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鱼肥浇出金苗苗,谁偷挖我家泥(1/1)

正月廿五,晨曦初露,靠山屯的试验田边就围了半村人。

林英握着铁锹的手被寒气冻得发红,却比往年这时候多了几分热乎。

“开吧。“李有田把旱烟杆往地上一杵,烟锅子磕得冻土“咚咚“响。

他嘴上没说,可自打林英用鱼肥救了他咳血的小孙子,这生产队长看她的眼神就多了几分热络。

铁锹头刚触到土面,林英就觉出不同。

往年开春的冻土硬得像石头,今儿这土却软得能陷进半寸,黑亮的泥块带着股腥甜的润气翻上来。

她蹲下身,指尖捏起一撮土,蚯蚓在指缝里扭出银亮的痕——这哪是土,分明是活的。

“看!菜苗!“王婶的大嗓门惊飞了枝头麻雀。

林英抬头,三寸高的春菜苗正顶着晨露,叶片绿得能滴出油,最中央的嫩心泛着蜜蜡似的黄。

王婶掰下一片叶子,指甲轻轻一掐,清冽的汁水溅在她粗粝的手背上:“哎呦!比我炖的鸡汤还香!“

水生蹲在田埂上,把脸埋进菜叶里猛嗅:“婶子说的对!这味儿像极了我娘熬鱼汤时掀开锅盖那股子鲜,底下还藏着点甜丝丝的草香!“

他伸手去摸土,又触电似的缩回,“这土是温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头一批来的是老周家的小孙子,抱着个破瓦罐直往林英脚边蹭:

“英姐,我奶说她咳得睡不着,想用点这金贵土垫床。“

接着是赵猎户家媳妇,攥着俩面窝窝当谢礼:“我家那口子打猎摔了腿,听说这泥敷伤好得快......“

林英站在田埂上,望着乌泱泱的人群。

风卷着他们的话音往山梁上跑:“英子家的泥能治病““比粪肥强十倍“。

她摸了摸胸口的玉坠,空间里寒潭水正“叮咚“作响,这些泥里混着她悄悄撒的净水藻种,能分解土中杂质,可这话哪能明说?

“都静一静!“她拔高了嗓门,特警训练出的中气震得田边树枝直颤。

人群霎时静了,连最闹的小娃娃都捂住了嘴。

“鱼塘每月能出五百担肥土,按户登记领。“林英扫过人群里佝偻的老人们,“老弱病残优先,余下的按工分分。“

李有田从怀里摸出个皱巴巴的本子,笔杆在耳朵上蹭了蹭:“我记着,先记张奶奶家,再是赵猎户......“

他抬头时,眼角的褶子都堆成了花——自打他当队长,还没见过村民这么齐整听指挥的。

当夜,二愣子裹着林英给的新棉袍缩在草棚里。

塘边的风卷着雪粒子往缝里钻,可他怀里的铜铃暖乎乎的——那是林英特意找铁匠打的,说摇起来响得远。

他迷迷糊糊要睡过去,忽然听见“噗嗤“一声。

“谁?“他抄起木棍冲出去,月光下一个黑影正猫着腰挖塘泥!

铁锹铲进泥里的声响像锥子扎耳朵,二愣子脑子“嗡“的一声,抡起木棍就砸:“抓贼啊!偷我家鱼泥!“

黑影惊得跳起来,布袋“啪嗒“掉在地上。

二愣子借着月光一看,差点没把木棍扔了——是张有财!

村医的灰布衫沾了泥,眼镜片上蒙着层雾气,见是二愣子,脖子一梗:

“这泥又不是你家的!我拿点给重病号垫床,犯得着你吼?“

“你撒谎!“二愣子涨红了脸,前天他见张有财家小儿子在晒谷场玩,活蹦乱跳的哪像有病?

他弯腰捡起布袋,泥块里混着几缕淡绿的丝状物,这不是林英说的“保水藻“么?“林姐说了,鱼肥是全村的命根子!你偷泥就是偷命!“

张有财的脸青一阵白一阵,伸手要抢布袋,二愣子抱着往怀里一缩。

他骂了句“傻子“,跺着脚走了,泥袋却遗在雪地里。

林英赶到时,二愣子正把泥袋举得老高,像护着金元宝。

她蹲下身捻了撮泥,指尖触到那缕淡绿,净水藻种离了寒潭水,已经开始发黄。

她抬头望向张有财家的方向,窗纸漏出的光像鬼火似的忽明忽暗。

“姐,他还会来么?“二愣子挠着后脑勺,棉帽上的绒球直晃。

林英摸出块烤红薯塞给他:“会。“她望着塘边的黑影,“但下次,他偷不走。“

次日清晨,六根碗口粗的木桩立在了鱼塘四周,木桩顶端挂着竹铃,风一吹“叮叮“响。

水生蹲在塘边,往土里埋碎陶片:“英姐说,夜里有人踩过,陶片就会响。“

他抬头冲二愣子笑,“你巡塘时,听见铃响就往那跑,保准抓现行。“

陈默抱着账本站在旁边,钢笔在本子上划得飞快:“竹铃六只,碎陶片三十斤,工分记水生两工......“

他推了推眼镜,压低声音问林英:“真会再来?“

林英望着塘里游动的鱼,水面倒映着她冷硬的轮廓:“他要的不是泥,是方子。“

她摸了摸玉坠,“可他不知道,这泥离了寒潭水,就是死土。“

三日后,县农技站的蓝布衫来了。

李有田腰板挺得笔直,像带领导参观似的指着试验田:“您瞧这菜,七天长三寸,霜打了都不蔫!咱屯三十年没见这等收成!“

农技员蹲下身,捏了把土放进玻璃管里,掏出个小本子记着,突然抬头:

“这土的氮磷钾含量比普通粪肥高两倍!有机质......“他咽了口唾沫,“这简直是金苗土!“

“我们想收十担,拉去县农场试验。“农技员搓着手,“按高价收,一担五块!“

林英笑了,露出特警训练时咬过的小虎牙:“五担。“她指了指不远处的鱼塘,“这肥得配活水灌溉,单用不管用。“

农技员将信将疑地走了。

张有财躲在村口老槐树下,看着那辆马车扬尘而去,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昨夜把偷来的泥撒在自家菜畦里,结果菜种三天没发芽,今早掀开土一看,全是白花花的蛆虫!

当夜,林英站在空间寒潭边,潭水倒映着她的影子,她从石桌上拿起一包白色粉末,这是她用空间里的灵草磨的增效菌粉,能让鱼肥的效力翻一倍。

她把粉末撒进新挖的泥堆里,泥立刻泛起细密的气泡。

“下周建肥窖。“她对坐在石凳上的陈默说,“统一发酵,加锁登记。“

陈默的钢笔在月光下闪着光:“我建议发肥券,凭工分领。“他推了推眼镜,“这样能防着有人多拿。“

草棚里,二愣子抱着铜铃睡得正香。

他梦见鱼塘里的鱼排成队跳上岸,每条鱼嘴里都衔着泥块,而他举着木棍喊:“泥不许偷!鱼不许饿!“

林英走出空间,玉坠贴着心口发烫,她望着鱼塘东南角的空地——那里的雪已经化了,露出黑褐色的土。

二月初一的晨雾里,那里会竖起一排新竹篱,而竹篱后面......她笑了,把棉袄裹得更紧。

山风卷着雪粒子掠过她的发梢,却吹不散她眼里的光。

这一捧黑泥,早不是简单的肥料了——它是靠山屯人第一次握在手里的,能攥出希望的“活命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