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老夫要参你一本(1/1)
邹慎心中纠结不已。
荐?此卷一出,必掀起风浪,引得某些人不满,而自己恐怕也会被卷入漩涡。
不荐?明珠蒙尘,天理难容,更有负这字里行间的一腔赤诚与浩然正气!
挣扎逐渐变为坚定,邹慎目光炯炯,朱笔饱蘸浓墨,在卷首重重画下一个力透纸背的圈。
“也罢也罢,那些人若是叫唤,大不了老夫提前告老还乡!”一股久违的豪气涌上心头,做出决定,心中一下子就舒坦下来。
可到下批注之时,他又是犯了难,思来想去,他的脸上露出一个笑来,朱笔转动间,落下八个字。
——
通过同考官的初筛荐上的数百份蓝签荐卷,被迅速汇总至正、副两位主考官——李仁德与张明哲案头。
本来此次正副主考官是由国子监祭酒李仁德和太学博士刘学瑞担任的。
可偏偏刘学瑞那边出了些事,家中祖母突然亡故,他赶回家守孝去了。
于是周景昭便亲自点了张明哲来担着了。
----------------
初阅已经结束,接下来便是定夺名次的关键时刻。
而决定名次的自然是张明哲与李仁德。
他们两位需要在这些荐卷中,复核定夺,评出高下,并用代表更高等级认可的黄色标签进行批语,最终确定排名。
尤其是那至关重要的前十名,乃至前五魁首。
紫檀木案几上,二十余份贴有黄色标签的朱卷整齐排列。
烛火摇曳,映照着在场每一位考官肃穆或凝重的脸庞。
李仁德端坐主位,指尖轻轻点过一份卷宗,声音沉缓如古井深波。
“诸位连日辛苦。眼前二十余卷,皆经同考举荐、我与张公复核定级,可谓本届菁华。科名有先后,魁首唯一。今日我等便议定名次,务求至公至允,不负圣恩,不负天下士子寒窗苦读。”
他率先将几份卷子推向桌案中央:“老夫观此数卷,根基深厚,气象宏正,颇合圣人之道、经世之要。诸位可先观之。”
他指的是几份风格稳健、挑不出什么问题的朱卷。
这类中规中矩的卷子讨论出了名次,也好定上下限。
房考官们纷纷拿起传阅,低声议论。
“此卷《论“得道者多助”》,开篇立意便得‘道’之精髓,‘王道荡荡’、‘德政惠民’论述精当,文辞雅驯,确有庙堂气象。” 一位年长的房考官指着郑文博的卷子颔首道。
“不错,此卷《“道”即纲常,“助”在礼序》,立论纯正,深得理学精髓,中正平和,亦是上佳。” 另一位指着司徒荣的卷子附和。
张明哲端坐一旁,神情看似放松,看得却十分认真,心里却不太期待,他与李仁德虽称不上好友,但同事多年,他的喜好他也是清楚的,不用看都能猜到一二。
他并未急于推出自己看重的,而是等李仁德推荐的几份被大致认同后,才缓缓开口。
“德轩兄所选,确为本届翘楚,根基扎实,气象不凡。”
他话锋一转,将另外几份卷子也推向中央,数量虽少,却不会让人轻视。
“然本届亦有数卷,见解独到,或切中时务,或发人深省,亦不可忽视。诸位不妨也看看这几份。”
房考官们再次传阅。
他推出的卷子,风格多彩,角度清奇,传阅下去立马引起了一阵阵讨论。
“此卷《论“得道者多助”》另辟蹊径,以‘仓廪实而知礼节’破题,详论商贸物价、民生安定为凝聚民心之本,数据详实,切中时弊,务实之风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对‘道’之本源阐发稍弱,略显市侩功利。”
但是比起稳扎稳打挑不出问题的卷子,这类出奇制胜的自然有人不看好,但自然也有人看好。
“我倒不这么认为,此卷角度倒是令老夫颇为惊喜,所谓民生无小事,以小见大,市侩不也是民生?”
两人虽未直接争论起来,气氛却隐隐带上了火药味。
这边还未吵起来,那边又有人开口了:
“此卷好啊!文采斐然,思接千古,气象宏大,有老庄逸气。”
他旁边的房考官看了一眼开口之人,冷哼一声,慢悠悠开口。
“此卷通篇玄理思辨,于具体施政实务着墨不多,不过是纸上谈兵,有何好称赞的?”
“你们不会又要选个刘子涵出来吧?”
这位房考官口中的刘子涵便是江停与周元熙在文华殿的先生刘文藻,此人才子风流,引得京中贵女爱慕追捧,不可避免的也遭了不少人的嫉妒。
最开始夸赞的房考官翻了个白眼。
“再出一个子涵先生又如何?至少人家子涵先生品德高尚,从不背后编排他人……”
“你!”
“我?我怎么了?你急什么急,也不知道你在心虚什么!”
旁边的邹慎见了连忙拉住快要吵起来的两人开始打圆场,“好了,好了,你们二人啊,就别争了!”
“来看看这份,这份《“道”在阡陌,“助”起微末》我倒是觉得有趣至极!”
他拿起那份卷子,摸着胡须,语气颇为复杂。
“此人所说令人深省。其描绘农夫、商贩之苦,能如此透彻看清民间之事,倒是难得。”
“老夫看着都被影响得心中悲叹啊!”
邹慎到底是他们当中资历年长者,他劝架,两人互相冷哼一声后都听着话去看邹慎手中的卷子。
但看完不消片刻,两人又吵了起来。
“农夫卖儿鬻女,小贩家破人亡,灾年饿殍遍野……此非杜撰,乃民间血泪!其言虽直白如刀,却也是直至要害,实乃不少人所缺失的爱民之心啊!此等卷若入前列,必能引人发聩,劝人向善!”
“此人言辞激烈、又爱用俚俗?开篇便道‘道不远人,在黎庶之饥寒,在匹夫之怨愤’,”
“通篇白描田赋之重、胥吏之横、灾年之惨,虽未明说,不也是在控诉朝堂诸公不恤民艰吗?”
“其心或可悯,然用语如此,明显心存芥蒂与埋怨,早已失士子敦厚之体,更易煽惑人心!”
“此等乱语,纵有几分见识,亦难登大雅之堂,置于前列恐非国家之福!”
“穆汤你个老匹夫,我说可以你就说不可以,你这是以公报私!老夫要去参你一本,你玩忽职守,德行有亏!”
“尤鲜你还参我,我还要参你一本呢!天子脚下,圣贤之地,口吐秽言,简直是侮辱圣贤,侮辱天子!”
邹慎起身,左拉拉右全劝劝,最后也不知道被谁推了一把,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哎,我……你们……”
尤鲜:“穆汤看看你干的好事!把维允兄都推倒了!”
穆汤:“什么叫我推的,尤鲜你把话清楚,你这是栽赃嫁祸,明明是你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