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筹备婚礼(1/1)

冯嫽领命,立即开始筹备工作。她首先召集宫中熟悉礼仪的官员,详细了解乌孙婚俗;又查阅从长安带来的典籍,确保汉式礼仪不失正统。

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融合得天衣无缝。

冯嫽日夜思索,草拟了无数方案,终于设计出一套融合汉乌特色的婚礼流程:迎亲用乌孙的马队仪式,拜堂则按汉礼进行;婚宴上既有乌孙的烤全羊和马奶酒,也有汉家的精致菜肴和美酒;音乐歌舞更是兼收并蓄,既有汉家雅乐,也有乌孙欢快的胡旋舞。

这日,冯嫽正在试穿为相夫公主准备的婚服,忽然收到解忧公主从稽延城送来的急信。信中说,乌就屠以祝贺婚礼为名,要求带领三千亲兵前来赤谷城。

“此事蹊跷,”呈启得知后神色凝重,“按礼,诸侯朝见带兵不过五百。乌就屠要带三千兵马,恐怕图谋不轨。”

冯嫽沉思良久,忽然道:“或许可以因势利导。大昆弥可下旨,为显兄弟和睦,特许小昆弥带兵入城,但为免扰民,兵力需分驻城外四处营地,每营不过八百人。如此既全了他的颜面,又分散其兵力。”

呈启大喜:“妙计!我这就进宫禀报。”

元贵靡采纳了冯嫽的建议,果然,乌就屠接到旨意后无话可说,只好应允。

筹备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冯嫽日夜忙碌,往往深夜才回府。翰墨难免抱怨,呈启却十分理解:“你母亲在做的大事,关乎国家安危。”

这日,冯嫽正在检查婚礼用的器物,忽然听到熟悉的声音:“好个忙碌的冯夫人,连老朋友来了都不迎接?”

冯嫽惊讶地转身,只见乌就屠站在门口,一脸笑意。小昆弥这些年来发福了些,但那双鹰目依然锐利,浑身散发着草原雄主的霸气。

“不知小昆弥驾到,有失远迎。”冯嫽连忙行礼。

乌就屠摆手笑道:“不必多礼。我提前来看看婚礼准备得如何。听说全权是你负责,想必精彩非凡。”

冯嫽谨慎应对:“妾身才疏学浅,只能尽力而为。倒是小昆弥提前到来,可是对婚礼有什么特别指示?”

乌就屠踱步察看四周陈列的婚礼用品,目光在一柄镶嵌宝石的匕首上停留片刻:“我来是想问问,婚礼那日,我的位置安排在哪里?”

冯嫽心中警觉,面色如常:“自然是在主宾之位,与大昆弥并坐。”

“并坐?”乌就屠挑眉,“我是小昆弥,按理该坐在下首吧?”

冯嫽微笑:“婚礼之上不论朝礼,只论亲情。小昆弥作为大昆弥兄长,自是尊长,理当并坐。”

乌就屠似乎满意这个回答,大笑而去。冯嫽却感到一丝不安,立即派人请来呈启,加强了对婚礼现场的安保布置。

半月后,送亲队伍终于抵达赤谷城。相夫公主年方二八,容貌秀丽,举止端庄,虽经长途跋涉略显疲惫,但仍保持着汉家公主的威仪。

元贵靡亲自出迎,见到公主容貌品德,十分满意。按照冯嫽的安排,先行乌孙迎亲礼:公主换乘乌孙骏马,在三百骑士护送下绕城三周,接受百姓祝福;而后行汉家拜堂礼,新人交拜天地,盟誓永好。

婚礼那日,赤谷城万人空巷。街道两旁挤满了观看盛况的百姓,欢呼声此起彼伏。冯嫽站在高处,统筹全局,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宴会上,元贵靡与相夫公主并坐主位,乌就屠果然被安排在左侧并排的位置,面色愉悦。酒过三巡,歌舞上场,先是汉家雅乐,而后是乌孙健儿表演的马术和摔跤,引来阵阵喝彩。

就在一派欢庆中,冯嫽注意到乌就屠的几个亲信悄然离席。她立即派人暗中跟踪,同时提醒呈启加强警戒。

果然,不久后侍卫来报,有人在马厩纵火,试图制造混乱。幸亏冯嫽早有防备,火势很快被扑灭,纵火者被当场擒获。

冯嫽不动声色,安排下一场表演上场——这是她特意准备的惊喜:一群汉乌混血的孩童,用流利的汉语和乌孙语合唱《诗经》中的《关雎》,象征两族和睦。

歌声清澈动人,原本因小小骚动而有些紧张的气氛重新缓和下来。元贵靡感动不已,相夫公主也拭去眼角泪花。连乌就屠都不得不鼓掌称赞。

婚礼圆满结束,新人入洞房后,冯嫽才长舒一口气。呈启走来,低声告诉她:“擒获的纵火者已经招认,是受乌就屠指使。”

“果然如此。”冯嫽并不意外,“但今日不宜追究,明日再禀报大昆弥定夺。”

月光如水,洒满庭院。冯嫽独自一人站在廊下,望着东方。那里,三百多里外,解忧公主想必也在牵挂今天的婚礼。

“母亲,”翰墨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您是不是又要走了?”

冯嫽将儿子搂入怀中:“母亲还有要事在身,不能久留。但你长大了,可以常去看我。”

呈启走来,站在妻儿身后:“今日多亏有你,才避免了一场大乱。”

冯嫽靠向丈夫:“国家安则小家安。我只愿汉乌永好,天下太平。”

远处传来更鼓声,夜已深沉。冯嫽望着满天星斗,心想明日还要面对诸多挑战,但此刻,且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光。

赤谷城的灯火渐次熄灭,唯有中尉府中,一家三口的身影在窗前久久相拥。塞外的秋风拂过,已带寒意,却吹不散人间的温情。

夜半,呈启已经熟睡。冯嫽来到儿子的房间,静静第注视着熟睡的儿子面庞。昨天婚宴上,乌孙孩童们表演的《关雎》使她再一次受到了启发。要想使汉乌两家世代友好,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尤其是汉地文化的推广。武力威慑与文化传播并举,才是长治久安之策。他打算回到稽延城,就把这个想法与解忧公主深谈,以解忧公主的名义,向汉家天子奏请在乌孙、车师、龟兹等地设立汉家书院,把汉地文化传播到西域大地。改变这些地方的落后闭塞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