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夜访(1/1)

沈秀兰接过杯子,指尖触到温凉的水珠。她慢慢喝着水,感觉到干渴的喉咙被温水滋润。

一天的忙碌让她肩膀酸痛,她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肩膀。

叶昭走到她身后,大手轻轻按上她的肩颈。他的动作有些生硬,力度却恰到好处的透着温柔。

粗糙的指腹揉开紧绷的肌肉,沈秀兰忍不住轻轻哼了一声。

“辛苦了。”他在她耳边低声道,热气呵在她耳廓上,带来丝丝痒意。

沈秀兰放下水杯,闭上眼睛感受这份笨拙却真诚的关怀。

前世从未有人这样对待过她,那个暴发户前夫只会嫌弃她不够体面,不够时髦。

而现在,这个钢铁直男般的男人,正用他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他的心疼。

“还好。”她轻声应道,嘴角不自觉扬起,“今天凉菜卖得特别好,酸辣蕨根粉加了三十份还都不够卖。”

叶昭的手顿了顿,又继续揉按:“钱是赚不完的,别太累着了。”

两人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夜风微凉,吹动沈秀兰额前的碎发。

她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警用衬衫,袖口整齐地卷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

月光描摹着他硬朗的侧脸轮廓,那双总是锐利的眼睛此刻柔和地望着她。

“我在想,”沈秀兰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等冬天彻底来了,就主打热菜和主食。饺子可以增加三四样馅料,还可以做些炖菜。酸菜炖白肉、土豆烧牛肉,都用大锅炖着,客人吃着暖和,你觉着怎么样?”

叶昭认真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轻敲石桌桌面。

“需要添什么?”他问得直接,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从不拐弯抹角。

“得买个更大的炖锅了。”沈秀兰盘算着,“我还想添个保温餐车,放在店门口,这样过路的人也能买着热乎的,就是不知道哪里能订做这样的餐车。”

叶昭想了想:“局里食堂的王师傅认识机械厂的人,明天我去打听打听。”

沈秀兰心中一暖,她不过随口一提,他就已经想好怎么帮她解决。

这种实实在在的支持,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让她安心。

“还有,”她继续说着规划,“我想着明年开春,在店里隔出个小间来,专门做外卖窗口,这样不占店里座位,还能多赚一份钱。”

叶昭瞧着她一副财迷的样子笑着点点头:“这主意好啊,到时候我休年假,帮你把隔间给弄出来。”

夜风吹过院中的老槐树,树叶沙沙作响。沈秀兰看着满院月光,忽然想起前世也是这样的夜晚,她却独自一人守着空荡荡的四合院,前夫带着新欢在外潇洒,留她一人舔舐伤口。

而如今,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身边却有了知冷知热的人,这种踏实的感觉,是她前世求而不得的。

“叶昭,”她忽然唤他名字,声音很轻,“谢谢你。”

叶昭显然没料到她会突然道谢,愣了一下,耳根微微发红。

他别过脸去,声音依旧平稳:“谢什么,都是一家人。”

但沈秀兰看见他嘴角微微上扬的弧度,和他那双总是锐利的眼睛里闪烁的柔光。

这个男人不善于表达情感,所有的关心都化作了实际行动。

“等生意再稳定些,”她望着满天星斗,声音里带着憧憬,“我想把旁边的旧厂房也租下来,扩大店面。到时候不仅能做餐饮,还能卖些半成品菜。现在双职工家庭多,没时间做饭的人越来越多……”

叶昭安静地听着,不时点头。当她说起可能遇到的困难时,他会轻轻皱眉,然后给出切实的建议。

“营业执照得提前办,”他说,“我认识工商局的小张,到时候让他帮你看看材料。”

沈秀兰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然觉得前世所有的苦难都是为了换来今生的这份相守。

虽然叶昭不像前夫那样会说漂亮话,但他给的每一个承诺都会兑现,每一份支持都实实在在。

夜渐深,院子里凉意更重。叶昭起身进屋,拿出一件他的外套,轻轻披在沈秀兰的肩上。

外套还带着他的体温,裹住她微凉的身体。沈秀兰拉紧外套衣襟,闻到上面淡淡的肥皂香和属于他的气息。

“冷了就进屋。”叶昭说着,却依然坐在她身边,没有催促的意思。

沈秀兰摇摇头:“再坐会儿,院子里凉快。”

两人就这样并肩坐着,偶尔交谈几句,更多的是舒适的沉默。

叶昭不是多话的人,但每次开口都能说到点子上。

他问起新菜品的成本,关心招娣的学习,甚至还提到以后攒钱送孩子们上大学的事。

这些朴实的规划,让沈秀兰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心。

前世那个暴发户前夫从未想过这些,他只知道挥霍和享乐,从不管她和孩子的未来。

“等生意好了,”沈秀兰望着星空,声音里带着希望,“咱们换个更大的院子,给孩子们一人一间房,小凯和团子都大了,不能总挤在一起。”

叶昭点头:“好,都听你的。”

他的回答简短却坚定,让沈秀兰感到他不是在敷衍,而是真的把她的话放在心上。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让她鼻子微微发酸。

夜深了,院中的蟋蟀声渐渐稀疏。月光偏移,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沈秀兰感到困意袭来,却不舍得打破这份宁静。

叶昭似乎看出她的疲倦,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去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他的动作很轻,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好像她是易碎的珍宝。

沈秀兰点点头,站起身时,肩上的外套滑落一半,叶昭及时伸手接住。

叶昭的手掌粗糙而温暖,沈秀兰的手指纤细却有力。

他们同时顿了顿,却没有立即分开。

“走吧,”最终叶昭先开口,声音比平时更低沉,“明天我轮休,帮你备料。”

她轻轻应了一声,与他并肩走向亮着暖光的屋内。

夜已深沉,院中只余虫鸣。沈秀兰正要转身进屋,忽然听见门外有规律的脚步声。

叶昭眉头微动,大步走向院门。

门吱呀一声打开,顾云霁站在门外,一身警服整齐利落,手里拿着巡逻记录本。

他的目光先落在叶昭身上,随后转向院内的沈秀兰。

“顾队?”叶昭有些意外,但立即侧身让出通道。

顾云霁迈步进门,警靴在青石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

“刚巡逻到这附近,看见灯还亮着。”他的声音平稳,带着公务式的克制,“顺便来看看。”

沈秀兰拢了拢肩上的外套,走上前来。月光下,顾云霁的警徽泛着冷光,与他眼中的暖意形成对比。

“店里都还好?”顾云霁的视线扫过整洁的院落,最后停在沈秀兰脸上。

沈秀兰点头:“多谢顾队关心,一切都好。”

顾云霁合上巡逻记录本,插回腰间的皮套里。

“其实不只是公务。”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了些,“作为朋友,也想来说几句。”

叶昭去屋里搬来一张木凳,顾云霁摆手谢绝,依旧站着说话。

他的站姿笔挺,但肩膀微微放松。

“你的龙虾馆,现在名气不小。”顾云霁的目光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区里开会时,领导都提到过你们店的卫生示范事迹。”

沈秀兰轻轻点头,等待他继续往下说。

顾云霁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几页。

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些笔记,字迹工整有力。

“做生意是好事,但有些问题得提前注意。”他抬头看向沈秀兰,眼神认真,“税务方面,现在个体户大多都是定额税,但你们生意做大了,很可能会被转为查账征收。”

他从本子上抬起眼,观察沈秀兰的反应。见她听得很专注,便继续往下说。

“建议你找个会计,每个月把账做规范。进货单、销售记录都要留好,最好再买个保险柜存放票据。”

他说着,从本子里抽出一张纸条,“这是我一个同学的地址,他在税务局工作,可以帮你咨询政策。”

沈秀兰接过纸条,看到上面工整地写着一个名字和地址。

她轻轻捏着纸条边缘,感受到纸张的质感。

顾云霁又翻过一页:“还有就是消防安全,你们店里现在用液化气罐,这个要特别注意。”

顾云霁合上本子,“这些看似小事,但一旦出事就是大事。”

顾云霁的话像敲在沈秀兰心上,让她想起前世听说过的一些事故。

她确实忽略了这些细节,只顾着生意红火,却没考虑到潜在的风险。

“谢谢顾队提醒。”沈秀兰的声音很诚恳,“这些我确实没想到。”

顾云霁微微颔首:“做生意不容易,你一个女同志能做得这么成功,很难得。”

他的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赏,“但越是成功,越要把基础打牢。”

叶昭一直安静地站在一旁,此时开口问道:“消防检查一般多久一次?”

顾云霁转向他:“常规是季度检查,但如果有投诉或者事故,随时可能突击检查。”

他看向沈秀兰,“最好提前自查一遍,有问题及时整改。”

沈秀兰记起店里堆放的纸箱和杂物,还有后厨那个有点老旧的电闸。

这些平时没在意的小事,此刻都成了需要立即处理的问题。

“我明天就整理。”她说道,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要怎么整改。

顾云霁似乎看出她的急切,补充道:“也不用太紧张,只要按规范来,都不会有问题。”

他的语气缓和了些,“你的店已经很规范了,只是还能更完善。”

顾云霁又交代了几处细节,“时间不早了。”顾云霁最后看了眼手表,“不打扰你们休息。”

他走向院门,警服在月光下显得笔挺。走到门口时,他忽然转身。

“对了,”他的声音放低了些,“李文博那边,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沈秀兰摇头:“自从上次之后,就没再见过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顾云霁轻轻点头:“那就好。有什么情况随时联系。”

他的目光在叶昭脸上停留一瞬,两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

院门轻轻合上,门外脚步声渐远。沈秀兰还站在原地,手里捏着那张写有地址的纸条。

夜风吹动她额前的发丝,带来一丝凉意。

叶昭走到她身边:“他说的对,安全最重要。”

院里的老槐树叶子开始泛黄,清晨的阳光透过枝叶缝隙。

沈秀兰系着围裙正在院子里洗菜,叶妍背着书包从屋里跑出来,小脸红扑扑的,眼睛里闪着光。

“妈妈,今天美术课要交作业。”叶妍从书包里掏出一张画纸,小心翼翼地展开。

沈秀兰擦干手上的水珠,接过画仔细端详。画里的厨房比她记忆中的要明亮得多。

“画得真好。”沈秀兰轻轻抚摸画纸,指尖感受到蜡笔的微微凸起,“把妈妈画得这么精神。”

叶妍的小手揪着衣角:“老师说要画自己最敬佩的人,我画了妈妈在厨房做菜的样子。”

沈秀兰蹲下身,平视着女儿的眼睛。叶妍的睫毛很长,像两把小扇子,忽闪忽闪的。

这孩子从小就安静,喜欢躲在角落里看书,很少这样直白地表达情感。

“妈妈最喜欢厨房里的哪个部分?”沈秀兰柔声问道。

叶妍指着画上的灶台:“这里!妈妈炒菜的时候,火苗窜得老高,锅铲翻得飞快,就像变魔术一样。”

她的小手比划着,“同学们都说妈妈做的龙虾是全世界最好吃的。”

沈秀兰的心头一暖。她想起前世女儿总是低着头,从不敢在同学面前提起她这个做小买卖的妈妈。

如今女儿却能骄傲地画出她的工作场景,还说得这样认真。

“快去上学吧,要迟到了。”沈秀兰帮女儿理了理红领巾,把画仔细折好放回书包。

叶妍蹦跳着出了院门,马尾辫在阳光下一甩一甩的。

沈秀兰站在门口,直到那个小小的身影消失在巷口。

接下来的日子,沈秀兰忙着店里的事。天气转凉,小龙虾快要过季,她开始琢磨新的菜式。

王春梅和李爱华在后厨帮忙洗刷龙虾,说起叶妍的画被美术老师选去参加比赛的事。

“小妍那孩子真用心。”王春梅一边刷洗龙虾一边说,“上次我去学校接孩子,看见她坐在操场边上写生,画得可像了。”

李爱华接话:“是啊,听说这次全市少儿绘画比赛,整个学校就选送了三幅作品。”

沈秀兰正在调新的酱料,听到这话手中的勺子顿了一下。

女儿从来没跟她提过比赛的事,这孩子总是把心事藏在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