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秦王之乱(1/1)
在后厨那狭窄且弥漫着紧张气息的空间里,薛境然的心腹们陷入了绝境。面对如狼似虎般围上来的众人,他们毫无惧色,背靠着背,摆出了死战的架势。
其中一名心腹瞅准敌人的一个破绽,猛地向前突进,一拳打倒了离自己最近的一人,趁其他人愣神之际,大声喊道:“往门口冲,不能被困死在这里!”众人闻声,如猛虎般朝着门口杀去。然而,敌人迅速反应过来,拼死阻拦,一时间,后厨内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
就在局势万分危急之时,一名心腹突然发现后厨角落有个通往地窖的入口。他灵机一动,喊道:“往地窖走!”众人且战且退,好不容易退到地窖口,一名心腹率先跳入地窖,随后其他人也跟着跳了下去。敌人追到地窖口,却不敢贸然下去,只在上面大声叫骂。
地窖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腐臭的味道。心腹们摸索着向前走,发现地窖里堆满了各种箱子。他们打开其中一个箱子,竟发现里面装的是秦王私军的兵符和调兵手谕。“这就是关键证据!”一名心腹激动地说道。他们深知,这些东西一旦落到薛境然手中,便可成为指控秦王谋反的铁证。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听到地窖口传来敌人的声音:“给我下去搜,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紧接着,便有脚步声传来。心腹们迅速将兵符和手谕藏好,准备再次迎敌。
在京城,皇帝暗中调兵遣将的举动引起了一些朝臣的注意。那些与秦王勾结的大臣们心中开始不安起来,他们担心事情败露,于是秘密商议对策。其中一位大臣说道:“看来皇帝已经有所察觉,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提前通知秦王,让他尽快起兵。”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于是,他们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赶往安阳,向秦王通风报信。秦王得知消息后,脸色大变:“没想到皇帝竟然有所察觉,看来计划必须提前。传令下去,私军提前五日起兵,务必速战速决!”
与此同时,薛境然在边境焦急地等待着心腹的消息。他不知道心腹们是否已经找到证据,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安全。突然,一名士兵前来禀报:“将军,有几个自称是您心腹的人求见,不过他们都身负重伤。”薛境然心中一紧,急忙说道:“快请他们进来!”
心腹们被抬进营帐,见到薛境然,其中一人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藏有兵符和手谕的包裹递给薛境然:“将军……证据……”说完便昏死过去。薛境然打开包裹,看到里面的东西,心中大喜,但看到心腹们重伤的模样,又不禁一阵心疼。
靳威然身中毒箭,虽已派人火速寻找解药,但毒性发作迅猛,他的脸色愈发苍白,意识也开始变得模糊。营帐内,军医们忙得满头大汗,却也只能暂时延缓毒性蔓延,无法彻底解毒。将领们围在一旁,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
“一定要尽快找到解药,不能让将军有事!”一名副将紧握着拳头,眼中满是焦急与担忧。而派出去寻找解药的士兵们,正分秒必争地在各地奔走打听。他们深知,将军的性命就悬在这一念之间,每耽误一秒,危险就增加一分。
与此同时,薛境然派出的信使在前往京城的途中,遭遇了那股神秘势力的围追堵截。神秘势力人数众多,训练有素,信使们虽武艺高强,但对方来势汹汹,且不断有援兵加入。一场激烈的厮杀在山林间展开,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回荡在山谷之中。
“保护好密函,这是扳倒秦王的关键!”信使首领一边奋力抵挡,一边大声呼喊。他们深知密函的重要性,拼死也要将其送到皇帝手中。然而,神秘势力似乎志在必得,攻势愈发猛烈。一名信使为了掩护同伴,不幸中刀倒下,但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死死抱住一名敌人,为同伴争取了宝贵的逃脱时间。
在京城朝堂,皇帝在听完各方奏报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先派使者前往安阳,稳住秦王,同时暗中调集兵力,做好随时平叛的准备。“使者人选必须谨慎挑选,既要能言善辩,又要忠诚可靠,务必探清秦王虚实,不能让他看出朕已有所察觉。”皇帝严肃地吩咐道。
大臣们纷纷举荐合适人选,经过一番商议,最终选定了经验丰富、沉稳机智的礼部侍郎李大人。李大人领命后,即刻准备启程。然而,皇帝心中仍隐隐担忧,不知此去能否顺利完成使命,也不知道薛境然那边是否还有新的消息传来。
而在寻找解药的路上,一名士兵偶然间听闻一位隐居山林的老郎中或许有能解此毒的药方。他不敢耽搁,立刻快马加鞭赶往老郎中的住处。此时,靳威然的生命体征愈发微弱,营帐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军医们看着昏迷不醒的靳威然,无奈地摇头叹息,似乎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在山林间,信使们与神秘势力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神秘势力仗着人多势众,将信使们逼入了一处狭窄的山谷。信使们背靠悬崖,已无退路,却依旧拼死抵抗,他们将装有密函的包裹紧紧护在身后。
“兄弟们,我们不能死,密函一定要送到陛下手中!”信使首领的声音因疲惫而沙哑,但眼神却无比坚定。此时,一名信使灵机一动,指着山谷一侧的峭壁喊道:“看,那边有藤蔓,或许可以顺着爬上去!”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峭壁上确实垂着几根粗壮的藤蔓。
信使首领当机立断:“我和几个人留下抵挡,其他人带着密函先爬上去,从山顶绕路赶往京城!”说罢,他带着几名信使冲向神秘势力,与他们展开殊死搏斗。留下断后的信使们以一当十,用自己的生命为同伴争取时间。带着密函的信使们则迅速抓住藤蔓,奋力向上攀爬。神秘势力发现了他们的意图,分出一部分人朝着峭壁攻来,试图阻止他们逃脱。
在寻找解药的途中,那名士兵快马加鞭,终于找到了隐居山林的老郎中。老郎中听明来意后,神色凝重地说道:“此毒极为罕见,解药的药材倒是不难找,只是其中一味‘冰灵草’生长在悬崖绝壁之上,采摘极为困难。”士兵心急如焚,说道:“老神医,无论如何请您想想办法,将军的性命危在旦夕!”老郎中被他的诚意打动,思索片刻后说道:“罢了,我随你走一趟,或许有法子采到‘冰灵草’。”
两人即刻出发,来到了“冰灵草”生长的悬崖边。老郎中观察了一番地势后,从家中取出一根特制的绳索,一端系在树上,一端绑在自己腰间,然后顺着悬崖缓缓下降。士兵在崖顶焦急地等待,心中默默祈祷老郎中能够顺利采到“冰灵草”。
而在京城,礼部侍郎李大人已经踏上了前往安阳的路途。他深知此行凶险万分,秦王一旦察觉他的真实目的,必定不会放过他。但为了大明江山,他毅然决然地前行。一路上,他仔细思考着见到秦王后的应对之策,如何巧妙地探清秦王虚实,又不引起他的怀疑。
在边关营帐,靳威然的状况愈发危急,军医们几乎已经绝望。营帐外,将领们焦急地踱步,不时望向远方,期盼着寻找解药的士兵能早日归来。
在那陡峭的悬崖边,老郎中顺着绳索缓缓下降,目光紧紧锁定在生长于绝壁缝隙间的冰灵草上。下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山风呼啸而过,吹得绳索剧烈晃动,每下降一分,危险便增添几分。但老郎中神色专注,丝毫没有退缩之意。
终于,他靠近了冰灵草,小心翼翼地伸出手,在山风的吹拂下,艰难地将其摘下。“拿到了!”老郎中冲着崖顶大喊。崖顶的士兵听到呼喊,心中大喜,赶忙将老郎中拉了上来。两人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返回边关营帐。
与此同时,在山谷中,留下断后的信使们虽浴血奋战,但终究寡不敌众,纷纷倒下。神秘势力转头冲向正在攀爬峭壁的信使。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薛境然发现信使许久未归,放心不下,又派出一队骑兵前来接应。
这队骑兵如神兵天降,迅速杀入战场,与神秘势力展开激战。神秘势力腹背受敌,顿时阵脚大乱。带着密函的信使们趁机加快攀爬速度,成功登顶,而后在骑兵的掩护下,朝着京城方向疾驰而去。
回到边关营帐,老郎中马不停蹄地赶到靳威然身旁。他迅速将冰灵草与其他药材一同熬煮,随后将汤药小心翼翼地喂入靳威然口中。众人围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紧张地注视着靳威然。
随着汤药下肚,靳威然原本惨白如纸的脸色渐渐有了一丝血色,紧闭的双眼也缓缓睁开。“将军醒了!将军醒了!”营帐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军医们和将领们都喜极而泣。
而在前往安阳的路上,礼部侍郎李大人一行正小心翼翼地前行。突然,前方道路被一群黑衣人拦住。这些黑衣人蒙着面,手持利刃,眼神中透露出浓浓的杀意。“你们是什么人?竟敢阻拦朝廷命官!”李大人身旁的护卫大声呵斥道。黑衣人并不答话,挥舞着利刃便冲了上来,一场恶战瞬间爆发。
李大人深知,这些黑衣人极有可能是秦王派来的,意在阻止他前往安阳。他躲在护卫身后,心中暗自思忖应对之策。护卫们虽然英勇,但黑衣人人数众多,且武艺高强,局势对他们极为不利。
在通往安阳的大道上,李大人的护卫们与黑衣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刀剑相交,火花四溅,鲜血不断溅落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护卫们虽拼死抵抗,但黑衣人攻势凌厉,且似乎并不打算留活口,护卫们渐渐体力不支。
李大人看着眼前惨烈的场景,心急如焚。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绝不能在此折戟沉沙。突然,他瞥见路旁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心中一动,计上心来。
“大家听令,且战且退,往树林里撤!”李大人高声喊道。护卫们闻言,一边抵挡着黑衣人的攻击,一边向树林方向缓缓移动。黑衣人见状,以为李大人等人要逃跑,更加疯狂地追击。
进入树林后,李大人利用树林复杂的地形,指挥护卫们分散开来,与黑衣人展开游击战。护卫们熟悉这种战术,他们在树林中穿梭自如,不时从暗处杀出,给黑衣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然而,黑衣人也迅速调整战术,他们不再盲目追击,而是开始在树林中搜索李大人等人的踪迹,试图将他们一网打尽。双方在树林中僵持不下,局势依旧严峻。
与此同时,带着密函的信使们正快马加鞭地赶往京城。一路上,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随身携带的水,一心只想尽快将密函送到皇帝手中。
终于,信使们抵达了京城。他们直奔皇宫而去,在宫门外,经过一番查验与通报后,被火速带入宫中。信使们见到皇帝,赶忙跪地呈上密函:“陛下,此乃薛境然将军派人送来的至关重要的证据,关乎秦王谋反一事。”
皇帝接过密函,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密函中的兵符与调兵手谕,确凿无疑地证明了秦王的谋反意图。皇帝怒拍龙椅:“秦王逆贼,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然而,朝堂上并非所有人都知晓此事。皇帝深知,此时若贸然公布证据,恐怕会引起朝堂大乱,那些与秦王勾结的大臣说不定会狗急跳墙。于是,皇帝决定先不动声色,暗中布局,准备将谋反势力一举歼灭。
在树林中,李大人与护卫们仍在与黑衣人周旋。经过一番激战,李大人发现黑衣人中有一个看似首领的人物,只要能擒住他,或许就能突破困境。于是,他悄悄与护卫们商议,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划。
李大人故意暴露行踪,引得黑衣人首领上钩。当黑衣人首领追上来时,护卫们从四面八方杀出,将他团团围住。黑衣人首领见势不妙,试图突围,但护卫们早有准备,最终将他成功擒获。
“说,你们是不是秦王派来的?为何要阻拦本大人?”李大人逼问道。黑衣人首领却紧闭双眼,一声不吭。李大人心中明白,想要从他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并非易事,但他坚信,只要继续审问,总能找到突破口。
在通往安阳的大道上,李大人的护卫们与黑衣人展开了殊死搏斗。刀剑相交,火花四溅,鲜血不断溅落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护卫们虽拼死抵抗,但黑衣人攻势凌厉,且似乎并不打算留活口,护卫们渐渐体力不支。
李大人看着眼前惨烈的场景,心急如焚。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重大,绝不能在此折戟沉沙。突然,他瞥见路旁有一片茂密的树林,心中一动,计上心来。
“大家听令,且战且退,往树林里撤!”李大人高声喊道。护卫们闻言,一边抵挡着黑衣人的攻击,一边向树林方向缓缓移动。黑衣人见状,以为李大人等人要逃跑,更加疯狂地追击。
进入树林后,李大人利用树林复杂的地形,指挥护卫们分散开来,与黑衣人展开游击战。护卫们熟悉这种战术,他们在树林中穿梭自如,不时从暗处杀出,给黑衣人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然而,黑衣人也迅速调整战术,他们不再盲目追击,而是开始在树林中搜索李大人等人的踪迹,试图将他们一网打尽。双方在树林中僵持不下,局势依旧严峻。
与此同时,带着密函的信使们正快马加鞭地赶往京城。一路上,他们不敢有丝毫懈怠,饿了就啃几口干粮,渴了就喝几口随身携带的水,一心只想尽快将密函送到皇帝手中。
终于,信使们抵达了京城。他们直奔皇宫而去,在宫门外,经过一番查验与通报后,被火速带入宫中。信使们见到皇帝,赶忙跪地呈上密函:“陛下,此乃薛境然将军派人送来的至关重要的证据,关乎秦王谋反一事。”
皇帝接过密函,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密函中的兵符与调兵手谕,确凿无疑地证明了秦王的谋反意图。皇帝怒拍龙椅:“秦王逆贼,竟敢如此胆大妄为!”
然而,朝堂上并非所有人都知晓此事。皇帝深知,此时若贸然公布证据,恐怕会引起朝堂大乱,那些与秦王勾结的大臣说不定会狗急跳墙。于是,皇帝决定先不动声色,暗中布局,准备将谋反势力一举歼灭。
在树林中,李大人与护卫们仍在与黑衣人周旋。经过一番激战,李大人发现黑衣人中有一个看似首领的人物,只要能擒住他,或许就能突破困境。于是,他悄悄与护卫们商议,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的计划。
李大人故意暴露行踪,引得黑衣人首领上钩。当黑衣人首领追上来时,护卫们从四面八方杀出,将他团团围住。黑衣人首领见势不妙,试图突围,但护卫们早有准备,最终将他成功擒获。
“说,你们是不是秦王派来的?为何要阻拦本大人?”李大人逼问道。黑衣人首领却紧闭双眼,一声不吭。李大人心中明白,想要从他口中得到有用的信息并非易事,但他坚信,只要继续审问,总能找到突破口。
李大人看着被擒住的黑衣人首领,心中明白时间紧迫,必须尽快撬开他的嘴。他先是好言相劝:“你若如实交代,本大人或许能在皇上面前为你求情,留你一条生路。否则,一旦谋反之事坐实,你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黑衣人首领却冷笑一声,依旧紧闭双唇,眼神中充满了决绝。李大人见状,脸色一沉,下令护卫们对其进行严刑拷打。然而,黑衣人首领似乎受过特殊训练,面对各种刑罚,始终咬牙坚持,只字未吐。
“看来此人极为忠诚,一时半会儿难以突破。”李大人眉头紧皱,陷入沉思。突然,他想到一个办法,让人找来笔墨,在纸上写下几个字,然后拿到黑衣人首领面前。黑衣人首领看到纸上的字后,脸色瞬间大变。
原来,李大人写的是“你家人的性命”。黑衣人首领虽心狠手辣,但终究放心不下家人。李大人趁机说道:“只要你说出实情,本大人保证你家人的安全,否则……”黑衣人首领犹豫片刻,终于开口:“是秦王派我们来的,他得知有使者前往安阳,担心事情败露,所以命我们阻拦。”
李大人得到想要的答案后,立刻带着众人继续赶路。但他心中清楚,秦王既然派人阻拦,必定已做好了应对准备,此去安阳将更加凶险。
在京城,皇帝秘密召集了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应对秦王谋反的策略。“如今证据确凿,但秦王势力庞大,且在朝中安插了不少内应,我们必须谨慎行事。”皇帝神色凝重地说道。
一位大臣进言:“陛下,可先暗中调集京城周边的军队,以军演之名,逐渐向安阳附近集结,待时机成熟,便可对秦王形成包围之势,一举歼灭。”
另一位大臣则表示担忧:“陛下,此举虽能出其不意,但京城兵力空虚,若朝中内应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皇帝沉思良久,说道:“先按此计行事,同时加强京城的戒备,密切监视朝中大臣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有异常,立刻采取行动。”
于是,皇帝一边秘密调兵遣将,一边安排密探在朝堂内外收集与秦王勾结大臣的证据。然而,这些大臣们也察觉到了异样,他们暗中商议对策,准备在秦王起兵之时,在京城制造混乱,扰乱皇帝的部署。
在安阳,秦王得知黑衣人阻拦使者失败后,恼羞成怒:“一群废物!如今使者想必已掌握了一些消息,我们必须加快起兵的准备。”他一边催促私军加紧训练,一边与朝中内应频繁联络,企图尽快发动叛乱。
李大人一行继续朝着安阳进发,一路上小心翼翼,时刻警惕着秦王可能设下的其他埋伏。随着距离安阳越来越近,气氛也愈发紧张。
终于,他们抵达了安阳城。城门口守卫森严,士兵们目光警惕地打量着每一个进城的人。李大人整理好官服,手持圣旨,昂首挺胸地走向城门。守卫见到圣旨,不敢阻拦,放行让他们进城。
进入安阳城后,李大人立刻感受到一股压抑的氛围。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大多紧闭门窗,偶尔能看到一些神色匆匆的士兵穿梭其中。李大人深知,自己已身处龙潭虎穴,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关乎成败。
他按照计划,先前往秦王府递上拜帖,求见秦王。秦王得知李大人前来,心中冷笑:“哼,皇帝派来的使者,想必是来探我虚实的。我倒要看看,你能耍出什么花样。”他表面上热情地邀请李大人入府。
李大人踏入秦王府,只见秦王高坐堂上,两旁站满了神色冷峻的侍卫。李大人行礼后,说道:“秦王殿下,陛下听闻殿下在安阳一切安好,特命微臣前来探望,同时带来了陛下的问候与赏赐。”说着,示意随从将赏赐之物呈上。
秦王笑着接过赏赐,却话中有话地说道:“劳烦陛下挂念,本王在安阳一向安分守己,不知陛下此次派使者前来,是否还有其他要事?”李大人心中一紧,却面不改色地说道:“殿下多虑了,陛下只是关心殿下,并无他意。”
然而,在交谈过程中,李大人敏锐地察觉到秦王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与杀意。他明白,秦王已经对他有所怀疑,必须尽快找到机会探清秦王的谋反部署,然后离开安阳。
与此同时,在京城,皇帝调兵的行动虽然隐秘,但还是引起了一些朝中内应的怀疑。他们经过一番商议,决定先下手为强。其中一位内应暗中联系了城外的一股山贼势力,许以重金,让他们趁京城兵力空虚之时,攻打京城,制造混乱。
山贼们听闻有利可图,便欣然答应。他们集结了数千人,趁着夜色,朝着京城进发。而此时,皇帝还未察觉到这一危险,仍在全力筹备应对秦王的叛乱。
另一边,薛境然在边境得知了京城和安阳的局势后,心急如焚。他深知,如今局势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一方面加强边境防御,防止外敌趁乱入侵,另一方面思索着如何能为皇帝分忧,帮助平定内乱。
在秦王府中,李大人与秦王虚与委蛇,寻找着探听情报的机会。突然,王府外传来一阵嘈杂声。秦王脸色微变,立刻起身派人去查看。李大人心中一动,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他佯装关切地问道:“殿下,发生何事?莫不是有什么变故?”
秦王心中怀疑李大人与外面的动静有关,但又不能确定,便敷衍道:“无妨,许是下人办事不力,起了争执。”可没过多久,去查看的侍卫匆匆回来,在秦王耳边低语几句。秦王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怒目看向李大人:“好你个朝廷使者,竟敢在本王的地盘上搞鬼!”
原来,是李大人的心腹趁着混乱,悄悄潜入了王府的书房,试图寻找秦王谋反的书面证据,却不小心被侍卫发现。李大人心中暗叫不好,但仍镇定自若地说道:“殿下何出此言?微臣实在不知发生了何事。”秦王冷哼一声:“还敢狡辩!来人,将他给本王拿下!”
就在侍卫们要动手时,李大人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高举过头顶:“秦王,你可知这是什么?这是陛下亲赐的御令,见此令如见陛下!你若敢动我,便是抗旨不遵!”秦王看到令牌,心中一凛,一时有些犹豫。
而此时,京城那边,山贼已经悄悄逼近。负责京城防御的将领还未察觉到危险的来临,城中依旧一片宁静。就在山贼准备发动攻击时,一队巡逻的士兵发现了异常。“不好,有大批山贼来袭!”士兵们立刻敲响警钟。
京城顿时陷入混乱,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皇帝得知消息后,龙颜大怒:“何方山贼,竟敢如此大胆!”他迅速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一位大臣说道:“陛下,如今京城兵力空虚,若正面迎敌,恐难以抵挡。不如先紧闭城门,等待援军。”
皇帝思索片刻后,说道:“不可,若紧闭城门,百姓必将受苦。况且援军一时半会儿也难以赶到。传朕旨意,立刻组织城中的青壮年男子,分发武器,协助守军御敌。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去催促援军,务必尽快赶来!”
在边境,薛境然得知京城被山贼攻打,心急如焚。他深知京城乃大明的心脏,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他决定亲自带领一支精锐骑兵,火速驰援京城。“弟兄们,京城有难,我们必须前去救援,保卫我们的家园!”薛境然一声令下,骑兵们立刻上马,如疾风般朝着京城奔去。
在秦王府,秦王看着李大人手中的御令,虽心有不甘,但终究不敢公然抗旨。他一挥手,示意侍卫暂且退下,冷笑道:“李大人,今日看在陛下御令的份上,暂且留你一命。但你最好别再耍什么花样,否则本王定不饶你!”
李大人心中松了一口气,但深知自己仍未脱离险境。他恭敬说道:“殿下误会了,微臣一心只为传达陛下旨意,并无他意。只是刚才那下人实在莽撞,冲撞了殿下,还望殿下息怒。”秦王冷哼一声,不再言语,心中却盘算着如何尽快解决李大人这个麻烦,同时加快谋反部署,以免夜长梦多。
李大人趁机说道:“殿下,既然无事,微臣便先行告退,也好回去向陛下复命。”秦王眯起眼睛,思索片刻道:“也好,本王就不留你了。不过李大人一路辛苦,本王派人护送大人出城。”李大人明白,这所谓的“护送”实则是监视,但此刻也只能应允,心中暗自谋划着脱身之计。
与此同时,京城外,山贼们在被发现后,不再隐藏,大声呐喊着发起猛攻。城墙上,守军与临时组织起来的青壮年们奋力抵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喊杀声震天。山贼们仗着人多势众,一波又一波地冲击城门。
“弟兄们,守住城门,不能让山贼进城!”守城将领挥舞着长刀,大声鼓舞士气。然而,山贼攻势太猛,城门在猛烈撞击下摇摇欲坠。就在这危急时刻,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薛境然带领的精锐骑兵如神兵天降,迅速杀向山贼后方。
“杀!”薛境然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龙,所到之处山贼纷纷倒下。骑兵们紧随其后,犹如一股钢铁洪流,瞬间冲散了山贼的阵脚。山贼们腹背受敌,顿时大乱,开始四处逃窜。薛境然乘胜追击,一路追杀出去数里地,确保山贼短期内不敢再来侵扰。
京城之围虽解,但皇帝心中清楚,这不过是敌人的一次试探,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他立刻召集大臣们商议下一步对策,加强京城防御,同时继续密切关注秦王动向。
而在安阳,秦王得知李大人已离开,但又听闻京城山贼攻打失败,薛境然带兵解围的消息,气得暴跳如雷。“薛境然,坏我好事!还有那李大人,竟敢在我眼皮子底下捣乱。”他深知局势对自己越来越不利,决定提前起兵,不再等待朝中内应的消息。
“传我命令,私军即刻集结,明日一早便起兵攻打京城!”秦王咬牙切齿地说道。一场更大规模的叛乱即将爆发,而此时皇帝尚未完全掌握秦王提前起兵的消息,京城防御虽在加强,但面对秦王训练有素的私军,依旧显得有些单薄。
薛境然解了京城之围后,并未松懈。他深知,秦王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正悄然降临。于是,他立刻进宫面圣,与皇帝商讨应对之策。
“陛下,秦王狼子野心,此次山贼攻城失败,他极有可能提前起兵。京城防御虽有所加强,但仍需从长计议。”薛境然神色凝重地说道。皇帝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忧虑与坚定:“朕也料到如此,只是目前兵力部署还未完全到位,这可如何是好?”
薛境然沉思片刻,说道:“陛下,臣建议可先在京城周边设下埋伏。秦王若起兵,必定会经过一些要道,我们可在那里给予他迎头痛击。同时,继续调集各地兵马,作为后援。”皇帝听后,觉得此计可行,当即下令照办。
在安阳,秦王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起兵事宜。他将私军分成几路,准备从不同方向对京城发动进攻,企图让皇帝顾此失彼。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薛境然已在暗中安排了眼线,密切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李大人在被“护送”出城后,一路上小心谨慎。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要使命,必须将在秦王府的所见所闻尽快告知皇帝。终于,在摆脱了秦王派来的监视人员后,他乔装打扮,抄小路日夜兼程赶往京城。
与此同时,那些与秦王勾结的朝中大臣们,察觉到局势不妙。他们担心秦王起兵失败会牵连到自己,于是决定再次铤而走险。他们计划在秦王起兵时,在京城内部制造混乱,打开城门迎接秦王的军队。
其中一位大臣暗中联络了京城内的一些地痞流氓和死士,给他们分发武器,让他们埋伏在城中各处。只要秦王的军队一到,便立刻发动暴乱,扰乱京城的防御。
而在边境,原本与“黑鹰盟”勾结的一些小部落,见中原局势大乱,也蠢蠢欲动。他们企图趁乱掠夺边境城镇,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边境将领察觉到这些小部落的异动,立刻加强了戒备,但仍担心他们会与秦王的叛乱相互呼应,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黎明的曙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安阳城便响起了震天的战鼓声。秦王身着黑色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望着眼前整齐排列的私军,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弟兄们,随本王杀进京城,今日便是改朝换代之时!”一声令下,私军如潮水般涌出安阳城,朝着京城进发。
薛境然安插在安阳的眼线,第一时间将秦王起兵的消息传回京城。皇帝得知后,立刻按照之前的部署,下令各路人马进入预定位置。薛境然亲自带领一支精锐部队,埋伏在秦王大军必经的山谷之中。
当秦王的军队进入山谷时,四周一片寂静。秦王心中忽然涌起一丝不祥的预感,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还是下令军队继续前进。就在这时,山谷两侧突然响起喊杀声,薛境然的伏兵如猛虎下山般冲了出来。
“杀贼!”薛境然挥舞着长剑,率先冲入敌阵。秦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了个措手不及,顿时阵脚大乱。但秦王毕竟久经沙场,很快便镇定下来,指挥军队反击。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土地。
而在京城内,那些与秦王勾结的大臣们见秦王起兵,觉得时机已到,便准备发动城中的暴乱。他们安排的地痞流氓和死士们,趁着夜色悄悄向城门附近聚集。然而,皇帝早已有所防备,暗中安排了一批锦衣卫在城中巡逻。
锦衣卫们察觉到了这些人的异动,迅速展开行动。双方在街头巷尾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暗战。锦衣卫训练有素,且人数众多,逐渐占据了上风。但那些死士们抱着必死的决心,负隅顽抗,局势一时陷入胶着。
在边境,小部落们见中原内乱,认为有机可乘,果然开始对边境城镇发动袭击。边境将领指挥将士们奋力抵抗,虽然暂时挡住了小部落的进攻,但敌军不断增援,压力越来越大。边境将领一边坚守,一边派人向京城求援,可此时京城正忙于应对秦王的叛乱,一时无法抽出兵力支援。
李大人在赶回京城的途中,遭遇了秦王派出的杀手截杀。杀手们武艺高强,且熟悉地形,李大人一行陷入了绝境。但李大人深知自己身负的情报关乎京城安危,拼死抵抗,他带领手下利用周围的地形与杀手们周旋,试图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