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谐振真相(2/1)
西班牙,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赛道。
阳光炙烤着沥青,空气中热浪翻滚。
莲花E22赛车从维修区通道滑出,引擎的声浪瞬间撕裂了这份燥热。林逸风握着方向盘,视线穿过头盔护目镜,紧盯前方的赛道入口。
“无线电检查,Ethan,感觉如何?”比赛工程师亚历克斯·陈的声音在耳机中响起,带着一丝期待。
林逸风没有立刻回答。
他驾驶赛车驶上赛道,全力踩下油门。引擎的咆哮声调瞬间拔高,强大的推背力将他死死按在座椅上。
第一个高速弯,第二个,第三个……
平顺。
车身没有丝毫多余的弹跳,底盘紧贴地面,轮胎牢牢抓住赛道。迈阿密站那噩梦般的颠簸,那足以让脊椎错位的垂直冲击力,消失了。
他甚至可以分神去感受轮胎碾过路肩时,那清晰而稳定的震动反馈。
“亚历克斯。”林逸风开口,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递,听不出情绪,“它像一台真正的赛车了。”
维修间内,亚历克斯·陈看着遥测屏幕上平滑如镜的数据曲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身后的技术总监扬·蒙肖,紧绷了一周的脸也缓和下来。
紧急空运过来的新底板和悬挂调校方案,奏效了。
整个周五练习赛,莲花车队成了围场的焦点。林逸风的圈速一次次刷新,轻松占据练习赛榜首。媒体的闪光灯不停歇,标题已经拟好——《莲花速度归来!迈阿密的困兽出笼?》。
屏幕的另一端,红牛车队的维斯塔潘和维特尔,圈速平平,挣扎在第七和第九位。看上去,他们似乎在巴塞罗那遇到了麻烦。
林逸风回到P房,摘下头盔,脸上是久违的轻松。他甚至有心情和技师们开着玩笑,接过水瓶一饮而尽。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正轨。
直到下午的长距离测试。
当赛车搭载着重油,模拟正赛的节奏飞驰时,林逸风的眉头在头盔下,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在三号高速右弯,一个需要巨大勇气和下压力的弯角,他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那不是颠簸,也不是滑动。
而是一种……瞬间的“空虚”。
就像脚下坚实的地面突然变成了一块海绵,只有零点零几秒,车尾传来一种难以名状的横向漂移感,随即又被强大的空气下压力重新按住。
太快了,太细微了,以至于仪表盘上的任何数据都没有波动。
但他身体的“赛道记忆宫殿”,这个已经内化为本能的数据库,却发出了警报。
他继续跑着,在下一个高速弯,九号弯,同样的感觉再次出现。
“亚历克斯,三号弯和九号弯,车尾的下压力有一个瞬间的真空区。”林逸风的声音切入P房的平静。
亚历克斯·陈立刻调出数据,放大,对比。“Ethan,遥测数据一切正常,G力曲线非常稳定。是不是压到了路肩或者遇到了乱流?”
“赛道是干净的,前面没有车。”林逸风的语气很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再检查一遍,是高速弯,车身负载最大的时候。我的身体能感觉到。”
P房里,几位工程师围到屏幕前,反复检查着数据流。
几分钟后,亚历克斯的声音再次响起:“Ethan,我们检查了所有数据,包括风洞模型。一切完美。会不会是……迈阿密之后,你是不是对车身的细微动态都过于敏感了?”
林逸风沉默了。
他没有再争辩。数据是冰冷的,而他身体的感知,同样真实。
周六,排位赛。
Q1,Q2,林逸风轻松通过。那瞬间的“真空感”依然存在,但他凭借着肌肉记忆,总能在它发生的前一刻做出预判,用微小的方向盘修正来抵消。
这让他跑得非常累,精神高度集中。
Q3,最后的十二分钟,决定杆位的决战。
所有赛车都换上了全新的软胎,准备做最后的冲刺。
维修区通道的绿灯亮起。
法拉利的勒克莱尔一马当先,他的状态火热得发烫。一圈之后,计时器上跳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1分19秒121。
一个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圈速。
“夏尔的圈速太快了!”P房里,扬·蒙肖的声音有些凝重。
压力瞬间转移到了维斯塔潘和林逸风身上。
维斯塔潘率先做出他的飞行圈,红牛赛车在赛道上划出极限的轨迹。
1分19秒253。
他没能超越勒克莱尔,但这个成绩已经足够出色,暂时排在第二。
现在,轮到林逸风了。
这是他的最后一搏。
驶出维修区,他没有去想亚历克斯的话,也没有去管那完美的数据。他选择相信自己的身体,相信那一次次在高速弯中发出的警报。
飞行圈开始。
第一段计时点,紫色!他比勒克莱尔还要快!
赛道边,莲花车队的技师们屏住了呼吸。
他来了,三号高速弯。
就在入弯的前一刻,在所有教科书都认为应该全力切入弯心的时机,林逸风的方向盘却有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反向修正动作。
这是一个完全反直觉的操作。
他提前预判了那个“真空区”,在下压力消失的前半个车位,主动让车尾产生了一个可控的姿态,去对抗即将到来的不稳定。
赛车没有丝毫的摇摆,以一种不可思议的平顺姿态,高速通过了三号弯。
他赌对了!
他从这个弯角里,压榨出了零点零五秒!
全场沸腾!
九号弯,他如法炮制。
最后的连续弯,冲上主直道,打开DRS。
终点线在眼前放大。
冲线!
计时器定格。
1分19秒243!
全场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他超越了维斯塔潘,抢到了第二!
仅仅,快了百分之一秒!
“P2!Ethan!P2!你做到了!干得漂亮!”亚历克斯的吼声在无线电里炸开,充满了狂喜和一丝……困惑。
林逸风没有庆祝,他只是平稳地将车开回维修区,停在第二名的牌子前。
回到车手休息室,他甚至没有脱下防火赛车服,直接让工作人员接通了艾德里安·纽维的视频通话。
屏幕亮起,纽维那张标志性的、戴着眼镜的脸出现在画面中。
“Ethan,祝贺你。”纽维的声音很平静。
林逸风没有寒暄,他将自己的车载数据流共享到屏幕上。“艾德里安,看这里。”
他调出了排位赛最后一圈的数据,将方向盘转动角度和横向G值的曲线并列在一起。
“三号弯和九号弯,看我的转向输入,有一个反向修正。但是你看G值曲线,是平的。数据上,赛车根本没有发生侧滑。”
他的手指点在屏幕上,仿佛要穿透那层冰冷的玻璃。
“我修正了一个数据上根本不存在的滑动。我们为了解决海豚跳,提高了底盘高度,但这改变了高速状态下的气流结构。风洞骗了我们,或者说,它根本模拟不出这种极限状态下的瞬间气流剥离。”
视频另一端,艾德里安·纽维沉默了很久。
屏幕上,只有他眼镜片反射着数据流的光芒,看不清他的表情。
就在林逸风以为信号中断的时候,纽维终于开口了。
他的声音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
“明天的比赛,执行B计划。”
林逸风愣住了。
B计划?
纽维继续用他那古井无波的语调说:“忘记在发车时攻击勒克莱尔。你的任务是,保护你的轮胎,尤其是后轮。”
“保护好它们,直到最后一刻。”
林逸风的心,猛地一沉。
B计划的存在,意味着车队……或者说,纽维,早就预料到了这一切。
这个所谓的“修复方案”,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妥协。
他们用一个致命的“海豚跳”问题,换来了一个更隐蔽,但在正赛中同样致命的轮胎杀手。
迈阿密的失利,并没有真正过去。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潜伏在赛车里,等待着明天的正赛,给他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