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低谷中的蛰伏(1/1)

莲花车队的办公室里,气氛同样凝重。

领队赵思宁看着屏幕上惨淡的积分数据,眉头紧锁。旁边的技术总监扬·蒙肖和运营总监贝亚特·齐默尔曼也是一脸严肃。

“我们在直道上损失太多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比赛会更艰难。”扬·蒙肖的声音有些沙哑。

艾德里安·纽维抱着手臂,站在窗边,看着维修区里正在被拆解的赛车,一言不发。

赵思宁揉了揉眉心,站起身:“我去看看林逸风,他把自己关了快两个小时了,别憋出问题来。”

她推开林逸风休息室的门,里面空无一人。

只有桌上那张画满了潦草线条的白纸,吸引了她的注意。

跟在后面的纽维也走了进来,目光落在那张纸上。

两人凑近,看清了纸上的内容。

那是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设计草图。

赵思宁的脸上写满了疑惑,而纽维的表情,却在瞬间凝固。

他的眼神穿透了那张单薄的纸,看到了四十年前F1赛场上那个惊世骇俗的幽灵。

“莲花88……”纽维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奇异的腔调,“科林·查普曼的亡魂。”

赵思宁不解地看向他。

“双底盘赛车。”纽维的手指轻轻点在草图上,“F1历史上最聪明,也是最富争议的设计之一。一个负责承受空气动力载荷,一个负责承受机械抓地力的悬挂。理论上,它可以让赛车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最佳的离地间隙,将地面效应发挥到极致。”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复杂,“所以,它被禁了。在它参加正式比赛之前,就被永远地钉在了规则的耻辱柱上。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规则的颠覆。”

纽维看向赵思宁:“尤其是2022年的新规,对底板区域的限制已经到了毫米级别。这个想法……在今天看来,就是天方夜谭。”

话音刚落,林逸风推门走了进来。

他看到了桌上的草图,也看到了纽维和赵思宁脸上的神情。

“我知道它被禁了。”

林逸风没有丝毫的局促,他直接走到桌前,拿起那张草图。

“被禁的是‘活动’的,拥有两套独立悬挂系统的双底盘。但规则,并没有禁止我们在一个‘单一’的底板上,做出拥有双层效应的‘几何结构’。”

他的手指在草图上划过,眼神里燃烧着一团火。

“看这里,”他指向底板侧面的一处内收曲线,“底板几何的‘二段式收缩’。我们不需要两块底板,只需要让一块底板的曲面在特定区域急剧变化,就能在不改变整体高度的情况下,让底板下方的气流实现两次加速,模拟出双层文丘里通道的效果。”

纽维的瞳孔微微收缩。

林逸风的手指又移到草图的边缘:“还有这里,边缘密封。活动裙边是绝对禁止的,但我们可以设计一种‘固定裙边’。它本身是车身的一部分,是静态的,完全合规。但它的边缘形态,可以在高速下形成一道强大的涡流围栏,将底板下方的低压区牢牢锁住,效果不输当年的活动裙边。”

他最后指向了草图上与悬挂连接的部分。

“最后,车身高度的‘被动下沉’。我们不改变悬挂结构,但可以利用悬挂的几何特性,让赛车在高速下压力增大时,车身能有一个微小但至关重要的‘被动下沉’。这会让整个地面效应系统,在最需要它的时候,被动地放大!”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

赵思宁完全愣住了,她听不懂那些复杂的技术术语,但她能看懂纽维脸上的表情。

那是从最初的惊讶,到审视,再到此刻,一种混杂着震惊与狂热的复杂神情。

这不是一个车手天马行空的幻想。

这是一个在规则的刀尖上,跳出的一支精准而华丽的舞蹈。

它不是复刻历史,它是在用全新的技术和理念,去“合规地复活”那个被封印的幽灵!

“疯子……”纽维的嘴里,吐出两个字。

他看着林逸风,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这个年轻人,不仅拥有顶级的驾驶天赋,他的脑子里,还装着一个设计鬼才的灵魂。

赵思宁很快从震惊中回过神,她的思维转向了更现实的层面。

“可行性有多少?研发投入,时间成本,还有……规则风险。FIA的技术代表可不是傻子。”

纽维拿起那张草图,像是捧着一件稀世珍宝。

“风险巨大,但回报……同样巨大。如果他说的这一切能够实现,我们得到的将不仅仅是零点几秒的优势,而是一次降维打击。”

这个疯狂的构想,很快在莲花的技术会议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不可能!底板的曲率变化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固定裙边?那不就是一块违规的翼片吗?”

“被动下沉?这会对轮胎造成不可预测的衰减!”

首席空气动力学家尼古拉斯·亨尼和车辆性能主管鲁思·布斯科姆带头提出了质疑。大部分工程师都认为这是异想天开,是在浪费宝贵的研发资源。

会议室里,争论声此起彼伏。

林逸风坐在角落,没有再辩解。

他已经给出了构想,剩下的,需要靠数据来证明。

最终,是纽维力排众议。

“给他一次机会。”纽维的声音不大,却让整个会议室都安静下来,“我们先进行一次初步的CFD数字模拟。不投入任何实际资源,只在电脑上跑一遍数据。如果数据证明这是垃圾,我们就当没发生过。”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如果……数据有惊喜呢?”

在纽维的坚持下,技术团队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将林逸风那张潦草的草图,转化成了数字模型,输入了模拟系统。

所有人都没报太大希望,这更像是在给老板和王牌车手一个面子。

几个小时后,当第一批模拟数据出现在大屏幕上时,整个技术办公室,落针可闻。

屏幕上,红蓝交错的气流线,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完美的低压区。

一组组冰冷的数据,在屏幕右侧不断刷新。

下压力增益……比现有设计提升了百分之十二。

风阻系数……仅增加了百分之一点五。

没有任何活动部件。

完全在规则的灰色地带内。

它复现了传统双底盘,接近七成的下压力增益!

“我的上帝……”扬·蒙肖摘下眼镜,用力揉着眼睛,不敢相信屏幕上的结果。

整个团队,都看傻了。

他们看着那组数据,又看看角落里那个平静的年轻人,眼神里写满了颠覆性的震撼。

希望的火花,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

所有人都清楚,将这份模拟数据变成能够在赛道上飞驰的真实部件,将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

但同样,所有人都看到了打破现有格局,重回巅峰的曙光。

林逸风站起身,目光坚定。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

纽维看着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属于设计大师的兴奋笑容。

“现在。”

一场秘密的研发风暴,在莲花车队内部,悄然启动。

围场之外,没有人知道,一个足以颠覆整个F1技术格局的幽灵,正在被唤醒。

当它真正降临赛道的那一刻,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