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身份暴露了?(1/1)
“丫头是丫头,可也不能小瞧。将来我家闺女要是能顶替那个蠢货嫁给楚翊,他身边这些女人,可都得早早防着点。”
“是。”
婆子恭敬地垂首。
她一边走,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是说夫人想赏件衣裳?
还是借口问药?
总得找个自然些的理由,别让那丫头起疑心。
舒窈这一觉睡得可够久,足足从昨夜昏沉到日上三竿。
她揉了揉眼,眼皮还沉沉的,脑袋也有点发晕。
外头太阳已经高高挂在头顶,院子里传来锅铲翻炒的声响。
厨房里正忙着做午饭,饭菜的香气隐隐飘来。
她动了动手臂,发现昨夜受的伤已经被仔细包扎过。
一股淡淡的药味飘着,清苦中带着一丝沁凉。
她也没多想,起身就出门找吃的去了。
来怡州这段时间,府里的路她早就摸熟了。
刚推开门,就见一个小丫鬟等在门口。
“姑娘,夫人请您过去一趟。”
丫鬟脸上带着笑。
舒窈被这一声“姑娘”喊得愣住。
她低头看了看自己。
身上穿的还是昨夜那身洗得发白的书童青衫,袖口还破了一小块。
怎么看也不像个正经小姐。
难道,身份暴露了?
她心头一紧,眼神沉静地打量着对方。
“昨儿个大人请了王嬷嬷来给您上药。”
丫鬟看她一脸茫然,赶紧解释了句。
“王嬷嬷可是怡州城里最有名的稳婆,专治跌打损伤,药也是大人亲自开的方子。”
舒窈一听,心里顿时明白。
身份早已穿帮,但她反而松了口气。
“姑娘您怎么称呼呀?”
路上,丫鬟一边带路一边闲聊。
“正月。”
她回答得坦坦荡荡。
丫鬟信了,还笑着点头:“正月姑娘这名字真雅致,像诗里写的那样。”
“正月姑娘长得真水灵,怪不得楚大人走哪儿都要带着。”
丫鬟又夸了一句。
“姐姐说笑了。”
她微微一笑,用了假名,也不用藏着掖着。
“不知道夫人找我有什么事?”
她顺势问道,像是随口一问,实则心里早已警惕。
“大概是想问问大人的习惯,免得底下人侍候不好,惹了不高兴。”
丫鬟答道,神情自然,但眼神却悄悄扫了她一眼。
舒窈心里清楚得很。
真要打听楚翊的喜好,派人去问问下人就行了,何必专门叫她这个“书童”过去?
还用“姑娘”相称,摆明了是在试探她,或者——想摸清她的底细。
两人说着话,终于到了正院。
门帘掀起,里面陈设古朴,熏香袅袅。
知府夫人脸上保养得还行。
一看见舒窈,她眉头不自觉就皱了起来。
她之前听说楚翊身边有个小厮,可没想到竟是个这般容貌出众的姑娘。
一双眸子明亮清澈,让人看了便移不开眼。
这下,她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书童”。
楚翊身边有这么个小妖精,怪不得对别的姑娘都看不上眼!
舒窈从正院走出来的时候,怀中已经多了个木匣子。
那匣子是用上好的紫檀木所制,四角包着铜边,一看就不是寻常物件。
她刚接到手时还一愣,心想楚翊怎么突然这么大手笔。
可转念一想,便心照不宣地笑了。
这匣子做工精细。
轻轻一晃,里面传来细微的碰撞声,像是金珠玉器在轻轻相碰。
舒窈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没想到啊,大魔头的小爱好这么值钱!”
楚翊平日里一本正经,冷面冷心。
谁会想到他竟藏着这样一匣子私房宝贝?
这哪是爱好,分明是“移动的钱庄”!
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金银珠宝,舒窈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最上面是一对金丝缠花镯子,底下压着几颗浑圆的珍珠,还有成串的玛瑙、玉坠。
她盯着看了足足半盏茶的工夫。
早知道打听他的事能换这么多。
她早就编本《楚翊日常指南》去街边摆摊卖了。
什么“楚翊爱喝的茶”、“楚翊常走的路”、“楚翊看过的书”,全都可以明码标价!
她越想越觉得这主意妙不可言,简直比当密探还来钱快。
这趟差事干得值,不光躲过了一顿责罚,还顺手捞了笔横财。
“少夫人是捡着财神爷了?”
川旋见舒窈哼着小调从面前路过,一脸纳闷。
这会儿她一边走,一边晃着手里的匣子。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这趟去知府夫人那儿,舒窈不光捞到了赏,还蹭了顿热乎饭。
知府夫人今日请她过去问话,谁料竟留她用了午膳。
桌上的菜色虽不奢华,却样样精致,清蒸鲈鱼、蜜汁莲藕、翡翠白菜……
舒窈一上桌便埋头苦吃,毫不做作。
估计是她吃饭的样子太实在。
一开始知府夫人还对她端着架子,反倒放松了不少。
知府夫人坐在上首,忍不住笑了:“姑娘倒是不拘小节。”
舒窈咽下一口饭,笑道:“夫人赏的饭菜,不吃饱岂不是辜负了您的心意?”
知府夫人听罢,脸上的戒备彻底消了大半。
“正月就是个研墨的,没伺候过夜里那点事儿。”
她一边吃,一边顺口解释起正月的身份。
“每日天不亮就起来研墨、铺纸,大人写字时在旁站着,连呼吸都放得轻轻的。”
“我家大人一向清正,屋里连个通房都没有!”
舒窈说得斩钉截铁。
她抬起眼,一脸正色道:“大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若连自身都管不住,何谈为民做主?”
这话说得大义凛然,知府夫人听了,连连点头。
她把楚翊说得像庙里的神像,清心寡欲,不近女色。
至于正月……
不过是块会走路的砚台罢了。
知府夫人问她楚翊喜欢啥,舒窈眨眨眼说:“我家大人爱看书、写字……除了办差,就是回家,生活特别规律!”
“早晨五更起身,练半个时辰剑,然后诵读经书。”
“午后批阅公文,傍晚必在院中散步一刻,风雨无阻。”
“夜里从不出门应酬,也不见客,只在书房独坐,有时到三更才歇。”
“平日穿的都是青灰、藏蓝、玄黑,连腰带都是素色的。”
“吃东西口味淡,特别讲究养生。”
“每日清晨必喝一碗姜汤,说是驱寒养胃。”
“水果只吃当季的,桃李枣梨,从不贪多。”
“鞋子嘛……大概十寸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