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新政策(1/1)
于是,她垂头丧气地离开了。
院里邻居见没热闹可看了,也三三两两地散去。
唯独阎富贵走时竖起大拇指夸柱子:“柱子,你不继续上学真是可惜了。
今天这事能解决,多亏你平时爱读书看报,不然都不知道新政策,白寡妇闹起来,至少你也得吃点苦头。”
对此,何裕柱也没多解释,让别人觉得他爱学习对他也有好处。
当晚,四合院的中院,何家。
房间里,许久未归来的何裕柱和雨水发现一些物品还未补齐。
屋内仅有一盏油灯照明,何大清父子三人围坐在漆黑的八仙桌旁用餐。
饭菜由柱子从鸿宾楼带回,共有三道菜。
此外,何裕柱还额外准备了两斤细粮、一斤五花肉以及萝卜白菜。
平日里他们兄妹二人吃饭就已需额外添置,更何况现在又多了个何大清。
这顿饭出自何裕柱之手,何大清在一旁全程观摩,发现儿子的成长令人刮目相看。
如今柱子凭借真才实学,在鸿宾楼站稳了脚跟。
席间,看着身材魁梧的何裕柱,又想起自己离家一年来,柱子独自支撑家庭,让生活过得有声有色,这份能力连许多成年人都难以企及。"柱子,爸爸先给你们兄妹俩道个歉。”
何大清放下筷子,目光转向这对子女。
在那个时代,作为一家之主,能够放下身段向儿女认错道歉,实属不易。
毕竟大男子主义盛行,父亲在家就是权威象征,即便明知错误也必须遵从。
何大清敢于面对儿女承认错误,内心充满愧意。
目睹此景,原本专心吃饭的雨水不禁愣住了,一双疑惑的大眼睛在何大清身上停留片刻,最终又带着不解看向何裕柱。
何裕柱见此情景,目光微微一动,却并未提及宽恕之事。
按照原剧情发展,何大清去了保定后再未归来,虽然何裕柱和雨水顺利长大成人,但其间经历的苦难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者才清楚。
然而,他并没有对何大清多加责怪。
毕竟当年离开时,何大清留下了百万资金及一份工作推荐信,多少也算尽了一份责任。
加之他离开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因涉嫌流氓罪而被处决,不仅自身性命堪忧,还会连累妻儿未来的生活。
因此,何裕柱轻轻点头道:"爸,事情既然过去了,我们就别再提了。
都是一家人,没什么不能说的话,今后好好生活就好。"
今日何大清是带着诚意归来的,何裕柱自然不会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在这个时代,家中若有长辈,确实方便许多。
即便你在外界再有能力,若年纪尚轻,言行不慎,众人心里总会有几分轻视。
更别说雨水现在已上学,未来的路还很长,有个父亲在身边,至少能让雨水与其他有家长接送的孩子一样安心。
……
饭后,何大清主动收拾碗筷,到院子里清洗,没有让柱子他们帮忙。
看他娴熟的动作,似乎在保定时,即便是寄居在白寡妇家,他也常做这些杂务。
想到这里,何裕柱不禁嘴角微扬。"爸,咱们家的地契之类的文件还在吗?"
待何大清忙完后,何裕柱也开口询问。
今日何大清与白寡妇离婚,打算回来定居,房子的事对他来说无所谓,之前担心产权问题可能引发争执,如今顾虑已然解除。"地契?都在呢,好好的,怎么了柱子?"听到得契,何大清点点头。
当初仓促离开时,他什么都没带,回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藏在地窖里的地契,果然完好无损。"在就好,爸。
我听说军管会那边的消息,大概明年,城里的军管会就要解散了,到时候记得去办理一下咱们家房子的相关手续。"
听到这个消息,何大清略显惊讶。
军管会要解散了吗?柱子竟然能得到这样的信息?自己的儿子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了?
“如果你打算去工作,可以来鸿宾楼,毕竟我师父在那里,你们也可以聊聊过去的事。”
何裕柱想到父亲回来了,工作的事情就不用再操心了,直接去鸿宾楼就好。
何大清听完后摇了摇头,“柱子,我不喜欢被束缚。
在大酒店工作不适合我,我感觉不舒服。
过几天我打算在城里找个小餐馆随便做点事。”
何大清的性格就是这样,虽然他的才能不如李保国,但因为有这一层关系,他要是真想有所发展,凭借他师弟的人脉,早就应该在大酒店工作了。
只是他自己不愿意罢了。
何裕柱见状没有多说什么,他只是顺便提到了这件事。
以他目前的收入情况,就算何大清赚不到什么钱,也不会影响他们家的生活质量。"不过你放心,柱子,虽然我现在手艺不如你,但也算不错了,一个月挣几十万不成问题。
对了,上次你说的那个城里的姑娘……”
何大清突然想起这事,脸上难得露出期待的表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裕柱看到这一幕,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
他觉得便宜爹以前跟着白寡妇走时,要是说自己没有自己的主意,他是第一个不信的。
不过这是他自己说的,加上他又是穿越过来的,对此倒也没太多反感,无非就是家里多个人罢了。"爸,这事我可没骗你,但我得先说清楚,如果你找的这个姑娘对雨水不好,别怪我不认她。”
尽管自己无所谓,但雨水年纪还小,要是有个处处都照顾周全的后妈,对她来说也不是坏事。"柱子,这也是我的想法,你放心,再找的话,肯定也要找对你俩好的,不然我是不会看的。”
如今儿子有出息,女儿又乖巧,何大清自然知道轻重。"那行,这事我让救助站的几位阿姨帮忙留意一下。”
……
1950年末,十二月中旬已过,天气愈发寒冷。
何裕柱穿越之前曾听长辈提到,过去冬天温度极低,冻伤手脚耳朵、脸上生疮都是常事。
这不仅是因为生活条件差,恶劣气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那时,何裕柱的十二形桩已在本月突破,随之太极元功拳也提升至三级,标志着他正式步入化劲武者的行列。
他的体魄得到显着增强,即便在这个比后世更冷的年代,他依旧不受影响。
即使只穿一件单薄衬衣也能自如行走街头,不过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仍选择穿上黑色大衣。
真正的改变在于念力或精神力的提升,这是化劲武者区别于普通武者的重要特征。
尽管听起来有些玄妙,但何裕柱确实能够察觉周围环境中存在的念力,其实也就是精神力。
通常情况下,普通人精神力非常微弱,甚至无法察觉,只有进入化劲阶段才能感知并运用。
然而,何裕柱刚入化劲,对念力的掌控还不熟练。
相比之下,他的师父杨佩元作为宗师级别的存在,只需一念即可探测四周事物,甚至能分辨出谁怀有敌意。
但这种状态需要大量精神力支撑,且在被动状态下效果有限,这也是当年那位袭击宗师得以得手的原因。
对于何裕柱而言,目前的武术水平已足够应对日常生活,当初习武只是为了自我保护和强身健体,如今的实力让他不再惧怕任何人用武力威胁,因此他真正配得上“傻柱”
这个四合院战神的称号。"哥,我们今天是不是要去找李叔和肖姨?”
何雨水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此刻正坐在八仙桌旁喝热粥。"嗯。”
何裕柱点头回应,每到周末他都会带妹妹去师父家小聚。
八宝坑胡同,78号院。
何裕柱骑车带着雨水到师傅家时,发现大门紧闭,敲门无人回应。
这时,邻居老太太走出来告诉他,师傅带师娘去医院了,让他直接去医院找。
何裕柱连忙谢过老太太,骑车赶往医院。
天坛医院的病房里,肖秋珍想从床上起来,却被李保国制止。
她抱怨道,护士都说没问题,自己却紧张得不行,还翻了个白眼。
原来,上次何裕柱建议他们去医院检查,发现李保国有弱精问题,而肖秋珍身体也比较虚弱,因此婚后多年未能怀孕。
得知这个情况后,何裕柱开始从学丰药馆为他们开药膳方子进行调理。
到了十二月中旬,肖秋珍曾有过一次反应,但不确定。
直到今天早上,她又感到恶心,李保国立刻带她去医院检查。
临行前,他们让隔壁王婆婆通知何裕柱。
检查结果显示,肖秋珍终于怀孕了。
李保国得知后,至今仍然忐忑不安。
李保国在外是备受尊敬的大厨,可在媳妇怀孕生子的事上,他和普通男人并无二致。
特别是这对夫妻结婚多年才终于怀上的孩子,更是让他们倍感珍惜。"嘿嘿,我就是担心咱家小子呢。”
“你怎么就知道是小子?要是女孩儿呢?你不嫌弃?”
“哪能啊……”
两人正聊着,门外传来几声轻敲。"进来。”
“师父,师娘,您二位来医院是……”
来者正是何裕柱和何雨水。
他们到医院打听师父的情况,得知人在病房,何裕柱立刻赶了过来,脸上带着担忧。
对这对师徒而言,师父师娘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
李保国和肖秋珍看到柱子,心中一阵温暖。
肖秋珍拍拍李保国:“还不赶紧告诉柱子这个好消息?这事儿,我们全家都要谢柱子!”
听罢此言,何裕柱微微愣了一下,好事?师父师娘不是身体有问题吗?
“柱子,你师娘怀孕了!”
李保国满面笑容地说道。“师娘怀孕了?”
何裕柱恍然大悟。"师父师娘,恭喜你们了。”
何裕柱真诚地道贺。
他知道这对夫妇一直为怀孕困扰,调养许久未果,他还计划研究新药方。
如今师父师娘有了孩子,他发自内心地为他们高兴。"柱子,你师娘说得对,这事得谢谢你。”
李保国认真地对柱子说道。
尽管他们是师徒关系,但这份感激是真心实意的。"没错,柱子,你爸回来也有一阵子了,借这个机会,咱们两家聚聚吧。”
肖秋珍也在一旁补充道。
听了这话,何裕柱和李保国都若有所思……
何大清从保定回来后,柱子向师父李保国讲述了此事。
李保国和肖秋珍对柱子的父亲何大清回归感到欣慰,毕竟他是柱子唯一的亲人。
李保国和肖秋珍自身没有孩子,因此特别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前几天,柱子曾提议让何大清与师傅一家见面,但何大清因过去的事有些尴尬,迟迟未答应。
听肖秋珍提到两家一起吃饭时,李保国建议柱子劝劝何大清,大家都是成年人了,没什么好避讳的。
柱子点头同意,并检查了师娘的身体状况。
肖秋珍笑着说:"柱子,我刚怀孕,离生产还早呢,等过段时间再去医院。
等会儿办好手续,我就和你师傅回去了。"
何裕柱听完点点头:“师娘,我去药铺给您抓些安神养胎的药材,一定让您生个健康的小宝宝。"
李保国和肖秋珍听到这话都笑了:”你们师徒真是有默契,连未来的宝宝都这么确定是大胖小子。"
“师娘,您就等着抱大胖孙子吧。"
这个时代不像后来那样严格,去医院也能让人告知胎儿性别,但准确度远不如现代精密仪器。
何裕柱检查后便判断出了孩子的性别。
听罢柱子的话,李保国和肖秋珍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喜悦。
柱子的医术他们清楚,他说的话自然可信。
加上他们年纪大了,若是个健康的男孩,自然是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