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不知现实的虞啸卿(1/1)

听闻消息的虞老爷子顿时火冒三丈,只觉得一股气血直冲脑门。自己费尽心思,不辞辛劳地为儿子铺路,全力扶持他上位。好不容易争取来的这些资源,那可都是凭借自己一身资历,竭尽全力才能够得着的最好待遇了。

三十岁出头就当上了上校团长,何况尚未立下赫赫战功,麾下还有四个既优秀又忠心耿耿的部下。部队足足配备了二千多人,装备整整齐齐,还是远征军预备役。只要运作得当,日后妥妥会成为嫡系部队,更是能领取外国援助物资,前途那是一片光明,无可限量啊!

“这个小兔崽子,真是狂得没边了!他张口就要二千老战士,我上哪儿给他弄去!咱们虞家的老底子拢共也就四千多老兵,分摊到三个师里,每个师能有多少?他倒好,一个人就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真有那本事,就自己带出一支精锐部队来啊!”虞老爷子怒不可遏,情绪激动之下,一把将手中的茶壶狠狠摔在了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声。

“老爷子,您先消消气儿。少爷还年轻,压根儿闹不机密官场里那些曲曲弯弯的事儿。不过我觉着,倒不如就趁着这机会,让他实实在在见识见识啥是真正的官场规矩,也当是给他个历练。您瞅瞅这么着……再这么着……”唐基凑上前去,低声向虞老爷子出谋划策。

“好,就按你说的办!唐基啊,这小子就交给你了。你要时刻记住,咱们两家向来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你可一定要多花些心思,好好替我看住他,别让他闯出什么大祸来。”虞老爷子听后,沉思了片刻,随后伸手搭在唐基的肩膀上,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

“老爷子您把心放肚子里,我指定把这事儿拾掇得利利索索的。这就去,保准办好!”唐基恭敬地点了点头,转身便朝着虞啸卿所在的方向走去,准备去劝解一番。

没过多久,虞啸卿便被唐基成功说服。他暗自思量,唐叔所言极是,老兵并非没有,滇省的各大收容站里可有上万溃兵呢。从中挑出有骨气的,将他们集结起来加以训练,那效果肯定比那些抓来的壮丁强得多。没错,就这么干!

这么一想,虞啸卿顿时有了方向,浑身充满了动力。他抖擞精神,前往师部,坐上吉普车,吩咐张立宪等人开着卡车,带着警卫排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抵达收容站后,虞啸卿站在众人面前,身姿挺拔,目光坚定。“我姓虞,名啸卿。我的上峰告诉我,若是去缅甸打仗,就给我一个装备齐全的加强团。我回他说,心领了。为啥呢?因为我要的不是什么加强团,我要的是我的团!我要我的袍泽弟兄们,一提到虞啸卿三个字,想到的就是他们的团长!而我,提到我的袍泽弟兄们,想到的同样是我的团。结果,我的上峰生气了,他说那就给你川军团!”

这番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话语,虞啸卿在收容站里反复讲了十几遍。每一次,都似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直击溃兵们的内心,成功召集了不少人。

“军人自当以马革裹尸还、战死沙场为无上荣耀!我最敬重岳飞,当年岳帅以实际行动昭告世人,宋军绝非孬种,面对强敌也能奋勇一战!我同样敬重川军,他们在战场上敢打敢拼,勇猛无畏,骨气十足,打出了咱们华夏的军魂!”

虞啸卿目光炯炯,声音激昂,在溃兵们面前来回踱步,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在众人的心坎上。“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嫌弃手里的武器不好,觉得上了战场就是送死。可现在,你们有更好的!都给我看仔细咯!何书光!”

随着一声令下,虞啸卿一个箭步上前,双手稳稳端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刹那间,枪口喷吐着火舌,“哒哒哒”的扫射声震耳欲聋。只见一片片瓦片在密集的弹雨中被打得粉碎,碎屑飞溅;房梁也被打得千疮百孔,木屑横飞。紧接着,他又迅速放下机枪,抄起一旁的汤姆逊冲锋枪,又是一阵迅猛扫射,那凌厉的气势,让人不敢直视。

“瞧见了吧!这捷克式轻机枪,火力强劲,射速极快,鬼子那破歪把子跟它比起来,简直就是孱孙!再看这汤姆逊冲锋枪,近战的时候,咱们再也不用怕跟小鬼子拼刺刀了,一梭子子弹下去,让他们有来无回!还有这60毫米迫击炮,以前压得咱们抬不起头的小鬼子掷弹筒,跟它根本没法比,射程、威力,统统被甩几条街!”虞啸卿一边比划,一边大声介绍。

“只要你们跟着我,这些好枪好炮,以后都是你们的!而且,一日三餐,顿顿管饱,军饷一分不少,要是不幸战死沙场,家人还有丰厚的补助!”

虞啸卿越说越激动,竭力描绘着一幅充满希望的美好场景。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把你们的命交给我,我给你们吃饱肚子、精良装备,带你们痛痛快快地打日寇! 对于这些在乱世中挣扎求存的大头兵来说,这样的条件,实在是充满了诱惑,让他们心中那熄灭已久的热血,悄然开始重新燃烧。

然而,虞啸卿这些时间未曾亲临战场,对战局的最新变化知之甚少。他并不清楚,日寇如今已大规模列装九六式轻机枪,部分精锐部队甚至开始配备更为先进的九九式轻机枪。这两款机枪在性能上,与国产的捷克式轻机枪相比,已难分伯仲,曾经捷克式轻机枪在火力上的优势,正逐渐消失。

日寇凭借着多年在华夏作战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在战争中老兵伤亡日益增多的现实状况,开始对部队装备进行了针对性调整。他们在部队中大量补充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这款火炮实际上是参照布朗德81毫米迫击炮改造而来。调整后,每个大队配备的九七式81毫米曲射步兵炮数量增加至2到4门,大大增强了基层部队的火力支援能力。

除了轻机枪和掷弹筒的更新换代,日军在冲锋枪之外的其他轻武器方面,也做出了适应性调整。新的步枪也开始列装。如此一来,虞啸卿脑海中那些基于过去经验的认知,已不适用于当下的战场局势。更为严峻的是,他向士兵们许下的诸多承诺,大多都难以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