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妖女与傻子(1/1)
一个月过去,俞晓田的田地里已经是一片郁郁葱葱。抗旱小麦抽出了嫩绿的穗子,甘薯藤蔓铺满了垄间空地,大豆植株茁壮挺拔,与周围村民蔫黄的庄稼形成鲜明对比。
“张婶,您看这穗子多饱满!“俞晓棠小心翼翼地托起一株麦穗,脸上洋溢着喜悦,“再有两周就能收获了。“
张婶笑得合不拢嘴:“老身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庄稼。姑娘你真是神了!“
俞晓棠笑而不语。这产量在现代算不得什么,但在古代农业条件下,已经堪称奇迹。更让她欣慰的是,傻三郎那天晚上偷偷种下的紫云英确实改善了土壤状况,她顺势又施加了一些自制的有机肥料,效果出奇地好。
“哎哟,这不是张家收留的那个妖女吗?“一个尖利的声音从田边传来。
俞晓棠转头,看见一个身材瘦削、颧骨高耸的中年妇女站在田埂上,一双三角眼滴溜溜地转着,打量着俞晓棠的庄稼。
“王婶子,您这话说的...“张婶脸色变了变,声音低了几分。
“谁不知道她用妖法种地?“王翠花撇着嘴,手指对着俞晓棠的田地指指点点,“正经庄稼哪有长这么快的?我男人说了,这是吸了地气,坏了风水!“
俞晓棠差点笑出声。她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直起身子:“这位大娘,庄稼长得好是因为科学种植,跟妖法没关系。您要是有兴趣,我可以教您——“
“呸!谁要学你的妖术!“王翠花后退两步,像是怕被沾染邪气,“全村人都看见了,你整天摆弄些臭烘烘的东西,半夜还在田里念咒语!“
俞晓棠这才意识到,她晚上记录作物生长数据时的自言自语,被当成了施法的咒语。她正想解释,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鬼鬼祟祟地靠近她的甘薯地。
“傻三郎!你又来偷菜!“俞晓棠大喝一声,顾不上跟王翠花争辩,拔腿就追。
傻三郎见被发现,不慌不忙地拔起两株甘薯,转身就跑。这次俞晓棠早有准备,抄近路堵在了他前面。傻三郎刹车不及,两人撞了个满怀,一起跌坐在田埂上。
“抓到你了!“俞晓棠死死揪住他的衣领,“这次看你往哪跑!“
傻三郎眨了眨眼,突然把手中的甘薯往她面前一递:“给姐姐吃!“
“少来这套!“俞晓棠不为所动,“上次偷我的小麦,上上次偷我的大豆,这次又偷甘薯。你当我是开善堂的?“
傻三郎歪着头,一脸天真:“不偷,怎么种?不种,怎么吃?“他说得理直气壮,仿佛偷菜是天经地义的事。
俞晓棠气结:“你还有理了?这是我的东西,没经过我同意就拿,就是偷!“
“那姐姐同意吗?“傻三郎突然凑近,眼睛亮得惊人。
“当、当然不同意!“俞晓棠被他突然的靠近弄得有些慌乱。这么近的距离,她能清晰地看到他脏兮兮的脸下隐藏的俊朗轮廓,和那双清澈得不似傻子的眼睛。
傻三郎撇撇嘴,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塞给她:“那换。“
俞晓棠疑惑地打开布包,里面是几粒她不认识的种子,形状奇特,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这是...药材?“她抬头问道。
傻三郎已经趁机挣脱了她的束缚,蹦跳着退到安全距离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东边山上,好东西!治肚子痛,治发热,还治...“他突然做了个鬼脸,“治傻病!“
俞晓棠心头一震。难道他知道自己不是真傻?她刚想追问,傻三郎却已经转身跑开,边跑边回头喊:“甘薯换药,公平!公平!“
“等等!“俞晓棠起身想追,却听见身后王翠花尖利的声音。
“看看!妖女跟傻子搅和在一起了!我就说她不是好东西!“
俞晓棠转身,看见王翠花正拉着几个村民指指点点,脸上写满了幸灾乐祸。那几个村民看她的眼神充满警惕和怀疑,其中一个妇人甚至拉着孩子快步走开了。
“别理她。“张婶走过来,轻轻拉了拉俞晓棠的袖子,“王翠花是村里出了名的长舌妇,整天搬弄是非。自从你种的庄稼比她家的好,她就眼红得不得了。“
俞晓棠点点头,但心里明白,在这个封闭的古代村落,谣言的杀伤力不容小觑。她必须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
接下来的几天,俞晓棠发现村民对她的态度明显冷淡了许多。以前常来请教种植技巧的农妇们现在见了她就躲,去井边打水时,排队的人会刻意与她保持距离。只有孩子们依然好奇地围着她转,直到被大人呵斥着拉走。
“听说她在田里养小鬼,所以庄稼才长得好。“
“我亲眼看见她半夜在月光下跳舞,肯定是在施妖法。“
“她跟那个傻三郎是一伙的,傻子其实是她的式神...“
零碎的谣言传入俞晓棠耳中,她既好气又好笑。现代科学被当成妖术,这讽刺的场景让她无奈至极。
第五天清晨,俞晓棠发现田边被人撒了一圈奇怪的粉末,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她蹲下身捻了捻,似乎是硫磺和某种香灰的混合物。
“这是驱邪用的。“张婶忧心忡忡地说,“肯定是王翠花那伙人干的。她们说你的田里有邪气,要做法事驱赶。“
俞晓棠皱眉:“这会伤害作物吗?“
“那倒不会,但...“张婶欲言又止。
“但什么?“
“她们说,如果驱邪不成,就要...就要烧了这块田。“
俞晓棠倒吸一口冷气。这可是她一个多月的心血,更是她在古代安身立命的根本!她必须想办法阻止这种事发生。
正当她苦思对策时,田边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傻三郎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正在田埂上又蹦又跳,嘴里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妖魔鬼怪快显形!“
村民们被他的举动吸引,纷纷围拢过来。傻三郎突然冲到那圈粉末前,夸张地打了个喷嚏,然后抓起一把粉末就往嘴里塞。
“住手!不能吃!“俞晓棠惊呼。
傻三郎却已经将粉末咽了下去,然后咂咂嘴:“甜的!好吃!“他手舞足蹈地在粉末圈上踩来踩去,很快就把那圈“驱邪粉“弄得乱七八糟。
围观的村民发出惊呼,有人大喊:“傻子把法事破坏了!“
王翠花气急败坏地冲上前:“傻三郎!你干什么!“
傻三郎转身对她做了个鬼脸:“王婶坏!骗人!这是糖粉,不是驱邪的!“他抓起一把撒向空中,“大家都来吃糖!“
几个孩子信以为真,跑过来要尝,被大人急忙拉住。场面一时混乱不堪。
趁这机会,傻三郎溜到俞晓棠身边,压低声音说:“硫磺伤根。“然后立刻又恢复疯癫模样,蹦跳着跑开了。
俞晓棠心头一震。硫磺确实会改变土壤pH值,过量使用对作物根系有害。傻三郎不仅知道这一点,还特意来提醒她,甚至不惜吃下那些粉末来破坏“驱邪仪式“。
他到底是谁?一个傻子怎么可能懂这些?
当天晚上,俞晓棠辗转难眠。月光透过窗纸洒在地上,她索性起身,轻手轻脚地来到屋后的田地。令她惊讶的是,田边坐着一个人影,正对着她的庄稼自言自语。
她悄悄靠近,听到傻三郎正用异常清醒的语气说:“...抗旱品种,叶片气孔密度明显小于本地种,难怪耐旱...这垄作方式增加了光照面积,提高了光合效率...间作搭配也很科学...“
俞晓棠如遭雷击。这哪是傻子的胡言乱语?分明是专业的农学分析!
“谁在那里?“她故意踩断一根树枝,发出声响。
傻三郎立刻又变回那副痴傻模样,转过头咧嘴一笑:“姐姐来啦!月亮好圆,傻子睡不着!“
俞晓棠走到他身边坐下,决定试探一番:“刚才听你说什么抗旱、光合的,那是什么意思?“
傻三郎眨眨眼:“抗旱就是...就是不怕渴!光合就是...就是吃饱饱!“他手舞足蹈地比划着,活像个三岁孩童。
但俞晓棠已经看到了破绽。她突然抓住他的手腕:“你根本不是傻子,对不对?“
月光下,傻三郎的表情有一瞬间的凝滞。俞晓棠感到他的手腕肌肉紧绷,似乎随时准备挣脱。就在这时,她注意到他衣袖滑落露出的手臂上,几道狰狞的伤疤在月光下格外刺目。
“这是...“她下意识地松了松手。
傻三郎趁机抽回手臂,拉下袖子遮住伤疤,又恢复了傻笑:“摔跤跤,痛痛!“
俞晓棠心中一软。那些伤疤明显是刀剑留下的,而且看起来是不久前的新伤。她突然意识到,这个“傻子“可能是在躲避什么,才不得不装疯卖傻。
“不管你是谁,“她轻声说,“谢谢你今天帮我。那些硫磺粉确实会伤害作物。“
傻三郎歪着头看她,月光下那双眼睛清澈见底,哪有半分痴傻?他忽然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递给她:“给姐姐。防虫。“
俞晓棠打开一看,是一些干燥的草药,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这是...驱虫的?“
傻三郎点点头,突然凑近她耳边,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王翠花明天会带人来闹事,小心。“说完,他蹦跳着跑开了,很快消失在月色中。
俞晓棠握着那包草药,心中五味杂陈。傻三郎显然不是真傻,但他为什么要装疯卖傻?又为什么对她若即若离,时而帮助时而偷窃?
更紧迫的是,他说明天王翠花会带人来闹事。俞晓棠咬了咬嘴唇,决定明天无论如何都要守住这片田地。这不仅关系到她的生计,更关系到她在这个世界的立足之地。
回到屋里,俞晓棠借着油灯仔细检查那包草药。凭借她的农业知识,她认出其中几种是具有驱虫效果的植物。将它们研磨成粉,撒在作物周围,确实能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
“你到底是谁呢,傻三郎?“俞晓棠喃喃自语,将药包小心收好。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古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