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没心机的傻丫头(1/1)
她顿了顿,装作回忆的样子,然后笑道:“鞋底要厚实,走路不伤脚,但鞋面必须朴素,不能绣花。”
“上次府里绣娘送了双绣云纹的,大人看了一眼就说‘奢靡’,直接赏给了门房老齐。”
她答得干脆利落,啥都肯说。
知府夫人听得频频点头,甚至让人取来纸笔,一字一句记下来。
事实上,楚翊的鞋码是九寸半,舒窈瞎蒙了个十寸。
他根本不喜欢小米粥,只喝白粥。
至于散步,那是因为夜里睡不着,只能绕着院子转圈。
“难怪我家姑娘近来绣了好些深色衣裳,原来这正是他喜欢的款式。”
看着舒窈傻乎乎的样子,居然越看越顺眼。
这样的丫头陪在楚翊身边,想必也不会生出什么事端。
知府夫人甚至起了心思,想让自家闺女也找这么个“老实”丫头当伴读。
于是,舒窈揣着她的木匣子,哼着小曲儿,一路摇摇晃晃地回了偏院。
她不知道的是,那本根本不存在的《楚翊日常指南》,已经悄然在官眷圈里传开了风声。
“夫人干嘛对她这么客气?”
身边人微微蹙眉,语气里满是不解。
“也就长得好看点,脑子笨,没啥威胁。”
知府夫人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算计。
“你看她那副模样,说话颠三倒四,走路都差点绊倒,一看就是个没心机的傻丫头。”
她顿了顿,眼珠一转:“用得好,说不定还能帮咱们办事。”
知府夫人越想越觉得可行,眼前豁然开朗。
舒窈得了好处,一整天都乐呵呵的。
她手里攥着那几串从夫人那儿顺来的珠花,心里早就盘算好了用途。
“等回京了,把这些首饰全拿去当铺换钱!”
舒窈撇了撇嘴,心里嘀咕。
她本来就不是那种喜欢打扮的姑娘。
比起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她宁愿换一锭实打实的银子,或者来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
不知啥时候,楚翊已经悄无声息地站在她身后。
他一身素色长衫,眉眼沉静,目光落在她手中的纸页上。
片刻才淡淡开口:“阿窈想买首饰了?”
舒窈一惊,毛笔差点划破宣纸。
她赶紧强作镇定,声音微微发颤:“没……没有啊,我就是随口说说,瞎唠叨罢了。”
“那你刚才说的首饰,又是怎么回事?”
楚翊微微眯眼。
他总觉得,舒窈在背着他搞事情。
表面上傻乎乎的,可那眼神偶尔闪过精光。
舒窈咧了咧嘴,语气装得轻松:“咱们啥时候动身去怡州?这溪县的事不是快完了吗?我都闷坏了。”
“溪县的事结了,明天就能走。”
楚翊在她的对面坐下。
这几天看下来,他越来越确定——舒窈根本没毛病。
一个真傻的人,说不出这么利索的话,也写不出这么整齐的字。
舒窈哦了声,声音淡淡的,低头继续写写画画。
楚翊扫了眼她的字,工整里带着劲道,虽不算多漂亮,但笔笔有力。
不像一个“痴傻”之人能练出来的字。
她是在装蒜。
可楚翊没拆穿。
第二天,楚翊去向知府辞行。
知府大人挺意外,抬头看向他:“这么快就要走?案子都查清了?”
他原以为这案子还得拖些日子,毕竟牵扯人多,线索错综复杂。
没想到才几天工夫,楚翊就把前因后果理得清清楚楚。
知府当官几十年,头一回见人破案这么快。
楚翊这么年轻,就已经做到了刑部主事的位置。
怪不得圣上这么信任他。
知府心中暗叹,语气都恭敬了几分:“楚大人高才,下官佩服。”
“楚大人难得来一次,不如多留几天。”
知府笑容满面,双手拱起作揖,“怡州虽然比不得京城那般繁华热闹,车水马龙,但咱们这儿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春有桃花漫野,秋有红叶满山。”
“而且啊,”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接着说道,“怡州自古便是兵家重地,文化底蕴深厚,境内有不少古迹遗址,像西郊的古烽火台、城南的千年石塔……文人墨客途经此地,都会停下脚步,题诗留墨,感慨一番。”
“所以啊,”他语气更加恳切“您既然已经到了怡州,何不多留几日?放松身心,又能探访古迹,哪怕只留两三天,也让下官尽一尽地主之谊,聊表敬意。”
楚翊站在堂前,面容清峻,眉宇间透着一股沉稳之气。
听了知府这番话,他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不失坚定:“多谢大人盛情相邀,这份心意我心领了。”
他拱手还礼:“不过,我此次奉旨出巡,肩上担着朝廷差事,不容耽搁。如今案情已查实,按律当速回京复命,若再拖延,恐怕耽误朝廷大事。”
“因此,”他语气更加郑重,“今晚宴罢,我便启程返京,还望大人见谅。”
知府脸上堆起热情:“哎呀,公务要紧,下官自然不敢阻拦。只是……
这般匆匆来去,未免太过遗憾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悄然叹了口气。
紧接着,他转身低声吩咐道:“快,去后堂通知夫人,说楚大人行程有变,送行宴需提前筹备,务必办得体面些。”
师爷点头应下,匆匆退下。
知府这才重新转向楚翊,脸上笑意未减。
“既然大人归心似箭,下官也不便强留。不过,临行前一场薄酒,还请务必赏脸,让我们怡州上下略表敬意。”
楚翊正欲再次推辞,却见知府已转身命人备茶设座,不容婉拒。
他略一沉吟,只得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知府顿时眉开眼笑,连声道:“好!好!这就安排,这就安排!”
消息传到后院,夫人手中银针微微一颤,丝线从指间滑落。
她抬起头问:“你说,楚大人今晚就要走?”
“正是。”
丫鬟低头回话。
“知府大人刚传的令,说是大人公务紧急,不宜久留,命咱们立刻准备送行宴。”
夫人沉吟片刻,又似带着几分深意:“倒是走得急,不过……也好。”
她站起身来吩咐道:“去通知厨房,今晚宴席要办得体面些,必须精致,尤其是那道‘雪莲炖鸡’,定要按我平日叮嘱的法子来烹。”
“再叫人把后院水亭打扫干净,换上新帘子,点上熏香。今夜有月,若是天气晴朗,正好赏月叙话,添些情致。”
丫鬟应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