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击退(1/1)
黎明的曙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安阳城便被一阵震天的战鼓声打破了宁静。秦王身着一袭黑色战甲,骑在高大威猛的战马上,威风凛凛地望着眼前整齐排列的私军。他的眼中闪烁着炽热的野心光芒,高举手中长剑,大声喊道:“弟兄们!随本王杀进京城,推翻那昏君的统治,今日便是改朝换代之时!荣华富贵就在眼前,杀!”随着他一声令下,号角齐鸣,私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出安阳城,朝着京城浩浩荡荡地进发。
薛境然安插在安阳的眼线,犹如敏锐的鹰隼,第一时间察觉到秦王起兵的动静,并快马加鞭将这十万火急的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在宫中得知后,神色凝重,立刻按照之前与薛境然商议好的部署,迅速下达一道道指令。只见他目光坚定,有条不紊地调度着各方人马,传令兵们在宫中与京城各处来回奔波,整个京城瞬间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
薛境然亲自挑选并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早早地埋伏在秦王大军的必经之路——一处幽深的山谷之中。山谷两侧山峰陡峭,树木茂密,是绝佳的伏击地点。薛境然身着银色战甲,手持锋利长剑,目光如炬地盯着谷口,等待着猎物的到来。他深知,这一战至关重要,必须给秦王的军队以迎头痛击,方能挫其锐气,为京城的防御争取更多时间。
当秦王的军队如长龙般缓缓进入山谷时,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秦王骑在马上,心中忽然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他眉头紧皱,警觉地打量着周围的环境,但此时大军已深入山谷,如同离弦之箭,无法回头。他咬咬牙,还是强令军队继续前进。
就在秦王的军队大部分进入山谷之时,山谷两侧突然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薛境然一声令下,早已埋伏好的伏兵如猛虎下山般从两侧山坡冲了出来。“杀贼!”薛境然怒吼一声,率先挥舞着长剑,如一道银色的闪电般冲入敌阵。他的身影在敌群中穿梭自如,每一剑挥出都带着凌厉的气势,瞬间便有几名秦军士兵倒下。
秦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队伍陷入了一片混乱。但秦王毕竟久经沙场,很快便镇定下来。他大声呼喊着,试图稳定军心:“弟兄们,不要慌!这只是敌人的小把戏,给我反击!”在秦王的指挥下,秦军逐渐回过神来,开始组织反击。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山谷的土地。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白刃战,士兵们奋勇厮杀,战况异常惨烈。
而在京城内,那些与秦王勾结的大臣们见秦王已经起兵,认为期盼已久的时机终于到来。他们迫不及待地准备发动城中的暴乱,企图里应外合,为秦王的军队打开城门。他们暗中安排的地痞流氓和死士们,趁着夜色的掩护,如鬼魅般悄悄向城门附近聚集。这些人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凶狠与决绝,只等一声令下,便要展开血腥的行动。
然而,皇帝早已洞察了他们的阴谋,暗中安排了一批身手矫健、忠诚可靠的锦衣卫在城中各处巡逻。锦衣卫们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影子,时刻监视着城中的一举一动。他们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人的异动,迅速展开行动。一场激烈的暗战在京城的街头巷尾悄然展开。
锦衣卫们训练有素,配合默契,他们身着黑色飞鱼服,手持绣春刀,在夜色中如黑色的闪电般穿梭。面对地痞流氓和死士们的反抗,他们毫不畏惧,奋勇向前。一时间,刀剑相交,火花四溅,喊叫声和惨叫声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锦衣卫们凭借着精湛的武艺和人数上的优势,逐渐占据了上风。但那些死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负隅顽抗,每一个人都如同疯狂的野兽,拼尽全力进行抵抗,局势一时陷入胶着状态。
在遥远的边境,那些原本与“黑鹰盟”勾结的小部落,见中原地区陷入内乱,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蠢蠢欲动,妄图趁乱掠夺边境城镇,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小部落的首领们一声令下,部落的勇士们纷纷拿起武器,骑着战马,如旋风般朝着边境城镇冲去。
边境将领早就察觉到了这些小部落的异动,提前加强了戒备。城镇的城墙上,士兵们严阵以待,眼神坚定地望着远方。当小部落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时,将领一声令下:“放箭!”顿时,无数支利箭如雨点般射向敌军,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响彻边境。边境将领指挥着将士们奋力抵抗,虽然暂时挡住了小部落的第一轮进攻,但敌军不断增援,如同汹涌的海浪般一波接着一波涌来,防守的压力越来越大。
边境将领一边沉着冷静地指挥着战斗,一边派人快马加鞭向京城求援。然而,此时的京城正忙于应对秦王的叛乱,自身兵力也十分紧张,一时之间无法抽出多余的兵力支援边境。边境将领深知局势的严峻,他望着城楼下如狼似虎的敌军,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坚守到底,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让敌军踏入城镇半步。
李大人在赶回京城的途中,遭遇了秦王派出的杀手截杀。这些杀手都是秦王精心训练的死士,武艺高强,且对这一带的地形了如指掌。他们如同鬼魅般出现在李大人一行的必经之路上,将他们团团围住。杀手们身着黑色夜行衣,脸上蒙着黑布,只露出一双双冰冷的眼睛,手中的利刃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
李大人心中明白,自己身负的情报关乎京城的安危,一旦落入敌手,后果不堪设想。他神色凝重,拔出腰间的佩剑,大声喊道:“弟兄们,我们绝不能让这些贼子得逞!拼死一战,杀出一条血路!”手下们纷纷响应,他们手持武器,与杀手们展开了殊死搏斗。
杀手们攻势凌厉,招招致命,李大人一行陷入了绝境。但他们毫不畏惧,利用周围的地形与杀手们周旋。他们时而躲在巨石之后,时而穿梭于树林之间,与杀手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李大人一边奋力抵挡着杀手的攻击,一边思索着突围的办法。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摆脱杀手的追杀,将重要情报带回京城。
在山谷的激战中,薛境然与秦王的军队杀得难解难分。薛境然的伏兵虽占据地利,起初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但秦王迅速整顿军队,凭借其数量上的优势,逐渐稳住了阵脚,并展开了凶猛的反扑。
“弟兄们,不能让他们冲出去!”薛境然大声呼喊,声音在山谷中回荡。他的银色战甲早已被鲜血染红,手中长剑也卷了刃,但他依然毫无惧色,奋勇杀敌。身旁的士兵们受其鼓舞,士气大振,拼死抵挡着秦军的进攻。
就在局势胶着之时,薛境然发现秦军后方出现了一丝混乱。原来,秦王的一支后援部队在赶来的途中,遭遇了另一支由薛境然提前安排的小分队的袭击。这支小分队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熟悉地形,在山林间灵活穿梭,不断骚扰秦军后援。秦军后援部队为了应对这突如其来的袭击,阵脚大乱,一时间无法及时支援前方的战斗。
薛境然敏锐地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大喊道:“兄弟们,敌人乱了,跟我冲!”他一马当先,带领着伏兵朝着秦军的薄弱处发起了更为猛烈的冲锋。秦军在前后夹击之下,终于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秦王见状,心中又急又怒,但此时他已无力回天,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军队陷入混乱,被迫退出山谷。
在京城,锦衣卫与地痞流氓、死士的暗战仍在激烈进行。虽然锦衣卫占据上风,但那些死士们的疯狂抵抗让战斗陷入了僵局。就在这时,一位经验丰富的锦衣卫千户心生一计。他带领一部分锦衣卫佯装败退,引那些死士们追击。
死士们见锦衣卫后退,以为有机可乘,便不顾一切地追了上去。当他们追至一个狭窄的胡同中时,埋伏在两侧屋顶的锦衣卫们突然现身,居高临下向死士们射箭。同时,先前佯装败退的锦衣卫也转身杀回,将死士们团团围住。死士们这才发现中计,但为时已晚,在锦衣卫的前后夹击下,纷纷倒下。京城内的暴乱势力逐渐被肃清,局势暂时得到了控制。
在边境,面对小部落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边境将领深知不能一味防守。他观察到小部落军队在进攻时,侧翼较为薄弱。于是,他挑选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趁小部落军队再次发起冲锋时,突然从侧翼杀出。
骑兵们如旋风般冲入小部落的阵中,挥舞着长刀,左冲右突。小部落的军队没想到会遭到侧翼攻击,顿时阵脚大乱。边境将领趁机指挥城墙上的守军出城反击。在内外夹击之下,小部落的进攻被成功击退,他们丢下了一地的尸体,狼狈而逃。边境暂时解除了危机。
而李大人那边,与杀手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李大人和手下们虽然英勇抵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力逐渐不支。就在他们感到绝望之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队巡逻的官兵听到这边的动静,赶来查看。杀手们见势不妙,无心恋战,纷纷撤退。
李大人终于摆脱了杀手的追杀,他顾不上休息,立刻带着手下继续赶路。经过日夜兼程,终于抵达了京城。他马不停蹄地进宫面圣,将在秦王府的所见所闻以及秦王起兵的详细部署,一一告知了皇帝。
皇帝听后,脸色凝重,但同时也因李大人带来的关键情报而心中有了底。他根据这些情报,迅速调整了京城的防御部署,准备迎接秦王可能的再次进攻。
在神医的妙手回春之下,靳威然的伤势逐渐痊愈。当他听闻薛境然为抵御秦王叛军,在山谷设伏与之浴血奋战的消息后,心急如焚。尽管身体尚未完全恢复,他毅然决定立刻启程前往京城支援。
“薛将军为了保卫京城,出生入死,我怎能在此养伤安坐!”靳威然不顾神医和身边将士的劝阻,披挂上马,带着一队精锐骑兵,朝着京城疾驰而去。一路上,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与薛境然会合,共同击退叛军。
此时,京城这边,皇帝在得到李大人提供的关键情报后,已重新部署防御。城墙上增设了许多防御器械,如弩炮、投石机等,士兵们日夜巡逻,严阵以待。薛境然在击退秦王的军队后,并未盲目追击,而是谨慎地整顿军队,观察敌军动向。他深知秦王不会轻易罢休,必定会卷土重来,且可能会采取更为狡猾的战术。
果然,秦王在退回安阳后,恼羞成怒。他一边安抚士气受挫的军队,一边与谋士们商议新的进攻策略。“那薛境然坏我好事,此仇不报非君子!但如今正面进攻难以奏效,诸位可有良策?”秦王阴沉着脸问道。
一位谋士上前,拱手说道:“殿下,京城防御如今必定加强,硬攻恐损失惨重。我们可佯装退兵,引诱薛境然追击,然后在途中设下埋伏,将其一举歼灭。待除掉薛境然,京城便如囊中之物。”秦王听后,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点头道:“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传令下去,军队佯装撤退,制造混乱,让薛境然以为我们军心大乱。”
于是,秦王的军队开始佯装败退,一路上丢盔弃甲,制造出一副狼狈逃窜的假象。薛境然得知后,心中起疑。他深知秦王诡计多端,这其中恐怕有诈。正当他犹豫不决时,靳威然率领的骑兵赶到了。
“薛将军,我来支援了!”靳威然翻身下马,与薛境然相见。薛境然看着面色还有些苍白的靳威然,心中感动不已,但又担心他的身体。“武清兄,你伤势初愈,不宜如此劳累。且如今秦王退兵,其中恐有阴谋。”
靳威然坚定地说道:“平炎兄,我已无碍。秦王狡诈,我们不可不防。但若是错过追击良机,让他有时间重新部署,对京城将更为不利。依我之见,我们可兵分两路,一路佯装追击,引敌军暴露埋伏;另一路则绕到敌军后方,前后夹击。”
薛境然听后,觉得此计可行。经过一番商议,他们决定由靳威然带领一部分骑兵佯装追击,薛境然则率领主力部队绕到敌军后方。靳威然带领着骑兵,如疾风般朝着秦王撤退的方向追去。
秦王在埋伏地点,看到靳威然率军追来,心中大喜:“果然上钩了!等他们进入埋伏圈,便让他们有来无回。”他一声令下,埋伏在四周的秦军将士们握紧武器,准备发动攻击。
靳威然追着追着,突然察觉到周围气氛不对。他心中暗叫不好,立刻下令军队停止前进,准备应对埋伏。然而,此时秦军已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将靳威然的骑兵部队团团围住。“杀!”秦军喊杀声震天,朝着靳威然的部队发起了猛烈攻击。
靳威然被秦军重重包围,却毫无惧色。他手持长枪,大喝一声:“弟兄们,我们乃大明精锐,岂会惧这些叛军!随我杀出去!”言罢,一马当先冲入敌阵,长枪如龙,所到之处秦军纷纷倒下。其麾下骑兵也士气大振,紧紧跟随,在敌阵中左冲右突。
然而,秦军人数众多,包围圈越缩越小,靳威然的骑兵部队渐渐陷入苦战。靳威然深知这样硬拼下去不是办法,他一边战斗,一边观察敌军阵势,试图寻找突破口。忽然,他发现秦军左翼的士兵配合略显生疏,似是临时拼凑而成。
“跟我往左翼冲!”靳威然调转马头,朝着秦军左翼猛冲过去。骑兵们如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靳威然所指方向发起了决死冲锋。秦军左翼顿时被冲得七零八落,但很快又重新组织起来,拼死阻拦。
就在靳威然的部队陷入胶着之时,薛境然带领主力部队正火速赶来。他们抄小路疾行,马蹄扬起阵阵尘土。薛境然心急如焚,不断催促士兵加快速度:“快!靳将军他们危在旦夕,我们必须尽快赶到!”
此时,秦王在高处看着被包围的靳威然部队,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哼,薛境然啊薛境然,这次看你如何救他!等我解决了靳威然,再回过头来对付你。”然而,他的笑容还未完全展开,就听到后方传来喊杀声。
“不好,我们被包抄了!”秦军阵脚大乱。原来是薛境然带领主力部队及时赶到,从秦军后方发起了突袭。薛境然挥舞着长刀,吼声如雷:“弟兄们,杀贼报国,就在此刻!”秦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了章法,原本严密的包围圈出现了诸多破绽。
靳威然见此良机,精神大振:“弟兄们,援军到了,杀!”他的骑兵部队抓住机会,与薛境然的主力部队前后夹击。战场上局势瞬间逆转,秦军陷入了绝境,士兵们开始四处逃窜。
秦王见状,又惊又怒,却也无可奈何。他深知此时若不撤退,必将全军覆没。“撤!快撤!”秦王急忙下令,带着残兵败将狼狈而逃。
经此一役,秦王的叛军元气大伤。但薛境然和靳威然都清楚,秦王不会就此罢休,必定还会卷土重来。回到京城后,他们立刻与皇帝商议下一步对策。
皇帝对二人的英勇表现赞赏有加:“两位将军此次立下大功,挫败了秦王的阴谋。但秦王野心不死,京城的危机尚未解除。”
靳威然说道:“陛下,秦王虽遭重创,但仍有实力。我们需进一步加强京城防御,同时派人联络各地勤王军队,形成合围之势,彻底剿灭秦王叛军。”
薛境然点头表示赞同:“靳将军所言极是。此外,我们还需加强情报收集,密切关注秦王动向,以防他再施诡计。”
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一面下令各地军队火速驰援京城,一面安排密探深入安阳,探查秦王的一举一动。
而秦王回到安阳后,暴跳如雷,将满腔怒火发泄在手下身上。“一群废物!这么好的计划都能失败!”但发泄过后,他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此时,一位神秘人来到了秦王府。
“殿下,我有一计,可助您扭转局势……”神秘人在秦王耳边低语。秦王听后,脸上渐渐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回到京城后,靳威然凭借卓越的指挥和英勇无畏的战斗表现,成为众人眼中这场战役的最大功臣,声名远扬。皇帝对他更是赞赏有加,在朝堂之上公开嘉奖:“靳威然将军,不顾伤势初愈,毅然驰援,巧设奇谋,与薛境然将军里应外合,大破敌军。实乃我大明之栋梁,朕心甚慰。”
靳威然赶忙跪地谢恩:“陛下过誉,此乃微臣分内之事,能为陛下分忧,为大明效力,是微臣的荣幸。一切皆是陛下洪福齐天,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劳。”皇帝笑着点头,心中对靳威然愈发看重,不仅因为他此次立下的赫赫战功,更因其父靳明延乃兵部尚书宁国公,是自己的宠臣,一门忠烈,为朝廷尽心尽力。
经此一役,靳威然深知秦王不会善罢甘休,必定会想出更恶毒的阴谋。于是,他主动请缨,负责京城防御的进一步强化工作。他凭借着父亲传授的兵法谋略以及自身的实战经验,对京城的防御体系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和完善。
他在城墙上增设了更多的瞭望塔,安排了经验丰富的哨兵日夜值守,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敌军的动向。同时,对各种防御器械进行了检修和升级,储备了大量的箭矢、石块等物资。还亲自训练了一支快速反应部队,以便在敌军攻城时能够迅速支援薄弱环节。
而另一边,秦王在听取了神秘人的计策后,开始秘密行动。神秘人建议他利用京城内一些与朝廷有旧怨的家族,煽动他们在京城内部制造混乱,分散朝廷的注意力,同时暗中联络周边一些对朝廷心怀不满的势力,共同起兵,对京城形成更大的压力。
秦王觉得此计甚妙,立刻派人带着大量金银财宝,秘密潜入京城,与那些心怀不轨的家族取得联系。这些家族在利益的诱惑下,纷纷答应配合秦王的行动。他们开始在京城各处秘密集结人手,准备随时发动暴乱。
与此同时,秦王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势力的领地,游说他们共同对抗朝廷。一些势力在秦王的蛊惑下,蠢蠢欲动,开始整军备战。
靳威然在加强京城防御的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了京城内一些异常的迹象。他发现最近城中一些原本低调的家族,突然频繁有陌生人进出,且行事鬼鬼祟祟。凭借着多年的从军经验,他意识到这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靳威然立刻将此事告知了皇帝和薛境然。“陛下,薛将军,京城内恐有异动,这些家族的异常举动绝非偶然,极有可能是秦王的阴谋。我们必须尽快展开调查,防患于未然。”皇帝听后,脸色凝重:“靳将军所言极是,此事不可大意。务必尽快查明真相,绝不能让秦王的阴谋得逞。”
薛境然也点头表示赞同:“靳将军,你对此事察觉在先,就由你牵头调查此事吧。我会全力配合你,调动一切可用的力量。”
靳威然领命后,迅速展开行动。他安排自己的心腹,乔装打扮,混入那些可疑家族的周围,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同时,利用父亲在朝中的人脉关系,收集相关情报。
随着调查的深入,靳威然逐渐发现了这些家族与秦王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准备发动暴乱的计划细节。
靳威然深知时间紧迫,如不尽快阻止,京城必将陷入大乱。他迅速将所掌握的情报整理汇总,进宫向皇帝禀明一切。“陛下,已查明这些家族受秦王蛊惑,欲在三日后的深夜发动暴乱,里应外合,助秦王叛军攻城。”
皇帝听闻,龙颜大怒:“秦王逆贼,竟敢如此胆大妄为!靳将军,你可有应对之策?”靳威然胸有成竹地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已有计策。可将计就计,在他们发动暴乱之时,来个瓮中捉鳖。”
随后,靳威然详细阐述了他的计划。他打算先佯装不知,让那些家族以为阴谋尚未败露,按原计划行事。等到暴乱发动当晚,提前在他们预定的集结地点和行动路线上布下重兵。同时,安排一批身手敏捷的锦衣卫,潜入这些家族之中,在关键时刻控制住其首领,打乱他们的部署。
皇帝听后,连连点头:“此计甚好,就依靳将军所言。务必确保京城百姓安全,将这些叛逆一网打尽。”薛境然也在一旁说道:“靳将军此计精妙,我会带领一部分军队在城外埋伏,若秦王趁乱攻城,定叫他有来无回。”
靳威然领命后,立刻开始紧张筹备。他与薛境然密切配合,精心部署每一个细节。锦衣卫们接到命令后,悄然潜入那些可疑家族,暗中监视其一举一动。而京城的守军则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进入预定的埋伏地点,等待着猎物上钩。
然而,就在距离暴乱发动还有一天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个参与阴谋的家族下人,因害怕事情败露而受到牵连,偷偷逃出京城,向秦王通风报信。秦王得知计划可能暴露,大惊失色,立刻召集谋士商议对策。
“殿下,计划既已暴露,不如提前行动,趁他们还未完全准备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一位谋士建议道。秦王思索片刻,觉得此计可行。“传令下去,军队即刻集结,今晚便起兵攻打京城,让那些家族提前发动暴乱,扰乱京城防御。”
靳威然这边,还在按原计划紧张筹备着。他不知道计划已经泄露,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就在他检查完最后一处埋伏地点,准备回府休息时,一名士兵匆匆来报:“将军,城外发现秦王军队异动,似有提前攻城的迹象!”
靳威然心中一紧,暗道不好。他立刻意识到计划可能已经暴露,但此时已来不及重新部署。他迅速做出决定:“传我命令,所有将士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通知薛将军,按原计划在城外设伏,准备迎敌。城内埋伏不变,无论秦王是否提前攻城,那些叛逆都不能放过!”
靳威然一边安排防御,一边思考着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深知,此次面临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秦王提前发动进攻,城中的内应又不知会在何时发难,局势变得异常凶险。
靳威然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心中虽已有初步应对之策,但面对如此复杂且突变的局势,仍觉压力如山。他深知此时需集思广益,而父亲靳明延,这位在官场与军事谋略上浸淫多年的老臣,无疑是最佳的请教对象。
靳威然匆匆赶回府中,径直走向父亲的书房。此时,靳明延正在书房中踱步沉思,见儿子神色匆匆而来,心中已猜到几分。“然儿,可是为秦王之事?”靳明延率先开口。
靳威然赶忙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包括计划泄露、秦王提前起兵以及目前的应对部署,详细告知父亲。“父亲,如今局势危急,儿虽已有所安排,但仍觉棘手,还望父亲赐教。”
靳明延听后,并未立刻作答,而是走到书房的地图前,凝视着京城及周边的地势。片刻后,他缓缓说道:“然儿,秦王提前发难,虽打我们个措手不及,但也并非全无机会。如今城中内应未除,城外敌军压境,我们需内外兼顾,各个击破。”
靳明延指着地图上京城内几处关键位置说道:“对于城中那些准备暴乱的家族,你安排的锦衣卫务必在他们行动之初,就全力控制其首领。一旦首领被擒,群龙无首,他们的暴乱便难以成势。同时,要迅速调动城中的巡逻部队,对其余党进行清剿,不可让他们在城中造成太大混乱。”
接着,他又指向城外秦王军队可能的行军路线:“至于城外的秦王叛军,薛境然将军的埋伏固然重要,但不可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秦王既然提前起兵,想必也有所防备。你可再派一支精锐轻骑,绕道敌军后方,待双方交战正酣时,突袭其粮草辎重。敌军粮草一断,军心必乱,届时前后夹击,定能重创敌军。”
靳威然听着父亲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不住点头:“父亲所言极是,儿受教了。只是时间紧迫,需立刻行动。”靳明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然儿,此役关系重大,关乎大明存亡,切不可慌乱。为父相信你定能不负众望。”
靳威然告别父亲后,马不停蹄地开始重新部署。他先找到负责潜入家族的锦衣卫首领,再次强调任务的重要性:“务必在暴乱发动瞬间,擒住各家族首领,绝不能让他们逃脱。若有差池,京城危矣!”锦衣卫首领领命而去,眼神中满是坚定。
随后,靳威然又挑选了一支精锐轻骑,亲自向将领面授机宜:“你们务必小心行事,绕道敌军后方,等待时机。一旦前方交战,便全力突袭其粮草辎重。此乃重中之重,切记!”将领抱拳应道:“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安排妥当后,靳威然登上城楼,望着城外渐渐逼近的秦王叛军,心中暗暗发誓:“秦王,你妄图谋逆,今日便是你的末日!我定要守护京城,保卫大明!”此时,京城内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生死之战即将拉开帷幕。
夜幕如墨,秦王的叛军如黑色的潮水般向京城涌来。随着一声令下,叛军开始了猛烈的攻城。喊杀声、战鼓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城墙上,靳威然神色冷峻,密切注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放箭!”靳威然一声令下,顿时,城墙上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叛军。与此同时,投石机也开始轰鸣,巨大的石块呼啸着砸向敌阵,一时间,叛军阵中惨叫声连连。然而,秦王的叛军训练有素,并未因这一轮攻击而退缩,反而更加疯狂地冲向城墙,架起云梯,试图强行登城。
在城外,薛境然按照计划设下的埋伏也已就绪。他隐藏在一片树林之中,紧紧盯着叛军的动向,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弟兄们,沉住气,听我命令,等叛军主力深入,再给他们致命一击!”薛境然低声对身旁的将士们说道。
而此时,京城内那些受秦王蛊惑的家族,也按照提前更改的计划发动了暴乱。他们带领着一群死士,手持利刃,冲向街头。然而,他们刚一行动,就遭到了锦衣卫和巡逻部队的迎头痛击。
负责擒获家族首领的锦衣卫们身手矫健,如鬼魅般穿梭在各个家族之中。在暴乱发动的瞬间,他们便成功控制住了大部分家族首领。但仍有一些漏网之鱼,带领着死士们负隅顽抗,与巡逻部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一时间,京城内火光冲天,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
靳威然在城楼上,既要指挥抵御城外叛军的攻城,又要关注城内暴乱的局势,忙得不可开交。突然,一名士兵来报:“将军,城内西南角暴乱愈发激烈,巡逻部队有些抵挡不住了!”靳威然心中一紧,深知若西南角被突破,叛军便可能在城内形成更大规模的破坏,甚至有可能打开城门迎接城外敌军。
“传我命令,调一队预备队前往西南角支援,务必尽快平息暴乱!”靳威然大声说道。然而,此时城外的叛军攻势也愈发猛烈,已有不少叛军顺着云梯爬上了城墙。靳威然见状,亲自提剑冲向城墙边,与叛军展开近身搏斗。
“弟兄们,杀贼报国,死守京城!”靳威然的声音响彻城墙。在他的鼓舞下,守城将士们士气大振,纷纷与爬上城墙的叛军展开殊死拼杀。鲜血染红了城墙,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
与此同时,派往敌军后方突袭粮草辎重的轻骑部队,在绕道途中遭遇了秦王预先设下的一支伏兵。这支伏兵隐藏在山谷之中,当轻骑部队进入山谷后,他们立刻从两侧杀出,将轻骑部队团团围住。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轻骑将领心中暗叫不妙。但他并未慌乱,迅速指挥部队结成防御阵型,试图突围。然而,伏兵人数众多,且占据地利,轻骑部队一时难以脱身。
城外攻城战、城内巷战以及轻骑部队的突围战同时进行,局势变得险象环生。
在京城西南角,靳威然派出的预备队如猛虎般冲入战团。他们手持长刀,喊杀着冲向那些负隅顽抗的暴徒。预备队的加入瞬间扭转了局势,原本处于劣势的巡逻部队士气大振,与预备队相互配合,对暴徒们展开了凌厉的反攻。
锦衣卫们也趁此机会,加大了对漏网首领的追捕力度。他们在混乱的街巷中穿梭,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敏锐的洞察力,将一个个漏网之鱼擒获。随着首领们的相继被捕,暴徒们失去了指挥,渐渐乱了阵脚,开始四处逃窜。巡逻部队和预备队乘胜追击,对暴徒进行清剿,京城内的暴乱逐渐得到控制。
城墙上,靳威然与叛军的近身搏斗进入白热化阶段。靳威然剑如闪电,每一次挥舞都带走一名叛军的性命。在他的激励下,守城将士们以一当十,奋勇杀敌。此时,薛境然见时机成熟,一声令下:“杀!”埋伏在树林中的军队如出山的猛虎,向叛军后方冲去。
叛军正全力攻城,没想到后方突然遭到袭击,顿时阵脚大乱。薛境然一马当先,长枪所指,叛军纷纷倒下。前后受敌的叛军陷入了绝境,开始出现溃败的迹象。秦王在阵中看到这一幕,又急又怒,却无力回天。
而陷入埋伏的轻骑部队这边,轻骑将领深知不能坐以待毙。他观察到伏兵的包围圈并非密不透风,东侧的兵力相对薄弱。于是,他集中所有兵力,向东侧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弟兄们,跟我冲出去!”轻骑将领大喊一声,身先士卒,带领着骑兵们如同一把利刃,朝着东侧的伏兵冲去。轻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在伏兵阵中左冲右突。伏兵们没想到轻骑部队会集中力量突围,一时有些慌乱。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轻骑部队终于撕开了一个缺口,成功突围而出。
突围后的轻骑部队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朝着叛军的粮草辎重所在地奔去。此时,叛军的粮草辎重营地防守相对空虚,大部分兵力都被调去攻城或埋伏轻骑部队。轻骑部队如神兵天降,瞬间冲入营地。
“烧!”轻骑将领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点燃火把,投向粮草辎重。刹那间,火光冲天,粮草辎重燃起熊熊大火。正在攻城的叛军看到后方粮草起火,军心大乱,再也无心恋战,纷纷开始撤退。
秦王见大势已去,不得不下令撤军。靳威然在城楼上看到叛军撤退,大声喊道:“弟兄们,乘胜追击!”守城将士们打开城门,与薛境然的部队一起,对叛军展开了追击。
此役,靳威然等人成功击退了秦王的进攻,平息了京城内的暴乱,大明王朝暂时摆脱了危机。然而,靳威然知道,秦王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或许还在后面。回到京城后,皇帝对靳威然、薛境然等人的英勇表现大加赞赏,重重犒赏了参战将士。
但此时,朝堂之上却暗流涌动。一些与秦王暗中勾结的大臣,担心自己的罪行暴露,开始谋划新的阴谋。他们企图在朝廷内部制造混乱,诬陷靳威然等人拥兵自重,意图谋反,以此来分散皇帝的注意力,为秦王争取喘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