远处龟裂的土地和蔫黄的庄稼,眉头紧锁。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种绝望的气氛中,连狗都懒得吠叫,趴在阴凉处吐着舌头。
只有她的田里还保持着些许绿意。抗旱小麦顽强地挺立着,虽然产量会受影响,但至少不会绝收。甘薯的藤蔓有些发黄,但块茎应该还能生长。这是现代农学的力量——选用抗旱品种,配合科学的土壤保墒技术。
“姑娘,里正召集全村人去祠堂。“张婶匆匆走来,脸上带着不安,“说是要商量祈雨的事。“
俞晓棠点点头,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自从上次王翠花闹事后,村民们对她的态度有所缓和,但依然若即若离。她的庄稼在旱灾中表现突出,既引来羡慕,也加深了一些人的猜疑——哪有正常庄稼这么耐旱的?
祠堂前已经聚集了全村老少。赵德柱站在台阶上,脸色阴沉得像暴风雨前的天空。
“乡亲们,“他声音沙哑,“这场大旱五十年未见。再不下雨,别说庄稼,连吃水都成问题。我和几位长老商议,明日举行祈雨仪式,每家出一个人参加。“
人群中响起一片附和声。王翠花尖着嗓子喊:“肯定是有人触怒了龙王爷!那些用妖法种地的,连累我们遭殃!“说着,眼睛直往俞晓棠这边瞟。
俞晓棠刚要反驳,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祠堂屋顶传来:“下雨啦!下雨啦!“
众人抬头,只见傻三郎不知什么时候爬上了祠堂屋顶,正拿着个破葫芦往自己头上倒水,一边倒一边手舞足蹈。
“傻子!下来!“赵德柱怒吼。
傻三郎充耳不闻,继续他的“表演“:“龙王爷说,心诚则灵!王婶骂人,天不下雨!“他指向王翠花,做了个鬼脸。
王翠花气得脸色发青:“里正,这傻子污蔑我!“
赵德柱正要说话,傻三郎突然从屋顶一跃而下,稳稳落在俞晓棠面前,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他从怀里掏出一把蔫巴巴的野菜塞给俞晓棠:“给姐姐!求雨用!“
俞晓棠接过一看,是几种耐旱的野生植物,有些甚至是中草药。她心头一动——这些植物根系发达,确实能在干旱条件下存活。傻三郎给她这个是什么意思?
“傻子胡闹!“赵德柱一挥手,“明日午时,全村祈雨。散了吧!“
回田里的路上,俞晓棠一直在想傻三郎的举动。他看似疯癫的行为背后,似乎总有某种逻辑。那把耐旱植物是暗示什么吗?
“姐姐的田,有水。“傻三郎不知何时跟了上来,蹦跳着走在她身边。
俞晓棠停下脚步:“你怎么知道?“
傻三郎指了指眼睛:“傻子看得见。“然后又指了指地下,“深挖,有水。“
俞晓棠心头一震。她确实采用了深松土壤的保水技术,但这需要专业的农业知识才能看出来。而且傻三郎说的“深挖有水“,难道是指地下水源?
“你是说,地下有水?可以打井?“她试探着问。
傻三郎突然又变回那副痴傻模样,拍着手唱起来:“挖井井,喝水水,不祈雨,不跪地!“唱完,蹦跳着跑开了。
俞晓棠望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当晚,她在油灯下仔细研究起傻三郎给她的那些植物。其中一种根系特别发达,几乎是她见过的普通品种的两倍长。这植物她没见过,但根据根系判断,应该能在极深的地下吸收水分。
“难道这附近真有地下水?“俞晓棠喃喃自语。她决定明天去傻三郎说的“东边山上“看看,或许能找到更多线索。
第二天清晨,全村人都在准备祈雨仪式,俞晓棠却悄悄带着工具去了村子东面的小山。山上植被比平地茂密许多,她很快找到了几种傻三郎给她的植物。顺着这些植物的分布,她来到一处低洼地带,那里的植物格外茂盛。
“根系趋水性...“俞晓棠蹲下身,挖开表土。随着深度增加,土壤湿度明显增加。挖到约一米深时,她的铲子碰到了坚硬的石头——是岩层!这意味着下方可能有稳定的地下水。
“找到了!“她激动地站起身,却撞上了一个坚实的胸膛。
“姐姐在挖宝?“傻三郎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她身后,歪着头看她。
俞晓棠拍拍胸口:“你吓死我了!“然后兴奋地指着挖开的洞,“你看,这里有地下水!如果能打口深井,村里的旱情就能缓解!“
傻三郎眨了眨眼,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破旧的羊皮水袋递给她:“给姐姐装水。“
俞晓棠接过水袋,发现里面已经有半袋清水。她尝了一口,清凉甘甜,绝对是新鲜的山泉水。
“你从哪里打的?“她急切地问。
傻三郎指了指山腰一处不起眼的岩缝:“那里,有小泉眼。“
俞晓棠跟着他来到岩缝处,果然听到细微的流水声。她趴在地上,看到岩缝深处有反光——是水!虽然流量不大,但如果合理引导,至少能解决村里的饮用水问题。
“傻三郎,你立大功了!“她情不自禁地抓住他的手,“我们得告诉村里人!“
傻三郎却猛地抽回手,后退两步,脸上又挂上那副痴傻表情:“傻子不说,说了挨打!“说完转身就跑,转眼消失在树林中。
俞晓棠愣在原地。为什么发现水源要挨打?她思索片刻,恍然大悟——控制了水源,就等于控制了全村。赵德柱作为里正,绝不会允许一个“傻子“动摇他的权威。
“看来你比我想象的聪明得多啊,傻三郎。“俞晓棠低声自语。
回村后,祈雨仪式正在高潮。村民们跪在晒场上,对着临时搭建的祭坛磕头。一个自称“半仙“的巫师正在跳大神,口中念念有词。王翠花带头哭喊着“龙王爷开恩“,场面一片混乱。
俞晓棠犹豫片刻,决定暂时不公布水源的事。她悄悄回到自己的田地,开始检查作物状况。虽然她的庄稼比别人的耐旱,但持续干旱还是造成了影响。特别是甘薯,叶片已经开始卷曲。
“得想办法浇水...“她喃喃道。张婶家没有水井,平日都是去村口的公共水井打水。现在井水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每天限量取用。
夜幕降临,祈雨的人群失望而归——天空依然晴朗无云。俞晓棠等到张婶睡熟后,悄悄起身,拿着水桶和工具去了东边山上的泉眼。
月光下,她小心地清理岩缝周围的碎石,扩大出水口,然后用竹筒做了个简易导流装置。水流虽然不大,但足以灌满一桶水。她来回三趟,给最需要的甘薯地浇了水。
第四趟时,她惊讶地发现田里已经湿了一片。谁浇的水?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从甘薯垄间直起身来。月光下,傻三郎那张脏兮兮的脸清晰可见,他手里还拿着个破葫芦,正往植株根部滴水。
“你...“俞晓棠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傻三郎见被发现,立刻做出夸张的害怕表情:“傻子偷水!傻子坏!“边说边往后退,作势要跑。
俞晓棠快步上前拦住他:“你不是在偷水,你是在帮我浇水!“
傻三郎眨眨眼,突然咧嘴一笑:“姐姐聪明。“这句话说得异常清晰,完全没有平日的痴傻。
俞晓棠心头一跳:“你到底...“
话没说完,傻三郎已经恢复了那副疯癫模样,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月亮圆,浇水忙,庄稼长,肚子饱!“说完,把葫芦往她手里一塞,蹦跳着跑开了。
俞晓棠望着手中的葫芦,底部还残留着些许水迹。她蹲下身检查被浇过的植株,发现每一株的浇水量恰到好处——既不少到不起作用,也不多到浪费珍贵的水资源。这种精准度,绝非偶然。
接下来的三天,俞晓棠每晚都去山上取水,而每次都能在田里“偶遇“傻三郎。两人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默契——她假装没发现他在帮忙,他则继续装疯卖傻。但俞晓棠注意到,他浇水的范围越来越科学,甚至开始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调整浇灌量。
第四天傍晚,俞晓棠正在记录作物生长情况,突然听到田边传来争吵声。她走过去,看到王翠花带着几个妇女围住傻三郎,指手画脚地骂着什么。
“...就是你这傻子冲撞了龙王爷!“
“祈雨那天你爬上祠堂,是对神灵不敬!“
“把他赶出村子!“
傻三郎蹲在地上,抱着头,发出呜呜的哭声,看起来可怜极了。
俞晓棠心头火起,大步走过去:“住手!你们干什么欺负一个傻子?“
王翠花转过身,三角眼里闪着恶毒的光:“哟,妖女来护傻子了?你们两个都不是好东西!一个用妖法种地,一个冲撞神灵,害得全村遭殃!“
“什么妖法?那是科学!“俞晓棠忍无可忍,“而且旱灾是气候现象,跟什么人有什么关系?“
“听听!她说什么'科学',分明是妖术!“王翠花尖声叫道,“大家看看,这妖女连老天爷都敢编排!“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开始对俞晓棠指指点点。就在这时,傻三郎突然跳起来,手舞足蹈地唱道:“天不下雨地开裂,不去挖井只会跪!东边山上有泉水,傻子带路快快去!“
人群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喧哗。
“傻子说什么?山上有水?“
“胡说八道!要有水早发现了!“
“可是张家女子的庄稼确实...“
赵德柱不知何时出现在人群后方,他沉着脸走过来:“吵什么?“
王翠花立刻告状:“里正,这傻子说山上有泉水,分明是妖言惑众!“
赵德柱锐利的目光在傻三郎和俞晓棠之间扫视:“真有此事?“
俞晓棠深吸一口气,决定赌一把:“是真的。东山腰有个泉眼,水量不大,但足够饮用。我和傻...三郎发现的。“
人群中响起一片惊呼。赵德柱脸色阴晴不定,最后勉强道:“带我去看看。“
一行人举着火把上了东山。在俞晓棠的指引下,他们找到了那个泉眼。赵德柱蹲下身检查良久,终于点头:“确实有水。明天组织人手来挖井。“
回村的路上,村民们对俞晓棠的态度明显热络了许多。有人甚至悄悄向她道歉,承认之前误会了她。只有王翠花和几个年长的顽固派依然冷眼相待。
傻三郎不知何时又消失了。俞晓棠四下张望,在人群最后方看到一个蹦跳的身影,月光下,那身影回头看了她一眼,眼神清明如许。
第二天,全村壮劳力都去挖井了。俞晓棠本想去帮忙,却被赵德柱拦下:“女子不宜参与这等粗活。你的庄稼长得好,不如教教大家如何抗旱。“
俞晓棠明白,这是里正在变相承认她的地位。她欣然应允,在田边给感兴趣的村民讲解抗旱种植技巧。让她惊讶的是,傻三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蹲在最前排,听得比谁都认真。
“这种深松土法能保水...“
“间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选用根系发达的品种...“
每当她讲到关键处,傻三郎就会突然做出一些看似无意义的动作——或是拍手,或是蹦跳,但奇怪的是,这些动作总能吸引村民的注意力,让他们记住重点。俞晓棠渐渐意识到,他是在用自己“傻子“的方式帮助她传授知识。
傍晚时分,东山上传来欢呼声——井挖成了,清澈的泉水涌出,解决了村里的饮水危机。赵德柱当众宣布,今晚全村庆祝,同时表彰俞晓棠和傻三郎的功劳。
庆祝会上,村民们围着新打上来的泉水载歌载舞。俞晓棠被邀请坐在主桌,连张婶都挺直了腰杆。只有傻三郎不见了踪影。
俞晓棠悄悄离席,在村外的老槐树下找到了他。月光下,傻三郎正仰头望着星空,神情专注而清醒,哪有半分痴傻?
“为什么不参加庆祝?“她轻声问。
傻三郎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清晰:“戏演久了,怕忘记自己是谁。“
俞晓棠心头一震,正想追问,傻三郎却突然又变回那副疯癫模样,指着月亮大叫:“玉兔跑啦!追呀!“然后蹦跳着跑开了。
俞晓棠没有追。她站在原地,望着那个远去的背影,心中涌起无数疑问。这个时而疯癫时而清醒的“傻子“,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那句“怕忘记自己是谁“,又意味着什么?
夜风吹过,带来远处村民的欢笑声。俞晓棠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灯火通明的村庄。无论傻三郎是谁,至少今晚,她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在这个陌生的古代世界,她终于有了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