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刘锜回京(2/1)

万里无风的冬夜,黑雾霭霭。

刘锜骑在马上,望着远处若隐若现的京都城墙,眉头微皱。从北境返京的这一路上,他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窥视。起初他以为是错觉,可越靠近京都,这种感觉就越强烈。

他翻身下马,假装整理马鞍,实则暗中观察四周。果然,不远处的树丛中传来细微的响动。

"跟了一路,也该现身了吧?"刘锜突然转身,手中长剑直指树丛。

树丛中一阵骚动,一个黑衣人仓皇逃窜。刘锜冷笑一声,身形一闪,已拦在那人面前。

"说,谁派你来的?"刘锜剑尖抵住那人咽喉。

黑衣人咬牙不语。刘锜手腕一抖,剑尖划过那人手臂,却刁钻的挑断了手筋,鲜血顿时涌出。

"啊!"黑衣人惨叫一声。

“你再嘴硬,我可不客气了!”

"我说!我说!是梁王派我来的!"

刘锜眉头一挑,"梁王?"

黑衣人点了点头。

刘锜冷笑着摇头道,“应该是陈王吧?”

“不,不是…”

“呵,说吧!为什么跟着我。”

黑衣人颤抖着说,"主子并无恶意,只是想知道您何时上京而已。"

刘锜心中一凛,看来和先前收到的消息有关,英国公世子没了,皇六子境遇堪忧,谢宁还是急了,这才兵行险招,提前将他的身份透了出去。只是,看梁王和陈王这行事,大概还有他不知道的内情呢!

"滚吧。"刘锜收起长剑,"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刘锜只是一介布衣,堪不上殿下如此相待。"

黑衣人连滚带爬地逃走了。刘锜站在原地,望着京都的方向,若有所思。

京都城门外,陈奚一袭鸦青色披风,手捧着汤婆子,在冬日里更显卓然而立,只是披风上有一层水雾,显然已经等候多时。

刘锜自然早早看见了他,快步走近陈三,“儋州一别,陈家公子风采更甚。”

陈三还以为他会避讳他,倒不料这位刘先生如此洒脱,“若说风采,如今的京都,无人能及先生啊!”

“哈哈,陈三公子说笑,刘某这粗手粗脚,日日风餐露宿浪迹天涯,哪里来的风采。”

“先生实在过谦,古有周公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今有刘先生,人在江湖却能搅弄京都风云。”

刘锜一噎,谢宁说这位陈三公子说话夹枪带棒,他算是见识了。

“陈三公子这话,我怎的听不懂了呢……”

刘锜挠挠脑袋,一副什么也不知情的样子。

“我受陈王殿下所托,想邀先生百味居一叙,不知先生可方便?”

刘锜正欲回话,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只见一队人马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梁王萧遇。

“陈三公子,这么冷的天,一大早便出城所为何事?”萧遇看向刘锜,话却是问的陈奚。

陈奚回:“殿下不也这么早便出城了吗?”

“我是听说刘锜先生入京了,特地赶来见识一番刘先生的风采。想来,这位应当便是刘锜刘先生了吧?”

刘锜一听,忍不住捂嘴咳了几声,实在是忍不住想笑。

这陈奚和梁王倒真有意思,两人说的话都是来见识他的风采,他都要疑惑了,自己到底有何风采?

可萧遇一听见他咳嗽,立时皱了眉头,急道:“近日天寒,先生赶路可是遭了风寒?”

没等刘锜解释,便吩咐手底下的人,“快拿本王的牌子去太医院请张太医前来。”

“呃……”刘锜正欲将人喊回来,便听一旁的陈奚皮笑肉不笑的道:“这位张太医向来只为皇族人诊治,看来我们梁王殿下还真是看重刘先生你呢!”

“…………”

刘锜立刻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朝着萧遇揖道:“殿下多虑了,我这身子骨,轻易病不了,等我进城喝碗热茶便好了。”

“先生不必如此客气……”

陈奚白了萧遇一眼,直接相请道:“刘先生请吧,百味居的湖山银针已经泡上了。”

刘锜看了一眼陈奚,只好朝被打断了话却依旧笑着的萧遇道谢,“殿下之关心,刘某愧不敢当,首日入京,先同我这位旧友一叙,改日若有机会也请殿下一盏茶。”

萧遇拱拱手,笑道:“是我思虑不周,先生入京是该先见旧友,只是这大清早的,寒深露重,先生穿的未免单薄,我这有一件旧氅,万望先生莫要嫌弃。”

萧遇说着,让身后之人抬上来一个颇有些年份的盒子,盒子打开,一件玄色鹅毛氅现于人前。

陈奚看了一眼,垂头拢了拢袖口,还以为萧遇能拿出什么好东西来,不过一件平常至极的鹅毛氅而已,还当什么宝贝,这样的货色,他连赏人都闲磕碜。

“刘先生若是体寒,我那里有许多大氅,任先生挑选。”

刘锜收回视线,笑道:“既是殿下所赐,草民不敢推辞。”

说着,倒真接过那盒子,捧在了怀里。

陈奚刘锜几人与萧遇一行道别后,进了城。

萧遇看着越走越远的一行人,一直挂在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他叹了口气,爬上了身后的马车。

“殿下不用担心。”马车上,听了许久的李夫人安慰道。

萧遇又叹了口气,“夫人有所不知,我那二哥笼络人有些手段,陈奚这次更是提前在城门来,等了大半夜,若是看诚意摆得倒比我们足。”

李夫人看着一脸着急的萧遇,温和道:“我同你说过,他会帮你。你瞧,方才你送他那大氅,他不是也接受了吗?”

“说来奇怪,夫人你为何叫我送他那么一件旧氅,是否寒酸了些。”

李夫人笑了,“礼轻情意重,他自然会懂的。”

见萧遇还是不放心,李夫人继续道:“过两日,你再递拜帖上门,他定会迎你入门。”

萧遇虽不知缘故,但李夫人既然这么说了,他确实放心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