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新品研发(1/1)
十月的风带着凉意吹过旧厂房改造的店面,挂在门楣上的风铃叮当作响。
沈秀兰站在灶台前,看着锅里翻滚的龙虾,眉头少见的皱了起来。
眼看着小龙虾的旺季就快过去了,这几天进货时明显感觉到个头变小,但价格却涨了三成不止。
“妈,今天虾又贵了?”招娣帮着清点完进货单,小手在算盘上拨得噼啪响,“比上周多花了十二块八毛。”
沈秀兰擦擦手,接过单子看了看。
“招娣,去把东头那个旧冰柜擦擦。”她放下单子,系紧围裙,“妈要做些新菜式。”
冰柜是上周从旧货市场淘来的,牡丹牌,虽然边角有些锈迹,但制冷效果很好。
沈秀兰记得前世八十年代末流行起来的几样小菜,都是成本低、做法简单却特别下饭的款式。
她取出一早买来的千张,浸在温水里。千张烫软后切细丝,加香菜末、蒜泥、辣椒油,最后淋上一勺芝麻酱。
调料都是现成的,但比例要调整。第一次拌得咸了,第二次又太淡,直到第三碗才找到合适的口味。
“尝尝。”她招呼正在擦桌子的王春梅。
王春梅夹了一筷子,眼睛一亮:“这味道好,配粥下面都行。”
下午客人少的时候,沈秀兰又试着做了凉拌海带丝。
海带便宜,一斤能泡发好多。她记得要加少许白糖提鲜,再滴几滴镇江香醋,这是前世跟一个南方老师傅学的诀窍。
叶昭下班过来时,店里飘着不一样的香味。灶台上摆着五六只小碗,每只碗里都装着不同的凉菜。
“这是要改行?”他放下警帽,凑近看了看。
沈秀兰正往本子上记配料比例,头也没抬:“天冷了,虾子越来越少,咱们得想个长远法子。”
她说话时,手上的活没停。萝卜干泡发切丁,和毛豆一起炒香,撒上白芝麻。
这是她前世在江南吃过的下酒菜,北方应该也能卖得好。
叶昭挨个尝了尝,最后停在萝卜干毛豆面前:“这个好,下饭。”
第二天一早,沈秀兰就去副食品市场批了五十斤千张、三十斤干海带和二十斤萝卜干。
王春梅和李爱华帮着清洗处理,三个人在厨房整整忙活了一上午。
“秀兰,这些菜定价多少合适?”李爱华把拌好的海带丝装进白瓷盆里。
沈秀兰想了想:“小份一毛五,大份两毛五。”
比起小龙虾,这价钱实在便宜。
中午第一波客人来时,玻璃橱窗里已经摆好六样凉菜。
红油金针菇、凉拌土豆丝、香辣藕片,都是沈秀兰凭着前世记忆复原的。
最先尝试的是老主顾赵大爷。他要了份小龙虾,看见新菜式,又加了一小份千张丝。
“唔,这味道地道!”赵大爷就着千张丝喝了口啤酒,“比国营饭店的还好吃。”
渐渐地,好奇的客人越来越多。凉菜价钱实在,不少工人愿意花几毛钱加个菜。
到晚上打烊时,六盆凉菜竟然卖空了。
招娣记账时发现,虽然凉菜单价低,但利润反而比小龙虾高。
千张一斤才八毛钱,能拌出十份小菜,刨去调料成本,每份能赚一毛二。
“妈,今天凉菜赚了十六块三。”招娣把账本推过来,小脸上满是惊喜。
沈秀兰摸摸她的头,心里算着另一笔账。小龙虾进货价越来越高,凉菜却能一直做下去。
她得趁热打铁,再开发些主食。
第二天她起个大早,和面、剁馅、擀皮,包了二百个猪肉白菜饺子。
北方的冬天离不开饺子,但现包现煮的店面还很少见。
中午时分,热气腾腾的饺子一出锅就吸引了不少顾客。
纺织厂的女工们相约来尝鲜,六个人点了三份饺子,配上几样凉菜,吃得暖和又满足。
“老板娘,明天有韭菜鸡蛋馅的吗?”一个女工临走时问,“咱们厂里好多人都想吃口素的。”
沈秀兰赶紧记下来。她发现客人点的凉菜也开始有偏好,千张丝和红油金针菇最受欢迎,反倒是藕片剩下不少。
下午她调整了配量,多备了些受欢迎的菜式,又试着炒了一大锅扬州炒饭。
米饭是现成的,加火腿丁、鸡蛋、青豆和玉米粒,金黄色的米粒冒着热气,香味飘到街上。
放学路过的小凯扒着柜台直咽口水:“妈,这个闻着真香。”
果然,炒饭很快受到单身职工的青睐。一份炒饭配个凉菜,既省钱又管饱。
有个年轻工人连着三天都来吃炒饭,说比食堂的饭好吃多了。
周末时,沈秀兰干脆在门口立了块小黑板,写上每日特供。
周一是猪肉白菜饺子,周二是韭菜鸡蛋饺子,周三是扬州炒饭……渐渐地,老主顾们养成了看黑板点菜的习惯。
十月二十日这天,凉菜和主食的营业额第一次超过了小龙虾。
招娣把账本摊开给沈秀兰看。
沈秀兰长舒一口气。她终于不再依赖单一菜品,店里的生意能够长久做下去了。
傍晚时分,她系着围裙在厨房试做新的凉菜——酸辣蕨根粉。
这是前世九十年代才流行起来的菜,现在推出或许太早,但她想试试。
蕨根粉煮熟过凉,加陈醋、蒜末、油炸花生米,最后撒上香菜。
深褐色的蕨根粉拌上红油,看着就开胃。
最先尝鲜的是叶昭。他下班回来,看见厨房里新试的菜,很自然地拿起筷子。
“这个口感特别。”他仔细嚼了嚼,“滑溜溜的,酸辣够味。”
沈秀兰笑了。她知道,这个冬天,她的店一定能暖洋洋地开下去。
十月的最后一天,龙虾馆打烊时已是深夜十一点。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沈秀兰仔细锁好店门,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四合院。
月光洒在青砖地上,映出她长长的影子。
叶昭正在院子里打水。看见她回来,他放下水桶,转身进屋端出一杯温水。
玻璃杯外壁凝结着细密的水珠,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先喝口水。”他把杯子递过来,声音比平时低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