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鸿门宴(1/1)
萧业见其模样,又道:“本官一路未停,你但说无妨。”
杨瑢这才想起,这二人是乘船来的,接不到消息也正常。
遂道:“回萧大人,听说京中不日将派特使下来,由户部、盐铁司、御史台三方同巡,听说派往相州的还多了刑部的人。”
萧业微微颔首,“还有吗?”
杨瑢想了想又道:“其他的下官就不知晓了,不过听公孙大人说,这次的人员都是各部门的强兵干将,各州府都不敢小觑。”
萧业轻笑一声,这番角力可定盐铁司的权属,当然要拿精兵相拼了。
他看向杨瑢,又道:“所以,公孙大人不来此处,一是为了不搅扰我们行事,二是为了避嫌?”
还有第三,萧业没有说出来,恐怕是着急补功课以应付不日来巡的特使,毕竟这里面还有御史台的人,说是来查盐运司,保不齐还想查点儿别的。
杨瑢听了此话,一阵讪讪,忙道:“公孙大人说安州府衙尽听二位尊使差遣,若是想去盐运司或是各处盐井、盐池,下官都可带路。”
“不必了,本官只要见见吴都尉的那位仆从。”
盐运司的事自有三部门特使去查,他就不必再掺和了。
杨瑢听了连忙答道:“那名吴家仆从被公孙大人安排在了馆驿,两位大人在馆驿中稍事歇息后,再见他也不迟。”
萧业听了颔首同意,一行人朝着城中馆驿而去。
但从杨瑢的那一番话中,萧业则机敏的发现了一点儿。
那吴浦石的仆从本应住在盐运司的行署,现下被公孙寿安排在了馆驿,有点儿投桃报李的意思,此人倒是圆滑。
在馆驿中用过午膳后,萧业见到了吴浦石的那名仆从。
从这名仆从口中,萧业得知,吴浦石是出了相州后才吩咐其独自来安州,自己则带了另一名仆从去了越州。
关于吴浦石为何去越州,这个仆从一无所知,对于那个神秘的蔻丹女人,他也并不知晓。
萧业想起了吴宅附近、豆腐铺子前那个拦他的孩子,向其问道:“跟着吴都尉去越州的仆从叫什么名字?”
“回大人,他叫二虎,做事手脚麻利,老爷经常带着他,谁知道这一去两人都没了消息。”
萧业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脑海中闪现了那个指手画脚的哑儿的泪眼,恐怕他很难等到哥哥了。
问完话后,萧业又查看了吴浦石运到安州的行囊,没有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傍晚时分,萧业临窗观景,望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他在心中盘算着,安州州牧公孙寿应该快来了。
果然,天色微微擦黑时,一匹快马来到了馆驿门口,从马背上翻身而下一个四五十岁的髯须浓密的男人,其后跟着几名骑马的兵士。
安州别驾杨瑢已经在门口迎接了,萧业听到公孙寿下马问道:“两位尊使呢?”
“回大人,在楼上。”
少顷,公孙寿爽朗的笑声就从楼梯处传来了。
萧业走出了厢房,谈既白也从隔壁厢房走了出来,公孙寿一面拾阶而上,一面向二人笑道:“哎呀呀,闻名不如见面啊!二位尊使果真是年轻有为啊!”
说话间,他炯炯有神的目光在二人身上逡巡着,特别是对萧业,更为关注。
萧业和谈既白回了礼,“公孙大人谬赞,此番途径安州叨扰了。”
公孙寿摆摆手,豪爽笑道:“荣幸之至!荣幸之至!”
萧业仔细视之,若说相州州牧罗式谷有几分行伍之风,那这位就是实打实的行伍出身,以军功起家,所以其说话举止间虽有些文人的讲究,但也难掩粗犷豪迈。
客套过后,公孙寿言说在州府衙门摆好了筵席,酒菜刚做好,厨子是府里的,手艺不错,请二人赴宴。
二人言道“恭敬不如从命”。安州别家杨瑢则奉公孙寿的命令前去城隍码头犒军。
谈既白看了萧业一眼,难道公孙寿的家宅也安在了衙门后院?
来到州府府衙,却见公孙寿的家宅并未在后院,遂向萧业小声问道:“这公孙大人的家宅并不在此,为何要在此处宴请?”
为何要在此处宴请?
萧业思之,一是效仿罗式谷,有罗式谷的低调俭省在前,他再大张旗鼓、铺张浪费岂不是贻人口实?
二,或许是因为公孙寿对他们只为吴浦石仆从而来的说法有些不信,想以此为名,让他二人来此巡视一番,是真途经还是来指教,就可见真章了。
来到宴会的厅房,萧业见门口有兵士持刀把守,那肃穆威武的架势俨然是场鸿门宴。但不是对他们,而是对屋里的那些人。
从屋里那些人紧张端坐的神情和官服上可以看出,应是盐运司的人,恐怕是公孙寿让人给强势“请”了来。
一见三人进来,十几名盐运司的官吏齐刷刷的站起身来,更有人止不住的发抖,连行礼时也声音发颤。
公孙寿开口介绍道:“盐运司这两日可忙了,但两位尊使既然到了,怎么着也要来拜会一下不是?所以我就自作主张将他们都请了来,两位尊使有何指教尽管开口!”
谈既白看了一眼惶惶不安的盐运司众人,此时也明白公孙寿唱的是哪一出戏了。他转头看了看萧业。
萧业气定神闲,对于他来说,盐运司的事已不必纠缠,此时便道:“公孙大人言重了……”
谁知,话音刚起,便见厅上盐运司众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
那安州盐运司使头上汗津津的,颤抖着手从怀里取来一沓纸张,禀道:
“禀萧大人,安州盐运司这两日一直在清查旧账,昼夜不息的查缺补漏,目前…目前已补漏缺三分之一,请萧大人、谈大人再给我们两日时间,两日后,所有旧账、烂账全部能清!”
“对对对!”盐运司副使也壮着胆子接口道:“两位大人放心,此次查缺补漏,我等连利钱也一并算上了,只多不少,只多不少!”
余下的众人连连点头,“是是,盐民们无不满意,我等还重新制定了上工、歇工事宜,协调好了餐食供应,两位大人若不信,可亲赴各盐池、盐井视察。”