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道佛论劫寻须弥,功法探径赴三洲(1/1)
晨雾未散时,元彬已立在仙宫小世界的听潮崖前。
时雅熙还蜷在静室的锦被里,发梢沾着夜露的湿气。
他替她掖好被角时,案头那卷《佛劫通鉴》的纸页仍泛着冷光,"空劫"二字像根细针,扎得他心口发紧。
五百年前在修仙界见过的劫云,三百年前都市里遭逢的雷暴,此刻都顺着记忆的藤蔓爬上来——原来所有动荡的底色,早被写进了天道与佛国的劫数里。
听潮崖下,海水正翻涌着青灰色的浪。
悲天佛盘坐在一块浮于浪尖的青玉上,赭色袈裟被海风卷起,露出腕间一串暗红佛珠。
他见到元彬,双手合十,眉心的朱砂痣在雾中忽明忽暗:"元施主来得早,可是为那'空劫'与'无量劫'的批注?"
元彬负手而立,目光扫过悲天佛脚下那片翻涌的海。
他能感知到,这海不是凡水,每一滴都凝着佛国的禅意:"昨夜翻书,见批注说二劫同源。
佛国空劫毁的是法相,天道无量劫碎的是道基,如何能同源?"
悲天佛屈指一弹,佛珠"咔"地裂开道细缝。
海风裹着潮声灌进崖谷,他的声音却比浪更沉:"元施主可见过春冰初融?
冰层碎裂时,有的裂成莲花纹,有的裂成蛛网纹,可底下都是同一片春水。
劫数亦如是——空劫是佛国的'碎冰',无量劫是天道的'碎冰',源头都是这方世界要'融'的执念。"
元彬瞳孔微缩。
他想起三百年前在都市里,曾见一道雷劫劈碎摩天大楼,钢筋水泥的残骸里竟开出株野菊。
原来那不是巧合,是劫数"融"尽旧物时,顺便"生"了新机。
"那劫后世界呢?"他向前一步,衣袂沾了潮雾,"佛国空劫后只剩残经,天道无量劫后只剩断碑。
为何劫数能毁尽繁华,却总留些碎片?"
悲天佛的目光落在自己掌心。
他摊开手,掌纹里竟躺着粒极小的舍利,表面布满蛛网似的裂纹:"老衲曾在空劫中见过一尊佛塔。
塔倒时,最后一块砖落下来,竟在尘埃里压出个'善'字。
后来老衲才明白——劫数不是要抹除,是要'筛选'。
就像筛米,筛走的是浮糠,留下的米,是要种进新土里的。"
元彬忽然想起时雅熙腕上的玉镯。
那是五百年前他用三块下品灵石换的粗陋物件,坠崖时遗落,却在仙宫藏宝阁最底层的破木箱里重见天日。
原来有些"碎片",本就是劫数要留下的"米"。
"那悲天大师修佛几世?"他忽然换了问题,"您说劫数筛选,可筛选的标准,是天道定的?
还是佛国定的?"
悲天佛的佛珠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他低头凝视那串珠子,喉间发出极轻的叹息:"老衲也记不清了。
只记得第一世是山中樵夫,见着个化缘的老和尚,替他背了半袋米;第二世是书院书生,在破庙抄了半卷《金刚经》;第三世...第三世在佛前跪了三百年,才听得见梵音。"他抬头时,眼底有星子在转,"至于筛选的标准...或许不是谁定的,是'活下来的'自己定的。
就像老衲能成佛,是因为每一世的'我',都没把那点'善'筛掉。"
元彬沉默了。
他想起自己的"存在"——水德星君的元神夺舍了元彬的躯体,现在的他,到底是星君,还是元彬?
又或者,是被两世记忆筛出来的"新米"?
"元施主在想什么?"悲天佛的声音打断他的思绪。
"在想...所谓'彼岸',是不是也是劫数筛出来的幻觉。"元彬望着远处被雾遮住的山尖,"我们拼了命修到彼岸,可若劫数一来,这彼岸会不会也像冰面似的,说碎就碎?"
悲天佛愣住了。
他的袈裟无风自动,佛珠上的裂纹突然蔓延开来,竟有细碎的金光从裂缝里漏出来:"老衲修佛千年,从未想过'彼岸'是幻。
在老衲看来,能渡人离苦,便是真。"
元彬笑了。
他想起时雅熙昨晚说的话:"有些东西,就算被岁月和劫数埋得再深,总能找回来的。"或许对时雅熙来说,"找回来"就是真;对悲天佛来说,"渡人"就是真;对他来说...或许"找答案"就是真。
"元施主。"悲天佛突然起身,青玉在浪尖发出清鸣,"老衲今日来,是想邀你同寻须弥山。
空劫将至,佛国残经里说,须弥山藏着'劫后种',能保一方生灵度过劫数。"他的目光灼灼,"以你半彼岸的修为,加上老衲的佛力,定能寻到!"
元彬后退半步,袖中指尖轻轻抵着储物戒。
那里头还收着时雅熙的玉镯,带着她腕间的温度:"悲天大师,我不参与自在佛相关的事。"他说得很慢,"当年水德星君陨落,便与自在佛一脉有关。"
悲天佛的袈裟骤然静了。
他望着元彬,忽然低笑一声:"老衲倒忘了,星君当年与自在佛的因果。"他合十躬身,"那便请元施主许老衲一个'前置'——待老衲查清空劫与自在佛是否有关,再来相邀如何?"
元彬看着他眉心的朱砂痣,那点红在雾里像团将熄的火:"好。
但悲天大师记住——我答应的是'查清因果后的再议',不是'躲劫'。"
悲天佛的佛珠突然全部裂开,金芒如瀑。
他踏着浪尖后退,声音混着潮声传来:"老衲明白。
元施主且等老衲的消息!"
元彬望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雾中,转身时,晨雾正缓缓散开。
静室的方向,时雅熙的身影在廊下一闪,手里端着盏茶。
他刚要迈步,忽然顿住——
"血轮。"他低唤一声。
风里传来极轻的回应,像片落在水面的叶。
晨雾被海风卷散大半时,血轮天尊的身影才从潮雾里浮出来。
他穿一身暗红魔纹道袍,腰间悬着串血晶骷髅,每颗骷髅眼窝里都凝着豆大的血珠,原是他用千年血珊瑚炼的"血魄引",此刻却垂头敛息,连血珠都失了几分妖异的光——自上次被元彬以水德真解破了他的"血河焚天阵"后,这位曾在古修界杀人不眨眼的魔尊,对元彬的态度便多了三分敬畏,七分讨好。
"元先生唤小的?"血轮天尊屈指弹了弹腰间骷髅串,血珠叮咚落进潮水里,溅起几点猩红,"可是要问三岛十洲的事?
小的昨日刚翻了《海外仙洲志》,连方丈岛海眼底下压着的龟甲铭文都记熟了。"
元彬负手望着潮头,袖中储物戒微微发烫——那是时雅熙今早塞进去的桂花糕,还带着灶火的余温。
他没急着接话,只抬了抬下巴:"三岛十洲,我要知道详细。"
血轮天尊立刻凑近些,道袍上的魔纹竟泛起谄媚的红:"三岛者,方丈、蓬莱、瀛洲;十洲嘛,不过是依附三岛的小块灵脉。
元先生可知为何海外仙洲能独立于天道之外?"他压低声音,"当年盘古开天,清浊未分时落了块混沌玉髓在东海,三岛便生在玉髓裂痕里。
那玉髓能阻劫数,能藏天机,连无量劫的雷火都劈不穿!"
元彬眉峰微动。
他想起悲天佛说的"劫后种",又想起自己半彼岸的修为卡在瓶颈,连时雅熙最近总做的噩梦都解不开——她总说梦见一片焦土,有个穿玄色道袍的女人站在断碑前,说"该还的,总要还"。
或许三岛的混沌玉髓,能解这因果?
"那功法呢?"他单刀直入,"我要找能让佛道同修者晋升彼岸的功法。
你无天魔门当年纵横古修界,总该听过些门道。"
血轮天尊的血晶骷髅突然剧烈震颤,最中间那颗骷髅"咔"地裂开道缝。
他苦着脸搓手:"元先生这问题,可戳到小的痛处了。
当年我无天魔门修的是'灭世劫',专破他教功法,哪懂什么'同修'?
倒是紫府宗的《紫府昊灵经》提过'万法归宗',可那经有个要命的缺陷——要斩三尸!"他伸出三根手指,指甲盖泛着青黑,"佛修斩'痴嗔',道修斩'贪妄',您这佛道同修,得斩六尸!
小的当年见过个尝试的散修,斩到第四尸就疯了,把自己的心肝挖出来喂狗!"
元彬的瞳孔缩成细线。
他想起昨夜翻《佛劫通鉴》时,书页间飘落的水德星君手札,上面用朱砂写着"同修者,劫数加身"——原来不是危言耸听。
"那你方才说《海外仙洲志》......"
"有了!"血轮天尊突然一拍大腿,道袍上的魔纹瞬间亮如血日,"方丈岛的太上玄门!
他们本是上古道佛合流的门派,传的《太上阴阳诀》最是兼容并蓄。
小的在古修界时听过传闻,说那诀法能引三岛混沌玉髓入体,甭管修佛修道,都能拿玉髓当熔炉,把功法炼得圆融!"他越说越兴奋,骷髅串上的血珠竟凝成了小红灯,"而且门槛低!
当年有个瘸腿的杂役,靠扫了十年玄门山阶,得了半卷残诀,硬是从练气期蹦到了洞虚!"
元彬的指尖抵在储物戒上,那里头除了桂花糕,还躺着水德星君留下的"星河流光图"——那是当年他镇压东海蛟龙时用的法宝,图里藏着整片银河的星力。
他忽然笑了:"你倒会挑我心动的讲。"
血轮天尊立刻矮了半截,赔笑道:"小的哪敢蒙您?
只是......"他欲言又止,魔纹暗了暗,"方丈岛虽好,可太上玄门如今被海外散修盟盯着。
那盟里有个'九首蛟君',最恨古修势力,上个月刚掀了蓬莱岛的玄冰宫。
元先生若要去......"
"我明白。"元彬打断他,从储物戒里取出个青瓷瓶,"这是三百年前在都市药铺炼的'驻颜丹',里头加了千年人参和南海珍珠粉。
你拿回去,给门里那些老怪物服下——他们不是总抱怨魔功伤元?
这丹能补。"
血轮天尊接过瓷瓶时,手都在抖。
他盯着瓶身上"同仁堂"三个金字,突然跪了下去,骷髅串砸在青玉上叮当作响:"元先生大恩,小的必当以命相报!"
元彬没接他的话,转身往静室走。
晨雾彻底散了,仙宫小世界的琉璃瓦顶在阳光下泛着金,檐角的铜铃被风撞得轻响。
他推开门时,时雅熙正坐在案前,手里捏着那卷《佛劫通鉴》,发梢还沾着晨露,却直勾勾盯着窗外的桃树——那树是她去年亲手栽的,如今才冒了几个花苞。
"雅熙?"元彬放轻脚步,伸手去碰她的肩。
时雅熙猛地一颤,《佛劫通鉴》"啪"地掉在地上。
她转头看他,眼睛亮得反常,像浸在月光里的琉璃:"元彬,我刚才......"她顿了顿,伸手摸他的脸,"我刚才好像记起些什么。
有个穿玄色道袍的女人,她站在......站在一片焦土上,说'该还的,总要还'。"
元彬的心跳漏了一拍。
他弯腰捡起书,瞥见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桃花——那是时雅熙十六岁那年,他在大学后巷的桃树上摘的。"可能是梦。"他轻声说,把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你最近总睡不好,等我从三岛回来,咱们去云隐山泡温泉,好不好?"
时雅熙没说话,只是盯着他的眼睛。
过了会儿,她忽然笑了,像春风吹开了桃苞:"好。"她往他怀里钻了钻,发顶蹭得他下巴发痒,"我等你。"
元彬低头,正想替她理理乱发,忽然听见窗外传来血轮天尊的喊:"元先生!
小的查过了,去方丈岛要过'黑水礁',那礁盘里有......"
他的声音被风卷散了。
时雅熙却像没听见,只往他怀里又挤了挤。
元彬的手落在她发间,鬼使神差地勾住一缕青丝,指尖轻轻摩挲着——那缕头发,比昨夜更软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