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巴库的惊变(2/1)
巴库,风城。
里海的风卷着咸湿的气息,灌入维修通道,吹得莲花车队的旗帜猎猎作响。
练习赛。
林逸风驾驶着17号赛车冲过终点线,开启一个新的飞驰圈。
全油门路段,梅赛德斯引擎在身后发出高亢的咆哮,两侧的景物被压缩成模糊的色块。赛车紧贴地面,纽维设计的底板在高速下发挥着它应有的威力,贪婪地吞噬着空气,制造出巨大的下压力。
一切都很完美。
直到他冲向一号弯,重刹,降档。
车头切入弯心的瞬间,那股熟悉的迟钝感再次传来。车尾像是慢了半拍,带着一丝不安分的滑动,迫使他必须用方向盘进行细微的反打修正。
“轮胎温度怎么样?”他对着无线电问。
“一切正常,Ethan。但你的转向修正幅度比佩雷兹要大。”亚历克斯·陈的声音传来,带着数据分析后的冷静。
林逸风没有回答。
他冲出弯道,再次将油门踩到底,奔向下一个弯角。
脑海中,那张被他修改过的底板设计图,自动浮现。
他仿佛能“看”到,现实中,赛车底板下方那些紊乱的灰色气流,在低速状态下挣扎、剥离。
同时,另一幅画面,他设计的方案,在他的脑中进行着实时的模拟。
那道被他填平的激进通道入口,让进入底板的气流变得更加顺从。那条不起眼的侧缘涡流发生器,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牧羊人,将那些试图逃逸的气流重新引导、约束,在车尾形成一个稳定的小型低压区。
理论,终究是理论。
但此刻,当他每一次与赛车的滑动角搏斗,每一次在弯心感受到抓地力的流失,那些理论上的线条和数据,都变得无比真实。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如果自己的设计在此刻生效,车尾会更稳定,他可以更早地踩下油门,出弯速度会提升至少零点一秒。
一个弯角零点一秒。
一条赛道,二十个弯角,就是两秒。
一个足以颠覆排位赛格局的差距。
“Ethan,推进一圈,推进一圈,我们需要极限数据。”亚历克斯催促道。
林逸风深吸一口气,将脑中的设计图暂时压下。
他需要先用这台“不完美”的赛车,榨取出它的全部潜能。
他开始用一种更野蛮,也更精准的方式驾驶。预判车尾的滑动,提前做出修正。在抓地力消失的前一刻,用更激进的油门控制,强行将赛车“扔”进下一个弯。
这是一种行走在刀锋上的驾驶方式。
赛车在哀嚎,轮胎在尖叫。
但圈速,在变快。
排位赛Q3,最后的冲刺。
所有赛车都换上了全新的软胎,油箱里的燃油也只够跑两个飞驰圈。
林逸风排在车队末尾,驶上赛道。
“最后一个飞驰圈,Ethan,拿出你的一切。”
他没有回应。
他闭上眼,脑海里不再是那张设计图,而是这条赛道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块路肩的高度,每一处柏油路面的细微起伏。
他将这些数据,与练习赛时赛车的每一次挣扎,每一次滑动,全部融合在一起。
他已经彻底摸透了这台莲花赛车的脾气。
他知道它在哪里会发怒,在哪里会顺从。
绿旗挥动,他冲过起跑线。
第一个计时段,全油门路段,他做出了全场最快的成绩。
进入城堡区的连续低速弯。
他没有像练习赛时那样,与车尾的滑动做对抗。而是在它即将滑动的那一刻,用一个极其微小的方向盘动作和油门控制,顺着那股“势”,将车头指向弯心。
赛车仿佛被他安抚,以一种诡异的平顺姿态,滑过了最艰难的窄弯。
没有轮胎的尖叫,只有引擎的低吼和气流划过车身的风声。
维修区内,莲花车队的工程师们,死死盯着屏幕上的数据。
代表林逸风圈速的数字,一片绿色。
“他……他是怎么做到的?”扬·蒙肖的瞳孔微微收缩。
亚历克斯·陈也说不出话,他看着遥测数据里那条平滑得不可思议的转向曲线,感觉自己的工程学知识受到了挑战。
最终,成绩定格。
P4。
在梅赛德斯、法拉利和红牛统治的格局下,这个成绩,无异于一个奇迹。
林逸风将赛车停回,摘下头盔,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对着亚历克斯点了点头。
“赛车的感觉,很清晰。”
第二天,正赛的五盏红灯熄灭。
维斯塔潘的红牛赛车如同炮弹般射出,瞬间便占据了绝对的领先。
林逸风的发车中规中矩,守在第四,前方是勒克莱尔的法拉利和维特尔的另一台红牛。
比赛的前二十圈,是一场枯燥的拉锯战。
维斯塔潘在前方一骑绝尘,将差距拉开到肉眼无法企及的距离。
而林逸风,则被牢牢地挡在维特尔身后。
红牛赛车在直道上的优势太过明显,即便他能开启DRS,也无法在刹车区前完成超越。
而在弯道里,维特尔的驾驶风格极其稳健,不给他任何机会。
每一次跟车,林逸风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赛车前鼻翼的下压力,被前方赛车的尾流严重干扰。
赛车前轮的抓地力时有时无,他必须更晚地刹车,更粗暴地转向,才能勉强跟上节奏。
这种感觉,再次激发了他脑中的设计灵感。
“前鼻翼……现有的设计还是太敏感了。如果能设计一种对脏空气不那么敏感的端板,或许……”
“底板的涡流,在跟车时几乎被完全破坏了。新方案,必须考虑到这一点。要在侧缘增加能够主动制造涡流的结构,而不是单纯依赖车底的气流……”
他的大脑,一半在进行着毫秒级的驾驶计算,另一半,则在进行着一场风洞试验。
赛道,成了他最好的试验场。
赛车,成了他最真实的模拟器。
就在他全神贯注于这场“双线作战”时,异变陡生。
前方,遥遥领先的,那台红牛赛车,在全速通过主直道时,左后轮突然爆开一团黑色的烟尘。
赛车瞬间失控,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横着撞向护墙。
碳纤维的碎片,如同黑色的雪花,漫天飞舞。
全场哗然。
安全车,立即出动。
“维斯塔潘退赛!维斯塔潘退赛!”亚历克斯的声音在无线电里响起,混杂着电流的杂音和难以掩饰的震惊。
维修区内,纽维站在屏幕前,看着那堆燃烧的残骸,一言不发。
他的眼神里,没有意外,反而有一种宿命般的平静。
“历史的债务……”他低声说。
安全车带领下,赛道上的节奏慢了下来。
林逸风看着前方的勒克莱尔和维特尔,内心没有丝毫波澜。
维斯塔潘的退赛,是一个意外,也是一个机会。
他利用这几圈的慢速行驶,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轮胎状况和赛车的反馈。
经过刚才长时间的激烈跟车,轮胎的磨损比预想中要严重。
比赛恢复后,他不能再用那种粗暴的方式驾驶。
他必须用更精准,更柔和的线路,去保护轮胎,同时寻找机会。
比赛重新开始。
绿旗挥动。
勒克莱尔向佩雷兹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林逸风则冷静地保持着距离,像一个潜伏的猎手,等待着猎物露出破绽。
机会,在三圈后到来。
维特尔在防守勒克莱尔时,走线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失误,出弯时,他的赛车略微有些挣扎。
就是这个瞬间!
林逸风毫不犹豫地贴了上去,在进入下一个弯角前,占据了内线的有利位置。
两台赛车并排冲入弯心,车轮几乎就要蹭在一起。
维特尔没有让步。
但在弯心处,林逸风凭借着对赛车极限更深刻的理解,用一个更晚的刹车点和更完美的出弯线路,干净利落地完成了超越。
全场欢呼。
他上升到了第二位。
接下来的比赛,波澜不惊。
勒克莱尔在前方稳稳地领跑,而林逸风也牢牢地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方格旗挥动。
他冲过终点线,拿下了这个来之不易的亚军。
将赛车停在领奖台下,他解开安全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不是一场靠运气“捡来”的胜利。
这是他用自己的驾驶,和脑海中那套尚未成型的设计,共同赢得的。
他站在领奖台上,香槟的气泡在空中炸开。
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疯狂庆祝,只是举起奖杯,目光穿过喧闹的人群,落在了维修区那个熟悉的身影上。
艾德里安·纽维正看着他,眼神里不再是单纯的欣赏,而多了一丝探究,一丝……棋逢对手的审视。
林逸风知道,纽维看懂了。
他看懂了自己在那次超越中,所展现出的,已经超越了单纯“车手”范畴的理解力。
这场意外的亚军,比任何一场冠军,都让他感到兴奋。
因为他知道,一条全新的,通往更高殿堂的道路,已经在他的脚下,缓缓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