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人情(1/1)
“僭越?”刘濯低笑一声,在空旷的高台上显得格外刺耳。他再次抬手,这次目标明确,竟是直接要去握小北垂在身侧的手!
“朕说可以,便是可以。今夜只有你我,何须拘泥那些俗礼?”他的手带着不容抗拒的力道握上她的!
克制住自己想抽回手的本能。刘濯不是能容她几次三番折了他兴致的性子。
其实在某些方面,这些上位者都一样。
他们喜欢有骨气、有能力的下属,要是再有点脑子,就更好了。
但是,万万不能生了忤逆他们的心思,那是如何都不能忍的。
所以,此刻任何过激的反应,都可能成为刘濯发难的借口,更可能牵连林府和阿瑾阿骨!
任由那只带着薄茧的手,摩挲自己的:“朕说过,”刘濯的声音带着得逞的满足,指腹在她冰凉的手背上画了个圈:“朕喜欢你这份识趣。和那些没脑子的比,还是与陆卿相处最舒服。”
“这双手,执掌千军,也当...为朕执掌些别的...”话语中的暗示非常露骨,他的话语暧昧不清,带着试探的钩子。
小北的心猛地一沉,握着酒杯的手指骨节微微泛白:“陛下谬赞,臣惶恐。烟火璀璨,乃万民同乐,陛下仁德泽被苍生。”
烟火骤然升腾,绚烂如白昼。
五彩流光映照出小北脸上,是极力隐忍的模样。
高台之侧,回廊的阴影里,王煜垂手肃立。并非刻意窥探,而是职责所在,需随时听候传唤。
高台之上,刘濯并未掩饰,那些话清晰传入耳中。
那些揶揄、狎昵的动作,让这位历经两朝风雨的老太监心头剧震!他浑浊的老眼睁大,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一幕。
陆将军...那可是在雪夜里救他于折辱,为他讨回尊严的恩人!
是顶天立地、为国浴血的柱石!陛下他...怎能如此?!
一股强烈担忧涌上心头,他太清楚刘濯的秉性了,那绝不仅仅是帝王对臣子的“亲近”!那眼神,那动作,分明是...占有欲!
陆将军若是个女子还好...可如今,以帝王和大将的身份,王煜不敢深想,只觉得一股血气直冲头顶。
不行!绝不能让陛下继续下去!陆将军刚烈,若被逼急了...后果不堪设想!必须想办法打断!
王煜的脑子飞速转动。硬闯?那是找死!
直接通报有要事?陛下正在兴头上,自己一个老奴,怕是立刻会被拖出去杖毙。
脑子飞转,猛地想起前日卫聪还曾忧心忡忡地向几位宗室王爷提起,说京中发现一伙行踪诡秘的异教徒,恐于年节生乱,他需加强巡查,稍后还要去向陛下禀报。
王煜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惊涛骇浪,脸上瞬间堆起焦急与惶恐。他脚步放得轻快,迅速离开琼华台,朝着麟德殿宫宴的方向疾行。
麟德殿内,丝竹喧天,酒酣耳热。
有些权臣、大将已经斜靠在椅上,抬头赏烟火了。
卫聪正被几位宗室围着敬酒,红光满面。王煜不动声色地挤到他身边:“卫都点检!方才宫外巡防的兵士紧急来报...”
“啊?!”烟火声太大,卫聪只知道王都知叫了他。
王煜借着添酒的机会,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急促地说道:“卫都点检!方才宫外巡防的兵士紧急来报,说在朱雀大街靠近皇城根儿的地方发现了可疑聚集!人数不少,行为鬼祟!老奴不敢耽搁,特来寻您!陛下此刻正在琼华台...您看是否速去禀报?”他语速极快,语气焦灼,眼神里是十足十的“事关重大”的惊惶。
卫聪端着酒杯的手一顿,脸上的醉意瞬间褪去几分,换上了武将的警觉。
异教徒?
事关宫禁安全,宁可信其有!
他放下酒杯,对围着的宗室告了声罪,脸色凝重地对王煜道:“王都知带路!本官这就去向陛下禀报!”他本就打算晚些时候向刘濯汇报京畿布防,此刻正好借机。
琼华台上,刘濯揽过小北肩膀,并肩看着那绚烂烟花,小北紧张地身体绷直,脖子都梗着。
“陛下!陛下恕罪!”一个带着惊慌的声音突兀地响起,伴随着一阵急促而略显踉跄的脚步声。
只见王煜气喘吁吁地出现在台阶口,手里托着一个果盘,脚下却似被冰雪滑了一下,“哎呀”一声,整个人向前扑倒!
盘中的鲜果瞬间滚落一地,清脆的碎裂声在寂静高台上异常刺耳!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打断了刘濯的动作,也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他松开揽在怀中的小北,拧眉看向狼狈扑倒在地的王煜,眼中闪过一丝愠怒:“王都知?如此毛手毛脚,成何体统!”
王煜顾不上疼痛,慌忙爬起来跪好,额头抵着冰冷的砖石,声音带着惶恐和急切:“老奴该死!老奴该死!惊扰圣驾!只是...只是卫都点检有紧急军情求见!事关京畿异动,刻不容缓!此刻正在麟德殿外候旨!老奴心急禀报,这才...这才失了仪态,求陛下恕罪!”他一边说着,一边飞快地朝小北的方向递了一个安抚的眼色。
“卫聪?”刘濯的眉头皱得更紧。若非真正紧急,卫聪绝不会在除夕宫宴时闯来禀报。他脸上的欲望和不悦立马被冷肃所取代。
看了一眼依旧垂首肃立的小北,方才那点旖旎心思被这“紧急军情”彻底冲散。他挥了挥手,语气带着扫兴:“罢了。王煜,引大将军从侧阶下去。卫聪何在?速宣!”
“老奴遵旨!”王煜如蒙大赦,连忙爬起,恭敬地对小北道:“大将军,请随老奴这边走。”
小北紧绷的神经骤然一松,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她对着刘濯深深一揖:“臣告退。”随即快步跟上王煜,身影迅速消失在琼华台侧面的阴影里。
宫门口,王煜垂手肃立在廊柱的阴影下,回头站定,拱手和小北告辞:“天黑露重,陆大人注意脚下。”
“谢过王都知。”小北的脚步微微一顿,确认了自己心中猜想,是王煜有意帮她解围:“王都知,肇岁启祚,敬颂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