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有办法(1/1)

“拜见父皇!”

“拜见皇爷爷!”

朱棣和朱雄英有气无力地行礼说道。

朱元璋本来为了扩充执法官员和需要用到的银子头疼,结果一看朱棣和朱雄英,发现他们也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不由感到好奇。

“你们两个哭丧着脸是所为何事啊?”

朱元璋好奇地问道。

朱标和李善长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朱棣和朱雄英一大一小两个人对视一眼,皆是看出眼中的无奈和迷茫。

朱棣回答道:

“启禀父皇,儿臣和侄儿正在为先生留下的家庭作业苦恼。”

朱雄英小手一摊,一向聪明的他少见露出沮丧之色:

“皇爷爷,孙儿怎么都想不明白究竟该怎么判罚这个案件。”

陈平给朱棣和朱雄英留下的家庭作业,是张三想要杀李四,结果误打误撞杀了想要杀他的王五,问究竟该怎么判罚张三。

朱元璋闻言不以为意,大手一挥淡然地说道:

“咱还以为是什么问题呢,不是很好解决吗?”

看着朱元璋这么自信的模样,朱标和朱雄英顿时被吸引了注意力。

“还请父皇为吾等指点迷津!”

朱棣赶忙行礼请教。

这是陈平布置的家庭作业,要是完成不好的,朱雄英会怎样不清楚,但是朱标可以肯定自己绝对是要被骂的。

为了避免被陈平嫌弃,自然是要找到正确的答案。

朱元璋背负双手,显得气宇轩昂高深莫测,理所当然地说道:

“这种问题还用想?张三杀了强盗,不仅无罪,反而还有功,至于他想要杀李四,那不是没杀吗?没杀不就是无罪?”

朱元璋这番话说得是理直气壮,乍一看还挺有几分道理。

朱棣和朱雄英闻言心中若有所思,只是看他们的表情,似乎是有所迟疑,明显是其中还有没有相通的关节。

朱标和李善长也露出思索之色,目光下意识地放在那新大明律身上。

显而易见,陈平布置的这个家庭作业,是根据现在的大明律来考的。

朱标听了父亲朱元璋的话,思索片刻后,却摇摇头,说道:

“父皇,儿臣以为这样不妥,张三虽然杀死了强盗,可他本质上还是想要杀死李四的,只是被王五打断了,难道要让一个恶人被判无罪吗?”

“不是,人都没杀,你凭啥判别人有罪?咱心里面想杀的人多了去了,你说咱是有罪还是无罪。”

听到儿子反驳自己,朱元璋吹胡子瞪眼起来。

朱标顿时露出苦笑,自家父皇有时候很好说话,有时候倔脾气上来了,谁也说不动他,就比如说现在。

“皇爷爷、父亲,你们别吵了,刚刚说的都太饶了。”

被吵得晕头转向的朱雄英摇摇头,只能翻开一本新大明律硬着头皮解释道:

“根据新大明律的法律规定,判断杀人案要有主观的杀人动机、实际杀人行为,张三有杀人动机,也有实际的杀人行为,但他要杀的不是王五而是李四,结果反而捅死了王五。”

“但是王五本身就是在逃的犯人,又想杀死张三,孙儿觉得说是无罪,又不太可能,说是有罪,又不知道该判什么罪名才好。”

“乖孙,不就是一次家庭作业吗?你拿一个看上去靠谱的回答去给那个陈平交差不就行了?你年纪很小,一些问题想不清楚也正常。”

朱元璋看见朱雄英这么纠结,开口安慰道。

对待太子朱标,朱元璋是希望对方有上进心(心狠手辣),对待孙儿朱雄英,他则是希望对方不要操之过急。

朱雄英的成长他都是看在眼里的,打心眼里认可自己这位乖孙儿,自然不忍心看他因为一次家庭作业就陷入焦虑和纠结之中。

朱雄英年纪虽小,可当一个好皇帝,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就像是思想钢印已经刻在他的骨子里。

所以哪怕这只是陈平布置的一次家庭作业,他也想要竭尽全力地认真完成。

更重要的是,朱雄英从中明白陈平布置这一次家庭作业的用意。

“皇爷爷,事情没那么简单,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么将来百姓之中发现类似的案件,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处理呢?处理得不好,可是会损害法律和大明的公信力,会破坏依法治国的合理性。”

朱雄英摇摇头,郑重其事地向朱元璋解释自己纠结的原因。

这不是钻牛角尖,而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

“这……”

朱元璋闻言眉头皱起,认真思索一番,却是觉得朱雄英考虑得不无道理。

“唉,我算是看出来,自己压根就不是学法律的料,这些刑法的判罚对我来说也太复杂了,各种律法组合在一起,看起来简单的案件,实际上复杂得很。”

朱棣叹息一声,满脸无奈:

“如果不是钻研大明律的官员或者状师,光是这种案子就足以难倒不少人。”

就在此时,一旁的朱标闻言突然脑海灵光一闪,惊呼道:“我明白了!”

众人目光顿时聚集在太子朱标的身上。

“太子,你想到什么了?莫非是这个问题的解决之法,你已经知道了?”

朱元璋无不好奇地问道。

“没错,不过我想到的不是该怎么判罚张三和衡量他的罪行,而是陈先生提出这个问题的真正用意。”

朱标瞳孔闪烁,兴奋无比地解释道:

“刚刚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我们都看见了,连我们都觉得太多弯弯绕绕,试问这些案件真的发生的时候,执法机关判罚岂不是同样头疼不已?”

“所以陈先生提出这个问题,表面上是让我们给出妥善的解决法案,实际上实在提醒我们,想要依法治国,就需要先理解法律,而新大明律颁布,恰恰是最缺少这等人才的时候。”

在场众人闻言顿时恍然大悟。

“原来陈先生藏着这层用意,我等之前居然丝毫没有察觉。”

李善长感叹一声,对于陈平是越发佩服。

看似是给学生的一个家庭作业,背后暗藏对整个大明局势的安排布局,如此谋略,岂能不让人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