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种子大盗(1/1)
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茅草屋的缝隙洒在俞晓棠脸上时,她恍惚间以为自己还在实验室的休息室里。直到看见身上粗糙的麻布衣服和屋内简陋的陈设,昨日的记忆才如潮水般涌来。
“姑娘醒了吗?“张婶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老身煮了粥,趁热喝吧。“
俞晓棠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昨天张婶好心给了她一套换洗衣物,虽然粗糙,但总比穿着实验室的白大褂强。她摸了摸口袋里的种子包,还好,都在。
饭桌上,一碗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粥摆在面前。张婶不好意思地搓着手:“年头不好,粮食紧缺,姑娘将就着用些。“
俞晓棠看着碗里的几粒米,心里一阵酸楚。作为农业专家,她比任何人都清楚粮食的珍贵。现代社会的浪费现象曾让她痛心疾首,而现在眼前这碗“粥“更坚定了她要用知识改变现状的决心。
“张婶,您家里有田地吗?“俞晓棠放下碗问道。
“有是有,就在屋后,只是地薄,种不出什么好庄稼。“张婶叹了口气,“去年勉强收了五斗谷子,交了税赋就所剩无几了。“
“能带我去看看吗?“
张婶领着俞晓棠来到屋后一片约莫半亩的田地。土壤干硬板结,几株蔫黄的谷子无精打采地耷拉着脑袋。俞晓棠蹲下身,挖起一小撮土在指尖捻了捻,又凑近闻了闻。
“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性几乎为零。“她自言自语道,随即意识到张婶听不懂这些术语,便改口说:“这地需要改良,我有办法能让它产量翻几番。“
张婶将信将疑:“姑娘真有这等本事?“
“让我试试吧。“俞晓棠从口袋里掏出三个小布包,“这是我...从家乡带来的种子,特别耐旱高产。如果能配合适当的种植方法,应该会有好收成。“
接下来的三天,俞晓棠几乎足不出户,全身心投入到田地改良中。她首先用草木灰中和土壤酸性,又收集人畜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张婶虽然看不懂她在做什么,但见她如此认真,也就由着她折腾。
第四天清晨,俞晓棠正按照现代垄作栽培法挖沟起垄,忽然感觉背后有人。她猛地回头,看到一个蓬头垢面的年轻男子蹲在田埂上,直勾勾地盯着她手中的种子。
“傻三郎?“俞晓棠想起张婶的介绍,试探性地叫道。
男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与他邋遢的外表形成鲜明对比。“种子!好种子!“他拍着手,像个看到糖果的孩子般兴奋。
俞晓棠警惕地将种子袋塞回腰间。不知为何,那双过分清亮的眼睛让她感到不安——那绝不是傻子应有的眼神。
“去去去,别在这捣乱。“她挥手驱赶。
傻三郎却突然凑近,动作快得惊人。他抽动鼻子像狗一样嗅了嗅俞晓棠的衣角,然后指着她藏种子的地方大叫:“香!好香!“
俞晓棠后退两步,差点跌坐在田里。就在这时,张婶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傻三郎!你又来偷东西!“
听到喊声,傻三郎做了个鬼脸,蹦跳着跑开了。但转身的瞬间,俞晓棠分明看到他朝自己眨了眨眼,那眼神中的狡黠与智慧让她浑身一颤。
“姑娘没事吧?“张婶气喘吁吁地跑来,“这傻子没偷你东西吧?“
“没有。“俞晓棠摇摇头,却下意识摸了摸腰间的种子袋,还好,都在。“他经常这样吗?“
“唉,这傻三郎整日游手好闲,专偷人家吃食和种子。说来也怪,他偷的都是好东西,烂的臭的他碰都不碰。“张婶无奈地说,“村里人都说,这傻子傻归傻,鼻子倒灵光得很。“
俞晓棠若有所思地望着傻三郎消失的方向。能分辨种子优劣,这可不是普通傻子能做到的。
接下来的日子,俞晓棠的田地渐渐有了起色。她将带来的种子分成三部分:抗旱小麦、高产甘薯和一种适应性强的大豆。按照现代间作原理,她精心规划了种植布局,最大限度地利用每一寸土地。
村里人起初对她的“怪异行为“指指点点——哪有女子下地干活的?还整天摆弄粪便和烂草?但随着她田里的幼苗破土而出,长势明显比其他人家好得多,议论声渐渐变成了好奇。
“张家妹子,你这地里施了什么仙法?“一天,隔壁的王大嫂忍不住问道,“怎么你家的苗子比我们早出三天,还壮实这么多?“
俞晓棠笑了笑:“不是什么仙法,只是些种植的小技巧。如果您感兴趣,我可以教您。“
王大嫂将信将疑地走了,但第二天,俞晓棠发现自家田边多了几个“围观“的村民。
第七天清晨,俞晓棠照例去田里查看,却发现一片狼藉——她精心培育的甘薯苗被人连根拔起,几株最壮实的小麦不翼而飞,田垄上留下几个清晰的脚印。
“傻三郎!“俞晓棠咬牙切齿。那脚印的大小和形状,与那天傻三郎留在田埂上的如出一辙。
她沿着脚印追踪,一直来到村边的小树林。树林深处隐约有炊烟升起,俞晓棠蹑手蹑脚地靠近,发现一个隐蔽的草棚。棚外空地上,傻三郎正蹲在地上,专注地摆弄着什么。
俞晓棠悄悄靠近,顿时火冒三丈——她的几株小麦被整齐地栽在一个破瓦罐里,旁边还放着几根被啃了一半的甘薯苗!
“你这个偷菜贼!“她冲上前去,一把揪住傻三郎的衣领。
傻三郎似乎早料到她会来,不慌不忙地抬起头,脸上又挂上那副痴傻的表情:“姐姐好,姐姐吃。“他递过一根被啃得乱七八糟的甘薯苗,嘴角还挂着泥土。
俞晓棠气不打一处来:“谁是你姐姐!你知道这些种子多珍贵吗?现代...我是说,这些种子来之不易!“
傻三郎突然收起傻笑,直视她的眼睛:“不种土里,难道种天上?“那语气清醒得不像个傻子。
俞晓棠一愣,还没反应过来,傻三郎就泥鳅般从她手中滑脱,三两步窜进树林深处,转眼不见了踪影。
“等等!“俞晓棠想追,却被草棚旁的景象吸引了注意力——几排整齐的瓦罐排列在阳光下,每个罐里都种着不同的植物,有些她认识,有些则从未见过。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植物长势极好,明显经过精心照料。
这绝不是傻子能做出来的事。
回村的路上,俞晓棠满脑子都是疑问。傻三郎到底是谁?为什么要装疯卖傻?他偷种子是为了什么?
快到家时,她注意到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站在她的田边,正弯腰查看她的作物。听到脚步声,男子直起身,露出一张方正严肃的脸。
“你就是张家新收留的那个逃荒女?“男子开门见山地问。
“您是?“
“赵德柱,本村里正。“男子上下打量着她,“听说你会些奇特的种地方法?“
俞晓棠警惕地点点头:“只是家乡的一些土法子。“
赵德柱摸了摸下巴:“你这法子不错,苗子长得比村里谁都好。“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村里今年收成不好,税赋却增加了。你若真能让产量上去,对全村都有好处。“
“我会尽力。“俞晓棠含糊地回答。
“好好干。“赵德柱拍了拍她的肩膀,力道大得让她差点站不稳,“需要什么帮助可以来找我。“
看着赵德柱离去的背影,俞晓棠皱起眉头。村长的话看似关心,却让她感到一丝不安。她隐约觉得,自己在这个村子里的生活,恐怕不会那么简单。
特别是,还有一个神秘的“傻子“在暗中观察着她的一举一动。
当天晚上,俞晓棠辗转难眠。窗外月光如水,她索性起身,轻手轻脚地来到屋后的田地。令她震惊的是,月光下,一个熟悉的身影正蹲在她的田里,小心翼翼地往土里埋着什么。
“又是你!“俞晓棠冲过去。
傻三郎惊跳起来,转身就要跑,却被田垄绊了一跤。俞晓棠趁机抓住他的衣角,两人一起跌坐在田里。
“这次被我抓现行了吧!“俞晓棠气喘吁吁地说,“说,你在我的田里搞什么鬼?“
傻三郎不说话,只是指了指地上。月光下,俞晓棠看到几株被重新栽好的甘薯苗,周围还多了一些她不认识的植物幼苗。
“你...你是来还我的苗?“俞晓棠惊讶地问。
傻三郎突然凑近,在她耳边轻声说:“紫云英,固氮。“然后迅速退开,又恢复了那副痴傻模样,手舞足蹈地比划着:“种地好,吃得好!“
俞晓棠如遭雷击。紫云英是一种优良的绿肥作物,具有固氮作用,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但这在现代也是比较专业的农业知识,一个古代农村的傻子怎么可能知道?
她正想追问,傻三郎却已经蹦跳着跑远了,只留下一串古怪的笑声在夜空中回荡。
俞晓棠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心中翻江倒海。这个“傻三郎“,绝对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