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养猪之法(1/1)
“先生,学生这几日研究养猪之法,如今略有所得。”
朱雄英在诏狱行礼之后,不等陈平问起就主动说道。
“哦?说说看。”
陈平来了几分兴趣,好奇地问道。
“启禀先生,学生觉得如果养猪之法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市场上就会有大量优质的肉类产出,让老百姓都能吃上肉,而对于社会经济,则是有着正向作用。”
“俗话说得好,吃肉长力气,有充足的肉类供应,老百姓们有价格低廉又品质好的肉类可食用,可以极大提升身体素质。”
“再来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当大明实现规模化养猪的时候,不仅涉及养殖环节,还会带动诸如饲料、屠宰、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能让老百姓们多一门可以养活自己的门路,减少无业人员的数量,促进经济的同时,还能进一步维持社会稳定和谐。”
“哈哈哈,不错不错!小胖子你这次的回答,我很满意。”
陈平微笑着听完朱雄英的回答后,顿时乐开了花,毫不吝啬自己的夸奖。
“你既然知道养猪的重要性,自然也明白推广养猪的任务有多么重要。等你试点的养猪环节确认无误,将其中的步骤、注意事项和经验都记录下来,就能向外宣传下去。老百姓们都学会了养猪,知道养猪的好处,你所描绘的那一天自然也就到了。”
朱雄英闻言重重点头,认真地说道:
“多谢先生指点,学生明白了。”
隔壁。
朱元璋、朱标、李善长这几个“旁听生”也早早地就落位了。
听着陈平和朱雄英的对话,他们若有所思。
朱标如同醍醐灌顶,猛地一拍大手,回想这几天的经历和对养猪的所思所想,醒悟道:
“原来如此,我之前一心只想着养猪赚钱充实国库,却没想到养猪卖猪本身就是促进经济的一环,我真是……掉进钱眼里了!”
说罢,朱标看向朱元璋,提议道:
“还请父皇准允,等到时机,可以在昭告天下,让大明老百姓都能选择是否养猪!”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想到小时候连几颗毛豆都当成宝贝,肉类荤腥更是不见半点的苦日子,又想到大明百姓以后可以人人有肉吃,没多做考虑就点头答应下来:
“此事可以,只要证明陈平给出的养猪之法可以养殖出优质的猪肉,那就全国推广!”
“父皇圣明!”
朱标闻言欣喜行礼。
“朱棣,你的家庭作业完成得怎么样了?”
在检查过朱雄英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下,陈平转而询问朱棣。
只是比起对朱雄英期待的态度,陈平对待朱棣就有些随意了。
一来平日里朱棣看起来就大聪明的样子。
二来,这一次他为了给朱棣一个小小的教训,给对方布置两个家庭作业。
往日里朱棣完成一个家庭作业就已经是非常吃力了,更别说这一次是要完成两个家庭作业。
所以陈平才不会指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个好的回答。
“启禀先生,我回去仔仔细细研究了土制高炉的结构和作用,发现土制高炉表面上是提升冶炼的效率,实际上则是变相提高我们的冶炼工艺水平。”
“通过冶炼铁、铜这些金属,我们大明未来生产出来的铁器数量也会暴增,届时军队得到铁器武装,实力定然有极大的提升。”
“哦?难得你能想到这点,继续说下去。”
陈平本来漫不经心,听到朱棣的回答后稍稍来了几分兴趣。
虽然其中有些内容是之前他讲过的,但是朱棣这次表现的确没之前那么愚蠢。
“至于琉璃的生产,若是单单卖给富人的话,短期来虽然可以实现财政收入,但是时间长了就不行了。”
“虽然可以用控制产量的办法,来继续保持琉璃物以稀为贵的特性,但是在学生看来,此举并不可行。”
朱棣说到这里试探地看了陈平一眼,想要知道自己说的到底对不对。
主要是之前他好几次回答,都是被陈平被否定了。
这一次他虽然觉得答案没什么问题,但却又不敢妄下判断。
“有点意思,继续说。”
陈平不置可否,只是挑了挑眉毛,如此说道。
隔壁,朱元璋听到这里有些纳闷。
“老四是怎么想的,之前说物以稀为贵的时候,他不是还很认可的吗?怎么今天改了口风?”
正待朱元璋纳闷的时候,朱棣也给出自己的解释。
“琉璃卖给富人固然能赚钱高额的利润,但是学生记得先生教导过,目光要放得长远。”
“琉璃的作用有很多,除了纯当容器,还能建造先生口中的温室大棚,想来琉璃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用法。”
“那么既然如此,又怎么能为了一时的利润,而放弃更远更大的前景呢?”
“比起严格控制琉璃数量卖给富人赚钱,学生觉得发展温室大棚粮食种植,让未来的农民能够在冬天耕种,节省更多的余料,而其他大明百姓也能有机会在冬天吃到各种新鲜的蔬果。”
“再说了,这些冬天生产出来的蔬果,又何尝不是物以稀为贵?在刚开始的时候,完全可以继续高价卖给那些富人,榨取他们的钱财。”
“等到以后琉璃普及,温室大棚之类的琉璃造物也普及开来,那这些东西就不再只是富人独享,而是惠及百姓,如同推广养猪那样,提升老百姓的生活质量。”
朱棣说到这里,见陈平听得认真,完全没有打断或者责骂自己的样子,顿时放下心来,补充了作业的最后一段:
“至于香水,因为工艺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上,可以作为优质的奢侈品在未来琉璃普及的时候继续榨取富人的财富!”
听完朱棣的回答,陈平既是诧异又是惊喜地看着对方,夸赞道:
“没想到你这一次家庭作业完成得还挺好的。”
朱棣也是难得被陈平如此夸赞,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欣喜的同时也多了几分自信。
过去他可是没少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被陈平责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