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庆祝与反思(1/1)
龙云获得“有限独立处方权”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波澜久久未能平息。
它不仅是对龙云个人付出的最高肯定,更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所有仍在苦苦攀登的学员心中。
希望变得前所未有的具体和清晰——那条看似遥不可及的道路,真的有人脚踏实地走了上去!
傍晚,所有课程结束,学员们却都没有立刻离开。一种混合着兴奋、羡慕和强烈斗志的情绪在二楼教室里弥漫。桂翠和王森对视一眼,默契地笑了笑,悄悄下了楼。
过了一会儿,两人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几大盒还冒着热气的饺子,几碟清爽的小菜,甚至还有几瓶冰镇的汽水和果汁,一下子堆满了教室前那张临时充当讲台的旧课桌。
“各位未来的大国手们!”王森笑嘻嘻地拍了拍手,打破了沉寂,“今天龙云师兄…哦不,现在是龙云医生了!
龙医生率先出师,这是咱们孵化计划的大喜事!马老板特意批了经费,我和桂翠代表明德堂,小小庆祝一下!大家辛苦了!”
短暂的安静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连日来的紧张、疲惫、挫败感,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学员们纷纷围拢过来,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龙医生!牛逼!”
“云哥,太强了!以后得多指点我们!”
“恭喜啊龙云!”
龙云被众人围在中间,脸上带着腼腆又激动的红晕,不住地摆手:“都是老师教得好,大家帮衬…我还差得远,差得远…”
张景、杨主任、黄彪看着这热闹的场面,也没有出言阻止,脸上都带着欣慰的笑容。杨主任感慨道:“好久没感受到这么有生气儿的场面了,真好。”
黄彪难得的没泼冷水,反而拿起一瓶汽水,递给龙云:“小子,接着!这是你应得的!”
张景则拿起一杯果汁,走到人群中央,提高了声音:“好了,安静一下。”
众人渐渐安静下来,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龙云庆贺。”张景的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庞,“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功,更是我们这个‘疯狂’计划,迈出的最坚实的第一步!
它证明了一点——只要我们方法得当,肯下苦功,中医临床人才,是可以在相对短时间内实现快速、高质量成长的!”
掌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带着一种信念被验证的激动。
“但是,”张景的语气微微下沉,庆祝的气氛也随之沉淀了几分,“庆祝之后,我们更要冷静地反思。”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笔,画了一条线,一边写上“成绩”,一边写上“不足”。
“成绩显而易见:我们初步验证了‘理论精粹+沙盘推演+阶梯实战+双签保障’这套模式的有效性。龙云的成功,就是最好的例证。”
“但不足,同样明显。”他的笔点在另一边,“第一,学员个体差异巨大。龙云有基础,有经验,有破釜沉舟的决心,所以他冲在了前面。
但还有更多同学,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或者临床悟性稍欠,或者心态容易波动,进度远远落后。我们如何针对不同基础的学员,进行更精细化的分层教学?”
“第二,教学资源极度紧张。目前主要靠我、黄医生、杨主任三人带教,精力几乎被榨干。随着后续可能有更多学员达到考核标准,师资如何跟上?难道一直靠我们三个人连轴转吗?”
“第三,病种覆盖仍然有限。目前大家熟悉的,还集中在感冒、咳嗽、胃痛、失眠等少数常见病。对于更复杂的杂病、妇科病、儿科病,涉猎甚少。知识体系的广度如何拓展?”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张景的目光变得无比凝重,“龙云的‘独立’,依然是‘有限’的,是在我们严密监控和保险机制下的独立。
如何帮助他们最终实现真正的、完全的独立,能够独自面对临床的万千变化,这才是我们最终极的目标。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
他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像一把锤子,敲在学员们的心上,让他们从短暂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再次认识到前路的漫长与艰巨。
龙云率先开口,语气诚恳:“老师说得对。我今天虽然通过了考核,但我知道,我只是在老师划定的安全区内走了几步。
很多复杂的病我根本没见过,真遇到疑难杂症,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我需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
其他学员也纷纷点头,脸上的轻松被重新燃起的求知欲所取代。
张景看着他们的反应,满意地点了点头:“能认识到不足,是继续前进的动力。所以,庆祝之后,我们要立刻开始优化。”
他转向杨主任和黄彪:“杨主任,黄医生,接下来,我们可能需要进一步细化教学方案。对进度快的学员,比如龙云,可以开始接触更复杂的病种,甚至尝试参与一些疑难病例的讨论。
对进度慢的,要加强基础理论的补课和单项技能的强化训练。”
“没问题!”杨主任爽快答应,“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再榨点油出来!”
黄彪也哼了一声:“早就该因材施教了!一股脑地灌,蠢材跟不上,天才饿得慌!”
张景又看向桂翠:“桂翠,后勤保障和学员管理这块,你做得非常好。接下来,可能需要你协助建立更详细的学员成长档案,跟踪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
“好的,张医生。”桂翠干脆地应下。
最后,张景看向所有学员,目光灼灼:“第一期培训,已经过去了大半时间。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
希望大家以龙云为榜样,但不要焦虑于速度。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锤炼思维。
接下来,我们会开始筹备第二期培训的优化方案,而你们第一期的最终成果,将是第二期最好的蓝本和信心来源!”
“是!”学员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声音响亮而坚定。
庆祝的欢声笑语渐渐散去,但凝聚的人心和昂扬的斗志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小小的明德堂里,仿佛有一个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每一个人为之奋斗。
就在这气氛高涨的时刻,张景的脑海中,久违的系统的提示音,如同天外梵音,悄然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探索并实践‘中医临床传承新模式’,初步培养出合格中医临床人才(1/?)。】
【系统判定:有效传播医术,弘扬中医文化,贡献度卓越!】
【奖励:经验值+点!】
【当前经验值已达到升级标准,系统即将进入升级准备阶段…】
巨大的经验值奖励让张景心中一震!但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精光。
系统的认可,学员的成长,模式的初步验证…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然而,张景也深知,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的路,依然遍布荆棘,但他心中的信念,却从未如此刻般坚定。
庆祝结束,学员们收拾好东西,三三两两地离开,讨论声依旧热烈。
张景独自一人站在窗边,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和远处县中医院模糊的轮廓。
升级后的系统,会带来什么?第二期计划,又该如何优化?县中医院的阻力,是否会升级?还有那个目的不明的李梓萌…
千头万绪在他脑中盘旋,但最终都化为了更深的决心。
他转过身,看着空荡荡却仿佛仍残留着奋斗温度的教室,轻声自语,却又像是在对某个无形的存在宣告:
“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