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贾母堂中群芳会(1/1)
贾雨村跟着鸳鸯离开敕造大堂,往后院走去。
鸳鸯按规矩走在贾雨村的右前方引路,把整个背影和半个侧身留给贾雨村的目光下。
挺直的腰背上,是少女平齐的肩膀,和白净的脖颈,在削肩膀的女孩儿相比,少了一份儿柔弱,多了一份健康美。
也正是因为肩膀平一些,更显得下面的丰胸细腰格外显眼,两条修长有力,粗细均匀的长腿,在裙子下都能感觉到青春的律动。
侧脸白皙圆润,天色尚未全黑,借着夕阳的余光,能看见被照得金黄色的细细绒毛,就像一颗熟透了的水蜜桃儿。
贾雨村不疾不徐地跟在鸳鸯身后,欣赏着眼前的美好,心情格外宁静,就像在这个风云诡谲的世界上,做一个短暂的小憩。
鸳鸯自然是能感觉到贾雨村的目光的,她也是故意把腰身扭得比平时幅度更大一些,在一贯的端庄中多了一点妩媚感。
“贾大人……二老爷,你大人大量,放过了我父亲,鸳鸯感激不尽。”
贾雨村淡然一笑:“没什么,只是不忍心打死老鼠,伤了瓷器罢了。”
鸳鸯心头一暖,竟然没觉得贾雨村把她爹比作老鼠有什么不妥,重点是自己是瓷器啊!
“二老爷这话说的……我算哪个台盘上的,泥罐子罢了,磕磕碰碰的,早晚难免井上破。”
鸳鸯的语气里带着些许心酸,她这样的丫头,就像高级打工人,看似风光,其实命运不在自己手里。
哪天靠山贾母不在了,搞不好还不如别的大丫鬟过得好,自古以来,脱毛的凤凰不如脱毛的鸡值钱。
贾雨村淡淡地说道:“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你替我照顾好林黛玉和张月如,我不会见死不救的。”
鸳鸯又惊又喜,惊的是贾雨村的话里,透露自己未来可能会有难,而且是大难。
若是别人说出这句话来,鸳鸯可能会认为是在吓唬自己,哄骗无知少女,但贾雨村却不同。
贾雨村身负仙缘,返老还童,听老太太说,连太上皇和今上都信之不疑,可见不假。
他莫非是知道了自己的命运,故而出言提醒?可喜的是他说他不会见死不救啊。
“奴婢明白,奴婢一定好好照顾林姑娘,帮助月如姐姐。”
话说到此,两人也已经到了后堂。鸳鸯站在门边挑帘,贾雨村昂然而入。
贾母的堂屋门本来挺宽的,但因为天气尚寒,为了保暖只开了一半儿,就显得窄了一些。
而鸳鸯挑帘时心里还想着刚才的对话,有些心不在焉的,没有往旁边让太多。
贾雨村身材高大,肩膀宽阔,走进来时右臂就不小心蹭着鸳鸯丰满的胸前滑过。
虽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互殴时拳头打在脸上,警察一般都不会认可这个基本的第二定律。
因为人不同部位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就像现在,贾雨村的胳膊上神经元不多,没啥感觉。
鸳鸯却敏感至极,低低地惊呼一声,整个身子都往后缩了一下,手里的帘子差点都掉下来。
贾雨村看了她一眼,笑了笑,脚步不停,向前一步,向贾母拱手施礼。
“贾雨村拜见老太太。”
贾母眼睛一亮,之前贾雨村见她时,大多是叫老夫人,虽然客气,但少了几分亲切。
如今这一声“老太太”,听在贾母耳中,要比别人的都格外亲切,让贾母的笑容又浓了几分。
美中不足啊,如果贾雨村能喊自己一声“老祖宗”就好了,可惜,她也知道不太可能的。
鸳鸯红着脸,走到贾母身边,把前堂发生的事儿跟贾母简要汇报了一下,贾母笑着点点头。
“这个敬小子啊,都到了家门口了,也不肯进来看看我,生怕染了咱们这些俗人的俗气,成不了仙!”
贾母又转向贾雨村,笑道:“原本老婆子还想着能把你留在荣国府里住呢,可敬小子说的也有道理。
而且我这边还有两个儿子呢,跟宁国府抢你,也确实对不起敬小子他老爹,就让了他了。
叫你进来,是因为你今后是自家人了,家里人你有见过的,有没见过的,都让你见见。
虽说男女有别,但今天是认亲的好日子,有老婆子在场,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屏风后的众人一听,竟然是要让大家和贾雨村见面,这却是罕见之事。
虽然贾母铺垫了许多,但贾雨村毕竟不是自家血亲,这般见面确实多少有些不合礼节。
不过贾母有话,众人也就难说什么。而且贾家毕竟是军功出身,礼教之防还是要少一些的。
只有贾雨村觉得更加奇怪,贾敬闹这一出儿就已经很奇怪了,贾母这一出儿又是为了什么呢?
贾敬话里透漏过,今日联宗认亲,是贾母给他送的信。所以要说贾母不知道贾敬的安排,贾雨村绝对不信。
甚至贾雨村怀疑,把他安排到宁国府,压根儿就是贾母的主意,不过是借着最合适的人选说出来而已。
说话间,两扇屏风缓缓拉开,露出一条缝儿来,仅有一人宽窄,就在贾母身边。
贾母就像星光大道的主持人一样,坐在这个通道旁边,开始一一点名,让人出来相见。
王夫人是第一个出来的,她面如平湖,看不出喜怒,毫不失礼地向贾雨村施礼。
贾雨村也一丝不苟地还礼,然后王夫人退回去坐在席旁,眼底才闪过一丝不甘和怒意。
第二个出来的是邢夫人,邢夫人到时没有王夫人那么好的演技,偷偷看了贾雨村一眼,满脸诧异。
返老还童,听起来是一回事儿,真正见到了,没人能不惊讶的。
只是邢夫人知道老爷成天给王子胜写信,一起咒骂贾雨村,她向来以丈夫为天的,因此也不敢多看。
第三个出来的却是王熙凤,她嘻嘻哈哈的就出来了,冲着贾雨村躬身一礼,抿嘴笑道。
“之前老太太偏心,只让林姑娘和三个孙女见了贾先生,我们这些不受疼的却是没这福分。
如今贾先生成了二老爷,就是一家人了,老太太才肯让我们见一眼活神仙,我也沾点仙气。
二老爷以后在荣国府里有什么需要问的,老太太、太太不方便时,只管打发人来问我就是。
找不着人,就让林姑娘或者张月如来给我带个话儿都行,侄媳肯定尽心竭力。”
贾雨村虽知王熙凤嘴甜心狠,倒也喜欢她这副爽朗脾气,拱手一笑。
“那就有劳凤丫头了,以后有什么事儿,我让贾琏给你带话就是。”
众人听他叫凤姐凤丫头,无不暗笑。可以他现在的身份,叫一声凤丫头却也没什么毛病。
王熙凤抬头瞟了贾雨村一眼,嘴角带着三分笑意,退回了屏风后面。
接下来出来的就是尤氏,尤氏的心情却是有些复杂,毕竟之前贾珍是宁国府的皇帝,她就是宁国府的娘娘。
虽说贾珍这个皇帝实在不怎么样,但对尤氏还算礼貌,只要尤氏不坏他的事儿,他就给足她体面。
虽然比不了王夫人,但比起看见贾赦就吓得不知道怎么说话的邢夫人,尤氏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如今自己那见不着面的老公公,忽然给宁国府认了个二老爷,以后宁国府里,自然是以贾雨村为尊了。
虽然贾雨村大概率不会常住在宁国府里,但毕竟以后宁国府就不是贾珍一手遮天了,多了个太上皇了。
尤氏失落之余,心里竟然隐隐有些期待,如果这个年轻得吓人的叔叔,能镇得住贾珍,宁国府会不会太平些呢?
随着李纨出来见礼后,就是宝玉、黛玉、三春出来,他们属于贾雨村的老熟人了,因此个个面带微笑。
尤其是最小的惜春,见了贾雨村后,忽闪着大眼睛看了又看,左看右看,上看下看。
贾母笑道:“四丫头,你又不是没见过二老爷,怎么这次看得这么仔细?”
惜春小声道:“上次见面时,还没听过二老爷的事儿。这些日子听林姐姐和月如姑娘说了不少。
孙女是个喜欢佛经的,二老爷见过真佛,孙女心中羡慕。见了就想多看几眼,大概就是所谓的佛缘吧。”
贾雨村微笑道:“四姑娘本就是有佛缘的,只是佛缘有早晚,佛门有大小,缘分不到,四姑娘不必强求。”
惜春脸上露出虔诚的表情:“二老爷,可有什么能指点我的吗?”
贾雨村想了想:“你喜欢的佛经,都是小成佛门,讲的是个人修为,不惹他人因果,可对?”
此言一出,不但惜春睁大了眼睛,就连屏风后面的所有人都大为惊讶。
尤其是和惜春平日里交往多的几人,皆知贾雨村所言非虚,只是他却如何得知惜春读的什么经呢?
贾宝玉小声看向林黛玉:“是不是你和贾雨村说的?还是月如姐姐说的?”
张月如摇摇头,林黛玉直接翻了脸:“你胡沁些什么,谁有空嚼这些舌头,合着我们在你眼里,都是碎嘴子不成?”
贾宝玉吓坏了,赶紧连连作揖赔罪,林黛玉把脸骗过去,用扇子挡住自己的脸,再不看他。
薛宝钗也情知贾雨村就算府里有内应,也不可能关心这等琐碎之事。但他何以知道惜春的佛经内容?
贾雨村见惜春点头,叹息道:“四姑娘,不做狠心人,难得自了汉。这是小乘佛门的圭臬。
可人生于世,不过万千轮回劫数中的一次,便能自了一次,还能次次自了?
太上忘情,天地不仁,都是看过了千万轮回劫数后,才能领悟所得,并非一朝悟道。
由空入色,由色入空,顺其自然,顺应本心,可以淡然以对,不可刻意断情,反而着相,落了下乘。”
惜春自懂事以来,喜读佛经,总觉得自己是误入富贵红尘的佛子,虽然富贵安乐,内心却总是郁郁。
那感觉就像是大爷大妈非要把海鱼放生到水库里一样,难受地乱蹦,大爷大妈还以为是乐的呢。
“看看那条鱼,真快乐啊,这才是相忘于江湖,曳尾泥涂啊,果然万物有灵,善哉善哉。”
旁边钓鱼的告诉大爷大妈:“那是海鱼,在这水库里活不下去的,那也不是快乐,是难受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爷大妈眼睛一瞪:“胡说!没文化,没慈悲心!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话音未落,海鱼已经咬在了钓鱼人的吊钩儿上了。既然你不信我不乐,老子就死给你看吧。
惜春一直就有点海鱼的难受劲,但今天听了贾雨村的话,心中的阴霾散开了一块。
虽然还没有完全散去,但一缕金色的阳光已经透过阴霾,让她阴郁的心中有了一些温暖。
就像有人在水库里撒了盐,虽然还不能自由自在地畅快遨游,却也已经能顺畅地呼吸了。
“二老爷,你是说,一切凡尘俗世,父母兄妹,都不会阻碍一个人的佛缘吗?”
贾雨村点点头:“既然佛讲缘分,那一切亲情友情爱情就都是缘,有孽缘,有善缘。
断孽缘,护善缘,是上乘法门。之所以有人讲断一切缘,当自了汉,是因为能力不足,藏拙罢了。
这就像田地里杂草和禾苗混杂而生,有能力之人,自能铲除杂草,呵护禾苗,成就善根。
无能力之人,只能乱铲一气,不分良莠,一律斩草除根,虽然惨淡,也能落个干净。
这本是能力不足,无奈的下乘之法,世人无知,却将其视为无双妙法,岂不可笑?”
惜春心悦诚服,竟双手合十,向贾雨村深施一礼。
“二老爷此言,惜春铭记在心,今日若非二老爷开解,真不知惜春会变成什么样子。”
贾雨村笑了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一愣,随即心中明了,贾雨村所说,应该就是她原本的命运,心中不禁一片凄然,又有一份庆幸。
能认识贾先生,真好。难怪黛玉姐姐如此聪慧灵透,真羡慕她跟着先生已经好几年了……
贾母看着眼前的一幕,也是暗暗点头,心中暗喜。她早就发现惜春心里有结,也曾有意无意开解。
怎奈惜春虽年幼,却最是执拗。不但贾母所说无用,就连兄弟姐妹们也走不进她的心里去。
还就是林黛玉来了之后,说的一些话她能听进去。今日贾雨村一席话,看来已经大获其功了。
贾母等惜春退下后,笑眯眯地看着贾雨村:“玉字辈的姑娘媳妇,你都已经都见过了。
接下来就是草字辈的姑娘媳妇了,贾蓉媳妇,出来见见你二叔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