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灵犀通兽,仙山证道踏云巅(1/1)

洛尘别了方丈,径往君神山而去。

其于途,因路径生疏,逢人便问前行何从,然仍多走迂途,曲折辗转。

是日,洛尘闻得距君神山已不远。奈因偏离官道,欲赴彼处,须翻越一处名唤“虎啸崖”的地方。

彼时天色渐晚,洛尘遂觅一客店歇脚,欲宿一晚,待天明再行赶路。

于客店前堂用膳时,洛尘偶闻旁客私议:“近些时日,那虎啸崖常有猛虎出没,已然伤人,官府正驱猎户打虎,闹得人心惶惶,现下无人敢走那虎啸崖了。”

洛尘闻之,心下骤沉,暗忖:这却怎生是好?若不走虎啸崖,又得多绕远路。方丈言我体内已聚神奇功力,非比常人,如今怎可惧一猛兽?

念及此,他决计翻越虎啸崖。

翌晨,洛尘向着虎啸崖进发。

行未几,路边现一醒目警示牌,其上书:“近日虎啸崖有老虎出没伤人,行人务必小心绕行!”

洛尘脚步稍顿,目光在牌上短暂停留。

虽知险厄在前,然绕行甚远,思忖良久,终咬牙前行。

虎啸崖仿若大地怒张的獠牙,拔地而起,陡峭险峻无比,崖壁如斧劈刀削,几近垂直,望之令人胆寒。

其间唯一条蜿蜒山路可通,恰似纤细丝带,顽强穿梭两山夹缝。

山路两侧,是那令人敬畏的陡峭山崖,崖面怪石嶙峋,偶有几株苍松扎根岩缝,于山风中舒展身姿,尽显生命顽强。

洛尘一路警惕,安然越过虎啸崖,竟未遇虎踪。

抬眼远眺,群山连绵,料想那便是君神山方向。

复前行,入山峦地带,地形益发复杂,洛尘几将老虎之事忘却。

忽闻一声低沉震撼咆哮,循声望去,只见山岩之后转出一只斑斓猛虎。

那大虫见了洛尘,张开血盆大口,径直朝他飞扑而来。

洛尘心内暗叫:此番糟了,自己纵有强大功力,却不知如何降伏此兽。

怪哉,那虎原本气势汹汹冲来,却在距洛尘十几米处戛然而止,浑身颤抖,仿若奴才见主犯错一般。

洛尘满心诧异,瞧这情形,此虎似已被自己降伏,可分明未曾施为啊?再看那虎,对己惧怕至极,自己却也不知如何处置。心下念道:它不咬我已是万幸,各走各路吧。

洛尘终至君神山,却茫然不知太师洞所在。

君神山非独一山,而是群山连绵,欲于其间觅得方丈所言“太师洞”,谈何容易?

无奈之下,在这荒僻之地,洛尘只得漫山遍野寻觅。

有了遭遇猛虎的经历,洛尘胆子愈发壮了。

历经千辛,洛尘终在君神山主峰附近寻得“太师洞”。

“太师洞”悬于崖壁,原是天然溶洞,后经人工开凿修筑而成。

欲上此洞,唯有一条单人通行的石阶小路。

云雾缭绕山间,仿若披了一层神秘面纱。谷底涧水冲击石块,清脆作响,山间幽鸟不时啼鸣。

在此隐居,清幽静谧尽显,正合“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之境。

那位被尊为天师的道家隐士,于此修行多年。

天师年近六旬,身形清瘦如鹤,飘飘然有仙人之姿。头戴九阳巾,双眸深邃如古潭,神秘幽远;身披蓝色道袍,绣着阴阳鱼图式,古朴典雅;脚着白袜云履,步履轻盈飘逸。

见一翩翩少年独自寻来,天师心下甚奇。

洛尘恭恭敬敬将方丈书札呈至天师面前。

天师缓缓展开阅看,只见其中详述洛尘状况,言其体内已聚超强功力,若得天师悉心点拨,必能激发潜能,获超凡本领。

天师阅毕,对洛尘之事了然,亦明方丈苦心。

虽说看了书札,天师仍对洛尘经历存疑,遂问其详。

洛尘缓缓向天师诉说如何渡过神秘之桥,来到此间别样世界……

天师听罢,甚为诧异。

洛尘又述及途中遇虎之事,请天师解惑。

天师沉思良久,若有所思道:“许是因你体内功力极为强大,震慑住那虎。想那方丈一日注入你之功力,乘以四十九,尽数汇聚体内,何等雄浑!正因这般超凡功力,虽表面难显,然有些动物敏锐察觉,仿若地震将临,人尚懵懂,动物却早有警觉。那虎靠近你时,必是被你功力所慑,才敬畏如主啊。”

洛尘听后,陷入沉思,似有所悟。

天师又言:“正因你身体特殊,若潜心钻研法术,必有奇妙造化!再遇猛兽,便能降伏。”

天师欣然收洛尘为徒,自此倾囊相授,将毕生所学毫无保留予他。

洛尘天赋异禀,体内雄浑功力相助,学习各类功法仿若顺水行舟,得心应手。

一日,洛尘如往常沉浸功法冥想。刹那间,敏锐察觉体内功力仿若灵动溪流,与周遭山川草木、飞禽走兽产生奇妙共鸣。这共鸣,恰似和谐交响曲,音符契合自然律动。

受此启发,洛尘心生大胆想法——欲将共鸣之力向外引导,尝试与山林猛兽建立特殊联系。

初次尝试,艰难重重。共鸣之力在他引导下,仿若顽皮孩童,不听使唤,难以按意愿与猛兽沟通。

但洛尘坚韧不拔,未因挫折气馁。

此后,整日沉浸于对功力运转与精神感知的深度探索。

一次次失败,化作宝贵经验,每一试都让他离成功更近。

终经无数日夜不懈努力,洛尘掌握一门独特非凡的召唤技能。

此技能,是他与自然界生灵间隐秘神奇之桥。

只要内心意念一动,如在桥上传递指令,便能精准召唤所需猛兽。

其精准,令人惊叹,若召老虎,绝不现狼,每召必准。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瞬洛尘修习法术三载。

这三年,他能力猛进,超乎常人想象。

他身法轻盈,能瞬间飞身跃至树梢叶片,叶片竟不折不弯,仿若他无重量。

不仅如此,他还能运用深厚功力,暗中控制一人行动。此源于对自身功力深度掌控,通过感知周围生物气场共鸣,干涉其行动,不过控制有效距离与时长,随对方实力、意志力增强受限。

一日,洛尘心血来潮,欲向天师展示修炼成果,施展召唤术。

他口中念念有词,双手快速结印,一道奇异光芒自掌心绽放,直冲云霄。

未几,山林传来低沉咆哮,一只威风凛凛老虎缓缓走出。

此虎浑身散发王者之气,在洛尘跟前,却温顺如猫。

它似能读懂洛尘心思,洛尘心想何动作,它便照做。时而翻滚,时而扑腾,逗得天师开怀大笑。

天师连连点头,口中不住赞叹洛尘本领神奇,眼神满是欣慰与自豪。

随着时日推移,洛尘法术造诣愈深,施展能耐已让天师望尘莫及。皆因他体内超绝功力,随不断修炼感悟,达极高境界,可谓功到自然成。

一日,天师望着洛尘,感慨万千道:“如今你能力远超为师,想必方丈也一直惦念你成长。三年时光匆匆,也是时候回去,给方丈一个交代了。”

这三年,天师与洛尘虽为师徒,却情同父子。一同山间修炼,探讨法术奥秘,度过无数日夜。谈及分别,两人心中涌起不舍。

洛尘临行,天师语重心长赠予数言:“欲望永无止境,名利总有尽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这几句话,仿若黄钟大吕,在洛尘心中久久回荡。他反复咀嚼深意,虽一时难悟透彻,但深知寥寥数语含天师半生智慧与对己深切期许。

于是,他暗将此言铭刻心间,作今后为人处世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