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尸山血海(二)(1/1)

城门在安南军的拼死攻击下,终于被早已射成刺猬的第二根攻城锤破开,尽管里面还有加固的内墙,但安南军已经开始不顾伤亡的往里翻爬了。

巴雅尔的探马赤军迭经血战,加上马匹不够,上万人的精锐探马赤军剩下了5000多人,他和阿里海牙本想把这点本钱和李瓘的那9000人,还有阿里海牙带过来的5000签军,作为预备部队,万一前面5总管的部队都伤亡殆尽时,可以把这最后的力量压上。

但是随着安南军的攻击力度越来越大,各城楼和城门都开始告急,阿里海牙只好把巴雅尔的这5000多人派出,增援各处,他自己的5000签军,老弱太多,帮忙筑城还行,守城,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先不派了。

其实何止巴雅尔的5000探马赤军,李瓘的9000多汉军被张贤元带走1200人,剩下的8000人现在也出动了2000人帮忙四处“救火”,真正没直接上前拼杀的只有阿里海牙的5000签军,但是也在不停的帮忙搬运石块封堵缺口。

巴雅尔带着2000多探马赤军死死顶住了安南军破开的缺口,在签军和汉军没有把后面的金刚墙封堵和筑好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在这里一直顶住。

巴雅尔的狼牙棒在阴雨中闪着死亡的黑色寒光,探马赤军的大斧和弯刀把城门缺口封堵成一个死亡之洞,双方的残肢断臂、头颅和尸体多到可以把城门缺口封堵几次的地步,但是,安南军不断地把自己人的残肢断臂和尸体扔出,然后又蜂拥向前。

城门缺口里面,探马赤军的尸体也堆得越来越高,巴雅尔也只好下令把战死者的残肢断臂和尸体搬开,好让生力军不断补充上来,两边缺口的斜坡处,血水混着雨水,漫到了人的膝盖,但是双方仍以让人难以置信的勇敢和顽强搏斗和杀戮着,唯恐后退一步。

安南军的大队人马顶着大盾,不断冲过箭雨和擂木炮石赶过来增援,此时前面的人根本撤不了,就是怕死也要往前冲。

巴雅尔也不能后退,一旦城门失守,几万兄弟用性命和鲜血换来的防线就会失守,而后方,确实也没什么可退的地方了,更重要的是,城内和城墙上还有近3万人马,城门一旦失守,城内大军必将损失惨重,能有多少人逃过此劫,那就真说不好了。

张贤元赶到的时候,巴雅尔的人只剩下不到800了,他本人也负了伤,箭伤,在肩膀上,穿过铠甲,刺破了皮肉,不过还好不是毒箭,只能算轻伤,他还在战斗。

城墙缺口处简直到了密不透风的程度,不断有人补充上去,然后又从高高的尸堆上面滚落下来,张贤元挤了上去,巴雅尔远远看到了他,顿时一笑,狼牙棒又举了起来。

安南军也意识到堵在这城墙缺口处对他们是不利的,因为他们的优势兵力没办法发挥出来,战斗变成了不断地几个人对几个人的添油战斗。

开始他们的弓箭还有效,随着双方的肉搏陷入白热化,加上虽然不停搬运,但仍在不断加高的尸堆,弓箭的杀伤效果大打折扣。

安南军拼命想从其他地方打开缺口,但是,元军今天各处防守的兵力还是充足的,也不缺擂木炮石和箭支,安南军几次试图用云梯和冲车破城的打算都失败了。

安南军也想到把这个缺口打得大些,但是攻城锤再也上不来了,冲上这个缺口处的安南将士们也曾想边杀边用大锤把周围的墙体砸开阔些,但是,根本来不及作业,一波一波的元军就冲了上来,担任掩护的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砍翻或砸倒,拿着大锤的也只好投入作战,完全没有机会。

现在安南军只能希望把眼前的元军消耗完,然后杀进城去,但是,张贤元的到来彻底打碎了这个希望。

就在安南军看见张贤元带的增援部队,突然愣怔了一下的时候,张贤元挥起大朴刀,大喊道“将士们,跟我来,把这群猪猡赶出城去”,探马赤军和汉军顿时士气大振,众军猛地发出一声喊,突然以排山倒海之力向安南军冲撞上去。

安南军终于被赶出了城墙缺口,站在高处的陈兴道摇了摇头,下令鸣金收兵。

“陛下,为什么退军,小王所部马上就要....”陈国宇话还没说完,陈兴道摇了摇头道“今天我们伤亡了多少人,鞑子军城内还有多少兵力可以增援,你知道吗”。

“这...陛下,但是...”陈国宇还是不太服气,陈兴道又打断道“我军今天伤亡不会低于人,这是自开始发起进攻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至于鞑子军,以我的观察,城内至少还有人没有动;

不要急于一时,中原有句古话说‘欲速则不达’,我军可以在这里再战两天,以尽量小的损失拿下此城,朕敢断言,这也是鞑子军最后的城寨了,我们后续将只会面对山岳丛林的鞑子军的散兵游勇了”。

“谨遵陛下旨意”陈国宇想了想也有道理,又问道“陛下,西路那边有消息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兴道皱起了眉头“这已经是第12天了,西路的战报早该到了,就算比南路晚进军7、8天,那这第5日,也该...”话还没说完,大帐外忽然响起近侍的声音“禀陛下,有从西路送来的紧急公文”。

“总算到了,武义王,走,我们出去看”陈兴道走向帐外。

天色还没黑,只是阴沉的厉害,就着这还没入夜的光亮,陈兴道拆开了公文,“哈哈,果然不出朕所料”陈兴道一目十行的看完,大笑起来,然后把公文递给了陈国宇。

“西路鞑子军吓得放弃了北江路,全部缩回了升龙城,但是并肩王他们其实是虚晃一枪,正准备向北面的归化、宣光进兵”陈国宇也是满心欢喜。

“只要他们打到归化、宣光路中部,然后转向东北面,就能跟我们在太原路汇合,合围北部数路的鞑子军,然后南下夺取平原,再总攻升龙,大业可成,哈哈”陈兴道大笑道。

“那陛下,我们明日是否全力攻城”陈国宇赶紧趁热打铁。

陈兴道思考了一会,摇了摇头道“鞑子的越王也不是无能之辈,他只是没想到我军没有在两路同时进军,所以出现了判断失误 ,如果并肩王他们所言是真,那鞑子军的大队人马必在赶来增援南路的路上”。

“大队人马,那...”陈国宇有点担心道,“呵呵,这不正好吗,我们就在南路与鞑子军决战,鞑子军的东部元帅府的部队已经快损失殆尽了,我们将其全部打垮,然后再一股一股的消灭来援的鞑子;

这里就是个磨盘,把鞑子军的有生力量全部磨碎在这里,并肩王他们正好占领北部,切断鞑子军的粮道,然后从太原、谅山路南下,与我们一起全歼鞑子军”陈兴道笑道。

“那明天出动多少人马呢,陛下”陈国宇问道。

“2万藤甲弓箭手,2万攻城军,不能再多了,把鞑子军藏在城内的那人全部调动起来即可”陈兴道回道,“遵旨”。

陈兴道的谋略也没有错,虽然看起来具体的作战方向有变化,但无论南路和西路,大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想办法汇合后合围并全歼元军主力,正所谓“以我之不可胜,待敌之可胜;以我之不败,待敌之可败”。

但是,正如陈兴道自己所说的那样“鞑子军的越王也不是无能之辈”,何止不是无能,至少不在他之下,更重要的,对方能调动远比他大得多的资源和兵力。

守城的元军今日损失也不小,达到了人之多,张贤元原本带过来的人马就只有3000多,现在剩下不到1000,廉总管的4000人剩下不到2000,裴总管带过来的约8000人还有5000多;

巴雅尔带过来的6000多人还剩3000多,吴总管本来有9000多人,但是分给了彭成龙3000,又给了张贤元1000,加上伤亡2000多,还剩约3000人,李瓘的9000汉军拨给了张贤元1200,自身也伤亡了近1000人;

剩下的人马,除去还在守城的,预备的也就李瓘的约8000汉军和阿里海牙的5000签军了,跟陈兴道预估的差不多。

不过,还有1股力量陈兴道没有估计进去,那就是,彭成龙的近3000人,前面因为要掩护和运送回回炮,所以留下了大量人马,但其实,操作不过4、500人就够了,彭成龙还有至少2500人可以增援,而且基本上都是精锐。

“容侍御史今天就发了几炮,他那里还有那么多的精锐,难道要见死不救”重病的阿里海牙心里有点犯嘀咕,他有心去找彭成龙谈谈,但是已经重病到起不了床了。

第二天,一切都知道了。

天刚蒙蒙亮,安南军的投石车就开始发炮了,今天是个大晴天,难得射界这么清晰,安南军的投石车首先就冲着彭成龙昨天的回回炮阵地而来。

不能说安南军有什么错,安南军中也有会算投石炮落点的高人,已经把彭成龙昨天回回炮的阵地方位计算的分毫不差,但是,事情很多时候都会出现偶然,彭成龙昨天一发炮就发现弹丸四散,威力太小,所以把阵地移了位置,把回回炮集中在了一起。

投石炮准确落在昨天的阵地上,彭成龙看着落点,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时空,居然有人能把落点算的这么精确,他本以为,古人都不懂机械原理的,但今天,他算是上了一课。

不过,所幸他把回回炮阵地挪动了,结果如此密集的石弹石块,也只是砸坏了一门回回炮而已。

演义小说中有所谓“火烧藤甲兵”的说法,但其实,真正的藤甲兵很难被火烧,早都做过防火处理了。

不过,藤甲毕竟是易燃之物,小火温度不到,无奈它何,但回回炮的猛火油石弹,燃烧时高温可达上千度,以致石弹石块,甚至在空中就已经烧的炸裂了;

只是因为用大型投石车发炮,没有准度,加上弹丸四散,所以往往看起来声势吓人,其实威力并不大,但是集中的时候,尤其落点能事先精确计算,那也是威力巨大的武器,至少在中世纪是这样。

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火烧藤甲兵”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