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小璇玑偷跑出来(2/1)

“我…我吃完红薯就走。”她低下头,红薯的甜突然有点发涩。

小璇玑看出她的不舍,拉着她的手往外跑:“再玩会吧!”

屋后的坡上长满了酸枣树,红通通的果子挂在枝上,像串小灯笼。

小璇玑爬上一块大石头,指着远处:“你看,过了那边,是不是就能到你家了?”

琅璇玑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东边的梁顶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像条燃烧的带子。

早上她就是从那里爬上来的,手心磨出了新伤,脚底板起了水泡。

可现在再看,好像也没那么难走了。

“是呀。”她坐在石头上,看着小璇玑摘酸枣,小小的手被刺扎了也不在意,“绕过三道沟,就到了。”

“那我以后去找你玩好不好?”小璇玑把摘好的酸枣塞进她兜里,红彤彤的果子硌着她的手心,“我可以给你带红薯,你给我讲故事。”

琅璇玑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酸枣上,溅起小小的红痕。

她伸手抱住小璇玑,把脸埋在她红棉袄的布料里,布料软软的,带着阳光和皂角的味道。

“好。”她哽咽着说,“我等你来,我给你讲故事,讲以后的事。”

小璇玑被她抱得有点痒,咯咯地笑起来,也伸出小手抱住她:“你怎么哭了呀?是不是想外婆了?”

“嗯。”琅璇玑点点头,把眼泪蹭在她的棉袄上,“我该回去了,外婆会担心的。”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交缠的线。

小璇玑把自己的虎头鞋脱下来,塞到琅璇玑手里:“你穿这个吧,你的鞋破了,走路会疼的。”

虎头鞋还带着小璇玑的体温,软软的,暖暖的。

琅璇玑摇摇头,把鞋推回去:“我穿着你的鞋,你穿什么呀?”

她从兜里掏出颗最大的酸枣,塞到小璇玑嘴里,“这个留给你,等我下次来,再给你带红薯干。”

小璇玑含着酸枣,酸得眯起了眼,又甜得笑出了声。“拉钩!”

她伸出小拇指,“你一定要再来!”

琅璇玑的小拇指勾住她的,指尖相碰的瞬间,像有电流窜过。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下坡的时候,小璇玑一直送她到沟口。

她站在南瓜藤爬满的竹门外,挥着小手喊:“琅嬛,你下次要快点来呀!我会想你的。”

琅璇玑回头挥了挥手,不敢再看,怕自己走不动。

夕阳把她的影子投在土路上,兜里的酸枣硌着掌心,怀里的布娃娃贴着胸口,暖得像颗小小的心。

她沿着来时的路往回走,脚底板的泡好像不那么疼了,硌脚的石子也像是变成了酸枣的甜味。

风从西边吹过来,带着外婆家的方向的炊烟味,她忽然想起灶台上的纸条,想起外婆肿着的脚踝,脚步不由得加快了些。

路过第二道沟时,风停了,天上的星星开始亮起来,像琅嬛数过的那些。

她摸出颗酸枣塞进嘴里,酸得眯起眼,又甜得笑出声。

走到梁顶时,她回头望了望,第三道沟的方向亮着灯火,像颗温暖的星。

她对着那个方向,轻轻说了句:“我会回来的。”

怀里的布娃娃好像轻轻动了一下,像是在应她。

夜风吹过梁顶,带着野草的腥气,却不冷了。

琅璇玑攥紧了兜里的酸枣,加快了脚步。

她知道,外婆在等她,而远方,有个穿着红棉袄的小姑娘,也在等着她。

那些疼,那些难,那些翻山越岭的路,原来都是为了让她明白,不管走多远,总有个人在等你,总有份甜在前方。

她的影子被月光拉得很长,像条通往过去,也通往未来的路。

月光漫过第三道沟时,璇玑终于看到了外婆家那盏昏黄的油灯。

篱笆门虚掩着,她轻轻推开,就见外婆正坐在灶门前打盹,膝头还放着没纳完的鞋底。

听见动静,老人猛地惊醒,眼里的慌急在看到她时慢慢化成水:“丫头,可算回来了。”

璇玑扑过去抱住外婆的胳膊,掌心的酸枣硌着老人的布衫。

“外婆,我给你带了好东西。”

她掏出兜里的红果子,酸枣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外婆的手指抚过她磨破的裤脚,叹了口气,却没多问,只把灶上温着的粥端下来:“先喝口热乎的,给你留了红薯。”

粥里飘着南瓜香,璇玑喝着喝着,忽然想起小璇玑满是黄浆的小脸,忍不住笑出声。

外婆奇怪地看她,她就把酸枣递过去:“尝一个,是甜的。”

夜里她躺在吱呀作响的土炕上,怀里的布娃娃贴着心口,红线缝的胳膊硌着她的掌心。

窗外的星星眨着眼,像小璇玑亮晶晶的眼睛。

她摸出那颗最大的酸枣,放在枕头边,仿佛这样就能离那个红棉袄的小姑娘近一点。

日子像院角的南瓜藤,悄悄往前爬。

外婆的脚渐渐消肿,璇玑每天帮着晒谷、喂鸡,闲下来就坐在门槛上,给布娃娃缝新的衣裳。

她学着小璇玑娘的样子,用外婆剩的蓝布条,歪歪扭扭绣了朵小雏菊。

秋风起的时候,酸枣红透了第二茬。

璇玑揣着晒干的红薯干,再次翻过那道金红色的山梁。

远远就看见竹门外的谷堆上,蹲着个小小的红棉袄,辫子上的红头绳在风里飘呀飘。

“琅嬛!”小璇玑像只小雀儿扑过来,手里举着个铁皮盒子,“你看我给你留了什么!”盒子里躺着片完整的银杏叶,黄得像块小金子,“我娘说,这叫团圆叶。”

璇玑把红薯干塞给她,忽然发现小璇玑脚上换了双新的虎头鞋,比上次那双更精致。

“这是我娘给你做的。”小璇玑指着她的脚,眼睛弯成月牙,“她说你走路远,要穿得舒服点。”

堂屋里的枣香又飘了出来,妇人笑着往灶里添柴,男人在院里编竹筐,阳光透过窗棂,在地上织出温暖的网。

璇玑看着小璇玑啃着红薯干,忽然明白,原来有些跨越时光的相遇,不是为了追回过去,而是为了让那些散落的甜,重新串成照亮前路的光。

布娃娃的新衣裳被小璇玑抢去“帮忙”,红线在她手里绕来绕去,倒真绣出了朵歪歪扭扭的小太阳。

两个小姑娘的笑声混着灶膛里的噼啪声,在谷香弥漫的空气里,轻轻荡开,像首永远唱不完的童谣。

那日午后,璇玑正帮外婆翻晒谷堆,忽然听见篱笆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抬头时,就见红棉袄的一角从柴垛后探出来,小璇玑举着铁皮盒子冲她摆手,辫子上的红头绳沾着草屑,像株刚从土里钻出来的小萝卜。

“我偷跑出来的!”她踮脚跳进院子,虎头鞋上还沾着泥,“娘在纳鞋底,爹去地里了,我给你带了新烤的山药!”盒子里的山药还冒着热气,裹着层粗布,烫得她指尖直甩。

两人刚蹲在南瓜藤下分着吃,院外就传来妇人急惶惶的声音:“璇玑!璇玑—”小璇玑吓得一哆嗦,把半块山药塞进璇玑手里,转身就想往柴房钻,却被掀开门帘的妇人逮个正着。

“娘…”她耷拉着脑袋,红头绳垂在颊边,像只被抓住翅膀的小蝴蝶。

妇人的眉头拧着,看见璇玑时却松了些,只是拽着小璇玑的胳膊往门口走:“说了让你在家等着,跑这么远像话吗?”

“我就是想给琅嬛送山药…”小璇玑的声音越变越小,快哭了似的,“她上次说喜欢吃甜的。”

璇玑捏着手里温乎乎的山药,忽然开口:“婶子,是我约她来的。我想着摘些酸枣给她,还没来得及去说。”她把兜里的红果子捧出来,酸枣在阳光下亮闪闪的,“您别骂她,要罚就罚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