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回祖宅,轩辕璟摊牌(1/1)
一连五日,南下赈灾队昼行夜宿,除了必要的休整,路上没有片刻耽搁。
毕竟陆未吟还要‘寻母’,得迫切些。
连日快马疾行,队伍里三个姑娘都还好,严狄和张永先顶不住了。
两个文官,平时上朝都是乘轿,一年到头都难得骑一回马,几天过去,严狄面如菜色,腿抖得连马都上不去,张永肉眼可见的消瘦,双下巴都没了。
终于,途径一处小镇,轩辕璟见他俩实在艰难,大发慈悲,允许停下来休息半日,明天一早出发。
两人被搀扶进客栈房间,往床上一躺,连饭都不想吃,只想像烂泥一样瘫着。
浑身酸痛,就跟散了架似的,躺了许久,腿肚子都还在不受控制的抽抽。
其他人虽然还能坚持,但也累得够呛,除了护卫当值的人,剩下的几乎进了房间就没出来。
镇上客栈不方便沐浴,陆未吟找店家要了热水,在房间里擦洗过一遍,再换上干净衣裳,顿时舒爽不少。
采柔银珠想来伺候,她没让,难得有半天时间,让她们各自弄自己的去。
收拾完毕,吃过饭,陆未吟正打算去找轩辕璟问问筹蓄冬备的进展,房门忽然被人敲响。
打开门,星岚咧个嘴站在外头,“陆小姐,王爷问您想不想去苏家祖宅看看。”
陆未吟微愕,“祖宅?”
苏家祖宅在槊城,并不在南下途径的线路上。
星岚垂眸,摸了摸鼻子,“是这样,严张二位大人不堪鞍马劳顿,王爷为了体恤照拂他们,选了更为平顺的一条路,往西绕了一段。”
他回身指了个方位,“从那边翻过去,骑马约一个时辰,就是槊城。”
陆未吟点点头,懂了。
轩辕璟这是特意绕过来的。
还体恤照拂,分明是有意将人折腾得疲累不堪,如此方能顺理成章的停留。
她隐约觉得,俩人经那晚昭王府夜谈后,轩辕璟似乎下了某种决心,想要向她透露些什么东西。
莫非答案藏在祖宅?
陆未吟马上回屋拿上斗篷。
骑马一个时辰,就跟到家门口差不多了,不管怎么说,都该回去看看。
跟着星岚来到客栈后巷,原以为会安排人领她去,没想到会是轩辕璟等在这里。
一抹冬阳从他肩头斜切过去,将缎面披风上雪白的绒领照成温暖的洒金,簇拥着脖颈,消减了面容的疏冷,多了些温润柔和。
披风下是一身绣着兰草缠枝的玄袍,再衬上束发玉冠,清雅掩盖贵气,打眼一瞧,俨然一位出身富庶的翩翩公子,不会让人联想到天潢贵胄上去。
陆未吟系上斗篷,疑惑道:“王爷也要去?”
轩辕璟翻身上马,居高临下,“我不能去?”
陆未吟没再说话,跟着上马。
星岚跟在后头,转过巷子,又有两名星罗卫催马而动,在前领路。
出了镇子奔驰数里,进入山道,两边密林枯枝横斜,静默地伫立在寒风里。
光秃的枝桠交错,织成一张灰黑的网,将惨淡的天光筛得细碎,斑驳地洒在地上。
一路无话,纷沓交叠的马蹄声里,陆未吟翻出与苏家祖宅有关的记忆。
几乎每年冬天,母亲都会回一趟祖宅,去探望那些从虎威军退下来的鳏独老兵。
听母亲说,初时是外祖父身边一位参将,一生未娶,亲族已绝,伤退后被送至福田院,又因脾气太臭,总与人发生争执,外祖父知晓后便将他安顿到祖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后来人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超过半百。
那些人都是青壮时投身虎威军,少则十余年,多则小半生。
伤退放还回乡后,有的亲人已故,有的迁居无音,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去福田院,或去了待不住,再经诸多因缘际会,最后聚到苏家祖宅。
小时候,家里四个孩子都盼着去祖宅。
铺了软垫的马车悠悠摇晃,吃着零嘴儿,听母亲讲那些爷爷伯伯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悠然惬意,如同出游。
后来陆晋乾陆晋坤兄弟俩学业渐重,抽不出那么多时间,陆欢歌嫌路上颠簸,渐渐的也不肯去了,便只有她陪着母亲。
每次去,她们都会住上三五日,只有一回住得久些。
那时候母亲的手帕交刚刚离世,她接了新丧母的故人之子一起去祖宅散心,住了整整一个月。
爷爷伯伯们一有机会就逮着她,考较功夫兵法,小时候只觉得有趣,直至前世上阵掌兵,方知受益良多。
自母亲和离之后,陆未吟被束在将军府,就没再回过祖宅,前世出征经过槊城,顺道想去探望一下,也因陆奎阻拦没去成。
重生至今,若不是南下这一遭,她甚至都没想起过祖宅,此时看来,她真是挺没良心的。
揣着满腹感慨,陆未吟穿过城门,踏上有些许变样,但还算熟悉的街道。
大槐树旁的那家包子铺还在。
她最喜欢这家的茴香馅儿包子,小时候有一次迫不及待咬了一大口,被烫了舌头,疼得直哭也没把包子吐出来。
西街那片被烧毁的废墟也还在。
焦黑的梁柱斜插在土里,只是当年的火痕早已被青苔覆满,残垣断壁间杂草丛生,穿梭着玩耍嬉闹的孩童。
一路过去,入眼景象有新有旧,陆未吟沿途买了一大堆吃的用的,自己和三名星罗卫手里提得满满当当。
穿街过巷,终于来到祖宅大门前,陆未吟望着斑驳大门上散布着点点青绿铜锈的门环,百感交集。
她对这扇大门有初印象的时候,还连门环都够不到。
深深汲气,陆未吟迈步上前,忽然发现星岚等人将买来的东西放到门口,又退回阶下。
疑惑回头看向轩辕璟,“王爷不进去?”
“不了,一个时辰后,我在西巷口的废弃磨台等你。”
说罢,轩辕璟便带着人走了。
陆未吟猜想他可能是有别的事要处理,顺道同行,也就没说什么。
叩响门环,等待时隐约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偏头朝轩辕璟离开的方向望了一眼,眉心微蹙,一时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等得稍微有些久,才有人过来开门。
一个独臂的灰发老人探出头来,浑浊双眼飞快打量来人,觉得眼熟,又想不起来,狐疑的眯起眼盯着,嘴唇动了动,“你是……”
“樊爷爷。”陆未吟扬起笑脸,“我是阿吟。”
阿吟……
老樊微怔,打了个结的空袖管被寒风吹得晃荡,松树皮般的脸忽然皱成一团,像是要笑,又像是要哭。
“哎呀,三姑娘。”
他惊喜的拉开门,回身冲里头喊,“老家伙们,快出来,看看谁来了。”
拐角处,轩辕璟含笑看着十来个或拄拐或独目,总之带着明显伤残的老人涌出来,簇拥着陆未吟,七嘴八舌嚷声如雷的把人迎进去。
只留下两个腿脚好些的,一趟趟把门口的东西往里搬。
大门重新关上,门前重归平静,轩辕璟收回视线,转身走去街上。
缎面披风没有狐裘大氅那么防风保暖,他拢了拢边缘,看向熙熙攘攘的街道,“想吃糖葫芦了。”
星岚看他一眼,没说话。
湿冷的风卷着枯叶扫过街面,把茶楼门前的布招子扯得笔直,忽又抖动起来,发出呼喇喇的声响,像匹喘着粗气的瘦马。
轩辕璟坐在楼上,敲掉冰糖葫芦的糖衣,再一口咬下山楂,酸得整张脸皱成一团。
星岚光看着都觉得倒牙,嘴里一阵阵冒口水,却见自家主子硬挺着嚼碎咽下去,不知想到什么,还垂首低声笑了起来,要多古怪有多古怪。
掐着时间,几人前往约定的西巷口磨台。
陆未吟已经在这儿等着了。
废弃磨台的磨眼积尘长草,如今只剩一簇萧瑟的枯黄。
旁边的姑娘劲装束发,身如玉立,鸦青斗篷衬得面容愈发清透白皙。
唇角微扬,眉眼间笑意温润,难得一见的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欢喜。
轩辕璟将人留下,独自走过去。
陆未吟听见动静,笑意微收,迈步迎上来,“王爷的事情可都办完了?”
轩辕璟不说话,只深深望了她一眼,接着转向磨台旁那株在冬日里仍旧枝繁叶茂的大榕树,神色间带着几分追忆。
街对面忽然传来惊叫,二人循声望去,只见被烧毁的废墟上,两个小孩儿慌慌张张的从草堆里钻出来,身后撵着一个手拿树枝的年轻妇人,一跑一过,惹起一路哄笑。
陆未吟忍俊不禁,忽然,冷风送来熟悉的声音。
“陆未吟!”
陆未吟扭头看去,对上一双温和又意味深长的眼睛。
隐约察觉到什么,笑意尽去,心脏在胸腔里的跳动变得强烈且急促起来。
她向来是敏锐的。
只是这一次,脑海中的猜想着实有些荒唐,甚至荒诞。
下一刻,像是专程印证她的猜想,轩辕璟的手从披风下伸出来,递上一串艳到扎眼的糖葫芦。
“这回,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