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力挽狂澜(1/1)
皇帝对靳威然等人的嘉奖,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同的反响。那些心怀鬼胎、与秦王勾结的大臣们,表面上对靳威然等人的战功表示祝贺,心中却嫉恨交加,担忧自己的地位和阴谋败露。
在一个深夜,这些大臣们秘密聚集在一处隐蔽的府邸。为首的一位大臣面色阴沉地说道:“靳威然如今立下大功,深受陛下信任,若不尽快想办法除掉他,我们都将性命不保。秦王那边也遭受重创,短时间内难以再次起兵,我们必须在朝廷内部制造混乱,转移陛下的注意力。”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开始商讨具体的阴谋。经过一番谋划,他们决定联名上书,诬陷靳威然在此次平叛过程中,私自扩充军队,意图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并且,他们还安排了一些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蛊惑民心,说靳威然将要谋反,扰乱京城的安定。
与此同时,秦王退回安阳后,恼羞成怒,发誓要报复。他一面收拢残兵败将,重新整顿军队,一面召集谋士商议新的计策。一位谋士献上一计:“殿下,如今正面攻打京城损失太大,且朝廷已有防备。我们可联合周边一些对朝廷不满的藩王,许以重利,共同起兵。同时,在京城继续安插眼线,等待时机,里应外合。”
秦王听后,觉得此计可行,立刻派使者前往周边藩王处游说。这些藩王本就对朝廷的一些政策心怀不满,在秦王使者的蛊惑下,有些开始动摇,考虑与秦王联合。
在京城,靳威然察觉到了朝堂上的异样气氛。一些大臣对他的态度变得十分冷淡,甚至在朝堂上对他处处刁难。而京城中也开始流传一些对他不利的谣言,百姓们人心惶惶。靳威然深知,这背后必定有人在搞鬼。
他与薛境然商议后,决定先查清谣言的源头,找出幕后黑手。靳威然安排自己的心腹暗中调查,发现这些谣言大多是从一些茶楼酒肆传出,而传播谣言的人似乎都是受雇于某个势力。
经过一番追踪,他们终于发现这些谣言与朝堂上几位大臣有关。靳威然心中大怒,但他知道不能冲动行事。此时,皇帝也听到了这些谣言,心中不免产生了一丝疑虑。
靳威然得知皇帝的态度后,决定进宫面圣,向皇帝禀明一切。在宫中,靳威然跪在皇帝面前,诚恳地说道:“陛下,微臣对陛下和大明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意。如今京城谣言四起,定是有人蓄意陷害,企图扰乱朝纲。微臣已查明,这些谣言与朝堂上几位大臣有关,还望陛下明察。”
皇帝看着靳威然,目光深邃,心中在权衡着利弊。他深知靳威然立下大功,且其父靳明延是自己的宠臣,但这些谣言也不得不让他有所警惕。“靳将军,朕相信你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但此事关乎重大,朕会派人彻查。你暂且回去,不可轻举妄动。”
靳威然谢恩后退出皇宫。他知道,自己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不仅要应对朝堂上的阴谋陷害,还要警惕秦王与周边藩王可能的联合进攻。而皇帝虽然暂时相信他,但只要谣言不除,怀疑的种子就会一直存在。
靳威然离开皇宫后,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找到确凿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同时揭露那些大臣的阴谋。他回到府中,立刻召集自己的心腹谋士和精锐下属,共同商议对策。
“如今我们已知谣言出自那几位大臣之手,但仅靠目前掌握的线索,还不足以让陛下完全信服,我们需要找到更有力的证据。”靳威然面色凝重地说道。
一位谋士沉思片刻后说道:“将军,那些大臣既然敢如此大胆地诬陷您,背后必定有恃无恐,很可能与秦王有着更深的勾结。我们不妨从这方面入手,调查他们与秦王之间的书信往来或者其他关联。”
靳威然点头表示赞同:“此计甚好,但这些大臣必定行事谨慎,相关证据想必隐藏得极为隐秘。我们需暗中行事,不可打草惊蛇。”
于是,他们兵分几路,一路继续深入调查谣言传播的网络,试图找出更多受雇于那些大臣的人,从他们口中获取线索;另一路则通过各种渠道,打探那几位大臣近期的异常举动和交往对象。
在调查过程中,靳威然的下属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其中一位大臣的管家,近期频繁与一位神秘人会面,而这位神秘人经过调查,极有可能是秦王安插在京城的眼线。靳威然得知后,立刻下令秘密监视这位管家,等待时机,一举擒获神秘人,从而顺藤摸瓜,找到关键证据。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那些企图诬陷靳威然的大臣们,见皇帝并未立刻对靳威然采取行动,心中开始着急。他们决定加大力度,再次联名上书,言辞更加激烈地弹劾靳威然,并且蛊惑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一同附议,试图给皇帝施加更大的压力。
“陛下,靳威然拥兵自重,其心可诛。若不早日除去,必成大患。我等恳请陛下立刻下令,解除靳威然的兵权,严加审问。”为首的大臣跪在朝堂上,大声说道。
其他附和的大臣也纷纷跪下,齐声说道:“请陛下明断!”
皇帝看着朝堂上这一幕,心中愈发忧虑。他一方面不愿轻易相信这些大臣的片面之词,毕竟靳威然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另一方面,这些大臣联名上书,也让他不得不重视此事。
“诸位爱卿暂且起身,此事朕会慎重考虑。靳威然是否谋反,需有确凿证据,不可仅凭几句谣言就定他的罪。”皇帝说道。
而在安阳,秦王联合周边藩王的计划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些藩王虽然对朝廷心怀不满,但对于与秦王联合谋反一事,仍心存顾虑,担心失败后会遭受灭顶之灾。秦王为了说服他们,不断派出使者,许以更多的利益和承诺。
“只要我们联合起来,推翻当今皇帝,事成之后,天下财富任各位王爷瓜分,土地也可随意划分。”秦王的使者对一位藩王说道。
这位藩王心动不已,但仍犹豫不决:“此事非同小可,容本王再考虑考虑。”
就在各方势力在朝堂与地方暗自角力之时,京城的百姓们因谣言的传播,人心惶惶。市场上物价飞涨,店铺关门歇业,社会治安也变得混乱起来。靳威然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深知若不尽快解决此事,京城将陷入更大的危机。
终于,在经过几天的严密监视后,靳威然的下属们等到了机会。那位神秘人与管家再次会面,准备交接重要信件时,被早已埋伏好的人一举擒获。从神秘人身上,搜出了几封秦王与那几位大臣往来的信件,信件内容清晰地表明了他们勾结在一起,企图诬陷靳威然,扰乱朝廷,为秦王谋反创造机会的阴谋。
靳威然拿到信件后,心中大喜。他深知,这就是证明自己清白,揭露那些大臣阴谋的铁证。他立刻进宫,求见皇帝。
“陛下,微臣已找到确凿证据,证明微臣的清白以及那几位大臣的阴谋。”靳威然跪在皇帝面前,呈上信件。
皇帝接过信件,仔细阅读后,龙颜大怒:“这些逆臣,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勾结逆贼,意图谋反!来人,立刻将那几位大臣缉拿归案!”
然而,就在皇帝下令缉拿大臣之时,边关突然传来急报:秦王联合了几位藩王,集结大军,再次向京城进发,一场更大的危机正汹涌袭来。
随着秦王与四位藩王联军的逼近,京城的气氛愈发紧张。靳威然日夜操劳,奔波于京城各处防线,检查防御工事,鼓舞士兵士气。他深知,这场战役不仅关乎大明的存亡,更是一场复杂的皇室内部纷争。
皇帝在宫中,看着地图上逐渐靠近的敌军标记,心中五味杂陈。秦王,自己的同胞二弟,竟为了皇位,联合其他庶弟起兵谋反,兄弟阋墙至此,实在让他痛心疾首。而那四位庶弟,虽非一母所生,但同为皇室血脉,如今却与逆贼勾结,妄图颠覆江山。
“传太后口谕,哀家要见秦王。”太后得知秦王谋反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执意要面见秦王,试图劝他回头。皇帝无奈,只得安排使者快马加鞭前往秦王军中,传达太后旨意。
使者来到秦王营帐,恭敬地说道:“秦王殿下,太后有旨,希望殿下能悬崖勒马,切勿一错再错。太后念及母子情深,兄弟之义,盼殿下速速退兵。”
秦王冷笑一声:“太后如今才想起母子兄弟之情?自幼,父皇与太后便独宠太子,对我等兄弟不闻不问。如今我已起兵至此,岂有回头之理!回去告诉太后,若想保住她的性命,劝我那好皇兄尽早退位!”
使者无奈,只得返回京城复命。太后听闻秦王如此绝情的回应,伤心欲绝,病倒在床。皇帝看着病榻上的太后,心中既愤怒又无奈。
而在联军之中,各怀鬼胎的局面愈发明显。蜀王私下召集平王、岷王和唐王,低声说道:“诸位兄弟,秦王野心昭然若揭,即便攻下京城,他又岂会容得下我们?我们需早做打算。”
平王点头道:“六哥所言极是,我等不过是被秦王利用。但如今已与朝廷为敌,若此时反悔,恐遭灭顶之灾。”
岷王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我们可暗中与朝廷联系,表明愿意归降,条件是朝廷赦免我们的罪行,保我们荣华富贵。如此,既能摆脱秦王的控制,又能保住自身性命。”
唐王有些犹豫:“此举风险极大,若被秦王知晓,我们必死无葬身之地。”
蜀王拍了拍唐王的肩膀:“事已至此,只能冒险一试。我会安排可靠之人,秘密潜入京城,与朝廷商议此事。”
于是,蜀王派出了自己的心腹谋士,乔装打扮后,趁着夜色,悄悄朝着京城方向赶去。
与此同时,靳威然通过眼线得知了联军内部不和的消息。他心中一动,觉得这或许是一个破敌的好机会。“若能离间他们,让联军内部自相残杀,我军便可坐收渔利。”靳威然与薛境然商议道。
薛境然点头赞同:“将军此计甚妙,但需小心行事,不可让敌军察觉。”
靳威然立刻安排人手,伪造了几封信件,故意让秦王的巡逻兵截获。信件内容暗示蜀王等藩王与朝廷暗中勾结,准备背叛秦王。
秦王看到信件后,心中起了疑心。他本就对几位藩王有所防备,如今见了这些信件,更是坚信不疑。“这几个鼠辈,竟敢背叛本王!待本王攻下京城,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秦王咬牙切齿地说道。
然而,蜀王等人并不知道秦王已对他们起疑,仍在焦急地等待着派往京城的谋士归来。
秦王虽然对信件内容半信半疑,但心中的猜忌如同种子般迅速生根发芽。他表面上不动声色,暗中却加强了对蜀王等藩王军队的监视,同时也开始调整作战部署,将几位藩王的军队逐渐安排到危险的位置,试图借朝廷军队之手削弱他们的实力。
蜀王等人察觉到了秦王的异常举动,心中也开始警惕起来。但他们以为是行军过程中的正常调度,并未意识到秦王已经对他们起了严重的疑心。此时,他们仍在焦急地等待着派往京城的谋士带回消息。
终于,蜀王的心腹谋士历经艰辛,潜入了京城。他通过层层关系,找到了靳威然,并表明了蜀王等人愿意归降朝廷的意图。靳威然听后,心中大喜,但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必须谨慎对待。
“回去告诉蜀王,只要他们能在战场上临阵倒戈,协助朝廷军队击败秦王,陛下定会既往不咎,保他们荣华富贵。但此事必须严守机密,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靳威然严肃地对谋士说道。
谋士领命后,又趁着夜色悄悄离开了京城。然而,他的行踪却被秦王安插在京城的眼线发现了。眼线立刻将消息传回给秦王,这让秦王更加坚信蜀王等人背叛了自己。
“好啊,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既然如此,就别怪本王心狠手辣!”秦王怒不可遏,决定先下手为强。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将领,密谋在次日的战斗中,对蜀王等人的军队发动突然袭击。
第二天,联军继续向京城推进,与靳威然率领的朝廷军队对峙。双方摆开阵势,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时,秦王突然下令自己的军队向蜀王的军队发起猛攻。蜀王等人毫无防备,顿时阵脚大乱。
“二哥,你这是何意?为何突然攻击我们?”蜀王在阵中大声质问秦王。
秦王冷笑一声:“你们这群叛徒,还敢质问本王?本王已经知晓你们与朝廷勾结的事,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
蜀王这才明白,他们的计划已经败露,但此时辩解已无济于事。为了自保,蜀王只得指挥军队奋起反抗。一时间,联军内部自相残杀,喊杀声震天。
靳威然在城楼上看到这一幕,心中大喜:“离间计成功了!弟兄们,趁他们内乱,出击!”随着他一声令下,朝廷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向联军。
平王、岷王和唐王见蜀王与秦王的军队打了起来,顿时不知所措。他们既不想与蜀王一同对抗秦王,又担心此时袖手旁观会遭到秦王的报复。就在他们犹豫不决时,薛境然率领一支精锐部队,迂回包抄,截断了他们与秦王军队的联系。
“诸位王爷,此时投降,还来得及!朝廷定会从轻发落。若执迷不悟,只有死路一条!”薛境然高声喊道。
平王等人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恐惧和犹豫。他们深知,此时联军已经大乱,继续抵抗下去,必将全军覆没。最终,在生死抉择面前,平王率先放下武器,投降了朝廷军队。岷王和唐王见状,也纷纷效仿。
蜀王见大势已去,心中懊悔不已。但他仍不甘心就这样失败,带领着残余部队,试图突出重围。然而,靳威然早已布下天罗地网,蜀王的军队在朝廷军队的重重包围下,渐渐陷入绝境。
“王爷,我们已经无路可退了,投降吧!”蜀王的一位将领劝道。
蜀王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武器,无奈地说道:“罢了,罢了!本王悔不该与秦王勾结,落得如此下场。”随后,他带领着残余部队,向朝廷军队投降。
秦王见几位藩王纷纷投降,气得暴跳如雷。但此时他的军队在与蜀王军队的内斗中也损失惨重,面对朝廷军队的猛烈进攻,已无力回天。
“撤!快撤!”秦王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靳威然怎会放过这个机会,指挥军队乘胜追击,给秦王的军队以沉重打击。
此役,靳威然凭借着离间计,成功引发联军内乱,大破敌军,取得了一场辉煌的胜利。然而,秦王虽然败退,但并未被彻底消灭,他必定会卷土重来。而朝廷内部,虽然暂时平定了这场叛乱,但因几位藩王的参与,也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动荡。
靳威然大获全胜,率领军队凯旋而归。京城内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震天,对这位力挽狂澜的英雄充满了崇敬与感激。皇帝亲自出城迎接,脸上满是欣慰与赞赏。
“靳威然,此次你立下不世之功,不愧为天下臣子的榜样!”皇帝紧紧握住靳威然的手,眼中满是嘉许。
靳威然赶忙跪地行礼:“陛下过誉,微臣只是尽了臣子的本分,保卫京城,守护大明,乃是微臣的职责所在。”
然而,这场大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留下的余波却在朝廷内外蔓延开来。几位藩王参与谋反,其封地内的局势变得错综复杂。一些忠于藩王的势力蠢蠢欲动,企图为藩王报仇,而朝廷派去接管封地的官员,也面临着重重阻碍。
在朝堂上,关于如何处置参与谋反的藩王,大臣们意见不一。有的大臣主张严惩,以儆效尤,将几位藩王及其亲信全部斩首,以彰显朝廷的威严;而有的大臣则认为,此时不宜大开杀戒,应安抚为主,以免引发更多的动荡。
“陛下,几位藩王犯下谋逆大罪,若不严厉惩处,难以服众,日后恐有更多心怀不轨之人效仿。”一位御史大夫站出来,慷慨激昂地说道。
“爱卿所言虽有道理,但如今局势不稳,几位藩王在封地经营多年,其势力盘根错节。若贸然严惩,恐激起其旧部反抗,再生事端。不如暂且软禁,徐徐图之。”一位内阁大学士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陷入沉思。他深知,这两种观点都有其道理,无论做出何种决定,都关乎着大明王朝的稳定与发展。
与此同时,靳威然也没有丝毫懈怠。他知道,秦王虽然败退,但必定不会善罢甘休,随时可能卷土重来。于是,他一面安排军队继续加强京城的防御,一面着手整顿军备,训练新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弟兄们,秦王虽暂时退去,但危险并未解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紧训练,以备随时迎击敌人。”靳威然在军营中,对着将士们大声说道。
将士们齐声高呼:“听从将军号令,保家卫国,万死不辞!”
而秦王在败退之后,逃到了一个偏远的小城。他望着身边仅剩的残兵败将,心中满是不甘与愤怒。“靳威然,本王定要让你付出代价!”秦王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开始重新收拢旧部,招募新兵,同时四处联络各方势力,企图东山再起。在暗中,他还派了大量的刺客潜入京城,意图刺杀靳威然和皇帝,为自己的谋反计划创造机会。
“只要除掉靳威然和皇帝,京城必定大乱,本王便可趁机再次起兵,夺回皇位。”秦王心中谋划着新的阴谋。
这些刺客潜入京城后,开始秘密寻找机会下手。他们隐藏在京城的各个角落,观察着靳威然和皇帝的行踪。而京城内的治安,也因为这些刺客的存在,变得愈发紧张起来。
靳威然在军中训练时,也察觉到了京城内的异样。他发现最近京城内时常有陌生人出没,行为鬼鬼祟祟。凭借着敏锐的直觉,他意识到可能有刺客潜入了京城。
“看来秦王开始耍阴招了。”靳威然心中暗道。他立刻安排了一批身手矫健的锦衣卫,在京城内展开地毯式搜索,务必将这些刺客一网打尽。
在朝廷内部,关于藩王的处置问题,经过多日的争论,皇帝终于做出了决定。“将蜀王、平王、岷王和唐王暂时软禁于京城,剥夺其藩王爵位,其封地收回朝廷直接管辖。至于其旧部,只要愿意归顺朝廷,既往不咎。”皇帝的旨意一下,朝堂上众人纷纷领命。
然而,这个决定虽然暂时平息了朝堂上的争论,但却引起了一些藩王旧部的不满。他们认为朝廷的处置过于严厉,于是开始暗中联络,准备发动叛乱,营救被软禁的藩王。
“朝廷如此对待王爷,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管!我们要联合起来,救出王爷,为王爷报仇!”一位藩王旧部的将领,在秘密会议上,激动地说道。
这些旧部开始秘密集结兵力,准备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发动叛乱。而此时,京城内的锦衣卫与刺客的较量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锦衣卫们在京城内四处搜捕刺客,与刺客们展开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暗战。在一次搜捕行动中,一队锦衣卫发现了几名刺客的踪迹,双方随即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你们这些逆贼,今日便是你们的死期!”锦衣卫千户手持长刀,冲向刺客。
刺客们也毫不示弱,挥舞着手中的利刃,与锦衣卫展开殊死抵抗。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在小巷中回荡。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锦衣卫成功将这几名刺客擒获,但他们知道,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刺客隐藏在暗处。
靳威然在察觉到京城内刺客的威胁后,虽心急如焚,但也清楚自己无权调动锦衣卫。他立刻进宫面圣,向皇帝禀明京城内暗藏刺客的严峻形势。
“陛下,近日京城内出现诸多可疑之人,臣怀疑是秦王派来的刺客,意图对陛下和京城百姓不利。情况危急,还望陛下下令,让锦衣卫全力搜捕刺客。”靳威然跪在殿中,神色凝重。
皇帝听闻,龙颜大怒:“秦王逆贼,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朕即刻下令,让锦衣卫听从靳将军调遣,务必将这些刺客一网打尽!”
有了皇帝的旨意,靳威然迅速与锦衣卫指挥使取得联系,共同商讨搜捕计划。靳威然深知,这些刺客隐藏极深,单纯的大规模搜捕难以奏效。于是,他与指挥使决定改变策略,从京城内的客栈、酒馆等人员流动频繁之处入手,暗中排查可疑人员。
与此同时,那些企图叛乱营救藩王的旧部,在陈霸的带领下,于京城百里外的山谷中加紧集结兵力。陈霸一面派人潜入京城联络反叛势力,一面与谋士谋划着攻城的具体方案。
“京城防御森严,我们若正面进攻,胜算不大。必须在城内制造足够大的混乱,引开守军的注意力,我们才有机会攻入京城。”陈霸的谋士皱着眉头说道。
陈霸点头称是:“我已派人进城,与城内那些对朝廷不满的势力取得联系。只要他们能在关键时刻起事,我们便趁乱攻城。”
而在京城内,陈霸派来的人开始四处寻找反叛势力。他们首先盯上了一群对朝廷赋税政策不满的商户,这些商户平日里就对朝廷颇有怨言,在利益的诱惑下,很快便答应配合。
“只要你们能帮我们救出王爷,日后必定不会亏待你们。京城内还有哪些势力可以拉拢?”陈霸派来的人问道。
商户们思索片刻后说道:“还有城西的一些帮派,他们与官府素有矛盾,或许可以争取。”
于是,这些人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城西,试图拉拢帮派入伙。然而,他们的行动并非一帆风顺。其中一名前去联络帮派的人,在途中引起了一名巡逻士兵的怀疑。士兵暗中跟踪,发现了他们的秘密会面。
巡逻士兵不敢耽搁,立刻将此事上报。靳威然得知后,意识到城内可能有一股势力正在谋划叛乱,与刺客威胁相互呼应。
“看来京城的危机比想象中更严重,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靳威然与锦衣卫指挥使商议后,决定加大对城内可疑人员的排查力度,同时密切关注城西帮派的动向。
在对刺客的搜捕中,锦衣卫们经过连日的排查,终于在一家客栈发现了线索。一名形迹可疑的客人,入住后从不与他人交流,且每日行踪诡异。锦衣卫暗中监视,确认此人极有可能是刺客之一。
“今晚动手,务必将其擒获,从他口中挖出其他刺客的下落。”靳威然下达命令。
深夜,锦衣卫们悄悄包围了客栈。当那名可疑客人准备外出时,锦衣卫一拥而上,将其制服。经过审讯,此人果然是刺客组织的一员,但他只交代了几个无关紧要的联络点,对于核心信息却守口如瓶。
“看来这些刺客受过严格训练,要想撬开他的嘴,还需另想办法。”靳威然看着审讯记录,陷入沉思。
而此时,陈霸在城外得知联络人可能暴露,心中大惊。他担心叛乱计划泄露,决定提前行动。“不管城内情况如何,我们明日便起兵,趁朝廷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陈霸咬着牙说道。
靳威然深知从眼前这名刺客口中难以短期内获取更多关键信息,时间紧迫,他必须同时应对城内可能的叛乱与城外即将兵临城下的危机。他迅速安排人手,对刺客交代的几个联络点展开突袭,希望能顺藤摸瓜揪出更多刺客。
与此同时,他将陈霸可能提前起兵的消息告知皇帝,并请求增调京城周边的驻军进城加强防御。皇帝听闻后,龙颜骤变,立刻下旨调兵。靳威然则亲自指挥京城的防御部署,他命令士兵们加强城门的防守,在城墙上增设防御器械,如强弩、投石机等,并安排了大量的瞭望哨,密切关注城外的动静。
“弟兄们,敌军随时可能来袭,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守护好京城!”靳威然在城墙上大声鼓舞士气,士兵们齐声应和,声音响彻京城上空。
城外,陈霸率领叛军向着京城急速进发。他深知此次行动极为冒险,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叛军一路行军,扬起漫天尘土。而此时,靳威然安排的探子早已将叛军的动向传回京城。
“将军,叛军距离京城已不足三十里,估计半个时辰后便会抵达。”探子气喘吁吁地向靳威然报告。
靳威然神色凝重,立刻下令:“传我命令,所有将士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通知城内百姓,尽量待在家中,不要外出,以免受到战火波及。”
随着叛军的逼近,京城的气氛愈发紧张。而在城内,那些被陈霸派来的人仍在试图联络其他反叛势力。他们与城西帮派的接触有了进展,帮派首领在得知能从中获取巨大利益后,心动不已,决定参与叛乱。
“只要你们能在城外接应,我们便在城内制造混乱,打开城门。”帮派首领对陈霸派来的人说道。
然而,他们的对话却被靳威然安排在帮派中的眼线听到。眼线迅速将消息传递出去,靳威然得知后,立刻调集一队精锐士兵,准备围剿这个即将成为城内大患的帮派。
“绝不能让他们在城内捣乱,破坏京城的防御。”靳威然心中暗暗发誓。
就在靳威然准备对城西帮派动手时,对刺客联络点的突袭行动也有了新的进展。锦衣卫在一处联络点成功抓获了几名刺客,并搜出了一份刺客行动计划图,上面标注了多个刺杀目标,其中包括皇帝、靳威然以及几位朝中重臣。
“看来这些刺客是想一举刺杀朝廷的核心人物,让京城陷入混乱。”靳威然看着行动计划图,心中一阵后怕。
此时,城外叛军已抵达京城下。陈霸骑着马,望着高大的城墙,大声喊道:“弟兄们,为了王爷,冲啊!”叛军们呐喊着,朝着城门冲去。
“放箭!”靳威然一声令下,城墙上顿时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叛军。一时间,叛军阵中惨叫声连连,但他们并未退缩,继续奋勇向前。
而在城内,靳威然派去围剿城西帮派的士兵也与帮派成员展开了激烈冲突。帮派成员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负隅顽抗。双方在城西的街巷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
“务必尽快解决这些叛贼,不能让他们干扰城防!”带队的将领大声喊道。
京城此刻内外交困,险象环生。靳威然既要指挥城墙上抵御叛军的进攻,又要关注城内围剿帮派的战况,分身乏术。而那些尚未被抓获的刺客,或许还在暗处伺机而动。
在城墙上,靳威然镇定自若地指挥着防御。他敏锐地观察着叛军的攻势,不断调整着防守策略。看到叛军集中兵力攻打东门,他迅速调集弩炮,对着东门叛军密集处猛轰。巨石如雨点般落下,在叛军阵中炸开,一时间血肉横飞,叛军攻势为之一滞。
“弟兄们,加把劲,让这些逆贼有来无回!”靳威然的声音响彻城墙,士兵们士气大振,更加奋力地射箭、投石,阻止叛军靠近城门。
而在城西,围剿帮派的战斗陷入胶着。帮派成员借助熟悉的地形,在狭窄的街巷中设下重重障碍,给朝廷士兵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带队将领意识到这样强攻不是办法,他当机立断,分出一部分兵力,迂回包抄,从侧翼攻入帮派据点。
“跟我来,从这边绕过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将领一马当先,带领着士兵们穿过一条条小巷。果然,当他们从侧翼杀出时,帮派成员大乱,阵脚开始松动。朝廷士兵趁机猛攻,逐渐占据了上风。
然而,就在京城防御初见成效时,城内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原来是隐藏在暗处的刺客开始行动了,他们分成几路,朝着各自的目标奔去。其中一路刺客直奔皇宫,试图刺杀皇帝。
“不好,有刺客入宫!”皇宫侍卫发现刺客后,立刻敲响警钟。一时间,皇宫内喊杀声四起。皇帝在侍卫的保护下,匆忙转移至密室。但刺客们武艺高强,且抱着必死的决心,侍卫们虽拼死抵抗,仍有几名刺客突破防线,逼近密室。
靳威然在城墙上得知刺客入宫的消息,心急如焚。他深知皇帝安危关乎大明江山社稷,可此时城外叛军攻势正猛,他又不能轻易离开城墙。
“薛将军,你速速带领一队精锐,入宫护驾!这里交给我!”靳威然对身旁的薛境然说道。
薛境然领命后,立刻带着一队士兵,飞奔入宫。而靳威然则转身,更加专注地指挥城防,他要尽快击退城外叛军,好抽身回援皇宫。
在皇宫内,薛境然及时赶到,与刺客展开殊死搏斗。他武艺精湛,长刀挥舞间,寒光闪烁,几名刺客纷纷倒下。但刺客们仍前赴后继,试图突破防线。
“保护陛下,绝不能让刺客靠近密室!”薛境然一边战斗,一边大声呼喊。
与此同时,城西的战斗终于有了结果。朝廷士兵成功剿灭了帮派,控制了城西局势。靳威然得知后,心中稍安,立刻从城西调派一部分兵力,增援皇宫。
城外的陈霸见久攻不下,心中焦急万分。他深知时间拖得越久,对自己越不利。于是,他孤注一掷,亲自带领一队敢死队,朝着城门冲去,试图强行破门。
“跟我冲,打开城门,我们就赢了!”陈霸挥舞着大刀,疯狂地朝着城门冲去。
靳威然看到陈霸亲自上阵,意识到这是关键时刻。他拿起一把强弩,瞄准陈霸。“逆贼,受死吧!”靳威然大喝一声,扣动扳机。弩箭如闪电般射出,正中陈霸。陈霸惨叫一声,从马上跌落。
叛军见首领倒下,顿时大乱。靳威然抓住机会,下令:“弟兄们,开城门,出击!”城门缓缓打开,朝廷军队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去,对叛军展开全面反击。叛军失去指挥,无心恋战,纷纷溃败。
而在皇宫内,随着增援兵力的到来,刺客们逐渐被压制。经过一番激战,入宫的刺客全部被歼灭,皇帝安然无恙。
京城的危机暂时解除,但靳威然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秦王必定还会有后续的阴谋,朝廷内部因藩王之乱引发的动荡也尚未平息。
靳威然在击退叛军、平定刺客之乱后,又将如何应对秦王接下来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